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 第387章 开山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87章 开山

    第387章 开山
    当林序跟江星野討论著近期的技术进展、以及即將要到来的“大爆炸”时,另一边,白墨、张黎明两人已经在机场完成了匯合。
    他们的下一站目的地是罗布泊,而要进行的项目很明显,自然是所谓的“限制器阵列”。
    “你的团队准备好了吗?”
    一边往飞机上走,张黎明一边开口问道:
    “这次项目很关键,无论是规模还是难度,相比起之前的ckc聚变项目,都是只大不小、只高不低。”
    “而且,我们的时间很有限。”
    “白皮书必须同步输出,然后立刻普及。”
    “逆流能搞定吗?”
    “放心。”
    走在他身边的白墨只是微微点头,並没有说太多。
    这个表现倒是让张黎明有种莫名的安心----他本来就更习惯这样的沟通方式。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不能有模稜两可的边界,也不能说“看情况”,
    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內耗少很多,做事也会更轻鬆。
    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
    在座位上坐定之后,他好奇地开口问道:
    “你一直都是这个风格吗?”
    “我的意思是,从工作开始,你就一直是这个风格吗?”
    白墨略有些疑惑地转向张黎明,反问道:
    “什么意思?”
    “额办张黎明稍稍顿了一顿,紧接著解释道:
    “我只是想確认一下,你的性格、或者说风格,有没有受到高维空间的影响。”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有疑问的----你看啊,大家都说,高维空间会放大人的性格缺陷,也会强化某一部分性格特徵。”
    “在你身上,这样的特徵表现得確实很明显。”
    “但是好像...:..这样的作用,並不会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生效,对吧?”
    “目前还没有观察到『不生效”的例子吧。”
    白墨略微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目前我们已经掌握的高维经歷者案例中,每一个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性格强化。”
    “当然,有一些是正向的,有一些是负向的。”
    “正向还是负向,主要是取决於性格本身的倾向.......所以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黎明摆了摆手道:
    “没什么特別的意思,只是隨便聊聊。”
    他这句话显然是在敷衍,而白墨也不可能就这么放过这个话题。
    她直直地凝视著张黎明的眼睛,后者沉默了数秒,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好吧。”
    “我是想要验证一种可能性。”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所谓『性格特质的强化”,並不是高维空间的作用,而是边界的作用?”
    边界的作用?
    白墨不解地看著张黎明,但很快又反应了过来。
    边界.....
    確实,如果没有秦士忠这个“引子”,高维通道的这个“机制”,大概率是不会受到任何质疑的。
    但问题就在这了。
    秦士忠遭遇边界的“缺陷”时,照了一次镜子。
    那其他人的性格特质变化,会不会也是在穿越边界时,在没有察觉的前提下,照了镜子导致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白墨轻轻吐出一口气,紧接著又问道:
    “但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你觉得,它跟高维適应性问题有关吗?”
    “我不確定。”
    张黎明诚实地回答道:
    “我只能说,我能隱约感受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繫。”
    “但具体是什么联繫,我也不知道。”
    “我在想,我或许应该亲自进入高维通道里试一试。”
    “只有这样,我才能找到答案。”
    “你??”
    张黎明的话音落下,白墨的心里立刻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她早就已经看过林序关於“另一个张黎明”的报告,而那个世界的张黎明,也著实是让她印象深刻。
    疯狂、偏执、决绝..:::
    非常可怕。
    而按照此前的推测,他之所以会变得如此可怕,大概率就是高维通道的影响。
    但现在,在自己所在的这个命运石主世界里,张黎明居然提出,要主动进入高维通道?
    这已经不是冒险了。
    这实际上是一种相当不负责任的想法。
    还没等张黎明回答,她便立刻开口道:
    “我会把你的想法上报给协调小组----还有林序。”
    “倒也不必那么敏感吧?”
    张黎明哭笑不得地说道:
    “我只是提出一个想法而已..::..你不觉得这个想法是很正常的逻辑吗?”
    “到最后,每个人都是要进入高维通道的。”
    “而且,在我们整体的计划里,你们这些曾经进入高维通道的人,也往往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很多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如果没有一次『高维经歷”,我很难真正意义上理解高维、理解你们。”
    “朝闻道,夕死可矣。”
    “作为一个学者,这样的经歷,对我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吸引力是一回事,付诸实践是另一回事。”
    百墨摇头说道:
    “作为一个顶尖的高能物理学者,你稳定输出的价值,要比你冒险进入高维通道高得多。”
    fc
    .我知道。”
    张黎明嘆了口气。
    飞机开始爬升,机舱里,巨大的噪音让两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
    直到进入平飞阶段之后,张黎明才再次开口。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去纠结有关“要不要进入高维通道”的问题。
    “所以,你一直都是这么理性的吗?”
    白墨转头看了张黎明一眼,隨后回答道:
    “这个问题,你已经问过一遍了。”
    “张工,你到底想问什么?”
    “没什么。”
    张黎明连忙摆手。
    他的眼神在白墨的脸上巡了几秒,嘴角不由得露出了几分笑容。
    不知为何,当坐在白墨身边时,他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一当然,这种感觉不能被称之为“一见钟情”。
    別说什么一见钟情了,甚至连“情感悸动”都算不上。
    他只是觉得,或许这个人,在某一些方面,是跟自己同频的。
    或许,这一次的合作,会是个好的开始?
    张黎明没有多说,靠倒在椅子上,进入了睡眠。
    而在他的旁边,白墨却是眉头紧皱。
    这段莫名其妙的对话让她多少有些不知所措。
    什么意思?
    这是在......跟我示好吗?
