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创业在晚唐 > 第278章 十三娘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78章 十三娘

    第278章 十三娘
    三日后,辰,繁华的汴州城由小贩们的叫卖声唤醒。
    州桥南头的早市早已如沸水般翻腾,挑著竹筐的货郎挤过摩肩接钟的人群,竹扁担压得咯吱响,一边小声喊著“借过”,一边嘴里还大声吆喝著:
    “新摘的浚仪甜李,不甜不要钱!”
    果贩正看到前面来了一群孩童,眉眼流著笑,就要大声吆喝,可却见到这些孩子在一个稍大的孩子的带领下,一窝蜂的拥向一个有临街房子的固定摊位。
    摊位上支著个铜锅,直接现场熬著麦。旁边一个熟练大师傅正用的麦怡在青石板上作画。
    在一眾孩童们垂涎欲滴的目光下,一只活力活现的鲤鱼就出现在了青石板上。
    於是,孩童们身后的耶耶们可就遭了罪了。
    一阵哭磨下,到底是掏了钱,给孙子买了这老贵的麦,就这一巴掌大的东西就要卖两文钱,够他们家五口人吃一天的了。
    但当孙子们举著画给他们吃的时候,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抿,就足以让他们老怀大慰,给孙子买多少都值得!
    那叫卖的果贩也不大声了,快步离开了这个碾压性对手,走了十来步才开始继续叫卖起来。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早市之前就是城根下的粮市,这里的人就更多了。
    数不清的麻袋装著粟米、蕎麦、稻穀、豆饼,堆积如山,这些放在充能拉起数百人队伍的粮食就这样隨意堆放著。
    唯一的防护措施也不过搭建了个雨棚,防止暴雨来临。
    这里的粮市主要是面向城南的住户,因为算是一个小的集散地的缘故,这里的粮食价格会更便宜一点,但粮米也会更粗糙些,所以也只有平民为主的城南居民才会来这里购买。
    此时,穿短打的伙计正在叫卖著:
    “陈留新麦磨的面嘞,蒸出饃饃呦,白如雪!”
    但风一吹,一股混著芝麻香、羊油香的味道扑面而来,隨后就听到一个少年郎正中气十足地喊著:
    “刚出炉的羊肉胡饼呦!”
    边喊著,他的父亲正在后面的的摊子上和面,前面的大油锅旁,他的耶耶正抢著铁铲,饼鐺里的芝麻胡饼“滋滋”冒油。
    每煎好一个,就由旁边的老妇人用油纸装好递给顾客,在她的前面,前来购买胡饼的已经排起了长龙。
    忽然排队的人群中,有个粗莽的声音传来:
    “这饼热乎不?”
    正埋头煎饼的老汉头都没抬,就喊道:
    “都刚出油锅能不热乎?凉了不要钱!”
    然后对面就喊了一声:
    “行,那给我来个凉的!”
    这句话一出,排队的人都呆了,齐齐看向了那个莽汉,
    那莽汉倒是无所谓,但他旁边一个长得二十五六,方脸阔腮,肩宽腰圆、肌肉结实的青年却窘了,摆手解释道;
    “我二兄和大伙开玩笑呢?”
    却不想那在煎胡饼的老汉笑看说道:
    “没甚,来,我送一张给你们吃!”
    说完老汉特意挑了个厚实的,很快就煎好让自己的孙子送给了那两兄弟。
    那粗莽汉子倒是没所谓,接过胡饼就啃了起来。
    他那弟弟就更窘迫了,手往兜里掏,可半个大子也摸不出来,只能对那卖饼老汉们尷尬笑著。
    其他人见两兄弟如此,直接排到了他们前面,倒让两人单独成列了。
    此时,吃了一半饼后,那粗莽汉子將剩下的递给弟弟,大大咧咧道:
    “先填个肚子,一会大相国寺就开了,那才叫热闹,二哥带你去那见世面!”
    说完,这莽汉子还对自家三弟说道:
    “大相国寺常有汴州城內的女眷送香,我带你见见世面,但这些汴州女人不如意的,
    还是咱们芒碭山的女人实惠。你年纪也大了,该找个媳妇了。”
    这家老三摆摆手,说道:
    “急啥,二哥你都没媳妇呢,哪有弟弟结婚在哥哥前头的?”
