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227章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6k二合一)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7章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6k二合一)

    第227章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6k二合一)
    大家本来挺感动的,闻声都不禁笑了出来。
    小傢伙太可爱了!
    前排,沈少华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幕。
    作为嘉州日报的记者,他今天是主动请缨来採访这个事件的,除了这场要案足以登上嘉州日报头条,让他颇感兴趣之外,来苏稽採访周砚,顺便在他店里吃个饭,也让他有点期待。
    接著周砚又和两位领导合影了一张。
    一场简单的表彰会就结束了。
    “刚好赶上饭点,我就不耽误你做生意,也不耽误工人们吃饭,等下个月的文明標兵评选出来,说不定我们还会再见。”吴科长吴立伟握看周砚的手笑看说道。
    “多谢吴科长体谅。”周砚说道。
    这么多工人都等著吃饭呢,他確实急著开门迎客,毕竟午休就那么些时间,工人们吃完还要去休息一会。
    黄琛顺势说道:“吴科长,要不中午我们就在周砚这饭店吃饭吧,刚好您也尝尝我们苏稽传统特色美食蹺脚牛肉,这是我们苏稽周村百年传承下来的美食。”
    吴立伟恍然:“哦,就是你上回在会上做报告的那个蹺脚牛肉?还上了《四川烹飪》
    杂誌?”
    黄琛点头:“对,周村有许多杀牛匠,不光贩卖牛肉,家属还卖汤锅,从业者足有上百人,周砚做的蹺脚牛肉最为美味和正宗。”
    “要得,来都来了,那肯定要品尝一下你们苏稽的传统美食,也尝尝周砚的厨艺。”
    吴立伟点头。
    黄琛又转而看向了沈少华,笑著开口道:“沈记者,你也一起吃嘛,品尝一下我们苏稽美食代表。”
    沈少华点头:“久闻大名,既然黄镇长邀请,那我今天也沾光尝尝,好给周砚把人物形象丰富起来。”
    黄琛让工作人员和锣鼓队散了,带著吴立伟、沈少华和一个县委的工作人员一起进店落座。
    工人们这才鱼贯而入。
    “恭喜啊周老板!”
    “周老板真厉害!见义勇为標兵!向你致敬!”
    “赵今天看起来好开心啊。”
    客人们熟络的打著招呼恭贺著,脸上的笑容格外真挚。
    经常来吃饭的饭店老板,是个见义勇为的好人,不说与有荣焉,那也显得自己有品位啊。
    “了不起的英雄。”夏瑶进门来,看著周砚盈盈笑道,眼里满是光。
    他可是她的救命恩人呢,周砚的恩情还不完。
    “太勇敢了,算你厉害。”林志强伸手拍了拍周砚的手臂,感慨中又带著几分骄傲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已经完全把周砚当成自家小辈了。
    “真棒。”孟安荷同样衝著周砚竖起大拇指。
    两面锦旗,代表著两次英勇的行为。
    周砚这年轻人,身上確实有著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很难不让人钦佩。
    相比之下,学歷什么的,反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川军世家,这一点倒是引起了她的一些关注。
    周砚的父亲是一个杀牛匠,但看起来特別沉稳可靠,衣服乾净清爽,这或许也是一种家风的表现。
    “谢谢,这边坐吧。”周砚微笑道,第一次被那么多人夸,嘴角多少有点难压。
    两面锦旗,直接掛在菜单区空著的钉子上。
    暗红底金字,落款是嘉州市政府,显得格外有牌面。
    客人进门点菜,都会多看两眼。
    “那我先忙去了。”客人落座,已经开始点菜,周砚和夏瑶说道。
    “去吧去吧。”夏瑶笑著点头。
    周砚转进厨房,开始忙碌起来。
    林志强看著菜单,眼晴一亮:“卤肥肠,这是悄咪咪出了个新菜啊!要不咱们点一份尝尝?”
