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 第210章 在下十二万吨的大船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0章 在下十二万吨的大船

    第210章 在下十二万吨的大船
    国内在零售端、批发端的行业老大,其实这时候还不明朗,在细分市场上,也要过个十来年,才会逐步出现各种行业霸主。
    不过也并不是那么稳当,正经来讲长期把持行业霸主地位的,在零售端和批发端,基本都跟后来的互联网经济大爆发息息相关。
    但也就稳当了十年左右,类似即时通讯软件这种工具,本身是没有多少产出的,用户基数才是筹码,是通过用户基数转化成别的盈利模块来赚钱。
    张大安不大力推进即时通讯软件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那个美国时间搞这方面的推广,纯粹浪费精力。
    “老板,京城的传真。”
    “嗯。”
    张大安点点头,“让‘劳动力开发事业部’抽调人手出来,让负责东北那一块的临时去一趟京城,当地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有人会过来对接项目。”
    “是。”
    说罢,张大安又拿起听筒,新接入的一通电话,那自然是江口省这边的青基会,一般情况下是没资格跟他直接对话了,不过这次情况有点儿特殊。
    张总教头既要让“金榜漫画”起热度,还要顺手做一下吴都市和崇州市的玩具产业龙头老大。
    顺手的事儿。
    干掉石向道这种货色只是带一把,重卡碾过减速带,还管减速带会不会受伤吗?
    不过没想到的是,张总教头跑去“状元班”开会庆祝“状元班”斩获二十五个区县状元的时候,邱建民专门从江宁回了一趟沙洲,并且找到了张大安,说了一个情况。
    “这个王永志是在乌伤市做小商品批发的,主攻东南亚和中东市场。他呢,算是上门女婿,是查继祖的大女婿。”
    “闸机组?哪个闸?”
    “查,跟检查的查同字不同音。”
    “很老卵?”
    “那必须的啊,在‘英联邦’国家有门路的。十几年前香江做牛仔裤的水洗生意,就是他弄到莞城市去的。因为搞了个认祖归宗大会,原本在文化界就蛮有说法的,现在影响力更大,浙水那边城区的一部分物料供应站,就是查继祖最早弄的。”
    “这么老卵的?”
    让张总教头有点儿诧异,因为十几年前能做牛仔裤的水洗生意,利润是不低,但技术难度在当时是比较高的,有各种指标要求。
    除了污染大,严格来讲也是个高附加值的行当。
    而通常来说,这都是当地“低调一族”的生意,查继祖一个浙水外地人,能在岭东省莞城市如此宗族氛围重的地方搞出名堂来,有点儿实力。
    即便是二十年后,莞城市的产业分布,也是以“镇”为单位,街道什么的压根没人提的,哪个镇是哪几家本地“刹帝利”的投资,都是划分好的。
    外部想要抢地盘,只能是“富士康”这种类型的,直接空降一个超级园区,然后就把“刹帝利”给镇压了。
    “瓣”公司的自建工厂就是这种类型,区县“婆罗门”家族也扛不住这样的庞然大物,通常就是顺手多搞点儿拆迁费,别的就不用去想。
    “那现在是什么说法?”
    “王永志跑去沪州活动了一下,希望跟你谈一谈,大概意思就是放过石向道这个人,之后登报道歉、登门致歉都可以,顺便还能赔偿崇州和吴都七八家工厂一笔钞票。”
    “为啥王永志一个做批发的,会帮石向道来说话?”
    张大安更加好奇了,这八竿子打不着的,莫名其妙。
    现在级别也算是高级的邱建民顿时笑道:“我来的时候就打听好了,个婊子养的应该是听了查继祖的指示,打算保下来石向道。原因呢,我听省里做外事的人讲,好像是嘉道理那边有人从中做和事佬。”
    “是半岛酒店的那个嘉道理?”
    “对。”
    “嚯哟……”
    本来张总教头这辆“泥头车”就是歘的一下从石向道身上碾了过去,现在居然有人给这个叫石向道的“减速带”做了加固?
    这就有点儿意思了啊。
    他寻思着还是顺手的事儿呢。
    “石向道这样一个老废物,有啥好处保下来呢?我有点不明白。”
    “我估计啊,应该是一条路上的。”
    邱建民也是见多识广,再者他是很多年前的连长,吃过早年间的猪肉,自然也见过早年间的猪跑。
    “老伯,有水平的啊。”
    “那你看啊,真当我就是以前在局里吃糠咽菜啊。”
    抖起来的邱建民捧着茶杯,笑着道,“我就记得老早……我老子还活着的时候,闹过‘轮流当庄家’的笑话。石向道我肯定是不认识的,但是差不多的人,我见识过的。”
    “戴高高的帽子,然后在街上被当狗遛?”