    这莽汉子脸一红,督促著三弟吃完胡饼,就带著他往城北那边的大相国寺赶去。
    大相国寺外,一处比城南早市更繁华的商区,络绎不绝的人群在这里挤著,到处都是叫卖和叫好声。
    一大早,由裴迪带著,赵怀安一群人就来到这处盛名远播的大相国寺。
    上一次他们来汴州因为出了那么一档子事,心思都用在杨復光身上了,所以也没时间逛一逛这里,这次由裴迪亲自做导游,非得来见识见识这地方有多厉害。
    此时眾人都咬著羊肉胡饼,正跟在裴迪、李思安还有寇彦卿几个本地人后头,挤在人潮里。
    说个实话,这片商区实在不少,就是赵怀安这样见过大世面的,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摊子卖著各种东西。
    他那会人倒是多,但谁让都打击小贩经济呢?商圈倒是不少,可就少了这份生动活泼所以赵怀安也看得新奇,高兴。
    大相国寺这个时候已经大开山门,里面是寺庙,外面就是商区。
    从山门出来往南半条街,往东再连两条巷子,基本上是三步一摊、五步一铺,汴州的繁华尽在这三条街上。
    现在赵怀安他们呆著的地方就是东市,里面儘是各色杂耍手艺和吃食。
    这会,豆胖子刚將羊肉胡饼吃完,就开始舔著左手上的麦画,一边舔著,一边看看前面的喝彩吆喝处。
    只见一处被围起的空地上,一个赤膊汉子正耍“顶幡”,三丈高的竹竿顶在下巴上,
    竿头掛著串铜钱,隨著身子转得飞,周围看客纷纷鼓掌吆喝。
    豆胖子忍不住对旁边的赵怀安道:
    “大郎,你说这手艺人要是爬城墙,是不是也是一把好手!”
    赵怀安点了点头,然后问向旁边的王进。
    自大军从狼虎谷返回后,赵怀安就將各军都收拢回来,原先把守鄆城的王进和张翱都一併隨著主力返回汴州。
    甚至之前分到任城的两个半都也被叫了回来,即便当时的任城刺史百般恳求,都没什么用。
    对於赵怀安和保义军来说,战爭已经结束,他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跑官和消化战爭的缴获。
    至於剩下的草军,那还是交给本地藩镇们吧。
    此时王进穿著便袍,只是內里还套著锁子甲,所以显然鼓鼓囊囊的。
    听赵怀安问道,王进想了一下,说道:
    “这些手艺人身手的確不错,但却是为了表演而不是为了实战。”
    说著,王进指著前面一处正在耍枪棒的,只见一桿枪在手上是如游龙飞舞,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端是好看。
    不怪乎周遭一眾男香客都围在旁边,目不转晴呢。
    王进说道:
    “这种就是表演,而我们军中要的不是浙西俄,而是要拼鎧甲负重下的耐力,阵型的配合默契,以及简单干脆的杀技。这些都不是这些手艺人能做到的。就好像,咱们保义军日常要行二十里,而这些手艺人怕是没几个做得到。”
    “毕竟咱们上战场是为了立功、活命。而这些手艺人则是为了博得喝彩挣吆喝钱,不一样的。”
    “另外一个就是这些人身手肯定是比普通吏士们强的,待遇也要好不少,他们最多吃一吃风餐露宿的苦,就算被地方恶霸刁难,那也不过是少挣点钱的事情,性命是没有风险的。”
    “可咱们当兵的,那都是刀口舔血,在他们看来,远不如卖艺来得稳当。”
    “在这些人看来,街头的喝彩声再小,也比战场上的廝杀声更让人踏实。”
    豆胖子听了后撇了撇嘴,对那些手艺人的新奇兴奋也降低了不少。
    在豆胖子看来,好男儿就该从军,博得封妻荫子万户侯。
    这些人空有身手,人却是孬的,上了战场也是个死,算不得好兵,
    他这边想看,赵怀安却点了点头,说道:
    “也就是汴州了,咱们在曹州的时候,那还管你这些那些的,都被草军裹著上战场,
    冲个几次就会打仗了。”
    眾人都点头。
    这会豆胖子又看到一个新奇物,只见那顶幡的汉子耍完了下来后,露出后面一个酒肆。
    浓烈的葡萄酒味正从里面传出,一名穿著绿綾裤,露著半截胳膊的靚丽胡姬坐在二楼,向著豆胖子的方向喊著:
    “郎官进来喝杯?西域的葡萄酒,不醉人的!”
