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祖师爷助我
第244章 祖师爷助我‘白玉符印’印在那符纸上时,顿时神光一闪。
天雷咒上出现一个印章,威力居然瞬间增强了好几倍。
李景孝这才明白这‘白玉符印’的用处。
上清天雷咒的杀伤力本来就强,这再强化几倍,自然会被茅山上上下下当成神器了。
不过已经会‘通天箓’的李景孝稍微一想,自己随手就能迭加符咒,威力也能增强几倍,甚至十几倍。
所以这‘白玉符印’在他眼里也就那样,立马就没了兴趣。
李景孝恭喜的同时,很容易就从玄明真人手里,学会了上清天雷咒。
学会之后,再对比早就会的上清天雷诀,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
按照当初的约定,帮茅山修复好一件神器,就传授李景孝一门道法或者神通。
不过等十几个老道士们心情平复下来,玄明真人干脆再次邀请李景孝去了内藏经阁让他自己选。
这次李景孝的目标很明显,直接选了上清派的《炼丹术》。
80级地图里,新出现炼丹房和炼器坊,虽然暂时不会把精力在炼丹和炼器上面。
可将来总归会开始炼丹和炼器的。
要是一点基础都没有,将来就算得了一张仙丹的配方,都不知道如何炼制。
而且游戏里刷出那么多的丹药,李景孝要是连如何炼丹都不会,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总不能一直都说,自己手里的丹药,都是师傅、师祖他们留下的。
真这样,那师祖和师傅、师叔伯他们怎么可能死在南疆?
玄明真人对于李景孝选择《炼丹术》,那是一点都不意外。
但凡是有道高人,没一个不会炼丹或者炼器,又或者善于画符的。
至于浪费钱,对普通人弟子来说确实是浪费。
可李景孝修为都这么高深,年纪轻轻有如此成就,可见天赋必然极高。
让他去学炼丹术,成功的概率和效率,一定比其他人高多了。
要是真能练出厉害的丹药,对茅山也是好事。
大不了找他买,或者换。
带着李景孝走出内藏经阁期间,玄明真人还把自己在炼丹一道上的心得,挑些紧要的说给了李景孝听。
李景孝一边记着,心里对这位掌教真人,也是心怀感激的。
等回到了大殿,玄明真人犹豫几秒,才问道:“师弟,昨日见你那金锏看着有些眼熟,不知从何而来?”
李景孝一听就明白,肯定是因为那伏魔锏出自灵宝派。
而阁皂山和茅山、天师府并称‘三山符箓’,阁皂山又是灵宝派的发源地。
三派之间的关系,有竞争,肯定也有不少的合作。
伏魔锏作为灵宝派的镇派神器,玄明真人以前见过也正常。
只是伏魔锏修复之后,又强化了三次。
样式虽然没变,还是金锏的样子。
但锏身灵气闪耀,伏魔诛邪之力都能直接感受到。
确实和当年那位去天山,和天池老龙王大战的老道长,所持的伏魔锏有点不一样了。
所以玄明真人和几个长老,昨天虽然已经认出了伏魔锏。
但想想总觉得李景孝手里的金锏,比灵宝派那位真人的兵器厉害多了。
而且金锏的样式,其实相差都不大。
说不定只是两把看起来相似的神兵。
李景孝想了想,暗道这伏魔锏此时对自己来说,已经显得有些可有可无了。
按照以往游戏刷怪的爆率,镇妖剑和云纹龙吟剑的爆率虽然低,但总能刷出第二把。
而龙吟剑不仅能化龙,还对妖邪额外增加30%法术和物理伤害。
镇妖剑干脆直接对妖邪额外增加30点,全属性攻击。
比起+3伏魔锏的降魔+14、诛邪+14,全属性攻击确实更厉害,克制能力也更强。
所以等刷出第二把镇妖剑,或者龙吟剑,伏魔锏对李景孝就真没什么吸引力了。
要是能和灵宝派换点好东西,李景孝确实不介意交换。