    “…………”
    脸皮一抖,邱建民暗骂难怪你只宗桑(畜生)被人骂“余孽”,确实底子就这样啊。
    邱建民当然不会应了张大安的话,而是说道:“反正斗得蛮厉害的,然后当时纺织厂做出口,跑出去不少人。”
    “有查继祖那一家的?”
    “他们跑啥,老早吴都丝绸公司的副总,跟查继祖没啥关系,我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一类人。”
    “我说呢。”
    张大安笑了笑,不置可否。
    人们对“血汗工厂”的印象,其实有些偏差的,很多人以为都是集中在“珠三角”成为典型。
    其实时间线要有所变动,“珠三角”的“血汗工厂”是持续性变化的,二十年前初步成形,然后开始蔓延,随着劳动力的流动,在十年前逐步走上巅峰,然后巅峰期维持到现在没啥变化。
    至于说收尾,那就是城市化进程倒逼“血汗工厂”在“珠三角”成为配角,标志性的转变,那自然是宝安市的真正爆发,在工业质量上,追上了沪州。
    门类固然是沪州市的工业门类最齐全,宝安市算是有诸多短板的,但是长板很长,质量也就高了起来。
    而除了“珠三角”,正经来讲第二大“血汗工厂”,很多人印象流是“长三角”,这其实是不准确的,精准一点来说,大头就是浙水省的乡镇个体经济。
    省城余杭在扩区的时候,环余杭周边一圈的轻工业,依然存在大量劳动工时十二小时以上的纺织厂,当然扩区之后还是大量,只是相对减少,但不多。
    只不过这些工厂的老板本身,起家时候对自己也狠,他们自己创业的时候,也是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所以受雇工人反而没啥话讲。
    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大爆发,时间线是比较靠后的,同时互联网经济大热,两相冲抵,进而新媒体工具人手一个的时候,“九九六是一种福报”是一种“显学”,程序员们的狗叫声远远压倒机械工程师、机修工等等一线制造业从业人员,那最后就是集体翻篇。
    在这个过程中,做小商品批发能做成国际业务的,不存在字面意义上的好人。
    查继祖既然能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业务,或者说他让他的大女婿王永志做这个业务,那是真有点东西的。
    不简单。
    对于一般的认知逻辑来看,既然查继祖和王永志的商业活动主要在浙水、岭东以及东南亚和中东,那么人们第一印象肯定是以为他们的靠山在当地。
    让张大安匪夷所思的是,王永志老家蓉城,尽管是做上门女婿,可祖上是“汉州王氏”,世居蜀中算下来也有千把年,“巫妖王”张献忠也没整死他们,真正大伤元气还是“长征”过程中参与了围追堵截,被“运输大队长”当成了肥料。
    王永志在英国有六家注册公司,正常运营的有三家,其中两家是贸易公司,一家做英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在日本有个合资商社。
    在日本通常来说,中小型商社都是“倒买倒卖”性质的,王永志搞的这个也正是如此,只不过多倒一手,有大量业务会在保税区工厂完成在日本的最后一道工序,然后发往英国。
    要查到这些东西,还是需要一些能量的。
    维持“社会工程学”的运转,成本不会低,好在张大安的人脉在低层和高层都还行,一线劳动者提供的情报如果只有一个两个,那没啥鸟用,但如果有三五百、七八千、五六万,那就是大数据,是可以纳入数据分析重要参考指标的。
    至于说高层的消息,都是为了印证“大数据”没有错。
    了一些时间,邱建民留在沙洲市也有几天,看着“状元班”再创辉煌,他也感慨得很,可惜“状元班”只有一个,江皋校区和马洲校区是没有“状元班”的。
    再者就是“状元班”纳入学员的原学籍所在地统计,跟沙洲市没啥关系,沙洲市这里也不宣传这个,只宣传我市今年高考再创辉煌云云。
    “王永志查得怎么样了?”