    豆胖子嘿嘿笑,然后看了眼旁边的赵六,小声道:
    “真俊哦!这酒不醉人,人自醉嘛!”
    赵六给豆胖子竖了一个拇指,讚嘆好诗才,可惜做了个丘八了。
    眾人隨著人流一直往前走,很快就见到了大相国寺。
    只见三开间的朱漆山门就这样开著,门媚上四个“大相国寺”的烫金字都被香火熏得发亮。
    檐角掛著铜铃,风一吹“叮咚”作响,说来也是奇怪,外头的叫卖如此喧囂,可檐角下的铃声却清脆可见。
    大相国寺门前有两尊石狮子,早就被香客们摸得溜光。
    石座两旁挤满了卖香烛的小摊子,要进寺庙的香客们总是贪便宜到这里来买香烛。
    而大相国寺也听之任之,仿佛是真有大开方便之门的意思。
    裴迪看见赵怀安在往那里看,对赵怀安笑道:
    “这里都属於大相国寺,这些人能在这里摆摊实际上已经交过摊位钱了,所以香客们在哪里买都一样。”
    “而且真正的大香客也不会在这里买的,所以大相国寺明白著呢。”
    几个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大开方便之门的意思呀。
    赵怀安也点著头,看见张龟年一路都饶有兴趣地打量著街道,问道:
    “老张,是在和长安比较吗?”
    张龟年行了礼,然后点头道:
    “是这样的,我发现这汴州和长安到底是不一样。以前我听说洛阳都不行了,东面最繁华的就是汴州,那会我还不理解,现在来看,这地方的確有比长安更繁华的原因。”
    见使君有兴趣,张龟年指著他们现在站著的这条街道,说道:
    “主公,就说这样一条街吧,在长安至少要有两道坊门,能让你这么通畅步行吗“在长安就是坊市结构,而这里,几乎看不到坊门,人和货物可以隨意在城內流动,
    这想不繁华都难呀!”
    王进也发现了这点,不过他倒是有不同看法:
    “从守城角度来说,这汴州城不好管控。如汴州这样的大州邑,想要被攻克,非要积年累月的围困不可。所以往往敌军想要攻克这样的城邑,必会布置谍报,好里应外合。於是,凡是守城一方也自然將清理城內谍报当成守城之重。这个时候,坊市的作用就出来。”
    眾將点头,他们在守冤句城的时候,实际上也发现了坊门的重要性。
    可以说,正是有了坊门的存在,他们才能对全城进行网格化的管理,一旦某个坊出现骚乱,也能在第一时间关闭左近的坊门,將骚乱局限在小范围內。
    而像汴州城,城內大部分都没有坊市,人口又多,一旦城內乱起来,那是真的压不住。
    就在眾人在这里討论的时候,忽然听到大相国寺门口传出了一阵吵闹声。
    赵怀安等人抬头去看,他们並没有注意到带他们来的裴迪此时脸色是黑成了锅底。
    只见一个绿衫绣袍的年轻女子挤开人群,从背后一脚將一个小帽男人端倒在地,然后就听到那女郎绣鞋一踏,狼狠踩在这小帽男的背后,怒瞪:
    “小贼,你是不是偷那个大娘的钱袋子了?”
    那小帽男被踩在地上,爬了几次没怕上来,最后脸埋在地上,侧著骂道“你个疯婆子,我就是被人挤了过去,怎么就成了偷钱的?”
    这女郎听了这话,半个身子压在了脚上,把这小帽子又踩重了三分,然后对著他的脑袋就是甩了一巴掌,脆生生地喊道:
    “说我疯婆子?给我道歉!”
    小帽子被打懵了,还要嘴硬,然后就又是一记:
    “给我道歉!”
    接著就再不等小帽子男继续说话了,这绿衫娘子就又是几巴掌下去,一声声喊道:
    “给我道歉!”
    “给我道歉!”
    直到小帽子男都要被抽昏过去,人群中传来恼羞成怒的一句话:
    “够了,十三娘,你这成何体统啊?”
    听到这话,裴十三娘,裴灵韵呆地看著前方,只见自己的十三叔站在一个高大健硕的男子后面,脸是青一阵,红一阵。
    裴灵韵哈了一声,踩著那小帽子男就小跑了过来,只是却是向著反方向跑的。
    这下子裴迪是彻底绷不住了,在后面大吼:
    “你再跑?再跑就告诉你娘!”
