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两难自解
第426章 两难自解再次来到京城。
趁着姜纹等人还没回来,张延先去见了林领导,一是就八一影视基地的现状,向林领导征询意见;二是跟林领导探讨97之前的港片准入机制。
林领导最关注的当然是后者。
目前引进好莱坞电影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港岛那边也收到了风声,于是一些团体就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内地,希望能借这个机会进入内地院线。
这其中也不乏《阳光》热映带来的刺激,两周四千万的票房,放在呆弯市场也只有少数几部能比了。
光电自然也想趁机定下双方合作的基调和规矩。
只是……
“现在最麻烦的是,谁都可以谈,但就是没有一个能说了算的。”林领导揉着太阳穴,无奈道:“现在局里的接待人员每天要做的,就是对着不同的港岛人说车轱辘话,偏偏他们的诉求又各不相同。”
港岛也不是没有协会一类的东西,可它们都担心过早接触内地,会被英国佬当做出头鸟对付。
所以目前最多的,就是以小团体、甚至个人名义,过来请愿的散兵游勇。
“说白了。”
张延撇嘴道:“还是想让咱们单方面给出优惠政策,最好是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的那种。”
林领导也跟着叹了口气,他当然也能看得出来,现在他真正为难的,是摸不清港岛电影人的门路。
惠的少了对方不满意,抗议起来他要背锅;惠的多了内地这边不满意,局里也会有人落井下石。
“要不干脆公开喊话邀请吧。”
张延摊手道:“让他们自己选一个说话算数的出来,不然一盘散沙怎么谈?”
林领导苦笑摇头:“如果可以这么做,我还用发愁吗?”
其实张延也知道不可能,毕竟现在港岛的统战价值太大了,港岛影视圈又是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一环。
上面主基调是怀柔政策,而且也不希望刺激到英国佬。
果然就算是有外挂,也不是什么事都能解决的。
最终经过反复推敲,林领导还是决定上达天听,让高个的来定夺——虽然这种做法不利于仕途进步,但比起背上这口大锅还是要好一点的。
至于八一影视基地的问题。
“我不建议现在谈。”
林领导的态度很明确:“现在谈,在八一厂看来是在争夺利益,当初为了能引进影视基地,咱们给出的条件太过优渥。
一旦市政府出面干预,很容易被八一厂认为是在出尔反尔,这样非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容易让矛盾激化。
只有等到形势真正恶化了之后,才能让大多数人相信你是要收拾烂摊子,而不是要下场摘桃子。”
张延又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但是他却有另一层顾虑:“如果局面迅速恶化我倒是不怕,怕就怕他们搞的不上不下,一直半死不活的拖着,最终被横店影视城反超,到时候可就是积重难返了。”
《是,首相》里的‘四阶战术’可不只能用在政坛,用在这年头的国营企业也十分贴切。
很多国营企业就是拖垮的。
张延可不希望等到第四阶段,只能遗憾的表示:也许当初能做点什么,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听了他的顾虑,林领导屈指在扶手上敲了敲,沉吟道:“如果你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得找个合适的切入点,或者引入另外一股力量制衡。”
“您是说,引入港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