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快去开曼捡机器人!(求月票)
第521章 快去开曼捡机器人!(求月票)米国总统已经极少上线。
他无法控制自己自己在虚拟世界的年龄状态,为了避免承受更大神经压力,只能选择干脆不上线。
过去半个月,他开始重新出现在镜头前,并出席各种活动。
但活跃性显著低于过去。
尽管如此,他在社交媒体上放话“禁止米国机器人公司参加[人形机器人对抗赛]”的禁令,还是在第二天就发布出来。
还放出大量筑梦和夏国军方存在联系的证明——主要是夏国官方发布的新闻,和一些互联网上就能找到的图片。
这一点都并不难找。
陆军从很早就开始和筑梦合作,不仅利用体感同步服探索新的智能演习系统,也和筑梦有感官数据共享协议。
米国有记者在公开的记者会上,询问夏国官方人员如何看待总统先生的禁令。
他得到的回答是:
筑梦游戏公司是夏国优秀的民营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公司经营方式。
在合法合规前提下,他们有权自由选择合作对象。
如米国军方有诚意,也可以和筑梦游戏公司达成合作。
我方从未干涉米国的雷明顿军火公司和筑梦游戏达成合作,也未曾提及大量米国士兵批量进入虚拟世界。
提问的记者脑袋上问号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这能一样吗?”
“我们跟筑梦合作?是掀情报泄露的不够多吗?”
“你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士兵动态??”
记者将这次问答发回国内。
媒体和政客一片哗然。
但米国的网民们不屑一顾。
跟筑梦有合作的大型企业,也完全不当回事。
该打游戏的打游戏,该倒腾机器人的倒腾机器人。
至于所谓的禁令……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只要不要脸、不怕事后打击报复,有的是办法绕开。
比如此时此刻,站在出发点的以太科技和边缘工业。
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以太科技]和[边缘工业]。
而是两家注册在开曼群岛、全公司只有十来个人的初创公司。
他们在开曼群岛的海滩上散步时,意外捡到了两台先进的人形机器人和配套的维护修理工具。
碰巧他们都是工程师。
还都是机器人研发方向的工程师。
更巧的是:米国总统发布禁令,禁止以太科技和边缘工业参加筑梦的比赛。
于是他们“胆大包天”,冒充以太科技和边缘工业来参赛。
而米国的以太科技和边缘工业,因为看好这些人才,不仅不打算起诉他们,还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
欢迎他们在比赛结束后,加入以太科技和边缘工业。
……
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
反正许梦是信了。
毕竟这一点都不稀奇——
现场除了他们,还有另外5个参赛团队,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才来到这里参赛。
如果只有一家两家,那可能是胡扯。
但这都7家了!
这只能说明:开曼群岛的海滩上,确实很容易捡到机器人和配套的使用说明!
……
在一众媒体记者惊讶的眼神中,六台机器人调试完毕,拿着筑梦统一提供的模拟枪械离开起点,进入对抗区。
对抗区长宽各20米,着实不算大。
障碍物也不复杂——穿过出发点的廊道,拐两个弯,就能通过中间的庭院看到对手。
跟[龙宫夺宝]的地图相比,简单到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第一轮对抗,里面有太多很水的机器人,平地能走稳就不错了,真把高低落差做出来搞立体对抗,场面恐怕会很难看。
甚至即便已经大大简化,让这六台机器人都在平地上对抗,战斗也谈不上很精彩——
起步就摔倒、被工程师救起来的三台机器人,造型看上去非常相似。
银白色的不锈钢身体,圆不楞登的脑袋。
离开出发点的时候,还似模似样。
顺顺利利走过四米长的廊道,步行、拐弯、小跑,都稳稳当当。
但是当对手真的出现后,立刻就原形毕露——
他们抬起胳膊后,有两台机器人手里的枪直接就掉在地上!
还有一个举起枪,却没有去瞄准对手,也没有开枪。
就只是把枪举了起来。
结果被以太科技的机器人连打30多发子弹,当场淘汰。
至于那两台掉枪的机器人,更是没眼看——
它们直接愣在原地,看着脚下的枪,似乎是想捡起来,但是又做不到的样子。
就这么在原地发呆,直到被对手绕过来打死。
得亏剩下的三台机器人表现相当不错,这才没让第一场对局彻底变成笑话——
以太科技是老牌机器人公司,本身不差钱,技术底蕴也厚。
这次参赛也很给许梦面子,派出了最新一代成果。
通体漆黑、身高略矮的机器人在狭窄的廊道里灵活地奔跑、转向,识别对手、射击目标。
甚至连突然飞过眼前的飞鸟,也被成功捕捉,对着打出一梭子子弹。
边缘工业起步稍晚,但投入够大、工程师团队极度专注,表现只是略逊于以太科技。
最后一家名为[暗光]的夏国公司,机器人行动时候的流畅性一般般,移动速度也不快。
但算法很有新意——它从不跟对手正面冲突,而是在场地里绕来绕去,寻找对手的背后进行攻击。
最后还真被他成功摸到边缘工业机器人背后,将其一把推倒!
是的,它没用枪射击,而是用手去推。
边缘工业的机器人判断自己没中枪后,就手脚并用想爬起来继续战斗。
但每次刚起身一半,就被暗光的机器人重新推倒。
机器人没有受辱的感觉,仍旧一次次爬起来,又一次次被推倒。
但是边缘工业的工程师们却被气得够呛,只觉得夏国的同行们实在是太羞辱人了!
快速商量几句后,眼见无力回天,当场切断机器人电源,结束无意义的挣扎。
就这样,暗光和以太科技成功拿下第一场胜利。
不过依照许梦的规则,表现不错的边缘工业,也跟着一起成功晋级。
整场比赛进展极快,不算前期准备和调试,真正的对抗不过区区15分钟。
后面几场比赛也都是如此,往往10多分钟就能打完。
而线上和线下的观众们,看着看着就发现:
很多家公司的机器人,都在“拿枪”这一步就遇到重大挫折。
要么根本拿不稳,要么一动就掉,然后再也捡不起来。
这样的公司一多,大家就发现这些公司的机器人好像长得也有点像。
虽然涂装和外壳材质不是一模一样,但整体的造型、比例、步态,乃至缺陷都高度一致。
大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直到第5组对决开始的时候,在国内颇有一些名声的智辉科技所属机器人一手拿着枪,另一手举起一个红色的按钮向镜头示意。
导播把镜头切过去,将其展现在直播间和现场的全息大屏幕上。
观众们正疑惑这是什么秘密武器的时候,智辉的机器人已经按下按钮。
大屏幕上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对手的阵容中,一台夏国机器人、两台百济机器人和一台德国机器人同时失控!
直奔唯一一台没失控的英国机器人而去!
英国梅伦机器人公司的三个工程师大惊失色,震惊地看向不远处的“友方”公司。
导播也反应过来,迅速把镜头切过去。
观众们刚好看到英国的机器人被夏国、百济和德国的机器人围殴。
——没有用枪械,纯是抡起胳膊腿肉搏!
英国人的机器人为了适应枪战,显然做过轻量化处理,结果被这一通铁拳打得碎片乱飞。
电路板都暴露出来!
观众们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智辉把对手的机器人给黑了??”
“卧槽,还能这样?不违反比赛规则吗??”
“这才合理啊!都未来战争了,没有信息战才不合理!”
“不愧是国内平均年龄最低的开发团队!真他妈的天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