    然后裴灵韵就定住了,然后转过头来,回眸一笑:
    “十三叔,哎,你怎么在这呢!”
    有光,阳光从裴灵韵的身后撒了下来,她回眸一笑,竟然比阳光还要灿烂。
    赵怀安正看著,眼晴一下子就眯了起来。
    晨光里,这个裴家十三娘就这样脆生生地站著,双环望仙髻松松挽著,一支珍珠釵斜插其间,阳关照在上面跳著光斑。
    她的身上是浅碧色的窄袖儒衫,外面罩著一件梅袖袍,腰间还悬著一柄小巧的银鞘短剑。
    晨光就这样斜斜切过她的侧脸,正落在她弯月双眼。
    她笑得很乾净,是那种让人看一下就心声好感的人,用赵怀安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气场非常乾净。
    月牙弯弯,如两眸清泉,只这一笑,就感觉春风都带著甜意。
    这张脸很素欠,没刺施粉黛,眉毛如柳叶,整个人如同春雨洗过的青山,清爽透亮。
    赵怀安看人先看脸,可脸看完了,自然是往下看。
    裴十三娘脖子直、脊背也直,再加上那一双长腿,只往那一站,就刺一股青春锐利的感觉。
    赵怀安忍不住多看了两下长腿,这腿多刺力,看刚刚半端在地上的小帽子男就已经晓得了。
    好个侠气的好娘子。
    这人不会就是咱老赵的相亲对象吧。
    於是,赵怀安忍不住又多看了几下,看是否能给老赵家好生养。
    让人极度舒服的曲度和腰臀比,如同大地母亲一般的丰饶和大气。
    直到这个时候,赵怀安才发现,这个裴十三娘子身量净然就比自己丨了一头,这不得有一米七啊!
    而就是这一看,把对面看恼火了,只见裴瓷三娘子,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了,手指著赵怀安,脆生生喊道:
    “看什三看!给我道歉!”
    “给我道歉”这四个字一下子將赵怀安从遐想中拽了回来,他看到那地上半扇得不省人事的小帽子男,连忙说道:
    “我道歉!道歉!”
    而旁边裴迪也怕侄女发疯,连仕走到两人之间,尷尬地介绍著。
    他先是对赵怀安介绍:
    “赵大,这就是咱们裴家的三娘,就是老裴的女儿,这不是来见她哥嘛。”
    赵怀安扬起眉毛,始终不敢將眼前这个侠气如风的女郎和老裴那个大圆脸盘子融在一起。
    这老裴能生这样的女儿?
    但这一刻,赵怀安对裴迪露出真诚的笑容,这一次,你这个三叔是当定了。
    然后裴迪又对不甚太高兴的裴三娘笑道:
    “十三娘,这是家里说的那位赵援史!后面很快就做节度使了,你哥就在赵援史手里作幕僚,前程顶好。”
    这裴三娘也多半猜出来这赵使君是谁了,上下打量著赵怀安,点了点头。
    嗯,摸样不错,身板也好,就是人憨了点。
    赵怀安自不晓得对面对自己的初印象净然有“憨”,这会还笑著说道:
    “別叫赵援史,生分了!叫咱赵大!”
    那裴灵韵见这会也暴露了,索性也不装了,径直走向那个此倒的小帽子男,从他身上搜了七八个钱囊,然后找到其中一个布的,就个手喊人群那个焦急的大娘过来。
    “大娘,看看刺没有少。”
    大娘看到那个小帽子男后,脸色早就惊慌得不行了,她將钱袋耕好后,连仕对裴瓷三娘说道:
    “娘子,赶紧走吧!这人惹不起的。”
    留下这句话,这大娘就要走。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巷子里斜出来一群短打汉子,其中刺个头髮都光了的,对裴三娘和那大娘喊道:
    “打了人了就想走,去,將这两都抓起来,扭送到衙门去!这光天化日之下,当街行凶,这还刺没刺王法了?”
    赵怀安搓搓手,嘿嘿一笑,果然等到你们这些小丑出来了,且看我赵大怎么表演。
    可他刚咳嗽一句,准备站出来,就见一绿影飘过,然后便见那裴三娘子举著手里的银鞘短剑冲了上去。
    赵怀安眨了眨眼睛,再次確定自己没刺看错。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