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但求你真武低头
蛇怪细细讲道:“其中水火真意暂且不论,我先与你讲来!“隨后蛇怪指了指身后的江河,但见那河水深不见底,两岸宽阔无边。
四周林木萧森,离离蔚蔚,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蛇怪言道:“我与龟兄逃至此处,肚飢难忍,一时又没安身之所。”
“故而就在此地,龟兄去变作渡船,我变竹蒿,在此三里溪处,等有人过渡,载至半江时,沉而食之!”
玄武一听,当下便怒道:“好个不思悔改的妖孽,救无可救!本是念在你等与我同根,龟蛇应玄武的面上,我收你们入正道,本曾想,今日竟然还胆敢如此!”
说罢,玄武便祭出七星宝剑,亮闪烁,寒光毕露,一时之间,肃杀之气溢於言表。
龟怪赶忙道来:“我等二人既然决心脱妖,必然不敢再害人,何况此前也更无伤过一人!”
玄武高举宝剑,並不落下,也不收回,质问道:“那你二妖,这是何故!”
龟怪不慌不忙地点头:“非是渡载凡人,而是渡载真武將军您啊!”
玄武一愣,尚还不知龟蛇之意,但並未放下手中之剑:“我?怎滴,你们是要吃我?”
蛇怪解释说道:“所谓水火不容,黑白二分,我等是妖,你乃天神,自然也是相对!”
“我等与你赌的,便是这江上一行!你可敢上江,坐我们的竹筏走到对岸!若是你过去了,便是你贏,若是不然,哼哼!”
玄武点头,当下便收回了宝剑:“故弄玄虚!原来是要让我渡江,岂无不可的?不过你们倒是说说,这其中的水火真意何在?”
蛇怪笑了,当即变作竹篇,龟变渡船,静静地停靠在河岸上,似是在等待有缘之人。
玄武落到岸边不语,任凭他们二妖耍把戏,凭藉玄武『三世”的见识和本事,这两个龟蛇,还是拿得下的。
此时河上边传来声音:“水火真意,將军上船之后,若是能走到对岸,
自会明晓!还请快快上船!”
玄武点头,隨后躬身让,对著一旁的无尘道:“老师,您可要与我同往?”
无尘正要说话,却见竹篙激起,拍打水面,声音传来:“不可!决计不可!”
“此乃肚肠与其主之较量,与外人有何干係!若要是有旁人上船,休要怪我二人沉船了!”
玄武指著渡船、竹蒿,直言曰:“此乃吾师,更甚於吾有何不可?”
二妖顿时为难起来,毕竟真打起来,刚才已经见了分晓,打不过啊。
肚肠就是肚肠,只是人之部分,已然脱体,又岂能对付其余?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於是二妖便想向无尘求情,却见无尘先行开口道:“莫急,已然指点过你二人,又岂会骗你等?玄武,你且上船去,去与他二人渡河。”
玄武不解,为何老师言说指点过二妖?但並未深究,老师若是想讲,自然不会隱瞒。
当下玄武便上了船,顿感一阵平稳,如同落到实地。
又拿起竹蒿,结实轻盈,划了两下,省力不少。
隨后玄武便开始划船渡河。
玄武自恃有本事在身,不怕二妖路上作怪,更不怕蛇怪所说的『沉船吃人』了。
前面的时候,都一帆风顺,別无他乱。
二妖不说话,玄武也不去搭理,相安无事。
平平江水之上,飘下几片落叶,泛起微波。
只听得自然之声不绝,另有潺潺划水声相伴。
无尘从岸上看过去,只见得水天一色,玄武与二妖所化之船如同一体,
再无分合。
正是『竹筏堪泛泛,江路欲迟迟”之景。
直至行到江中半途,忽然船底漏洞,左右摇晃;竹篙疲软,滑行不动。
玄武知是龟蛇作妖,心中不屑,念咒施法,离开了渡船,撇下了竹篇,
踏水而立,正要独自离去。
却听得龟蛇言道:“將军可是要弃我等儿独自过江而去?”
