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82章 检点兵马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2章 检点兵马

    第82章 检点兵马
    朝廷下达的命令,是让武飞带着一个军去陇右郡。给定的时间是三个月。一个军是两千人。如果是带着两千人直接从岭南出发,朝廷给的时间不算宽裕。
    但武飞有自己的解决方法。岭南这边,三百二十二人的士官部队直接轻装上阵,而后分为两路,一路直接朝着陇右郡大伯的大营去报道,而武飞这一路则是跑一趟东华郡。
    武飞回武家时,就已经审阅了一遍东华郡,竹州,州等地的预备武装情况,并且点了一批人的名单,在那边集合等待自己命令。
    东华郡那边本就有一个大营,作为军事留守区域,随着水匪被剿灭,这些曾经的大营役农们,都开始重新寻找营生。他们是预备战力,武飞都记着呢。
    武飞带着五十士官趁着夜色来到这里后,亮出令牌让当地留守的武家军军官朝着自己报到,随后开始了选兵。
    …日上三竿…
    此时武家军的大营从原先和昌城隔江相望,已经变成了跨过江河囊括了整个昌城的集市群。
    大军在此江水边开拓了连片的农田,并且兴建铁匠坊,木匠社。当然,繁荣之下也有一些肮脏的苍蝇——就如肉摊前总少不了苍蝇,集市上也少不了穿着考究、步履闲适的牙人们在端着茶壶闲逛。
    这些“劳务中介”们,在市集中对头插着草标的劳力们摆着谱用扇子指指点点。这些劳力们有的是本地破落户,有的是从北边遭了灾逃难的流民。
    武飞绕过热闹,直奔北岸山岭。
    赶到矿山后,甩出一道令箭作为信物,然后立刻让所有矿工集合。
    在第一个矿坑五百人出现后,黑黢黢的面庞让他们目光格外显眼。
    武飞面对各个矿洞中黑黢黢人群,给了试图“告知自己有何种关系”的矿主一鞭子,然后让手下去发命令:每个矿洞的人列成一队!
    随着命令下达后,很快矿工们开始列队,而后,武飞挑选适合的队列,然后就是询问,这些队列中妻儿老小的情况。
    武飞跑了十五个矿坑,选优!一千五百人被挑选出来了。
    啥是优,就是比较团结的矿队就是优等。
    全部造册,给钱,记录名单后,就是请吃饭,然后宣布他们就是自家兵丁了。不由分说套上衣服,拿上水壶以及饭缸,被褥等个人用品,收拾好后开始训练队列。
    队列训练没有要求迈左腿迈右腿这种过于“复杂”的训练。而是先任命每个矿队的头为旗官,旗官高喊“走走走“,就跟着节奏走;一喊”停“,所在行伍所有人就集体停下来。
    至于“向左转,向右转”这种大学新兵致命问题,也没有抛出来考验这些矿洞新兵,随着总队长高喊“看旗”,各队旗官就得盯着旗帜,当他的旗向左,全队就向左边,向右,就向右边。
    总之,每一个矿队头目都有一个让自己矿队成员听得懂的切口,自然也能迅速内部讨论后搞明白转向行走命令。
    至于武飞带来的士官,在和这些矿队同吃同住的情况下,只要训好每个队的矿头后,就能把基础命令传达下去了。
    武飞用了二十天时间,把这支从矿业中拉出来整编的部队训好后,命令他们朝着陇右开赴。自己留下来打扫一些后续工作。
    这支刚刚招募的部队,虽然还没有兵煞,但是已经具备行伍的基本特性了。
    武飞有信心将他们大部分都带回来。而只要战损保证在三成以内,这支部队回来就能吸引本地穷汉加入,进行扩编。因为这年头,穷汉们自己都没法保障自己能不能活的过十年。
    大营中,孤儿寡母改嫁一轮的不在少数,甚至改嫁三轮的都有。以至于有些人拥有“克夫”之名声。
    事实上,若不是这个世道三天两头征徭役,各村的男子不断被摊派苦活累活,积劳成疾,疾而无治,何来这么多女子克夫的怪谈?