    四小时后,飞机在罗布泊降落。
    上一次实验时留下的限制器装置仍然在持续发挥著作用,但相比林序之前看到的那个几乎可以说还是“草创”阶段的基地,现在的罗布泊,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烟尘飞扬之中,大量工程车辆正在不断向地面浇筑著標號极高的混凝土,扩展著机场的边界。
    而在距离机场不远处,数座庞大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如同骤然兴起的山脉,硬生生地挡住了来自大漠深处的风沙。
    坐上前往基地的越野车,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指著远处的基地,向张黎明两人介绍道:
    “按照原本的规划,这座基地占地应该在16平方公里左右,只是个小型试验基地,用於承接限制器性能测试、时间碎片稳定性测试工作。”
    “但是在限制器从『单体设施”变更为“阵列”之后,我们的基地规划也已经做出了调整。”
    “在原本的测试基地东部,我们规划了一片新的限制器阵列建造区域,总占地面积64平方公里,横纵都是8公里,用於部署圆形的限制器阵列。”
    “土建工作已经开始规划----在这方面,我们准备参考ckc聚变项目的经验。”
    “到时候知识传递的工作,还需要逆流项目组这边协调。”
    “明白。”
    工作人员的话音落下,白墨立即点头,紧接著又对著张黎明问道:
    “如果整片阵列区域全部完成、並且启动,是不是意味著,这64平方公里的范围,就要变成一块『拼图”?”
    “不是。”
    张黎明摇了摇头,隨后回答道:
    “不只是64平方公里的范围,理论上说,在限制器约束场覆盖范围內的所有区域,都会变成所谓的“拼图”。”
    “按照单个限制器的影响范围来计算,真正的覆盖覆盖范围,应该是限制器占地面积的5倍左右。”
    “那么大?”
    白墨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
    “没错。”
    张黎明耸了耸肩,脸上流露出一丝苦涩。
    “所以我才会跟林序说,这是一个庞大到恐怖的项目。”
    “我们需要建设无数个类似的试验基地,才有可能完成对边界的完全解码。”
    “而处於便利性、极速可达性考虑,其中大部分基地,都必须建在地球上。”
    “这是前所未有的冒险----或者也可以说,这是人类『破而后立』的极限。”
    “从过去到未来,不会有任何一个项目,比现在我们正在推进的这个项目更加孤注一掷了...
    “確实是孤注一掷。”
    坐在副驾驶上的工作人员接话道:
    “但其实也並不是仅有这一个项目是孤注一掷的。”
    “本质上,这是一个『生存还是灭亡』的选择。”
    “而这样的选择,我们之前就已经做过了。”
    “做过?”
    张黎明下意识地一愣。
    “什么时候?”
    工作人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手指向了远处。
    “在那里,在我们视线可以看到的极限,曾经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基地。”
    “不过,那里没有像这个021號基地那么庞大的地上建筑,大部分建筑都隱藏在地下。”
    “那里的条件更加恶劣。”
    “但也就是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我们搞出了属於我们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
    话说到这里,张黎明恍然大悟。
    他微微点头,略微思索后说道:
    “如果进行横向对比的话...::.確实,那时候我们面临的危机,也不比现在要小。”
    “是啊。”
    工作人员嘆了口气,没有接话。
    车厢里的几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但在这沉默之中,每个人的思绪都不约而同地飘回了数十年前。
    说真的,在“宇宙灾难”这个庞大的话题前,当年在这里进行的斗爭,似乎显得有些“不值一提”。
    毕竟,所谓的“大国博弈”,所谓的“战爭威胁”,也不过是人类內部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
    稀鬆平常的小事而已。
    ---但,如果拋开事情的“根因”,只看危机所带来的结果呢?
    其实,无论是数十年前的过去,还是数十年后的现在,危机都是一样的。
    如果不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內掌握核武器,那么,那个新生的国家就会被核讹诈牢牢控制。
    它会被扼杀一切发展的前景、被扼杀一切“自主”的可能性。
    它所面临的最终结局,要么是在沉默的妥协中逐渐消沉,被使用各种“间接”的手段完全瓜分。
    要么,就是在爆发中燃尽,在不对等的战爭中被彻底摧毁,甚至从这个星球上抹杀。
    所以,当时那一批“先行者”们,他们抱著的,也是“生死之间”的觉悟。
    想到这里,张黎明似乎有了些明悟。
    “所以,这个问题並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其他没有这样的歷史、没有这样挣扎的经歷的国家的问题。”
    “我们不需要说服自己,反而需要说服他们?”
    “或许是。”
    白墨微微点头。
    “我们永远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统一所有人的思想,衝突是一定会存在的。”
    “但至少,现在的我们,已经有了更多能让他们低头的筹码。”
    “所以我才会觉得.......你不应该冒险。”
    “现在的你,应该已经是最了解限制器项目的人了。”
    “你必须总览全局,在最短的时间內,把这个项目做好。”
    “我明白。”
    张黎明刚刚开口回答,白墨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不是,你可能还没有完全明白。”
    “你知道ckc聚变项目,在通过逆流推行工程白皮书的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吗?”
    “其他国家在承接同类项目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人员、技术、设备的问题。”
    “而是,信心的问题。”
    “他们不相信这样的项目能在短时间內完成,也不相信我们能成功。”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样的思潮下,一切已经制定好的计划都会变形。”
    “----当然,他们是希望我们成功的,他们只是不敢相信,时间可以做到那么短、效率可以提到那么高。”
    “这是一种惯性。”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所以国家,他们的面前都横亘著一座山峰。”
    “他们需要把山移走,但他们不知道应该从何做起。”
    “而我们,是唯一真正有足够强大的力量的人。”
    “所以......为了让他们相信山可以被移走,我们需要做得更多。”
    “我们必须,在他们的面前,把山劈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