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干了
第206章 干了周雅琴和程锦的目光同时定格在那醒目的红色标语上。
周围的议论声像潮水一样涌来,每一个字都带着看热闹的兴奋和对金钱的惊叹。
高雅和一众供应商也停下了脚步,脸上写满了意外。
“签字费二十万?一百万?”
高雅喃喃自语,眼神复杂地看向周雅琴和程锦。她做工程这么多年,见过挖人的,但没见过这么明目张胆、直接把价码挂出来的。
“保健服务业,都这么赚钱吗?”
“这是正规行业?”
“轻松慢行的二楼……”
高雅没再瞎猜,因为作为合作伙伴,她真上过二楼。
她脸上越来越娇嫩、白皙的皮肤就是明证。
所以二楼技师真值那么多钱。
可是六指生?
周雅琴冷笑一声,解释了高雅的疑惑:
“六指生当然不足为虑,但它背后的丑驴可就难说了。资本的力量,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高雅了然:“周总,就不打扰你们了,我们先去看现场,争取最快时间做出方案。”
周雅琴和hr今天一同出面,聪明的高雅一看便知,那个只知埋头工作的赵小锤,已将部分职业经理人的事务交给了这位财务精英。
于是,她顺势称呼周雅琴为“周总”。
周雅琴并没有反驳,冲合作商点点头,便看向程锦。
“咱们的法务应该开始了吧?”
程锦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蚂蚁怼大象,是什么样的场景,今天她就要看到了。
好消息是大象间接出手,目前处于劣势一方。
坏消息,她是蚂蚁这波的。
…………
丑驴京城总部,驴鹏大厦位于朝阳区望京一栋玻璃幕墙的现代写字楼内。
上午九点刚过,正是公司最繁忙的时候。开放式的办公区里,数百名年轻的员工正对着电脑屏幕噼里啪啦地敲击着键盘,电话声、讨论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快餐的味道,活像一座赛博牲口棚。
办公区是标准的互联网牲口槽——工位挤得能闻到隔壁产品的发际线危机,升降桌上堆着吃剩的包子,显示器贴着“干饭第一,需求去死”的便利贴。
走廊墙刷成刺眼的驴屎黄,挂着“持续拱地,使命必达”的土味标语,投影仪还循环播放着冷枭驴叫式演讲:“我们要做本地生活服务的扛鼎之驴!”
然而,这份忙碌与喧嚣,在几分钟后被彻底打破。
几名朝阳区分局制服,面色严肃地走进了办公区。
他们没有大声喧哗,但制服和腰间的装备在人群中异常醒目,所到之处,议论声瞬间低了下去,键盘声也稀疏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带着不解和一丝警惕。
领头的制服径直走向前台,出示了证件。
“我们是朝阳区局的,正在办理一起案件,需要几位公司员工协助调查。”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突然安静下来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
前台小姐姐愣了一下,随即紧张地问道:“请问……需要找哪几位?”
制服看了一眼手中的文件,报出了几个名字:“技术部的李某、王某,还有运营部的张某。”
听到这几个名字,办公区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
这几个人都是公司里的普通员工,李某和王某是负责后台维护的程序员,张某则是运营部门负责数据分析的。
他们怎么会和刑事制服扯上关系?
制服没有理会周围的议论,在前台的指引下,直接走向技术部所在的区域。
两名程序员,李某和王某,正坐在工位上,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到,身体猛地一僵。他们抬起头,看到几名制服正向他们走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李某、王某,你们涉嫌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损害商业信誉等犯罪行为,请跟我们走一趟。”领头的制服走到他们面前,语气不容置疑。
李某和王某的嘴唇颤抖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
他们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那些后台操作、那些数据篡改、那些与水军的对接……他们以为只是公司的“业务需求”,是互联网行业的“常规操作”。
他们有恃无恐的做了那些,是因为背靠互联网千亿大厂,而且是解决了500骑手就业的大厂!
他们绝没想到会引来制服。
与此同时,另一组制服找到了运营部的张某。
张某虽然不是直接负责对接水军的bd(严骁已经因为骚扰短信被控制),但他负责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是恶意差评效果评估和后续操作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样被那份来自某局的证据链死死咬住。
“张某,你涉嫌参与损害商业信誉的犯罪活动,请配合调查。”
张某的反应比程序员们稍微激烈一些,他试图辩解:“我只是做数据分析的,我不知道……”
“有什么话,到局里再说。”制服没有给他多余的机会,直接示意他起身。
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李某、王某和张某,这三名原本默默无闻的普通员工,被制服带离了他们的工位。
他们低着头,脚步虚浮,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力气。
整个办公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制服离开时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回响。
刚才的忙碌和喧嚣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弥漫开来的恐惧和不安。
没有人再敲击键盘,没有人再打电话,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那几个空下来的工位,以及制服消失的方向。
他们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也不是普通的民事诉讼。
制服的直接介入,意味着事情的严重性远超他们的想象。
他们中的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参与过那些“非常规”的运营和技术操作——刷单、控评、数据造假、攻击竞争对手……在他们看来,这都是互联网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是公司为了增长和市场份额必须付出的代价。
这个号称连接数亿用户、解决数百万骑手就业的千亿级互联网巨头,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强大的资本支撑和市场支配地位,在过去的日子里几乎是无往不利的。他们习惯了用资本开路,用流量碾压,用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近年来他们又不是没被处罚过,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处以巨额罚款;还因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处罚,还有各种涉及数据使用、算法推荐、劳动者权益等方面的合规问题。
他们相信,即使被发现,顶多也就是罚款,或者面临旷日持久的民事诉讼。
对于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厂来说,罚款不过是运营成本的一部分,而民事诉讼周期漫长,举证困难,最终结果往往是和解,对公司的核心业务影响有限。
强大的法务团队,有力的公关部门,就是应对这些麻烦的。
然而在今天,往日无往不利的两个团队,还没出场。
人,就被带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