    …招兵不难,难的是扫尾…
    武飞在江北练兵时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拉走一千五百人,更是顺手解决了不少人。每个人都有社会关系,拉人当兵就得帮他们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例如江北部分矿场,不知道怎么就轮入南岸昌城的达官贵人手里,抽取兵丁影响到了这些矿区的产量。
    于是乎,就有各种东西跑过来闹腾。最严重的是牙人带着一帮泼皮把武飞给一个兵士刚给家中女人和孩子的安家费给抢走了。
    以至于一批女人跑到军营前挽留,声称家中不能没有男人,不希望被带走。女子哭哭唧唧:哪怕苦一点,累一点也就罢了。
    关于这种情况,武飞虽然有预感,但还是对昌城旧势力敢在旧大营内嚣张至此,感到震惊。
    武撼峦才走多长时间,本地还乡团就这么顺溜上门欺负人了。而今天武飞宣告“刮地雀”回来了。
    武飞安抚了这些女人,重新补发钱后,让安全局收网,当场把北岸所有赌场、人牙子的老巢全部给烧了一遍。
    武飞主持的扫黑行动,三天之内捆了相关人员八百来个,一个个脸上刺字,然后捆上锁链,塞进车里面朝南边运送。——关于黑恶势力,武飞有一整套奴隶制体系来处理。
    武飞相比于武撼峦和武恒羽的特色就是,不在乎“民声”!
    即南边昌城世家再怎么咒骂,武飞总能带着“客观历史发展”态度看着这帮“阻碍”们。
    于是乎在昌城那边,豪奴跑过来放话“尔等丘八安敢生非”,武飞当即切掉耳朵,放他回去告诉其主子:最好不要出城门,所有在城外产业都得注意了。
    并且当天晚上就策划了对其庄园的“匪袭”。
    …武飞:我蛮夷也…
    8月8日,武飞练好的兵已经由士官领着离开东华郡,武飞本人留在东华郡的北大营,对敢于招惹自己的当地世家进行打击报复。
    纵兵劫掠这个词,已经是昌城世家这几天常常上告的用语。
    然而这几日,“纵兵劫掠”这个词与老人听不得“死”一样成为了忌讳,因为哪家用了这个词,武小雀是真的敢动手。
    这不,武飞派人到各个村落采买的同时喜欢搞采访。第一句是“你幸福吗”,第二句:你听说过“纵兵劫掠”嘛?但凡第二句中百姓们信誓旦旦宣称自己听某某说过:北岸纵兵劫掠,武飞直接派人冒充去年没剿完的水匪,在当地找大户的庄子,丢炸弹炸塌墙,然后勒索财富。
    武飞逻辑:你都说我纵兵劫掠,我要不劫掠那么不亏了吗?
    武飞在“水匪”冒头后同步上奏,就是立刻上书给戍帝请罪,表示东华郡这里贼寇再起,武家军不能平靖地方,深感愧疚。请求留在此地戴罪立功剿匪。(翻译一下:爱咋咋地。当然在撒泼时候,强调自己不是造您的反,是世家同军头撕扯,您站的高高的,别粘上这一身脏)
    话说朝廷没有像上次那样拉偏架。甚至连当地有贼寇的事情都不提。
    啥,承认贼寇,斥责武小雀后怎么办呢?让武小雀留下来剿匪,还是直接把武小雀干掉?戍帝本意就是把武小雀往西边调动。如果真的闹下去,调兵事情还做不做了?
    神都那边戍帝的案台上已经摆放各种信息,他猛然拍了一下桌子说道:都在胡闹!
