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八零之快来接你媳妇孩子 > 第48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8章

    舒苑在这次国际性的摄影比赛中获了奖。
    小满画糖画那张照片被评为国内赛区一等奖, 然后参加国际比赛,在所有中照片中脱颖而出,得了儿童类别特等奖, 奖品是一部柯富佳公司在八零年发布的相机, 价值四千多块。
    另外她还有一张人像获得了该类别国内赛区二等奖,奖品是一百块钱。
    这是国内赛区唯一一张在国际赛区获特等奖的照片,也就是说国内只有舒苑一人拿到相机,难度可想而知。
    全省获奖人员的颁奖就在路城, 大赛主办方跟摄影协会路城分会搞了授奖仪式,贵重的相机到了舒苑手中。
    她如愿以偿得到了高档相机,以后就不会因为没有高级相机拍不出专业相片。
    比赛结果也会在各家媒体上宣传, 获奖照片还会集册出版,这就是作为摄影师的资历。
    想要当知名摄影师, 就要靠作品、奖项、重大时间积攒资历。
    相机在手中沉手,很有分量感, 金属加塑料材质都很有质感,散发着锃亮的厚重的光泽, 就连相机包都很厚实耐用。
    颁奖的时候舒苑强作镇定, 可走出颁奖现场后嘴角直接扯到耳朵根, 脸上的笑容压都压不住。
    背着相机回到照相馆, 黄娟他们知道她获奖,都在等着看她的奖品。
    相机摆在玻璃柜台上,散发着超强的高级金属跟塑料光泽, 引来四人一阵惊呼。
    “这相机可真高级,没几个人能用得起吧,呀,我的工资得攒上八年。”
    黄娟瞪大眼睛:“八年的工资!”
    “比赛赢来的, 一分钱不用花,舒苑,你可太厉害了。”
    舒苑心说其实她平时积攒照片,花了胶卷钱跟洗照片钱。
    赵师傅把相机掂在手里,啧啧几声感叹之后说:“人民照相馆跟咱们一样,是箱式相机拍照,但他们给名人拍照啥的会出外景,有这种高级相机,另外就是大报社首席记者能用上这么好的相机。”
    “这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肯定特别好吧。”
    四个人的赞叹声让舒苑觉得相机更加珍贵。
    舒苑自己都舍不得,可还是让他们都摆弄了几下,用干净细棉布把相机上的指纹擦干净,仔细地装进相机包,拎着相机包进暗房,开始修补底片。
    她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相机,打算用的确良布料做个防尘袋。
    赵师傅觉得不太妙,舒苑拍照水平高,又积极参加比赛,明显不是想要安稳混日子的人,说不定啥时候就要离开小照相馆去更好的单位。
    ——
    去接小满放学时,舒苑一下就弯腰把小满从地上捞了起来,高高举过头顶,兴奋地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小满,我拿到摄影比赛的奖品相机啦,特等奖,儿童组的奖,是你的照片获得奖。”
    “哇!”小满悬在空中,视线头像舒苑,惊喜地张圆嘴巴,“妈妈终于有专业相机了。”
    是他的照片获奖,终于帮妈妈做了点事儿,帮她赢了相机。
    小满是个很有用的小孩。
    母子俩的眼睛同样星光璀璨,映着彼此眼中的光辉。
    “要不是拍摄小满画糖画的照片,应该获不了特等奖,拿不到相机。”舒苑兴奋地说。
    这次能够获奖,舒苑觉得除了拍摄水平,拍摄内容占了优势。她拍不到壮阔风光跟有特点的鸟兽鱼虫之类的照片,可她有大儿子给她提供素材。
    “有个大儿子可真好,帮妈妈赢了相机。”
    “是妈妈照片拍得好。”
    “是大儿子给妈妈提供拍摄素材。”
    “妈妈以后就能拍更专业的照片。”小满俊脸上的笑攒成了一朵花。
    摆摊画糖画时小满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巴不得赶快回家告诉爸爸。
    画糖画好啊,就跟玩儿一样,还能帮妈妈获得特等奖。
    等陈载回家时,饭菜在桌上摆着,是从食堂打回来的米饭、青椒肉丝跟炒莴笋,母子俩正在摆弄相机。
    小满立刻告诉陈载舒苑获了奖,拿到了高级相机。
    小家伙的快乐感染了陈载,陈载边换拖鞋边说:“恭喜你妈妈,真不容易。”
    这相机说明书是英文的,舒苑边摆弄相机边翻看说明书。
    有些专业词汇不懂,不过可以凭借专业知识去猜。
    她心情好得不得了,有了高级相机就有了底气,拍出来的照片得有多好啊。
    小满则趴在舒苑膝盖上看相机,小小一只软团子。
    陈载的视线落在说明书上,她居然看英文说明书看得那么投入,她英文有那么好吗?
    “不用你再花大价钱给我买相机,不过还是感谢陈医生愿意慷慨提供爱心支持,你是个大好人。”舒苑头都没抬地说。
    看着兴高采烈的母子俩,陈载在心里吐槽他主动想要给舒苑买相机,钱都花不出去!
