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 第803章 学上古剑法,门槛是修复文物?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03章 学上古剑法,门槛是修复文物?

    第803章 学上古剑法,门槛是修复文物?
    “鬼谷隐脉?”
    胡教授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沈乐。沈乐硬着头皮,一半是坚持,一半是自暴自弃,努力陈述:
    “是这样的,我有一种能力,能在接触某些特定的文物时,看到它们的记忆……这是我看到的!是我亲眼看到的!”
    胡教授的眼神更加怀疑了。不但怀疑,眼角都有些往下耷拉,沈乐几乎可以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他的心理活动:
    你怎么好意思说这种话的?
    啊?
    作为一个文物修复工作者,作为一个经受了正规教育培训的硕士生,你是怎么好意思说出“我有一种能力……”这种话的?!
    “我是真的能看见!”事已至此,沈乐只能努力挣扎,把他所见所闻,一字一句地说出来。
    那几个老者的名字,他们的对话,他们的衣着,房舍,房内物品,甚至他们的口音——
    “这些总不是我编出来的了吧!!!”
    “……等等。”听到一半,胡教授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举手打断沈乐的话,开始快速敲打键盘,移动鼠标,调出一份又一份文档,开始努力核对:
    “你继续说……这里你详细说……你看到的床榻,形态是什么样的?材质?——他们说话的发音,等等,我开一下录音……”
    沈乐:“……”
    不是,你真信啊?
    真的我说什么你信什么啊?!
    “你说的这些东西,和我们考古过程中的一些发现,细节上是吻合的。”胡教授似乎看透了他在想什么,语气平淡地解释:
    “有些东西,你应该没学过,不是你想编就编出来的——别分心,继续,趁你还没忘光!”
    沈乐无话可说,只能在老师的压迫之下,努力搜肠刮肚。
    眼看着胡教授的双眼越来越亮,呼吸也开始急促,沈乐渐渐觉得芒刺在背,甚至有点想要拔腿就跑的冲动:
    这万一我的记忆模糊了一点,给出了错误信息,我岂不是万死莫赎了?
    “你想多了。”胡教授严厉地看了沈乐一眼:
    “别分心!我们搞考古的,这些东西,很多都是靠猜,靠各种资料的交叉比对,靠一点一点验证。你提供的资料,也就是其中一部分罢了——
    再说,你以为这些资料,我就不标明来源了吗?”
    “还要标明来源?!”沈乐感觉自己挨了一记五雷轰顶,整个人都不好了。
    也就是说,我这种“看到文物的记忆”的能力,要记在各种资料里面,到处传播?
    被各个学校的老师看到,被各个学校的学生看到,被后来的学生们看到,一代一代看下去……
    别啊!感觉很丢脸的!
    “这些资料不是谁都能看的,别想多了。”胡教授在他眼前挥挥手,把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赶紧的,把你知道的东西全记录下来,然后继续搞修复去!对了,我手里还有些竹简……”
    “啊这,老师,不是任何文物,我都能看到它们记忆的!首先得是我亲手修复的,其次它们得有足够灵性,最后,还得有些缘分……”
    他说一个条件,胡教授眼里的光芒就黯淡一分。最后,无奈挥手:
    “行吧行吧,继续记录吧,赶紧记完赶紧干你的去。我记得,那个箱子,还有一大堆东西要修,对吧?”
    沈乐如蒙大赦。他飞速倒出了自己所知的一切,赶紧扎回自己实验室,把门一关。
    谢天谢地,终于逃出来了,再不逃出来,感觉胡教授敢把学校里面放着的待修复文物,全部拿来让他摸一遍——
    他赶时间啊!
    他赶着把这个漆箱,以及里面的东西修完,好掌握那道金光的力量,回头帮龙君修法舟去啊!
