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民国:王牌飞行员 > 第600章 波兰海上航线,飞机换技术人员交易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00章 波兰海上航线,飞机换技术人员交易

    第600章 波兰海上航线,飞机换技术人员交易
    欧洲巨变即将发生。
    方文给泰山航空欧洲分公司的命令是密切关注德国相关的任何信息。
    1939年 8月 12日,华沙总统府地下密室的灯光昏黄摇曳。
    军队参谋长一脸苦涩道:“德军三个装甲师已抵达波美拉尼亚,侦察机昨天炸了我们两个边防哨所!”
    密室里的气氛极为沉闷。
    内政部长扬泽伦斯基推了下眼镜:“现在局势紧张,在全力备战的同时,我觉得也要考虑下民众的撤离途径。”
    目光纷纷看向波兰航空总经理卡齐米日索科洛夫斯基,他站起来拿出波兰民航航线图,红色的线条从华沙辐射向欧洲各国,可此刻,西部通往德国的航线已被标注上“危险”的黑叉,东边与苏联没有通航,南边的斯洛伐克正在搞自治政权,匈牙利也亲德。
    “我们没有可以飞出去的地方。”他无奈道。
    “索科洛夫斯基,民航机队必须扛起撤离任务。”泽伦斯基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这也是其他大人物的意思。
    卡齐米日索科洛夫斯基只能说出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们还有一条航线可以飞,就是从波罗的海到北海,然后飞往巴黎。”
    “说清楚点。”内政部长急切追问。
    “不久前,法国艺术品商人皮埃尔乘坐泰山航空的水上飞机飞过这条航线,成功从巴黎飞到拉脱维亚的里加。这证明是可行的。但我们航空公司只有 12架老旧的 ju 52,并没有水上飞机。并且,我认为只有泰山航空自己生产的水上飞机才可以胜任这种飞行。因此,如果要开辟这条航线的话,得去巴黎一趟,找泰山航空合作。”
    大家相互讨论起来,很快达成了共识。
    内政部长对索科洛夫斯基道:“你说的对,去巴黎,找泰山航空——他们有跨洲航线经验,说不定能帮我们开辟一条安全的备用航线!”
    索科洛夫斯基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犹豫,随即被坚定取代。
    他知道此行的风险:波德边境已实行严格管控,周边都是亲德的,民航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德军战机击落;而且泰山航空未必愿意在战争前夕卷入波兰的危机。
    但这个渺茫的机会如果不抓住的话,还能干嘛?!
    他咬牙点头:“我明早就出发,乘坐飞机到罗马尼亚,然后去土耳其,那里可以乘坐泰山航空的飞机去巴黎。”
    第二天大清早,华沙机场上空天色微亮,一架波兰航空的 ju 52客机悄悄起飞升空。
    8月 16日上午,泰山航空巴黎分公司迎来了辗转三天抵达巴黎的索科洛夫斯基。
    林保罗在办公室里单独与他见面,索科洛夫斯基语气急切:“保罗先生,德军随时可能进攻波兰,我们需要泰山航空的帮助。开辟一条从华沙经波罗的海、北海到巴黎的撤离航线,波兰航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林保罗惊讶。
    “从华沙经波罗的海、北海到巴黎的撤离航线?抱歉,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你们公司总经理在不久前曾经飞过这个航线,用的是你们自己生产的水上飞机,我对此很清楚。”索科洛夫斯基肯定道。
    “哦。你是说那次。”
    林保罗心中想起总经理要求巴黎分公司密切关注德国相关的任何信息。
    现在这种情况,和德国有关,看来得向总经理汇报下来。
    他面带笑容,“这事我们分公司不能做决定,这样吧,你在公司招待所休息,我立刻向总部报告,一切看总部的决定。”
    随即,林保罗送索科洛夫斯基去招待所,然后到电报室发报。
    电波飞跃遥远距离,抵达仰光。
    看到加急字样的电报员,立即拿着电报去总经理办公室。
    仰光的午后。
    方文正在一批公司内部文件上签字。
    在仰光待不了多久了,处理完这些事情,他准备去广西广东一趟。
    去广西是送培训完毕的几名广西炮舰机飞行员回去,去广东是到阳江那边看看独立团的情况。
    然后就可以直接飞往兰州,与苏联方面完成军事技术和枪械生产线的交易。
    房门推开,助理赵君平进来。。
    “总经理,巴黎分公司的加急电报!”