至于留给自己的子孙,之前是没想过能换到好东西的事。
现在有机会交换,李景孝当然乐意换。
想了想后,李景孝就点头:“师兄,那金锏是小弟在长白山降伏一头虎妖时,从他手里夺来的金锏。
锏身上有伏魔锏三个字。
只是当初到手时,金锏损毁的厉害,小弟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修复过来。
并且用了不少天材地宝,强化了这金锏。”
说完,干脆拿出伏魔锏,送到玄明真人面前。
老道一看那伏魔锏上,不断流转的灵气和降魔诛邪之力,呼吸都有些粗重起来。
这金锏也算是灵宝派的命根子了,当年阁皂山的威势,虽然比不上天师府,却一点都不输茅山。
可一百多年前,教内长老拿着伏魔锏去阻止那天山龙王进入中原时。
不仅一去不复返,阁皂山的重宝也一起遗落。
以至于阁皂山多年以来,一直都不得不低调起来。
现在伏魔锏再现人间,还被李景孝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极大提升了这金锏的威力。
这要是归还给了阁皂山,那欠下的人情可就大了。
同时阁皂山今后面对天师府时,就不再是事事都低头。
阁皂山、天师府两派同属赣地,相距也就五六百里地。
不仅抢资源、抢信徒,就连天赋好的弟子都得抢。
这一百多年里,阁皂山失去1件重宝,说话的底气自然不足。
而阁皂山说话没底气,茅山同样也被天师府威压的厉害。
所以茅山和阁皂两派一定程度上,是天然的盟友。
维持三足鼎立,对茅山和阁皂都是好事。
只是让李景孝什么好处都不拿,就送回伏魔锏他可不干。
玄明老道无奈摇摇头,心里暗道,李景孝什么都好,就是过于斤斤计较。
不过换个角度去看,只要好处足够,这小子办事还是很靠谱的。
只是灵宝派既然已经失去一件重宝,肯定不会用其他的法宝换回伏魔锏。
那就只能用道法或者神通来换。
想到这,玄明真人心里一动,反正茅山不缺道法,还不如自己和他换,再把伏魔锏送还给灵宝派的人。
那灵宝派欠下的人情可就大了。
“师弟,干脆你我再去内藏经阁,看上什么道法就拿走。”
李景孝一愣,好在没一会就明白了玄明真人的意思。
暗道果然是老江湖。
随手就把伏魔锏扔给了玄明真人,想了想后说道:“师兄,小弟最近学了门神风之法。
只是威力没预期的那么厉害。
所以若是有这方面的道法神通,就再好不过了。”
玄明真人一愣,暗道能让这小子开口,那法术应该很是不凡。
想了想后说道:“为兄也不问你学了何种法术,不如先让我开开眼界?”
李景孝对此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好保密的。
游戏出的三昧神风,威力确实比西游记里的弱太多了。
所以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说,新学的法术是三昧神风。
两人一起走出大殿,然后腾云驾雾,飞往几十里外的山中无人之处。
李景孝心里默念法决,张嘴一吐,顿时狂风大作。
吹的山石崩塌,树木连根拔起被吹上了天。
李景孝觉得威力不够,可在玄明真人眼里,这风法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特别是李景孝只是张嘴一吹,就有这威力。
要是让他一直吹个不停,那远处几座山头,都会被他吹塌了。
若是悄悄潜入茅山附近,这法术绝对能把茅山的建筑全吹成废墟。
光是想想,玄明真人心里就发毛。
看李景孝的目光,也带着三分不安。
好在转念一想,这小子得了我茅山那么多的好处,怎么可能对茅山不利?
