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 第771章 合作和股权分配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71章 合作和股权分配

    第771章 合作和股权分配
    “不,不,不”
    维克·科恩摇著手:“mr罗,你刚才的解说已经足够了,我觉得咱们可以先聊聊你国內那个项目的第二轮融资的事情,如果idg能拿到份额,相信会更进一步的促成我们后续的合作。”
    听完罗阳对盈利模式的解说,这个老头一下子转变了態度。
    他突然对华夏那边的市场感兴趣起来。
    甚至希望能够在8月底的那场二轮融资里分一杯羹。
    打的一手好算盘。
    幸好罗阳早就和沈南鹏那边达成了一致协议,让红杉资本在这一轮融资里愿意让出5%的股权。
    “哦?”
    罗阳不可能简单的就答应下来。
    他先是轻声表达疑惑,隨后才淡淡一笑道:“科恩先生,我们在华夏创办的共享单车项目正处於发展的关键节点,因此非常欢迎各个有实力的机构来参与投资但是这个有实力並不仅限於充足的资金。”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投资有潜力的初创公司,並不是有钱就行,还得有实力,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在某一阶段加快扩张速度。
    “比如腾讯,他们在华南地区拥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而我们这个项目如果想要在华南市场顺利扩张,就必须选择和他们合作.”
    “又比如我们这次选择了一个天使投资人,正因为他的帮助,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搞定了首都26所985、211高校,而且他对於我们项目接下来在首都及周边区域的发展都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红杉资本就不用说了,实力摆在那里,更不要提他们在第一轮就投资了当时还不被看好的共享单车项目。
    罗阳连续举了两个例子,就是在告诉维克·科恩,我们欢迎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加入,但前提是对我们有用。
    “哈哈哈mr罗,我喜欢直接的人。”
    面对直接了当的罗阳,维克·科恩一边笑著一边回復道:“之前你提到的建立属於共享单车自己的生態圈,我对这一点非常感兴趣,所以希望和你们达成全面合作意向”
    全面合作,就不再仅仅是米国这边创办新公司时候的合作,而是包括华夏那边已经开拓的市场里进行投资。
    “mr罗,虽然我们接触的时间很短暂,但是我已经非常认可你是一个商业天才。”
    维克·科恩笑眯眯的对著罗阳道:“因此我確信一点,在你来米国之前,想必已经和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先生在私下里达成了一些一致意见。”
    这只老狐狸,好敏锐的嗅觉。
    “我还相信你们寻求合作的对象並不一定是idg。”
    不等罗阳开口说什么,维克·科恩就紧接著继续道:“mr罗,和我们合作吧,相信我,idg一定会给出最大的诚意。”
    “哦?”
    这次主动权回到了罗阳的手里,因此他轻巧的发出了一声疑问,隨后又道:“科恩先生,我们也是抱著极大的诚意过来的,否则不会把第一站就放在你们idg,所以你所说的最大诚意是指.”
    总不能空口白牙吧?
    先拿出一点诚意来。
    “首先就是这个项目在华夏的市场份额,我们希望能加入到第二轮融资中去。”
    谈判到现在,进入正题。
    维克·科恩认真的看著罗阳道:“並拿到不低於10%的股份。”
    “10%?”
    听到这个数字之后,罗阳连连摇头:“不,不,科恩先生,我们在二轮融资中一共才拿出25%的股权,还要给红杉资本、高瓴资本、腾讯等投资机构以及其他天使投资人去切分,你们idg要是一下子拿走10%,其他人就没办法平衡了。”
    其实罗阳打算在二轮中放出来的股份是30%,但是这会儿肯定往低了说。
    这时候的博弈就看谁能坚持住。
    “mr罗,其实高瓴资本和我们重迭了吧?”
    维克·科恩可不是这么容易被忽悠过去的,立即接过罗阳之前的话头反驳道:“就像你说过的那样,能入围二轮融资的机构和个人,都是能给共享单车项目在接下来扩张阶段带来帮助的,而高瓴资本的资源和红杉资本有很大一部分是重迭的,所以你们之所以把这家单位留著,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备选单位来考虑的。”
    谁的备选?