    “肥肠,我不想吃。”孟安荷不假思索的摇头。
    “瑶瑶,你呢?”林志强看向了夏瑶。
    夏瑶面露犹豫,她其实也不太能接受肥肠,小时候去亲戚家做客,在沪市吃过甜咸口的烧肥肠,留下过心理阴影,后来再没吃过肥肠做的任何菜。
    不过,这是周砚做的,会不会不太一样呢?
    “点一份吧,尝尝周砚做的新菜。”夏瑶开口道,她看得出来姨父很想尝尝。
    “好。”林志强兴高采烈地点头,把菜点上,要了一份卤肥肠。
    隔壁桌,黄琛也在点菜。
    “蹺脚牛肉来两碗,回锅肉来一份,这味道,在蓉城都不一定能吃到。还有周砚做的滷味也是一绝,这卤肥肠看著像是今天新上的,咱们也点一份尝尝吧。”黄琛点了三个菜,看向吴立伟:“吴科长,你看看还要再点两个什么菜。”
    吴立伟把菜单认真看了一遍,说道:“那就再要个麻婆豆腐下饭嘛,我们四个人,三菜一汤,也够吃了。”
    “要得。”黄琛点头,把菜点好。
    “老黄经常来吃饭?感觉你对菜都还挺熟悉。”吴立伟看著他笑道。
    “偶尔会带老婆孩子来打个牙祭,我家孩子特別喜欢周砚做的卤素菜,有时候下了班过来带三五毛的素菜回去,可高兴了。”黄琛笑著说道:
    “四川烹飪杂誌社的副主编何志远是我大学同学,上迴路过苏稽来看望我,我带他来周二娃饭店吃饭。一向挑剔的他,吃了脚牛肉后大感惊艷,又为周砚復刻传统美食的精神所折服,才有了那篇专访和登上杂誌封面的那张图片。”
    “原来这背后还有一段这样的故事,我还疑惑连我这个嘉州人不知晓的脚牛肉,怎么就传到四川烹飪编辑部去了。”吴立伟笑道:“老黄,那你也算是伯乐了。”
    黄琛摆手:“伯乐不敢当,但让苏稽美食扬名,给个体户们创造更多挣钱的机会,本来就是我分內的事。蹺脚牛肉登上杂誌,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沈少华在旁听著,不时在笔记本上刷刷记录几笔。
    宣扬苏稽蹺脚牛肉,来的路上黄琛就和他聊过一段,他研究过周砚的那篇专访,也觉得可以深入展开一下这段,不时也插嘴问两句。
    閒聊著,蹺脚牛肉先上了桌。
    两个土碗,汤色澄澈,莲白垫底,牛板筋、牛肠、毛肚,面上盖著几片薄薄的牛肉,色泽泛看微微的粉红,一看就特別嫩。
    吴立伟定眼看去,开口道:“这汤味闻著好香哦,刚刚在门口站著就闻到了,但汤色看看比我想像的要清淡很多,看看像是没放什么东西。”
    “你们趁热先喝碗汤,再尝尝里边的牛杂和牛肉,味道绝对和你们想像的不太一样。”黄琛一脸自信道。
    “看你信心满满,那我还真要试试了。”吴立伟拿起勺子,先给自已盛了半碗汤,拿起瓢羹蹈了一瓢汤吹了吹餵到嘴里,眼晴顿时亮了起来。
    “好鲜!鲜的眉毛都要掉了!”