    没错,在这位君主眼里“都在胡闹”,昌城世家们在弹劾武家军纵兵劫掠是胡闹,武飞说水寇再起也是胡闹。
    戍帝一个都不会认的。
    暗卫紧跟武小雀,完全确定这场矛盾冲突全貌,就是武飞抽兵后遭遇敌方世家找茬。
    暗卫们全盘跟着武飞,详细记录武飞从武家带的人马数量,以及在各个地点停驻的情报。
    武飞操作具有多线性,例如先把士官派到前线,然后东华郡竖旗帜招兵,暗卫们也分成两路进行了记录。
    现在武飞招兵完成了,并且让跟在自己身边的士官把两千士兵送到陇右,然后自己一个人留下来和世家开撕。暗卫都不得不开始担忧武飞被当地世家刺杀了。因为武飞要出了意外,那一批开拨到陇右的行伍在半路上失控后突然反了,那可就出大事了。
    武飞一边做事一边撕,做的事随时能停,撕可以随时闹大,把自身的统战价值打出来。
    戍帝在宫殿中踱步,心中开始重新思量,相对于过去,其他军将们在和世家冲突后,会为了大局隐忍。武飞真的是不懂事呢。同时帝王心也是终于对昌城那些东西们,产生恶感!
    …调停是必须的…
    昌城城墙上一个公子看着北岸大营,这是朝廷派来的琅琊王,他在整合几郡的豪强时,自诩对武家军做出了优待。因为他在调解中默许了武家军保留北大营!
    注:北大营现在都是本地人,朝廷没有钱来给予耕牛和田亩划分,来进行裁撤。拿不出钱只能保持现状,武飞:所以不是他在安抚,而是武家军在帮忙安抚地方矛盾。
    这位郡王已经沉浸在了保一方安宁的贤王人设中,对于他来说,自己协调下,只要不出现北边纵兵掳掠百姓,就是自己功劳。
    但是现在,突然闹成这个样子?该怎么办呢?
    虽然这些年南商进贡楠木,玉石等稀罕物件,但是昌城内的士子们对于琅琊王来说更能提供宝贵的情绪价值。
    这位耳朵根子软的'贤王',和名士清谈是滔滔不绝;但是要让他和大军中武人们谈事情,他是承受不了那种粗鄙的场景。然而现在朝廷中突然发送天音,让他必须和武飞见一面。
    于是乎琅琊王勉为其难的对武飞发起了邀请。
    …拉偏架是不可能的…
    在江中的龙船上,武飞乘着龙马落在甲板上。然而进入船中后,看到莺莺细语叹了一口气。
    大爻的糜烂远超过自己想象。在列队的侍女中有狐女,也有水气十足的水族女子,还有脖颈细长,头发如同鹤羽的仙子。
    在没有过奢靡生活的人眼里,是完全没法想象到底是怎么奢靡。二十一世纪的人用“皇帝的金锄头”嘲笑农民见识浅,但实际上对于贵族生活,大部分网民才是没见识的农民。
    曹雪芹的笔下,贾母自称中等之家,大部分人看到咋舌,就这还是中等?然而有一清廷实权亲王看到后,感慨这种生活还是太简单了。
    武飞知晓这个世界有“启灵丹”这种东西,且云切谷地旧址,目前正在以武飞留下来的灰烬生产类似的造物。饶是现在武飞这边产量充足,用法上也都是遵循武撼峦老一辈的用法,那就是给南疆异族投效者一个皈依的路数。
    武撼峦是为了“用间”,所以用启灵丹。
    现在武飞也知道,在没有自己身上灰烬时,本土启灵丹的炼法。
    需要用针取得十八个孕妇孕中小儿精血,用灵草液温养。这些精血会发育的晶莹剔透,呈小儿状态——宛如人参果。
    随后取其果子与混元石混合进行火炼,这火候必须控制稳定,等待小儿液体在混元石中由婴转丹。若是火力弱了,小儿在转丹过程中会发育出怪胎状,这样的就坏了。而若是丹炉火力过强,则是会灰飞湮灭。
    在丹药形成过程中,通过显微仪器可以观察到,这貌似是一种基因重塑的高科技。当然代价很高,损人利己。
    而现在,如此价值昂贵的丹药,这位琅琊王是用来培养味道独特的女婢。就如同前世,有人喜欢猫娘,狐娘一样,但“保守”的宣冲是很不理解。
    武飞心中确定:价值观不同,没必要辩经。
    前世作为网络上的君子,武飞决定一手君子键“起手式”。