    话都挑明到这种程度了,目標不言而喻。
    高瓴资本就是idg的备选,因为他们两家投资机构的资源和功能实在是太相似了。
    既能拿出足够的资金,也能帮助罗阳將共享单车这个项目在米国和欧洲进行推广,还能帮助创办在海外的公司到华尔街去融资,凡是idg能做到的,他们也大多能替代。
    按照维克·科恩的说法,就是罗阳这边和idg没谈拢,下一个谈的合作对象就会是高瓴资本。
    这一点上,罗阳没有遮遮掩掩,更没有避讳。
    他很直接的回覆维克·科恩:“是的,科恩先生,我们公司就是这么计划的,一旦这趟波士顿之行不顺利,我们就会去找高瓴资本谈合作。”
    “mr罗,请你相信我,高瓴资本没有机会了。”
    维克·科恩很自信的笑著道:“他们没有和你接触过,因此不像我这样了解这个项目的潜力有多大,所以能给出的条件绝对不会比我们idg更好。”
    这一点也被老头子给猜到了,因为高瓴资本那边要是像刚才那样和罗阳沟通过一遍,绝对不会再放罗阳等人来idg总部谈判,早就喊上总部高层来和罗阳谈合作的事情了。
    “科恩先生真是自信。”
    罗阳也没说相信,也没露出不信的表情,只是淡淡的道:“合作的事情稍后再谈,我现在想告诉科恩先生的是10%股权不可能。”
    “那就8%。”
    “红杉资本要拿走10%,加上你家的8%,难道剩下几家去分7%的股权?”
    罗阳连连摇头:“二轮融资的是在华夏市场发展的共享单车,肯定要优先考虑在华夏这片土地上运营的独特性,因此不可能给你们8%的股权。”
    “那么按照mr罗的意思呢?”
    维克·科恩以退为进,反过来询问罗阳。
    “最多5%的。”
    罗阳给出了早就定下来的份额数据,接著又道;“而且拿下5%股权的前提是咱们能达成合作协议,一起投资欧米的市场。”
    维克·科恩低头沉思。
    许久之后,他抬头看向罗阳:“行,5%就5%,只不过在欧米市场创办公司的时候,我们要占据至少40%以上的股权。”
    “红杉资本在共享单车海外版公司里也要占据至少30%的股权,按照科恩先生刚才的建议,我这个创始人也只能拿到30%的股权咯?”
    维克·科恩眉头一皱:“按照你的说法,红杉资本要拿走30%的股权?”
    “是的。”
    “可是同样的问题发生了。”
    维克·科恩耸了耸肩膀道:“在米国,在华尔街这一片,我们idg的能量並不逊於高瓴资本,况且我这边还占了先手,如果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输给他们,我在这一行就別混了.”
    维克·科恩的这句话不算挑拨,反而属於说了大实话。
    罗阳第一次陷入了沉思中。
    “mr罗,我觉得idg有必要先向你展示一下诚意。”
    看到罗阳陷入犹豫中,维克·科恩立刻加码道:“共享单车华夏公司的二轮融资,idg来把估值提上来刚才我不是在会议室门口喊了价值1个亿嘛,那就把共享单车华夏公司的估值升到1个亿米元!”
    好傢伙,这都能被他圆回去,真是厉害。
    不过罗阳是真的心动。
    按照原先估计,这次二轮融资的估值应该在3~3.5个亿区间里,即便罗阳这边拿出一些比较好的数据,甚至包括在阳市提前搞试点的信息,估值顶多也就撑到4个亿。
    现在维克·科恩告诉他,估值可以报到1个亿米元,按照现在的匯率,那就是6.7个亿左右。
    真要成了,信息被財经类新闻掛上头条,共享单车项目绝对会成为新闻热点。
    但是
    估值过高真的好吗?
    就在心动的一剎,罗阳想到了其他几家入围公司。
    不管是红杉资本,还是腾讯,或者韩东明,都很难认可这个几乎翻倍的估值。
    如果他们不认,难道把这次放出来的30%股权全部给idg?