    看起来清澈的汤汁,入口之后,竟是爆发出了令他惊嘆的鲜美滋味。
    新鲜牛骨六个小时以上的熬煮,加上牛肠、牛蹄筋,牛的鲜美和精华,尽数融入这一锅高汤之中。
    一点点腹味都没有,香料和中药的存在感並不突出,润物无声,但牛肠和牛骨的腹味,定然是被完美中和祛除的。
    牛杂的吃法,一般得下红锅。
    比如烫火锅、毛血旺、红烧牛杂等等。
    这一锅清汤,属实有些顛覆他的想像。
    惊艷二字,可以概括。
    沈少华和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喝了汤,同样讚不绝口。
    黄琛笑容满面,接著给他们推荐道:“吃里面的菜,可以蘸这个辣椒麵,味道也巴適得很。”
    吴立伟夹了一片牛肉,在装满辣椒麵的小碟子里蘸了蘸,面上裹上了一层辣椒麵,然后餵到嘴里。
    片大薄软的牛肉,格外鲜嫩,香辣的辣椒麵,犹如点晴之笔,让清淡的牛肉变得更为美味。
    爽脆的毛肚、软糯的蹄筋和耙软的牛肠,口感大为不同,但味道却都无懈可击。
    就连垫底的莲白,吸饱了鲜美的汤汁后,都变得格外清甜爽口。
    “这脚牛肉的味道,確实给了我很大的惊喜,难怪能上杂誌封面和专访。”吴立伟连连点头,看著黄琛道:“老黄,你的判断我觉得是对的,要是你们苏稽有一批能把蹺脚牛肉做成这般滋味的个体户,绝对能做成苏稽的一张美食名片,甚至是嘉州的美食名片。”
    “目前能做出这般滋味的,只有周砚和他的堂哥周杰,不过有了榜样和龙头,我相信其他卖汤锅的个体户很快就会跟著提升自己的水平,促进苏稽蹺脚牛肉行业的发展壮大。”黄琛说道,“当然,这离不开上级组织的扶持和宣传,给苏稽屠宰行业之外,增加一个创收的新產业。”
    吴立伟点头:“好,回去我会写个报告,下回咱们再开会研究研究。”
    “要得。”黄琛笑著点头。
    今天在周二娃饭店招待领导,他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提前想好了的,包括这个让人无法拒绝的午饭时间。
    苏稽要发展蹺脚牛肉行业,离不开上级的支持。
    蹺脚牛肉到底有多好,那得让领导尝过后更有说服力。
    林志强点的卤肥肠上了桌,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
    滷汁浸透肥肠,泛著玛瑙般红亮的光泽,斜刀切小段,一份三两多,小盘子装了一盘,淋了一勺卤汤,冒著热气,还配了一小碟干辣椒麵,卤香扑鼻而来。
    热卤肥肠,和卤猪蹄一样,店里吃才有的特供吃法。
    刚出锅的卤肥肠,无疑是最诱人的状態。
    淋上红亮的汤汁,油光闪闪,更是惹得隔壁桌的工人都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看著不错啊,闻著也没啥怪味。”孟安荷端详著,露出了几分好奇。
    “我先尝尝看。”林志强已经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卤肥肠直接餵到嘴里。
    一口咬下去,滷汁在口腔中爆开,肥肠的口感软糯又不失弹牙,特別油润,但丝毫不显油腻。
    热滷的肥肠,实在太香了!
    “嗯,好吃,你们一定要尝尝看,一点怪味都没有,洗的特別乾净,肥而不腻,耙软中带点弹牙的口感,嚼起来毫不费劲。”林志强强烈推荐,筷子已经夹起第二块卤肥肠在辣椒麵里蘸了蘸,又添了一片蒜片,一併餵到嘴里。
    五香滷味的肥肠已经够好吃了,蘸上辣椒麵,增添了香辣风味,再配上蒜片,嚼起来可太香了!
    作为一名北方人,素有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的觉悟。
    卤肥肠配蒜,还真是天才吃法!
    好好好!
    靠著这新吃法,在他的心里,卤肥肠已经成功击败卤猪头肉,晋升滷味榜第一名!
    “那我要尝尝。”夏瑶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卤肥肠犹豫了一下,以一种视死如归的態度餵到嘴里。
    上一次被肥肠噁心的经歷还歷歷在目,但这毕竟是周砚做的,她还是怀有一些期待的肥肠入口,贝齿轻咬,滷汁炸裂,卤香立刻在口腔中绽放,竟真的没有一丝怪味!肥肠处理的太乾净了!