    舒苑现在翅膀硬了,已经不再需要他的钱。
    不是,他这么上赶着给她花钱干啥!
    很快,他就放弃了这种不靠谱的想法,应该庆幸省了好几千才对,他翻看书桌上刊登获奖消息的报纸,质疑说:“小满那么小,照片就登在报纸上好吗?”
    舒苑很诧异地问:“为啥不好?”
    陈载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有点封闭。
    按书里写的,小满长大后是知名导演跟作家,别说照片刊登出来,大家不都得认识他?
    陈载则是知名心外科医生,教授,工程院院士,照片不也得到处刊登,就算没有那么高的成就,作为医术精湛的医生,接受采访被曝光很正常吧。
    反正舒苑没有任何顾虑。
    她给所有人拍照,都经过沟通,不存在肖像权的问题。
    陈载看她毫无顾忌,很快妥协,只要小满跟她都高兴就好。
    看着母子俩一块研究相机的画面很温馨,一高一矮,按舒苑的观点,三角形的构图也很好,陈载就拿舒苑的旧相机给母子俩拍了张合照,不知道手有没有抖,洗出来她会不会嫌弃。
    ——
    这天收摊回家,李红霞难得没有在家里吃饭,而是在楼下跟大妈婶子们聊计划生育,只让生一个,这对她们这些普通生了好几个的上一辈来说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儿。
    刘大妈特别八卦,见到舒苑就问:“你们两口子得生二胎吧,要生抓紧,今儿厂里有人去办了独生子女证,还领了奖品是个暖壶,听说以后政策收紧,只让生一个,想生二胎都生不了。”
    李红霞也觉得这事儿重大,问舒苑:“确实得抓紧,以后不准生二胎,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现在生还赶得上。”
    舒苑视线扫过大妈婶子们,看她们各个在兴头上,有的还特别有紧迫感,心说又要不少媳妇要遭遇催生,应该也有人会抓住最后的机会生一波。
    舒苑语气轻松:“要啥二胎啊,我们不要,就小满一个孩子就够了。”
    小满的小耳朵正在努力捕捉信息,并且试图理解大人的话,这时听到舒苑的话,马上仰头看过去,妈妈说小满一个孩子就够。
    舒苑低头,正好对上小家伙黑溜溜的大眼睛,她笑眯眯地说:“爸妈不生二胎,就要小满一个崽。”
    小满突然觉得妈妈的话很暖,像股暖流包裹着他,让他感觉很安心温暖,爸妈只要小满一个崽。
    舒苑这样立场鲜明地持反对意见,立刻遭到大妈婶子们驳斥,比如只生一个孩子没人作伴,将来孩子不孝就没人给养老等等,舒苑不想听这些闲扯,锁好自行车,把木箱从车座上解下来,带着小满上楼。
    小满已经从大人的话里捕捉到关键信息,走在楼梯上,拍着胸脯保证:“妈妈我以后会孝顺你,会给你养老。”
    舒苑被小家伙郑重其事的语气逗笑,她想她会趁着年轻时给自己老年做好保障,不用孩子给她养老,但小满这样说,她当然欣然接受,说:“当然好啊,小满肯定是个特别孝顺的小孩。”
    小满抿着嘴唇,嘴角扬起了好看的弧度。
    李红霞倒是很开明,仨闺女让她操心够呛,她能接受舒苑只生一个,但又怕舒苑抓不住最后的机会后悔,边做饭边跟她说:“想生二胎赶紧的,要不真没法生了。”
    舒苑就回了仨字,不想生。
    走在家属院,舒苑都能感觉到计划生育的风刮起来了,墙上已经刷上“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孩光荣”“只生一个好”的宣传标语。
    在舒苑这儿根本就不是啥需要考虑的事儿,可小满牢牢记住生二胎这个词,从小孩们嘴里也经常听到,有不少小孩爸妈在抓紧生,他还听到一个炸裂的消息,有一户人家已经有了四个闺女,还必须得再生个男孩。
    小满很同情大丫、二丫,三丫,四丫,她们必须得有个弟弟,不见踪影的弟弟的名字已经起好,就叫天赐。
    他突然发现周围好多小孩跟他过着不一样的生活。
    那个叫冬冬的女孩才七岁,经常要照看她两三岁的弟弟,弟弟哭闹着要睡觉,瘦小的姑娘不得不费劲地抱着弟弟哄睡。
    那个叫小刚的男孩胸前总挂着钥匙,父母是电器厂双职工,工作需要倒班,顾不上他,他只能放学自己回家,自己写作业,自己去食堂打饭。
    像他这样有妈妈接送上学,陪着画糖画,还能被妈妈带去上班的小孩可能只有他一个。
    小满觉得他拥有最好的爸爸妈妈。
    回到生二胎这件事上来,但他还是觉得这么多人想生,这可能是一件好事儿。
    小孩子们就这个话题交流时,莫莫说:“生啥二胎,像我这样有莫弟这样混球的弟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