    那共享单车在华南、在首都的市场开拓怎么办?
    还是回到那句话:在初创公司的融资中,钱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指標,有时候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钱的重要性,能排在首位。
    “科恩先生,如果估值到1个亿米元,溢价就太多了,让其他机构为难也不是好事。”
    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后,罗阳实话实说道:“其实我们內部的期望估值也就在4个亿本幣左右,包括红杉资本等机构在內,大多也认同这个数字”
    “哈哈哈”
    维克·科恩发出哈哈大笑声,片刻后才继续道;“mr罗,你就是太实在了,要是放在我们米国,別说估值提升个百分之六七十了,就算翻上一两番,只要项目的前景足够远大,投资机构都能接受。”
    呵呵
    罗阳只能在心里冷笑。
    贪婪的资本能这么大度?
    尤其是风投,讲究一个投资回报率,在第二轮时候就把估值做高,对於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换成在米国,不压制就算是好事了。
    “既然你坚持,这样吧,我换个建议。”
    维克·科恩或许知道罗阳不会接受前一个建议,所以早就准备好了第二套方案。
    他看著罗阳道:“共享单车华夏公司那边还是按照正常融资流程走,估值该是多少,就多少,我们idg只要拿下至少5%的股权,投资的钱就从这1个亿米元里出,剩下的钱用到米国和欧洲市场来。”
    听完这个建议,罗阳真的心动了。
    因为即便这次二轮融资能估值到4个亿,5%的股份也只需要拿出2000万本幣来。
    这点钱对於1个亿美元而言,几乎就只是零头。
    “我对华夏那边公司的处理方式没意见了。”
    罗阳反覆想了两三遍,觉得没什么问题之后点了点头,隨后对维克·科恩道:“接下来我们谈谈欧米这边市场的合作方式吧。”
    “mr罗,你打算什么时候將共享单车模式推广到米国市场来?”
    维克·科恩接过话题道:“要知道你的项目在华夏市场依旧没有走出校园,想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起码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而移动网际网路的浪潮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兴起,届时诸多机构手里的资金可不会留在原地等待我们的合作项目.”
    在这只老狐狸看来,华夏那边的投资不过是idg为了合作而做出的表態。
    当然,他本人也觉得这个项目前景非常不错,idg完全可以在c轮、d轮时候购入更多股权,享受到更丰厚的收益。
    但是在米国和欧洲市场这边,idg又是另外的想法了。
    公司运营权可以交给联合创办的公司,罗阳也可以成为这家公司的ceo,但是大股权要掌握在idg手里。
    “不用这么久的时间。”
    罗阳笑了笑道:“只要资金跟的上,模式完全可以快速复製,有半年左右的事件,我们就能在全国主要城市完成布局,並总结出完整的一套商业运营模式。”
    维克·科恩;“.”
    “按照预定的计划,最快到明年三四月份,我们就打算將共享单车模式推广到米国来。”
    罗阳想了想之后道:“或许可以更早,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借鑑华夏的模式,先將共享单车在米国校园里推广起来”
    这个商业思维完全没毛病。
    就像脸书一样,最早也是在米国校园里开始推广的。
    “在米国校园里推广共享单车项目也是需要一定资源关係的。”
    维克·科恩提醒罗阳:“在华夏本土化的红杉资本可能帮不上多少忙。”
    “科恩先生是在提醒我股权分配的事情吗?”
    罗阳哪里不知道这个老头的小心思,於是笑著道:“那你认为怎么分配才合適?”
    维克·科恩盯著罗阳看了片刻,不多久之后开口道:“红杉资本最多占15%的股份,我们要確保不低於50%的股权,剩下的那些由你自己去分配。”
    也就是说罗阳最多占股35%。
    当然,韩东明也对这次合作项目的股权感兴趣,按照他的心思,起码也得拿5%起步。
    米国市场这么分配,欧洲市场肯定也是如此。
    罗阳顿时陷入沉思之中。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