    加急字样,在公司内部很少用到。
    方文立即停下手里的工作,接过电报纸查看内容。
    “波兰航空总经理索科洛夫斯基抵达巴黎,请求合作开辟华沙经波罗的海、北海至巴黎的撤离航线,需用我司水上飞机……”方文低声念着,眉头紧紧皱起。他走到地图前,用红笔沿着“华沙-波罗的海-北海-巴黎”的路线勾勒。
    这条航线绕开了德国陆地控制区域,正好德国海军目前还没有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域,在战争初期,还是比较安全的。
    能想到这条航线的,确实可以解决波兰的空中撤离问题。
    当然,能够从这条航线上撤离的,恐怕不会是什么平民了。
    对此,方文倒是没有想太多,外国的事情,还是以利益为重。
    他继续考虑其中得失利弊。
    公开合作肯定是不行的,那会因此和纳粹交恶,柏林的专卖店恐怕会因此关闭,还会影响到欧洲的民航业务。
    但可以私下出售飞机,并提供一定的航线飞行经验。
    那自己该提什么条件呢?
    方文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波兰的国家航空工厂(panstwowe zakady lotnicze)。
    该工厂是波兰自主航空工业的核心,1928年由波兰政府整合国内航空资源成立,总部位于华沙附近的米利奇,是如今东欧国家中最大的航空工业厂。
    其核心业务是研发、生产军用战斗机、轰炸机及民用运输机。
    最著名的产品包括
    p-11战斗机(波兰空军主力战机)
    p-37“麋鹿”轰炸机
    虽然战斗机的工艺技术已经落后,但在轰炸机的设计方面倒是不错。
    如果德军占领波兰,国家航空工厂的技术人员能不能由泰山航空收留招揽呢?
    随即,方文前往电报室发报。
    【一,泰山航空不合作。二,有一批公司淘汰的‘水上飞机’准备出售。三,成交后,可以获得一些海上飞行建议。】
    【条件:用国家航空工厂的技术人员交换,一旦局势发生变化,波方开始撤离,这些技术人员可以乘坐飞机一同撤离到巴黎,加入泰山航空工作。】
    8月 17日。
    林保罗在办公室内看着总部发来的电报,总部的答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不直接合作,而是以出售淘汰水上飞机和提供飞行建议为条件,换取波兰国家航空工厂的技术人员。
    他顿时明白了。
    公司哪有什么淘汰水上飞机,不过是给德国人看的,免得被找麻烦。
    他明白方文的考量,既不想公开与波兰合作得罪德国,又想通过这笔交易获取实际利益,尤其是波兰航空工厂的技术人员,这对泰山航空未来的发展或许能起到关键作用。
    整理好思绪后,林保罗让人去招待所请索科洛夫斯基。
    没过多久,索科洛夫斯基匆匆赶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保罗先生,总部那边有消息了吗?”
    林保罗示意他坐下,递过一杯咖啡,缓缓开口:“索科洛夫斯基先生,很抱歉,总部经过慎重考虑,无法直接与贵公司合作开辟撤离航线。”
    索科洛夫斯基刚端起咖啡的手猛地一顿,咖啡差点泼出来:“为什么?”
