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 第931章 千古阳谋金刀计!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31章 千古阳谋金刀计!

    天幕上的内容告一段落。
    可以看到,憋屈的大将军,憋屈的舍弃一切,逃亡出国。
    没有复仇。
    没有爽文。
    弹幕大神们看完了之后。
    是纷纷的猛烈吐槽:
    《这是什么书?》
    《之前很火的女频大将军,手握70万大军,然后被赐死的吗?》
    《对的,又是惟一可以依仗的镇国大将,被昏君给赶走、赐死的剧本,太俗套了。》
    《太难绷了。》
    《作者是谁啊?写书讲不讲逻辑啊?》
    《太憋屈了吧!没能保住妻子,没能保住儿子,甚至没能保住父亲取给自己的名字。》
    《要是我早就造反了。》
    《还好这小说的主角不是我。》
    《对了,这到底是什么小说啊?也太烂了吧?》
    而天幕上的说书人up主,啪嗒一声,继续开始讲述:
    【好了。】
    【看完了大将军的前半生,是不是觉得很憋屈?】
    【那么,身为王子的大将军,到了敌国之后。】
    【是不是就要展开一场王子复仇记,彻底开启爽文模式了呢?】
    【咳咳。】
    【非也非也。】
    【我们首先看看,这本书到底是哪本书?】
    【哦,资治通鉴。】
    【我们讲的书中的主人公,正是慕容垂。】
    这一下子,弹幕瞬间是纷纷懂了。
    《哦,我但是谁呢?原来是锤子哥啊。》
    《十六国战神慕容垂!》
    《可惜慕容恪死早了,不然慕容垂不至于这么惨。》
    《我们慕容家真是太团结啦!》
    《慕容垂军事能力真的强,十六国争一的存在,就是性格有点拧巴。》
    《好吧,原以为是烂俗小说,结果是史书啊。》
    《他当电视剧主角,肯定很精彩。》
    《慕容垂当主角也太憋屈了,虽然打仗一直赢……》
    《充满曲折、遗憾,却也足够精彩的一生。》
    ……
    在弹幕的议论中,天幕继续讲述:
    【而在慕容垂在逃到了敌国前秦之后遭遇了什么呢?】
    【正是号称千古第一阳谋的——金刀计!】
    【这出妙计到底有多妙?】
    【首先要了解当时慕容垂的处境。】
    【在他西逃前秦的过程中,还有三个小插曲。】
    【前燕将领率精锐骑兵追击,但见到慕容令殿后,竟不敢进攻。】
    【黄河渡口官员阻拦慕容垂渡河,慕容垂直接将其斩杀,而守军竟无人报复。】
    【最后一支追兵被慕容令轻松击败。】
    【这支不足百人的逃亡队伍,为何能在追兵环伺中屡次化险为夷?】
    【这些细节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慕容垂在前燕军中威望极高,甚至追兵都在“放水”。】
    【倘若他在邺城发动政变,成功概率极大。】
    【然而,他选择出走。】
    【这就是慕容垂的性格。】
    【抵达长安时,慕容垂受到了前秦君主苻坚的破格礼遇。】
    【这位志在一统天下的帝王亲自出城迎接,封其为冠军将军、宾徒侯,将华阴五百户作为食邑相赐。】
    【苻坚的热情并非毫无缘由。】
    【前燕内部矛盾重重,慕容垂的来降恰如一剂强心针,既能彰显前秦的宽容,又能瓦解敌方的军心。】
    【但同样也是苻坚的个人性格。】
    【名将收集癖,不是吹的。】
    【然而,丞相王猛却对此忧心忡忡。】
    【在他眼中,慕容垂父子“龙翔凤翥,岂肯为人下”,绝非甘居人臣之辈。】
    【这位被苻坚称为“功盖诸葛”的谋士屡次进言:】
    【“慕容垂父子,鹰视狼顾,若纵之,终为后患,宜早除之。”】