玄武点头道:“自然是如此,船不可用,篙不可划,拿来何用?当捨弃之。我只需渡江,今时自可以踏水而去!“
二妖当下失落,竹蒿落於水面,渡船渐入水中。
龟怪自言道:“你真武大帝,乃是天上的真仙!了不起,了不起啊!我等二妖高攀不起,便隨波逐流罢,也不得道了,你且渡河,离开罢!”
蛇怪可不惯著,它属火,最是火爆,脾气耿直,怒斥言说:“真武!你不为人子!当日在太和山修行之时,只因为你自个儿不进五穀,肚肠绞乱,
扰你清修,你便將我等掏出,拋弃我等!”
“如此也便罢了,如今你得了道,我等也得了道,可你却欲要招安我兄弟,我等又如何肯与你回去!”
龟怪所化的渡船嘆息一声,似是无奈,马上便要沉入水中,默默说道:
“昔日你弃我等,今时又弃我等...来日我二人便是跟了你,或有无用之时,莫不是又要被你所弃!如此,我等寧可从此陨落!”
蛇怪更是火上心头,本是个怕水的,如今浮在水上,却丝毫不见惧意,
说道:“真武!今日过后,快快离去,莫要来污了我等的眼!”
“可笑,何其可笑!”
“都说水火不容,可偏偏我与龟兄乃是同根而生,俱为一体,纵然是水火,却从未有过离分,更不见拋弃之事!”
而你真武,乃是肚肠之主,我等与你,本应该是天作之合,偏偏相看两厌,不是水火,却更比水火之势更甚!“
玄武闻言,一时愣住。
原以为二妖要使诈,要作怪,这般听下来,那有不是的人,反倒是他了。
龟怪哭诉道:“蛇弟,它还要弃我等,你且与他上天活命去吧,我便死在这江上即可,绝不会与他同去天上!”
蛇怪变作的竹篇飘到船边,像是在安慰一样。
船一副快要沉下去的样子,偏偏就是不沉。
“龟兄莫怕,你且安心去死罢!”
不知为何,船身动了一下。
蛇怪没有在意,接著说道:“龟兄放心,我是个怕死的,就不陪你去了。
“事后,等我上天后,绝不听从他调令,他只得我人,休要得我心!龟蛇一体,今日你身若死,我心陪你长眠!”
龟怪在心底暗骂多声,但也没有直说。
他们二妖本来便是心有怨气,得了无尘指点,出了这计。
让玄武感到『羞愧”,道个歉后,再和玄武上天。
不是他龟怪真想死啊!
龟类最是长寿,它要觅长生,不要寻短见。
最终千言万语汇成几句:“蛇弟,这真武贼人不近人情,以后恐怕你受苦受难,千万替为兄好好地活下去!千万別死了!”
蛇怪似是流下了泪水,抽噎道:“应该的,应该的,兄长放心,若是以后我娶得了娘子,必然也给你烧一个。”
两人拉拉扯扯了好一会儿,说得玄武从愣住变惭愧,又从惭愧被逗乐了。
玄武面带笑容,走到船前,將船捞起,仍有漏洞,他却说:“莫要闹了,且先载我渡河!”
龟怪愣道:“你不怕船有洞,沉水中?”
玄武笑著说:“船底有洞,自然是为眾生网开一线。”
隨后捡起竹篙,松鬆软软,难以划水,蛇怪正要言问,只听玄武声音入耳:“竹篇鬆软,合乎柔性,乃是善待眾生之意。”
用此竹篙轻轻划水,扬起水来,船並非是不动分毫,只是走的极慢。
划了一会儿过后,蛇怪问道:“如此速度,何时方才走得到对岸?將军不如下船,弃了我等,快快过去吧!”
玄武笑道:“你等二人,乃是与我一体,不可弃也!带上你们,只是走的慢一些,並不是走不到对岸。”
世上便是这样的,有人有了牵掛,所以被诸多琐事烦住了,所以走的没有独善其身来的快。
一个人走没有错,和別人一起走也没有错,各有各好,各有各坏。
只是玄武这次选择和龟蛇一起走。
若是从前还是太子的时候,他或选择笑著自己渡河,看著二人演戏,在对岸观他们都难堪。
可天来国一事之后,他早就明白了,有很多人在跟著他,他是很多人都嚮往,身边有著很多人。
更別提龟蛇本就是他的肚肠。
就这样一点点地划动,慢慢的,船底没了洞,竹篙变得直硬。
玄武看到了,但却没有著急划船,和龟蛇一道,多多领略周围的风景。
蛇怪问道:“將军不著急?”
