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 第767章 出乎意料的成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67章 出乎意料的成功

    第767章 出乎意料的成功
    虽然梁雨欣在罗阳心里埋了一根刺,但是关於两人感情的事,终究没能聊出一个结果来。
    梁大小姐也算是达成了一半目的,因此暂时放过了罗阳。
    接下来两天里,大家一边调整时差,一边忙各自手头上的事情。
    礼拜天下午一点出头,曹书宇带著司机和两部商务车来到酒店,接罗阳和一眾团队成员赶往位于波士顿的idg总部。
    从纽约到波士顿,距离大概340公里左右,从酒店出发,开车赶到idg总部附近的酒店,总计用时接近五个小时,正好赶上吃晚饭。
    周一上午九点不到,罗阳带队应邀来到idg总部。
    原本以为这趟过来不会受到多大重视,需要靠自己出国前准备的那套东西来吸引到idg总部高层的关注,然后经过二轮、三轮交流才会初步达成一些合作协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虽然罗阳现如今已经有百亿资產,但是在网际网路行业內並没什么名气,別说在米国了,就算是在国內商业圈层里,他都排不上號。
    所以他才定下了10天左右的出行时间。
    没想到第一趟过来就见到了idg的执行副总裁凯尔文·马丁。
    曹书宇没有食言。
    迎接他们的队伍里,除了执行副总裁凯尔文·马丁之外,还有一位金髮美女。
    “mr罗,欢迎来到idg总部。”
    在曹书宇的介绍下,执行副总裁凯尔文·马丁热情的和罗阳握手,同时介绍站在他身边的金髮美女:“这位是负责idg在西海岸投资业务的安莉·麦金尼小姐!”
    “欢迎mr罗来我们总部参观。”
    安莉·麦金尼一看就是那种標准的职场女精英,非常立体感的五官,白皙的皮肤,脸上带著些欧美人特有的小雀斑。
    握手的时候,罗阳能明显感觉到安莉·麦金在观察他。
    带著点好奇的那种。
    在孙薇的翻译下,罗阳一一回应,並主动介绍了宋琬、肖薇以及温婉等人。
    寒暄过后就是参观流程。
    一圈逛下来,罗阳也算是没白来。
    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他算是大致了解了像idg这样的国际知名风投机构的运作模式,包括这类风投公司的常设机构,甚至在交流中,凯尔文·马丁和安莉·麦金也不避讳公司的决策模式。
    要知道全世界的风投机构都差不多模式,这些组织框架也不是什么秘密。
    人家的核心竞爭力是人脉圈子,是外围诸多关係。
    至於决策机制那就更扯淡了,这类带著赌博性质的机构都是因人而成的典型代表。
    当年软银的孙振亿投资了老马,成就了一段投资界的传说,以至於老孙差点成神,可是后来他在其他项目上亏的狗都掉眼泪,又是典型的因人而败。
    哪有什么常胜將军?
    除非他是重生者!
    一场简单的参观显然不足以出动凯尔文·马丁这样级別的副总裁,显然他是盯上共享单车这个项目,或者说项目背后支撑的概念。
    现在整个华尔街都知道,隨著智慧型手机替代传统手机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移动网际网路產业风口在即。
    大把的资金都飘在门口,等著合適的项目蜂拥而入。
    但是在这个风口上哪些赛道可以投,哪些赛道属於优质中的优质,这就需要考验投资者的眼光了。
    而在投资界有一个更为广泛的共识,同一个赛道里同一类型的项目,看操盘者能力。
    虽然罗阳在网际网路业內名声不显,但是他现在运营和创办的共享单车项目,也算是移动网际网路赛道里走在前列,並能看到成功希望的项目。
    这一点,红杉资本的介入就能看的出来。
    而且在第二轮融资中,国內多个大型投资机构都看好共享单车,並参与进去,这也相当於为罗阳背书了。
    更何况曹书宇还做了一份调查报告,內容包含了罗阳创业以来的商业运作轨跡。
    就算是idg总部的高层,看过这份调查报告之后也感到惊嘆。
    投什么都赚钱,这样的罗阳,已经不能简单用商业天才这样的形容词来概括了。
    妥妥的气运之子。
    因此对於那些投资机构而言,先不谈什么项目,只要是你在玩,我们就可以考虑投资。
    说到底,这些机构投资的不是项目,而是罗阳这个人!