    【但苻坚是不可能答应的,他向来只杀不背叛之人。】
    【若是有人背叛过。】
    【尤其是叛逃过来的,苻坚肯定不杀。】
    【更何况慕容垂此时毫无反叛迹象,贸然诛杀只会寒了天下人心。】
    【所以王猛就要给苻坚一个理由。】
    【于是“金刀计”就此出笼了。】
    【公元370年,前秦伐燕之战在即,王猛被任命为主帅。】
    【他特意奏请慕容垂的长子慕容令,随军出征担任向导。】
    【出发前夜,王猛夜访慕容垂府中。】
    【两人对坐饮酒,从兵法谋略谈到天下大势,相谈甚欢。】
    【酒至半酣,王猛忽然长叹:】
    【“此番东征,不知何时归返,愿得君一信物,以慰相思。”】
    【慕容垂不疑有他,解下腰间金刀递予王猛。】
    【这把刀随他南征北战,既是身份象征。】
    【亦是贴身信物。】
    【当时显贵们的风气就是这样,就是要互送礼物。】
    【更何况王猛身份那么高,慕容垂肯定得巴结巴结。】
    【就得送最有代表性的贵重礼物。】
    【讲到这啊,你说慕容垂为什么丝毫不怀疑呢?】
    【还是王猛这一手厉害。】
    【王猛手段狠厉,他虽然一直劝苻坚除掉慕容垂,但是在慕容垂面前却不露声色。】
    【表面还维持着与慕容垂的交情。】
    【至少慕容垂认为彼此关系不错。】
    【王猛心里揣着这么大的事,举止却如常。】
    【让慕容垂这么精明的人。】
    【硬是一点都看不出破绽。】
    【除非慕容垂事后马上派人,给慕容令说:你爹我的信物金刀交给王猛了。】
    【但互送礼物这种日常操作,谁能想到是王猛的计谋?】
    【王猛率军抵达洛阳后,也不着急。】
    【先正常打,很快就打下了洛阳。】
    【然后立刻实施计划的第二步。】
    【他早已买通慕容垂的亲信金熙,让其携带金刀潜入慕容令营中。】
    【金熙故作慌张地对慕容令说:】
    【“你父已逃回前燕!他让我传信:前秦君臣表面宽厚,实则猜忌日深。”】
    【“王猛更是屡屡进谗,想害我们。”】
    【“虽然苻坚对我们不薄,但前秦国内得罪了王猛还有好?”】
    【“如今洛阳失守,前燕太后与皇上已悔悟当初排挤之过。”】
    【“望你我父子归朝共挽危局。”】
    【“此刀为证,迟则生变!”】
    天幕外。
    汉朝。
    本就生性多疑,同时又通过天幕了解了巫蛊之祸的汉武帝刘彻。
    看到金刀计的情节,忍不住皱眉思索起来。
    倒不是刘彻觉得王猛可恶。
    而是他在换位思考,假如自己身处其中。
    能不能看出金刀计背后的阴谋?
    假如自己是慕容垂,会不会上当?
    刘彻是何等聪明之人,况且这也无关面子问题。
    所以,刘彻在心中思考一番后,便不由得默默承认道:
    的确很难防啊。
    如果是朕的话,确实很难料到自己正常社交,为巴结王猛送出的金刀,竟会成为致命的信物。
    这一点利用父子之间接收信息时间差的手段,倒是和巫蛊之祸中,朕被蒙骗时的情况类似。
    关键是王猛每一步的设计。
    都十分贴合到位。
    并且没有失败的风险。
    这就是顶级计谋么?确实狠辣!
    如果不事先防备,压根不会想到自己中计了。
    恐怕,慕容垂若想破解此招。
    就只能事先保持高度警惕,只要自己与王猛,或者苻坚有任何往来。
    发生的事情都及时给慕容令通气。
    这样才有可能破解。
    但是,在朝为官多年,又不是初来乍到时那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又怎么可能事无巨细都一一核对呢?
    这么看来,的确是无法防备。
    怪不得金刀计,会被称为阳谋。(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