    志愿填报大会的时候,邱建民再次过来溜达,顺便搞点礼盒回去。
    他现在这个级别,不是说真要张大安那几箱桃子、葡萄,纯粹是给家里保持点跟张大安的关系。
    “确实不简单,背景蛮硬的。”
    不查还好,查了让张大安都吓一跳,人们对汉州的印象,是多年以后汉州的“刘氏兄弟”,作为有活力社会团体的标志性人物,能够驰名全国,那确实是有点儿东西的。
    王永志算是“刘氏兄弟”的金主之一,也算是半个靠山。
    之所以说是半个,那是因为王永志他爹死的早,现在就只有他妈一个老太太,找门路只能刷脸看给不给面子,不能打包票。
    但这就已经比大量“过江龙”强了,毕竟是祖传的物业在汉州。
    这种“地头蛇”,还真不好搞。
    沾亲带故的老战友老部下,那不是什么遍布巴蜀那么简单,西南f4都有,包括了之前张大安跟政研室说要合作的黔中。
    不过这还只是小菜,牛逼的地方在于司法界同样硬到不行,各种法学院的徒子徒孙见了王永志他妈都得喊一声“师叔”或者“师叔祖”。
    除此之外就是产业界只要是大宗零售,全是沾亲带故,一个外来户都没有。
    不是说外来户比较少,而是一个都没有。
    管你什么三粮、五粮、八粮,代理的全都是自己人,外地来的只配拉车,别的,要不你去找找“洗脚水”?
    这么一看,“洗脚水”能够成为大a的“酱香科技”,其实也是衬托出来的。
    “洗脚水”只是贵,并不会整死蹭“洗脚水”名声的勾兑酒。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张总教头稍微查了查,就觉得头皮发麻,得亏江口省这种玩法已经被连续打断过,否则要是江口省的宗族势力死灰复燃,以本地的资源整合能力,只怕更甚。
    到那种情况,重生一百遍也没鸟用。
    “是不是大开眼界?哈哈哈哈……”
    邱建民嗦着葡萄,然后笑着说道,“你是不晓得啊,老子三十几年前当兵,我战友当地的,就是顶了别人位子出来的。那后来沙洲这里抢着去当兵的少了,当地还是差不多的。下面的人想要出头,不容易的。王永志这个人,算起来,跟你阿叔好像是同一期的,他的老团长,后来在辽河省专业,混得不要特好,还跑齐鲁省修大桥。”
    初步汇总的资料来看,这比胡家其实要牛逼得多,胡家的老头子并没有封侯拜相,王永志这边虽然没有,规模上来看,差不多了。
    各种类型的“学阀”相当齐全,产业、学术、法律以及国际关系,除了没有搞个“省建军”“地建军”,其它该有的都有。
    比“县城婆罗门”强得多,而王永志还要做上门女婿,可见他老丈人查继祖能给的更多。
    关于查继祖,张大安本以为会是个“太平绅士”,结果发现他没有入籍香江或者英国,而是拿了个法国国籍。
    这是让张大安没有想到的事情,总感觉风马牛不相及。
    不过,有些学员的家长,消息还是挺灵通的,聊到了查继祖为什么入籍法国,才在休息喝茶的间隙里,有人对张大安说道:“张老师,以前搞严肃文学还有艺术深造的,都是移民去法国的。算是个圈子。”
    “还有这种事情的吗?”
    “不跟他们一起混,不知道也很正常。早些年搞什么‘前卫艺术’的,也是移民法国的在推动。跟国内一些大学搞的美院、艺术学院合作,都是通过他们,一年少说一两亿欧元有的。之前张老师你搞得鸡犬不宁,很多人都快亏死了,亏得最多的,听说有二三十个亿,三代人的积蓄。”
    “卧槽……这我怎么不知道?我还以为就几个老教授在那里狗叫,原来不止胡家在江口省的投资啊。”
    “那才多少,大头,全部在京城……”
    说话的人抬手朝上面指了指,意味深长。
    难怪政研室的人亲自在沪州的“西郊”请客吃饭,合着还有事情没透露出来。
    更难怪他居然被早早招安,合着他“造反”的水平,就是个“黑旋风”;更大的“反贼”那不是瓦岗就是方腊,比他正规多了。
    能知道这些小圈子的门道,那自然也是有些能耐的,这个家长的爷爷,以前在延州蹲窑洞的时候,就是一线文工员,不是只会吹吹打打的那种,而是能编戏码的高手。
    一些地方小调改的拥军歌曲,还有一些地方戏种改的小段,是战时一线休整时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他父亲更猛,在朝鲜的文艺兵,而且活着从朝鲜回来,跟张气弘都是福大命大的那种。
    须知道入朝之后,是没有严格意义上后方的,全是前线,所谓的“后方”也在飞机大炮的轰炸范围内,在那样的战场环境下,甭管战斗人员还是非战斗人员,面临的危险只有很大和特别大的区别。
    这光景能跟张大安吐个槽,那显然多少也是有些看不顺眼。
    “行,既然是严肃文学和艺术深造这一块的,那我就有数了。”
    “卧槽,张老师,你是真牛逼啊。还要继续骂啊?”