玄武道:“急,十万火急。若是晚一日,北俱芦洲妖魔便多猖狂一日,
我为何不急?”
蛇怪又问:“那为何不赶忙渡河,划到对岸?“
玄武笑了:“从前走的太快,少有看的风景,偶尔留下看看,並无不可玄武就这般划船,像之前一样,俱为一体。
这条渡河路有三里长:
前面一里,相安无事,乃是玄武丟弃肚肠之前的显化;
中间一里,船沉篙浮,乃是玄武弃了肚肠之事;
最后一里,越走越顺,更胜从前,乃是未来龟蛇相助真武之事。
无尘在一旁点头,暗自合掌微笑。
解铃还须繫铃人,善恶到头终有报,
在这个世上,所有做过的事,都会变成法子地应验到自己身上。
对此,无尘深有体会。
玄武与龟蛇如今能再次相合,也算是应了昔日因。
终於,船靠岸了。
玄武上岸后,龟蛇却不见显现,仍旧是作个渡船、竹篙。
玄武知道他们意思,於是躬身低头,做了个歉礼,道:“此前种种,罪皆在我一人,如今乃是我之错,向你们赔个不是了!”
见玄武愿意低头,龟蛇方才显出了原形,说道:“將军现如今可知道这题的水火真意了?”
玄武笑道:“比起水火不容,更希望此后二位与我水火相济!”
龟蛇皆跪拜道:“愿意俯首,聆听教诲!”
玄武问道:“汝二人乃是甘心肯降?”
二妖齐齐点头称是:“永隨上帝,不敢反异。”
玄武笑道:“汝既倾心肯降,各现本身形象,与我一看。”
龟、蛇得令,当下便显出原形,蛇形生得独角金鳞铁骨,龟形生得背有九宫八卦,三眼三尾。
正是方才酣战时所见。
玄武取出水火二丹,说道:“此乃是水火之丹,本欲让火蛇吞水丹;水龟食火丹。”
“若有反乱,一个令下水起,寒蚀其心;一个呼声火发,烧身即死。”
听得二妖心惊胆战,却见玄武將水丹给龟,火丹予蛇,言道:
“如今你二人真心降服,却与你们增长道行,万望尔等以后尽心尽力,
与我一同降妖除魔!”
龟蛇感激涕零,泪流满面。
玄武又笑道:“观你们性子,居然是想不出这计谋的,定是老师教你们,老师是何时教你们的?”
二妖言道:“此前我等从水火洞出逃,在路上遇到,方才得了指点。”
玄武点头,那时候玄武正在水火洞中查妖,耗费了不少时辰,解决完成之后,老师才来,也说得过去。
无尘轻飘过来,二妖齐齐作礼。
听得无尘说道:“玄武,此事確是我为你而做,你乃我之弟子,又怎肯见你不得圆满?”
玄武躬身道:“若非恩师,此番定是要与龟蛇兄弟以命相搏,恐怕误了事!还得多亏了老师!”
龟蛇也道:“谢过真君指点,此后我等二元必不负真君与上帝大恩,定要降妖除魔,还太平於世间!”
玄武点头,念动真言,现出真身,手持三台七星剑,身长何止此前百丈,乃有万丈之高!
头顶之上便是三十三天,其足踏处乃是五湖四海。
隨即將龟蛇托举在手中,言道:“我即刻与你们上天,请玉帝法旨,著你二人与我降妖!”
於是玄武带上天曹,见玉帝奏明前事。
玉帝大悦,即封龟、蛇二怪为水火二將,常隨玄武行法。
玉帝问道:“如今北俱芦洲之事已经是迫在眉睫,仙卿何时可去?”
玄武跪拜道:“即可'
玉帝闻奏大悦,即赐御酒三杯,三人各饮酒一杯,一同宣誓不负天恩。
玄武谢毕,与龟蛇同出灵霄殿。
此后龟蛇便是玄武,玄武便是龟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