    “您先别急,”林保罗打断他,“总部虽然不直接合作,但也给出了另一个方案。我们公司有一批淘汰的水上飞机,性能虽然比不上最新款,但足以完成从华沙经波罗的海、北海到巴黎的飞行任务。如果贵方有意,我们可以将这些飞机出售给你们,并且在成交后,提供一些海上飞行的建议,帮助你们顺利展开水上航线。”
    索科洛夫斯基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连忙问道:“那你们需要什么条件?”他很清楚,在这种危急时刻,泰山航空不可能无偿提供帮助。
    代价应该是很高的。
    林保罗没有绕圈子,直接道出了总部的条件:“我们的条件很简单,用波兰国家航空工厂的技术人员来交换。这些技术人员必须是在战斗机、轰炸机研发或制造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核心人才。一旦波兰局势进一步恶化,贵方开始撤离时,这些技术人员要能乘坐飞机一同撤离到巴黎,之后加入泰山航空工作,为我们的航空研发提供支持。”
    “国家航空工厂的技术人员?”索科洛夫斯基脸色一变,他没想到泰山航空会提出这样的条件。国家航空工厂是波兰航空工业的核心,里面的技术人员更是波兰的宝贵财富,一旦将他们交给泰山航空,波兰的航空工业几乎就等于断了根。
    “保罗先生,这不可能!”索科洛夫斯基激动地站起来,“那些技术人员是波兰的希望,我们不能为了几架水上飞机就把他们放弃!”
    “索科洛夫斯基先生,请您冷静下来。”林保罗语气平静,“您应该很清楚,一旦德军占领波兰,国家航空工厂要么被德军摧毁,要么被德军接管,那些技术人员最终的下场可能是被德军强迫为他们服务,甚至可能丢掉性命。而如果他们加入泰山航空,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拥有尊严,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航空事业,这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索科洛夫斯基沉默了,林保罗的话戳中了他的痛处。
    他知道,林保罗说的是事实。德军对技术人才的掠夺早已不是秘密,苏台德地区被占领后,那里的大型兵工厂第一时间就被控制。
    一旦波兰沦陷,那些技术人员确实会有同样的命运。
    仅有的尊严让他不得不嘴硬。
    “我们不一定会输,这条航线只是备用。”
    “是啊,这个条件只是假设的情况下。”林保罗继续说道,“我们出售的水上飞机能帮助贵方撤离更多重要人员,包括政府官员、军人以及普通民众。用一批技术人员换取数百甚至数千人的生命,这笔交易对贵方来说,并不吃亏。”
    索科洛夫斯基坐在椅子上,双手用力抓着头发,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过了许久,他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我需要时间向华沙方面汇报,这种事情需要由他们来决定。“
    “这是当然,请跟我来。“
    两人前往电报室。
    欧洲那边的水上航线事宜,很快就有了结果。
    对方同意,在撤离名单上多一批航空工业的技术人员。
    为了确保对方能够执行。
    方文做出一些调整。
    他让公司的5名飞行员停飞辞职,加入了波兰航空公司,驾驶新购买的水上飞机经由北海和波罗的海飞往波兰北部区域。
    5位飞行员都是华夏人,在前往巴黎前,方文专门给他们进行了一场特训。
    特训的内容是关于整个海上飞行需要注意的各种细节。
    整个航程,全是在海上,没有地面导航,只能靠罗盘、星辰判断方位。
    方文以强大的精神力回忆了自己之前费心的全部过程,将其中的细节写成手册。
    在什么位置中转停靠,空中油料补充注意事项,不同海域不同的气流情况都有说明。
    该学的都学了,这五位公司飞行员只要认真对待此事,是不会发生飞行事故的,毕竟驾驶的是低速水上飞机,以他们的飞行经验,完全可以应付。
    但还有一个问题,五名飞行员担心德国人。
    对此,方文给他们一句话。
    “记住,你们只是民航飞行员,一切以自己和乘客的安全为主。该飞就飞,该降落就降落。如果真的遇到德军战机迫停,也不要抵抗,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事后我会全力营救你们的。”
    有了总经理的这句话,让飞行员对于这次的外派行动有了信心。
    他们相信方文,相信总经理从来都是说到做到。
    随即,登上前往巴黎的航班出发了。
    看着航班远去,方文也提着装有生活用品的提包,和龚修能前往航空学校,准备去接已经完成培训的桂军飞行学员一同去广西。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