    他一头扎进实验室,端坐在竹简面前。经历了一段竹简的记忆,不知为何,他就能很顺利地感知它们的波动,甚至恍惚看见它们曾经的样子:
    完全不用等待专家们研究、分析上面的文字,按照内容把它们分门别类,排列成册,沈乐一伸手,一根根竹简就自动飘了起来。
    他双手翻飞,指尖缠绕着丝绳,把它们绕在竹简边缘的绳孔上,将其穿成一束,再穿成一束。
    仿佛只是一个眨眼的工夫,一千多根散乱的竹简,就变成了五十卷文书,整齐地排列在一起。
    沈乐环顾一圈,再闭目感受一下里面轻轻流淌的灵性,满足地叹了口气:
    “啊,真不错……拜托帮个忙,把它们拍照,拍视频存档,给老师们发过去!应该就是这个顺序没错了!”
    竹简里面,流动的灵性丝毫没有紊乱,也没有冲突、逆折,想来,它们现在的样子,就是它们曾经的样子……
    罗裙们已经飘了过来,两个一组,托着竹简们去拍照、发消息。沈乐深吸口气,转向实验室深处,那个被严密看守着的漆箱:
    现在,箱子里的其他东西,特别是陶瓮里的金光,是不是能触碰一下了?
    他伸手按在保管箱玻璃上,小心渗入一点精神力,慢慢向陶瓮蠕动。两尺,一尺,进入瓮口,靠近那些金光——
    “啊!”
    沈乐脸色苍白,噔噔噔倒退两步,被一大团青丝编织成罗网,轻轻兜住。坏消息,精神力还是触碰不了那些金光,还是感觉被砍了一刀;
    好消息,这次精神力靠近的距离,比之前要近了很多。而且,沈乐感觉,自己摸到了前进的方向:
    那金光斩落的时候,并不是完全不留情面,什么靠近砍什么。沈乐有种感觉,那落下的金光,更类似一种考验,一种鉴别:
    能通过考验,或者,能被认为是自己人,就会被放过;
    但是,通不过考验,通不过鉴别,那就对不起了,金光斩下,绝不留情!
    【先生……】
    低低的,担心的声音。一个清凉的触感来到唇边,沈乐就着罗裙捧过来的杯子,喝了两口灵液。
    感受着清凉的液体抚慰着神识,他微微松了口气,扭头看了看陶瓮,手指在空中无意识地划来划去:
    总感觉,刚才金光那一斩,很有剑术的味道,如果他的剑术再好一点……
    他盘膝坐下,默默运功几转。等到脑海中的痛楚慢慢消失,沈乐回忆了一下在修复李星堂的过程中,山谷学剑的经历:
    “……这样应该可以了?”
    为了保证成功率,他甚至起身舞了一套剑,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当年雪山之上,拼死冲进吐蕃王宫的剑客一般。
    然后,再次坐到保管箱前,探出神识,去触碰陶瓮里那几团金光:
    “……!!!”
    这一次,他真切地感觉到了,一团金光凝聚,被惊动,排空驭气,一剑斩落。
    沈乐把自己的精神力凝聚为剑,在空中转折来去,竭力迎上,竭力与它相斗。闪开了,又闪开了,第三剑也避开了——等等!
    “啊!!!”
    沈乐再次惨叫出声。那金光飘忽不定,忽而远扬千里,忽而又从他绝想不到的地方一跃而出——
    论剑术,沈乐对自己还是有点信心,但那金光的思路,和他所学剑术完全不同。
    太刁钻,太艰险,仿佛只为一击必杀,甚至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
    “让我想想……这剑法……让我想想……”
    沈乐皱眉思索。好半天,他豁然站起,奔到另外一排保管柜前:
    那些浅浅的、窄窄的玻璃柜里,一匣一匣,装着他曾经判定为“不用急着修复”的泥金板。
    所谓泥金板,其实质,就是用青膏泥——也就是微晶高岭土——制作的泥板。
    有些制作者,会在泥板外面涂抹金粉,让它看上去金灿灿的,所以,它就被称为泥金板——
    “事实上,有些不涂金粉的,也被称为泥金板。
    因为这东西,一般来说,要么是造钱的模子,要么就声称它是钱,把它放在墓里,是为了让墓主人永远不缺钱用……”
    讲课的老师这样告诉他们。当时,看着台下一片目瞪口呆的脸,老师甚至还笑了一笑:
    “有什么好惊讶的?我们给亡者烧纸钱,古人给亡者在墓里放泥做的五铢钱,放泥做的钱版,这不都是一个思路吗?”