    “我不但骂,我还打呢。我怕什么?”
    “牛逼。”
    家长冲张大安比划了一个大拇指,只能说服气,自来骂战上升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一部分区域政策变化的,一个变化就是几百亿几十亿来去,参与其中的利益关联方,一个不好就破产。
    每年都会听说这个行业那个行业的“大佬”跳楼,很多人都会分析这个市场变化,那个政策风向,正儿八经复盘的,也会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如何,又或者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何如何……
    总之仿佛都有什么不得不倒的理由。
    然而有时候真相十分粗暴,举凡城市化较高的区域,能赚快钱的行当突然有人倒了,跑去跳楼或者吞药,那就要看这个人年轻时候是不是给人开车、站岗或者当个通讯员。
    且不说远的地方,新东圩港中学西北方有个江心岛,其上的高尔夫球度假村便有过这等猫腻。
    当然还有吴都大市范围内的所有家居城,能把这玩意儿搞起来的,清一色都当过兵。
    至于说当什么兵,在哪儿当,那再说。
    换一副手套这种事情,人之常情。
    时下因为“张安教育”的进攻性极强,导致“国际教育业务”出现了重大变数,再加上民间资本更愿意跟注“张安系”的关联企业,按照正常发展应该迎来一波大城市“国际教育”的大热,大量资本会进入到这个新兴市场。
    然而现在资本市场根本吹不起泡泡来,道理很简单,你再大能有“张安教育”大?
    “张安教育”就是最大的,你怎么吹都要锚定“张安教育”。
    那么放在以前,换一批吹手狂吹“张安教育”就行了,说“张安教育”能做到一万八千个亿都行。
    可惜做不到,张大安早就跟各地媒体“朋友”打过招呼了,不准吹。
    沪州这边像“能人对话”这种起势之后,圈子内都清楚张总教头财大气粗。
    那是真的粗,吹口气能把人吹死。
    至于说京城那边更简单了,都撕破脸皮了,你现在跑来狂吹,狗都知道有问题啊。
    没办法吹,就只能锁死上限,锁死上限就锁死了上市可能,要么换个皮去香江上市,要么拿美元去纽约上市,要不要去“粉红股”那另说。
    “张安教育”的存在,那是让人欢喜又让人愁,只不过圈子不同,互相角力的话,只看成本和收获。
    目前来看是让人不得不忍痛割肉,死磕下去谁也不知道这个教育产业到底怎么搞。
    说白了,京城那边能玩起来的唯一技术含量,就是在京城。
    在京城就几乎等同于贴着政策走,踩不了大坑的。
    张大安的玩法比较硬核,跟客户捆绑,只要一天高考没废,只要高考还是最公平的选拔机制,那他的生意就能做下去。
    什么叫“核心业务”啊?
    这光景既然知道要保石向道的山头来自哪儿,事情就好办多了。
    王永志要跟他谈判……
    门儿也没有啊。
    他老丈人查继祖来了也没用。
    倒不是说他要杀鸡儆猴啥的,没那么高深的想法,纯粹是吴都市和崇州市表了态,只要张总教头干掉石向道,以后两地相关产业发展,唯张总教头马首是瞻。
    毕竟出了大力嘛。
    在吴都市和崇州市眼里,这就是拿几千万交个朋友,毕竟玩具产业主要是做出口,国内能赚个鸡毛钱。
    然而张总教头自有盘算,他之前给“千人画师团队”画大饼的时候,还想着起码要个五到八年,才能摆平江口省这里的各路人马。
    现在十二个地市有两个支持他出来选“玩具大王”,他当然决定带着大家一起打上月球。
    为了表示决心,拿石向道祭旗还是很符合传统的事情。
    至于说怎么干,那就简单了。
    《没有科学素养的人文教育毫无意义》。
    张总教头管你这那的,直接找到了江口省的本地大报,整了一篇社评放在了头版上。
    署名还是“飞舟”。
    正所谓“浪遏飞舟”,不知道在下这十二万吨的大船,诸位打算用什么样的浪潮来遏制一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