    “听mr曹说起,罗先生这趟来米国还特意带来了一个基於新理念下的项目?”
    凯尔文·马丁还遮遮掩掩的想旁敲侧击,安莉·麦金这位女精英就是很直接的开门见山了:“有兴趣为我们简单描述一下这个新概念项目吗?”
    虽然罗阳不知道idg高层为什么对他这么热情,但是机会已经摆在面前了,罗阳怎么可能放过?
    当然,既然是合作,那么他就要先拿出等价的东西来。
    这一点,罗阳早就有思想准备,所以在过来的时候,已经让温婉带上了该带的东西。
    “需要借用一下贵公司的会议室。”
    罗阳笑著问道:“不知道方不方便?”
    “当然!”
    安莉·麦金男性化的耸了耸肩膀:“为什么不呢?”
    来到会议室,安莉·麦金喊来一个女职员,配合著温婉做准备工作。
    凯尔文·马丁则和罗阳聊起了共享单车目前在国內展开的情况。
    “听说你们的单车已经进驻了华夏眾多高等院校?”
    “是的,马丁先生。”
    罗阳回復道:“不光是魔都,还有羊城、金陵、首都、江城等聚集国內眾多顶尖高校的城市,我们都做了布局,除了採集数据,模擬市场运营之外,也算是为培养年轻一代对於共享单车消费习惯做准备吧。”
    “看来你们下一步就要走出高校,准备走进城市了。”
    “我们学的是脸书的经营策略,目前还算成功。”
    罗阳笑著道:“但愿他们不会起诉我们抄袭模式。”
    “哈哈哈”
    凯尔文·马丁大笑道:“商业模式不存在抄袭一说,开饭店的都差不多一个模式,有人赚钱,有人关门,对於我们投资机构而言,只有成功不成功”
    “老板,准备好了!”
    温婉这时向罗阳开口道:“我准备的是中英文对照版本!”
    罗阳点了点头,隨后转动座椅,面向投影方向。
    在凯尔文·马丁的示意下,会议室里灯光暗了下来,罗阳编写,温婉整理的ppt第一页冒了出来。
    按照常规的项目ppt简介,第一页一般会描述这个项目的概况,如果涉及新的理念,也有把新的理念阐述放在第一页的可能。
    但是为了出其不意的惊艷idg高层,ppt在第一页就很任性的连结了一段视频。
    视频內容从地平线跃起太阳开始,画面从太空转向地面,显现出城市的轮廓,几秒钟时间里,安静的画面里突然出现喧囂的声音。
    城市街道的画面隨之出现,无数人影跳入眾人视线,从抢计程车,挤公交,挤地铁开始了一天的早晨。
    视频里描绘的都是忙碌的身影。
    十几秒后,画面镜头拉起,从上空可以俯瞰到城市里每一条道路都在拥挤。
    这时候视频右上角出现08:10式样的数字,不用说,那代表著早上八点十分。
    隨著08:10的数字变成了08:11,会议室里所有观看视频的人突然就有了一种紧迫感!
    接下来镜头又开始下沉,无数的人从地铁车厢里涌出,小跑著从地下跑出来公交车上、计程车上,下来的人也是如此,而拥挤道路上此起彼伏的喇叭声也加剧了紧张和烦躁的感觉。
    突然间,在右上角的数字08:12变成了08:12:29。
    最后一栏的数字代表著秒,滚动的频率一下子变快。
    画面上的人影开始由快走变成小跑,穿著西服拎著公文包的男士,穿著通勤裙装踩著高跟跟鞋的女士.
    再接著,08:13:09式样的数字格式再次变化成08:13:10:55。
    最后一栏的数字几乎就是翻滚一般的变动,愈发增加了视频內容的紧张性。
    接下来就是眾生跑步上班,挤电梯,散落咖啡等等一系列大家熟悉的场景。
    时间在08:31:00:00定格。
    视频的画面也在这一刻定格。
    大部分人赶上了最后一秒,狼狈著打卡成功,也有少数人赶不及,脸上露出焦虑的表情。
    视频还没有结束,右上角的数字又开始快速变动,但这次是倒退!
