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 第67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7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第67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曹彦望着大营中踊跃参军的青州青壮,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筛选新兵、编纂兵户之事,持续了整整三日,最终共募集新军两万四千人。
    其实还有很多人想要参军,但曹彦并没盲目扩招。
    曹操从扬州募兵,半途却遭遇炸营,此事令曹彦还心有余悸。
    兵在精而不在多,唯有稳妥发育,方能稳步上分。
    翌日一早,曹操便召集众谋士于大堂议事。
    曹操率先向自己的谋主戏志才问道:“志才,袁术兵马之情报,可曾探得?”
    “咳咳……”戏志才正要说话,却忽然感觉一口气没喘上来,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
    数月以来,戏志才随军参战、出谋划策,生活条件艰苦,加之用脑过度,本就孱弱的身体愈发难以支撑。
    曹操见状,很是心疼。
    他一边帮戏志才拍着后背,一边说道:“志才,此次出军我会让奉孝做我军师,你且安心待在城中,养好身体。”
    戏志才也不是那种贪功抢功之人,况且郭嘉还是自己好友,遂点头应道:“多谢主公关怀……奉孝素有鬼谋之才,有他为主公出谋划策,吾亦可放心。”
    郭嘉平日里虽没个正行,但在这种关键的大是大非面前,还是非常靠谱的。
    见曹操向自己看来,郭嘉拱手道:“嘉必不负主公所望!”
    待郭嘉回应完毕,戏志才这才说起探得的军情:“主公,据我军探子回报,袁术大军倾巢而出,自颍川郡向着陈留郡进发。预计三五日,便可进入陈留郡。看他的样子,似乎打算放弃南阳,要全力攻取兖州。”
    “那张孟卓可有动静?”曹操心中对张邈仍存一丝期待,让曹彦忍不住暗自摇了摇头。
    曹操还不知道,张邈几乎是与袁术同一时间,收到了来自陈宫的密信。
    陈宫在信中劝张邈不要阻拦袁术的大军,甚至还希望他能反水,协助袁术攻打曹操。
    但张邈心中还是不太信任袁家的人,尤其是袁氏兄弟,因此最终还是选择按兵不动,并没选择直接反叛曹操。
    戏志才回道:“张孟卓于雍丘驻军,未见其有兵马调动的迹象,想来是想抽身事外,两不相帮了。”
    曹操心中一沉,暗自思忖道:“难道,真如子安所言,张孟卓已经与我生出嫌隙?”
    老曹心里有些难受。
    想当初他于陈留起兵,张邈可是给过他许多帮助的。
    原本亲如手足,可以托付家小的二人,如今竟渐渐形同陌路。
    “罢了,只要他不公然反叛,那就随他去吧。”曹操终究还是念及旧情。
    戏志才接着说道:“顿丘传来消息,黑山军白绕、眭固以及南匈奴绕道黎阳津,渡河南下,想必是欲与袁术汇合,攻取我兖州。”
    黑山军与南匈奴之前在东郡被曹操击溃,但因曹操兵力不足,并不能将其彻底剿灭。
    近一年来,东郡一直在想方设法勾引黑山军的人口,使得黑山军首领们对曹操愈发恨之入骨。
    一听说袁术要攻打曹操,黑山军便立马抱上袁术这根大腿,妄图报仇雪恨。
    “袁术、陶谦、黑山军、南匈奴……如今形势对我愈发不利。”曹操暗自思忖片刻,随后转向曹彦问道:“子安,俘虏营那边,招募得多少士卒?”
    “共募集两万四千余人。剔除那些不看好我军取胜,以及无家眷者,能得两万余人,已属不易。”曹彦回道。
    曹彦的做法确实更加稳妥,毕竟当初半路炸营,老曹险些丧命于乱军之中的惨痛教训,仍历历在目。
    曹操微微颔首,说道:“确实不易,但那些独身却又想加入我军者,也不能拒之门外。”
    言及此处,曹操看向荀彧,说道:“文若,你把这些独身者安排至顿丘、东武阳等地,混编入各处军中。”
    “主公明见!”荀彧领命道。
    有家室牵挂者,为了家人也不会轻易哗变,凝聚力也自然更强。
    独身者则被混编安排入其它军中,人少了自然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黑山军既然想与袁术汇合,二者必然有一处交汇之地。”曹操看向地图,向众人问道:“你们认为,袁术会于何处驻军?”
    曹彦第一时间脱口而出道:“封丘!”
    “封丘?”曹操望着地图,沉吟片刻后点头道:“此地背靠运河,南临濮水,依托水路枢纽浚仪(后来的开封)可快速转运囤积粮草,确实是个不错的驻军之地。”
    戏志才又补充道:“封丘、酸枣、匡城!此三处应该就是黑山军与袁术大军的驻军之地。”
    荀彧这时候也说道:“袁术选择秋收时节进攻,打的就是就地割粮,补充辎重的主意。故而,我等不能让袁术大军进入东郡,需得在陈留郡就将其击溃。”
    “袁术倾尽大军而来,显然是想放弃被四面受困的南阳。那我们为何不将兵力囤积于濮阳、定陶,将其困死于陈留。”鲍信却力主避敌锋芒,拖死袁术。
    鲍信提的也是老成持重的建议。
    曹操起身踱步,若有所思。
    此时,曹彦忽然说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操看向他,笑道:“你又有什么鬼主意?”
    曹彦道:“某位伟人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若我等不展现一定的决心和手段,一味防守、避战,那不知多少人以为我们好欺负,从而陈兵来犯!”
    “说得好!”郭嘉拍手赞道。
    “子安深得兵法精髓!”戏志才亦点头赞许。
    “你小子不一向主张稳如老狗吗?如今怎么一反常态,想要用雷霆手段?”曹操好奇的问道。
    “我这是因地制宜,兵行巧变!”曹彦辩解道。
    “没错!”荀彧也说道:“若我等面对袁术龟缩不出,袁本初亦会视我为庸才懦夫,徐州陶谦也认为兖州有利可图,归降于我们的降民,说不定也会为自己将来的命运担忧,降而复叛!”
    “此战必要打得雷霆迅猛!不仅要挫其锐气,更要让周围的人,不敢再觊觎兖州!”
    “计将安出?”曹操看向曹彦问道。
    曹彦指着匡城,说道:“袁术起大军而来,必定认为我等不敢出战。
    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我等就反其道而行,先下手为强!”
    曹操目光灼灼,说道:“甚好!我将亲自领兵坐镇中军!谁敢为先锋?”
    话音未落,赵云挺身而出,道:“主公,末将愿为先锋。”
    年仅十七岁的赵云,却生的八尺虎躯,英气逼人,加之武艺高绝,已然成是曹营第一猛将!
    自从有了他的加入,战场上斩将破阵,曹操就从未担忧过。
    老曹不仅把最好的战马都给了赵云,还优先为飞龙骑打造精良铠甲、兵器。
    老曹对赵云的偏爱有目共睹,让曹仁、曹纯等宗族武将都忍不住心生嫉妒。
    飞龙骑有着曹营最好的装备和战马,
    加上赵云出众的骑兵领导能力和强悍的个人武力,
    他们已经成为曹操在战场上,最无往不利的利刃!
    “有子龙冲锋破阵,吾无忧亦!”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