    好……好吧。老师展示了一堆泥金板、泥金饼、泥钱之后,三观受到震荡打击的学生们,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泥金板”,原来和古代西亚地区的泥板文书,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它就是一些钱,钱,给亡者的钱。
    但是,沈乐在云梦山漆箱里发现的泥金板,却并不是铸钱的模板:
    它的大小,远远超过现今发现的泥金板,那种边长一般在4.5~6.5厘米的正方形泥版,而是几乎填满了整个箱子边缘:
    泥金板上,也并不是有规律的字迹,要么干脆写着“金”、“黄金”、“千金千两”,要么写着疑似发行方的名号,比如“郢称”;
    要么就打了一堆大格子、小格子,或者直接空白。它的表面,金粉之上,用细细的线条,勾勒了许多图案:
    大半图案都是人形,有站立,有腾跃,有回身,有伏窜。也有些图案,向外散碎出去,在人形附近延伸出或曲或直的线条。
    沈乐一块块凝视着这些泥金板,指尖无意识地在身前划来划去,很快,眉头就皱了起来:
    不对。
    不对。
    还是不对。
    他基本上能够看出来,这些泥金板上的图案,应该是一套剑法,或者一套武功——但是他推演不出来。
    一则这套武功的思路,和他熟悉的风格差别很大,几乎完全是背道而驰;
    再则,画者的水平也有问题,这些小人只能用“火柴人”来形容,画技完全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三则,这批泥金板被烧过——
    凡事有利有弊,正因为被烧制过,它们才能不被泡烂,在地底安安稳稳地待了几千年,待到被沈乐发现为止;
    但是也正因为被烧过,而且烧制的人水准也不见得有多强,所以,这些泥金板被烧成以后,有点儿扭曲变形……
    这一变形,小人的肢体,招式的走向,未免就变了这么一变……
    “本来就没有顺序了……”
    沈乐比比划划,比比划划,叹了口气。他回到电脑面前,把这些泥金板的照片整理了一份,打包,开始打电话:
    “喂?顾玉林吗?我遇到点问题需要帮忙——这些图片上面应该是一套武功招式,能不能帮我还原出来?可以?太好了!”
    顾玉林自己不擅长武功,但是,当然,特事局里缺什么人才,也不会缺了武功高手,让他们对着这些古典风格的秘籍,慢慢试去吧!
    对了,还有,这些照片,也发给了李星堂一套,让这位继承了唐代剑客记忆的器灵,也跟着慢慢尝试,慢慢破解谜团……
    至于沈乐自己,先把泥金板的问题放下,一头扎进帛画里。等他用丝素蛋白溶液大法,修好了盖在漆箱最上方的帛画,一个个反馈陆续到来:
    “有点麻烦。”
    “这个破解挺难的。”
    “这套武功,感觉可能还带了点儿法术的味道,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更多?
    多久?
    你们靠谱不靠谱啊?
    沈乐叹了口气,决定还是自己土法上马。他卷起袖子,找来一份微晶高岭土,铺在保管箱外,让它尽可能距离泥金板近一些:
    “去——”
    无形的法术波动,牵引着微晶高岭土中,和泥金板性质最为接近的土行元气,一点点渗入泥金板。
    两千年埋藏,两千年沉寂,泥金板细微的性质改变,那些逸散在水中,消磨在金行力量中的存在,被沈乐悄然补足。
    如游丝,如细雨,润物无声,却在它最终弥补完整的那一刻,发生了细微的改变:
    “嗡……”
    仿佛刚刚睡醒,仿佛伸了一个懒腰,那块有点变形,有点蜷曲出弧度的泥金板,无声无息地变直。
    泥金板上,一缕微弱的金性,轻轻腾起:
    恍惚间,沈乐感觉自己看到上面刻印的小人,纵身,腾跃,挥出一剑!
    有门!
    等我把它们全都修好,我没准,能直接学会这套剑法?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