    一切人和景物开始倒退,倒退到之前08:12:29的那个时间点。
    当一群人从地铁站口跑出来的时候,会议室里的人发现不一样了。
    因为这次画面里出现了一大排黄色、绿色、红色的带著前框的自行车,自行车前轮挨个卡在一根根齐腿高的金属桩子里面
    这次视频里不再有急匆匆的脚步和焦虑的眼神,那些上班族的男女纷纷掏出手机,对著金属桩上一个二维码扫了一下,金属桩上某个红灯变绿,只听到咔噠一声,自行车被鬆开了。
    在这里,罗阳採用了虚擬拍摄,实际上现阶段技术还暂时没有达到,因为宣传效果需要,他就要求这么拍摄了。
    为了这段画面,他还特意从果宝影视找了一个专业的拍摄团队。
    骑上自行车的上班族不再需要急匆匆的奔跑,也不受一侧马路上堵车的影响,穿过马路,穿过小巷,在轻快的表情中到达上班的高楼大厦区域。
    那边显示出许多空著的金属桩,当自行车被重新卡进去,手机再次扫描,视频银幕上跳出插画(支付画面,虚擬),一顿操作,伴隨咔噠一声,自行车被归还。
    当男男女女打卡成功,视频右上角的时间还在08:22上慢慢的等待下一分钟的到来.
    画面再次拉升到城市高空,出现无数个这样的自行车摆放点。
    慢慢这些点开始向空中匯聚,伴隨著一段柔和的女声英文旁白,这些点匯聚成几行字。
    “欢迎来到共享经济时代。
    我们用最经济、最环保的方式,解决你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漫步者科技感谢您的观看!”
    整个过程中,罗阳一个字都没有说。
    就在他准备关闭视频,往下翻动ppt页面,阐述共享经济概念的时候,他的身后突然掌声雷动。
    罗阳诧异的转身,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眾人在凯尔文·马丁和安莉·麦金的带领下鼓掌,而且会议室门口都挤满了人,很大一部分掌声就来自於他们。
    不光是掌声,还有米国特色的口哨声。
    一个视频,表达了罗阳所有想表达的內容,一个口號,詮释了漫步者科技创立的共享单车的理念。
    “mr罗,一个亿够不够?”
    一个突兀而洪亮的声音在会议室门口响起。
    大家顺著声音看过去,门口人群分开,走出一个白头髮的老者。
    凯尔文·马丁、安莉·麦金、曹书宇都站了起来。
    他们纷纷对著那位老者恭敬的称呼道:“科恩先生。”
    如果没有猜错,这位就是idg的总裁维克·科恩。
    刚才他就站在会议室门口,全程观看了这段视频。
    维克·科恩太震惊了,这个来自华夏的年轻人实在是太惊艷了,视频里所表达出来的创意简直就是天马行空一般,却又如此契合西方人的理念,打动他们的神经。
    高科技、环保、绿色健康、盈利模式.
    一段短短的视频,完整的展现出了这个年轻人的天才想法,这个项目具备可操作性,值得追捧。
    所以在看完视频后,维克·科恩直接就喊出了一个亿够不够的话。
    这会儿肯定不能再保持安静了,罗阳冲维克·科恩微微頷首示意道:“科恩先生,我的报告还没有结束,您要是感兴趣,可以先坐下来听我將共享经济的理念阐述一边.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
    在孙薇將罗阳的话翻译过去之后,维克·科恩哈哈笑了起来。
    “哈哈哈,我也是正好路过这里,也幸亏路过这里!”
    维克·科恩向前几步,一边和罗阳握手,一边笑著道:“否则就要错过这个名场面了!”
    “晚一点您也可以.”
    “不不不,哪怕晚一小时,都是对这个天才创意的不尊重!”
    说著,老头子还转身对站在门口的那些年轻人问道:“我说的没错吧?”
    不管是给总裁面子,还是真心出於对这个项目的看好,掌声和口哨声再一次响起。
    “后面的內容让你的下属去讲解吧,现在去我办公室坐坐,一起抽根雪茄?”
    维克·科恩笑著向罗阳发出邀请:“我迫不及待的想和你聊一聊共享经济这个话题了。”
    罗阳当然不会拒绝,笑著点点头,和维克·科恩並排向外走去。
    原本他设想的合作总投入也不过3000万~5000万米元。
    没想到维克·科恩开口就是1个亿,情况远比想像中要好。
    现在或许可以讲讲故事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