    江中华船里,漆过的榻上,琅琊王准备先礼后兵,让美人敬酒时,他就被一阵煞气搞得顿时一踉跄,一旁江湖高手连忙护卫,然而面对兵家的煞浪,还是都不由横剑相守。
    护卫琅琊王的四位江湖好手骇然,心里震撼,这个诨名武小雀的兵家到底在南方杀了多少人,才积累这样兵煞。
    整个船上,灯鲜艳色彩一瞬间都被浸成了惨白色,仿佛尸山血海后的磷火。
    武飞面对吓坏了的琅琊王,冷冷说道:“我知道是陛下让你来的,我领命,明天就离开东华郡,但你给东华郡那些伪君子们带一句话,别以为自己就大吉大利,血光之灾还在呢。”
    武飞随后看了看这个船上的美婢:“你这玩物丧志,我替你收了。”
    随后挥了挥手,天空中一头鬼车落下来。随后一堆带着铁面具的骑士落下,开始抢人。
    鬼车落在船上,一阵恶风顿时瘫痪了所有人,四位高手不敢和这个恶兽对砍,只能放任龙马骑兵们上船,把所有女婢带走。
    这些女婢呢,武飞会给与“丹药”祛除妖气,然后——带到陇右,在出征前赏给自己士官们。
    …武飞甚至想把果盘都打包带走,一粒粮食都不浪费…
    武飞离开后,船上杯盘狼藉一片,一身白衣的琅琊王,公子发髻已经乱了,仿佛是被强暴一样。
    他好一会才立刻起来,其高喊道“回城,回城!“显然是被吓坏了,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是再也不想再和这样的粗鄙武夫打交道了。
    半个时辰后,他在回到府上后,谢绝当地世家们拜见。
    在偏厅中,王府老仆则是训斥这些世家代表让他们不要再闹,公子为了他们这个事,可遭了罪了。
    至于世家们立刻表示:要为王爷讨回公道,联手去上奏,却被直接轰了出去。
    而王府上,琅琊王,由仙婢口对口的喂了蜜,恢复了精神后,则是平复下来。
    关于如何上报这件事情上,他没有情绪化!直接把委屈甩出去。
    的确,他是骄奢淫逸一些,但不是傻子!琅琊王分析:武飞虽然很粗暴,但是答应明天就走,这说明戍帝交代他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了。
    与受到武飞威胁相比,他考虑的是要把“事情完成后”的功劳先落实下来。
    于是乎,这位“贤王”落笔叙述:自己在江面上和武飞见面后,是如何陈述利害后,劝说这个北营的将军丢下恩怨离开的。
    至于昌城的世家们,他是要好好告诫一番了。因为~
    琅琊王回忆起和武飞见面的画面,打了一个寒颤,那个鬼车相当凶悍,九个头颅的眼睛带着恐怖恶意凝视自己。仿佛下一秒,自己就要被吃了。而这九个头颅的鬼车却在武飞身后不敢进一步。
    …驭风北行,山川皆在脚下过…
    武飞骑着鬼车朝着陇右郡赶过去,而在武飞身后还有着三只鬼车。
    这四只鬼车,是武飞抵达北岸后新招募的。
    自从在那朱雀火的圣地中走了一趟后,武飞觉得自己貌似是和凶禽类都有着极强亲和力。
    在进入东华州后,就感觉到这四只在山岭中游荡的飞禽。然后稍微感应一下,就感觉到其活跃的气息。随后二十天内武飞了解了一下鬼车饭量以及生活习性,仔细算了一下,自己能供的起损耗,于是赶来一些牛羊请客,将它们带走了(招募)。
    此时此刻,武飞坐下这一头鬼车,由于被武飞身上灰尘掉落浸染,其靛蓝色的毛发中开始蜕变,胸腔处变成了一抹火红。
    九个头颅中原本是吐着毒烟,现在毒烟也消失了,转变成了火焰。仿佛过去是燃烧不完全所以多烟,而现在火力旺盛了,喷的是纯火了。
    武飞拍了拍自己身下鬼车:哦,给你取个名字啊,叫你九凤。
    九个头颅齐鸣,赞成了这个名字。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