反而是他越厉害,等于茅山有个越强大的外援。
不过,老道心里也在想着,还是得求这小子,多多指点和教导石德龙、林译和柳弘式三人。
不求有李景孝一样的本事,但求能帮茅山培养出三个长老实力的后辈。
所以玄明真人只是想了想就说道:“师弟,你若是答应帮为兄,多多教导石德龙、林译和柳弘式。
那为兄便开坛做法,求祖师爷降下一门神通给你。”
李景孝大喜,若是别的条件,自己还不敢答应。
但仅仅只是培养石德龙三人,其实很简单。
而且李景孝其实一直都有指点石德龙三人,现在不过是每年多费点心思,更认真的教导一番。
就能获得厉害的神通,这买卖绝对划算。
而且不管是武侠世界还是仙侠世界,实力强不强,无非是修为、法宝或者神兵利器,还有神通或者独门秘技这三样。
内功高深,本身就等于实力强。
再配上倚天剑,和学会小李飞刀,那基本上已经是顶尖高手了。
而李景孝手里多的是猴儿灵酒,对闪电奔雷拳的理解和境界,又无人能及。
只要他愿意,短时间就能让石德龙的闪电奔雷拳升一级。
所以李景孝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玄明老道见李景孝答应,心里也是暗自高兴。
和李景孝一起飞回了茅山大殿,召集来长老们,说明自己的决定。
立马就有几个老道,有些舍不得把+3的伏魔锏,送还给灵宝派。
这金锏看着,感觉都不比玉靶雷火剑差。
这等重宝送人,除了李景孝这种不缺宝贝的,还真没几个人舍得。
不过,也有老道知道掌教的用意。
换成以前,这几人或许还会犹豫,但李景孝一个月内,先后帮茅山修复了两件重宝。
将来还会修复更多,茅山也就不缺好宝贝了。
所以只是议论了没多久,几个刚才还不愿意归还伏魔锏的老道们,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至于开坛做法,上报祖师爷的事。
对茅山众人来说,这事其实太平常了。
但凡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管是茅山还是天师府。
又或者阁皂派,其实都喜欢求助祖师爷。
反正他们的祖师爷,在天庭的地位,至少能算是中层。
若是从祖师爷的祖师爷算,那就是三清这等开天辟地的大佬了。
而且茅山又有一代代修炼有成的先辈,要么上天庭,要么去地府担任要职。
有危险、有难办的事情,不求祖师爷相助,那才是傻子。
不过开坛的仪式虽然非常隆重,可实际上只是祷告一番,再说明了来意。
前后不过半个小时,法坛上就凭空出现一本道法玉简。
玄明真人大礼参拜,这才小心拿起那玉简。
神念查看了一眼,心里暗暗一惊。
《飞沙走石》四个字虽然显得不突出,但既然是师祖传下来,必然不同凡响。
只是神念粗略看了看,玄明真人就觉得自己在风系道法上,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
忽然间,这老道心里就有些不舍。
好在到底理智占据了上风。
既然是祖师爷传法,自己不给李景孝,不仅得罪李景孝。
祖师爷那边也没法交代。
所以老道很快想明白,把玉简交到李景孝手里。
而李景孝接过玉简,直接往自己额头放。
玉简里的道法,直接传入他的脑海里。
至于会不会害自己,李景孝又不傻,茅山的祖师爷要弄死自己,实在太简单了。
没必要用这么龌龊的手段。
反倒是李景孝不敢把这玉简,收进游戏里,这反而有可能暴露自己的秘密。
接收完整套道法,那玉简忽然随风消散,看的一众长老和弟子们羡慕和惋惜不已。
要是和掌教真人一样,先查看一番再给李景孝,那大家就都有好处。
一个个都在心里暗道一声可惜。
而李景孝接收完道法,直接盘腿而坐开始感悟起来。
很快李景孝就发现,随着自己对《飞沙走石》的理解越深,对三昧神风的掌握和理解,同样越发的精通起来。
甚至有种,越琢磨,越觉得游戏的《三昧神风》漏洞越多。
好在根据《飞沙走石》来补全《三昧神风》,不仅三昧神风越来越完善。
就连对飞沙走石的感悟也越深。
这一坐,就是足足七天。
这天一早,十几个守护在李景孝周围的茅山弟子和两个长老,正打算和另一班人交班。
忽然李景孝睁开眼睛不说,还一个闪身就出现在几百米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