    口感软糯,但嚼起来又略感弹牙,牙齿能够轻鬆利落的切断肥肠。
    肥而不腻,香糯可口,浓郁的滷汁渗透到肥肠的每一个角落,让人回味无穷。
    好吃!
    这一口卤肥肠,將她对於肥肠的糟糕风评,再这一刻彻底扭转!
    原来烧的好的肥肠,竟是如此的美味,对於那种把肥肠处理不乾净,反覆咀嚼也嚼不烂的厨师,真是令人深恶痛绝!
    她给自己盛了一碗米饭,扒拉了一口,又夹起一块卤肥肠蘸了蘸辣椒麵,餵到嘴里。
    蹺脚牛肉同款辣椒麵,蘸了辣椒麵后,增添了几分香辣风味,同样美味。
    “有这么好吃吗?一吃一个不哎声?”孟安荷看著埋头乾饭和吃卤肥肠的夏瑶。
    “小姨,你试试不就知道了,你知道我口味的。”夏瑶笑道。
    “行,我尝尝。”孟安荷闻言,也忍不住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卤肥肠餵到嘴里。
    嗯!
    这味道不太一样啊。
    馥郁的卤香配上肥润的肥肠,满口爆浆的绝妙口感,同样顛覆了她对非常的想像。
    没错,一点怪味都没有。
    这肥肠处理的太乾净了。
    她有点洁癖,对这类內臟一向敬而远之。
    包括之前吃蹺脚牛肉,牛肠她也是不吃的,口感脆爽的毛肚倒是能接受。
    但这卤肥肠也太好吃了吧?
    口感、味道皆绝佳!
    “夹片蒜一起吃试试,保证让你打开新吃法。”林志强怂道。
    “蒜太辣,我吃不了。”孟安荷还在犹豫。
    夏瑶已经夹了一片蒜,又夹了一块肥肠,蘸了辣椒麵餵到嘴里,嚼了嚼咽下,两眼亮晶晶的道:“还真的更香了!合著肥肠一起吃,蒜的辣味变得很淡,还是不错的。”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一道卤肥肠,三种吃法,各有滋味。
    都好吃!
    孟安荷犹豫了一会,还是拒绝了加蒜的吃法。
    五香的也很好吃,她就挺满意的。
    旁边的客人看著不知吞了几回口水,本来对卤肥肠这道新菜还有点迟疑,林厂长他们一家的测评足以扫平一切质疑。
    “老板!加一份卤肥肠。”
    “我们这里也加一份,多放点蒜片哦。”
    当即有人加菜。
    熟客都知道,周老板上新菜有个传统,第一天的量都不会很足。
    下手晚了,今天可就不一定能吃得到了。
    隔壁桌,黄琛和吴立伟他们也是吃的津津有味。
    “要不是工作日,高低得整两杯。”吴立伟感慨道,“周砚的滷味硬是整得好,我看他们別桌上的卤猪头肉也巴適得板,一会我要打包点回去,晚上跟我老汉儿喝点。再打包一份卤素菜,我家陈老师可喜欢吃卤藕了。”
    “確实整的好。”黄琛也是连连点头,今天这新菜没踩雷。
    沈少华刚把一块回锅肉咽下,吃的满嘴流油,讚嘆道:“我看要不了多久,周砚这饭店就要成嘉州名店。”
    卤肥肠大受欢迎,中午营业还没结束,三斤半卤肥肠就已经售罄。
    “就·没了?”
    “赵,你得让周砚多做点啊!我在外面馋了一个小时了!我的卤肥肠啊——””
    客人们顿时一阵哀喙,特別是肥肠爱好者,都快哭了。
    肥肠这玩意,自家做起来太麻烦,能做好的更是少之又少。
    就算是去饭店吃,踩雷也是一踩一个不哎声。
    今天中午周砚做的卤肥肠上了十份左右,几乎每一个客人吃完都是称讚连连。
    滷肉打下来的口碑,相当坚挺,“吃得好舒服啊!每天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感觉上班都挺美好的。”从饭店出来,夏瑶挽著孟安荷,笑容中透著满足。
    “那是比食堂好吃多了。”孟安荷笑道:“不过就你那点实习补贴,不够你吃的。”
    “没关係,我爸妈之前给我的生活费,还有过年存的压岁钱,我还存了不少呢,就实习这段时间,完全没问题。”夏瑶笑盈盈道,“还经常能请你们吃饭呢。”
    “看来你妈妈的画在香江卖的不便宜啊,出手那么大方。”孟安荷挪输。
    “小姨,那是你不愿意接受港商合资企业的聘请,不然以你在业內的地位和能力,肯定比我妈还有钱。”夏瑶笑著说道。
    “你小姨是有理想和抱负的,她这些年参与主持的都是重大项目,给私企打工,太浪费她的才华了。”林志强笑著说道,“我们俩真要下海一个,那也只能是我。”
    三人沿著河边一路散步閒聊,消化有点吃撑的肚子。
    黄琛结了帐,送吴立伟他们离开。
    每个人都打包了滷菜回去,这味道,就算回了嘉州也是尝不到的。
    市领导来苏稽镇考察不稀奇,平时都是在国营饭店招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讚不绝口。
    黄琛骑上自行车,回头看了眼周二娃饭店的方向。
    挺好,以后就把招待改到周砚这。
    价钱差不多,领导吃了开心,很多工作展开都要容易些。
    “三斤半的卤肥肠一下子就卖光了,客人吃的都很满意,点了的一片不剩,还有不少没吃到的客人声嘆气。”中午营业结束,赵看著从厨房出来的周砚有些兴奋地说道,“明天要不多卤几笼肥肠,我看好卖得很。”
    周砚笑著说道:“新品对客人来说有新鲜感,所以卖得好,不见得一直都能卖得好,明天加两笼嘛,多了怕滷水味道压不住。”
    卤肥肠畅销,这也算开门红了。
    热卤吃法,还是比较討巧的。
    热卤肥肠,口感会更油润耙软,吃起来不显油腻,接受度会更高一些。
    天气渐冷,冷掉的卤肥肠,內壁上的油脂会有所凝固,滋味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所以冬天的卤肥肠,能在店里卖热卤是最佳选择,或者拿来做肥肠面,也是不错的。
    可眼下看来,卤出来的肥肠可能还不够当天卖的。
    留不到第二天拿来做肥肠面。
    店里人走空了,周砚解了围裙掛在柜檯后边,顺手拿起柜檯上的两本红封荣誉证书,入手颇为厚实,翻开里边是一张奖状,盖了嘉州市政府的章,看起来非常正式。
    “要不要把荣誉证书也掛起来?”赵笑看问道。
    “那太张扬了,掛锦旗就够了。”周砚摇头拒绝,锦旗掛著就够了,菜单墙左右各掛一面,排面拉满。
    赵看向老周同志:“三水,去隔壁保卫科借把梯子,你和周砚把锦旗重新掛个位置,掛高些。”
    “要得!”老周同志答应了一声,兴高采烈地出门去了。
    “高兴归高兴,以后遇到这种事情还是要躲远点!”赵看著周砚一脸认真道:“拿刀的悍匪,身上还背了人命,稍不注意连命都要丟!有尺水,行尺船!莫要爭强好胜。”
    周砚深以为然的点头:“我晓得,要不是因为明哥在,看到拿刀的,我比谁都跑得快。”
    赵闻言笑了,又道:“周明这回得了嘉奖,锦旗都送到了一中,应该能留下来了吧?”
    “我觉得机会应该比较大。”周砚点头,明天嘉州日报一登,周明作为一中的武术队领队,可是给一中长脸的,学校领导肯定会考虑这方面影响。
    “宋老师!你看我的锦旗和荣誉证书!”
    “今天市里领导送到学校来的,全校表彰!”
    东风巷八號院门口,周明一手拿著锦旗,一手拿著荣誉证书,和刚把大门打开的宋婉清说道,脸上笑容灿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