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252章 在不合规的年代,摸着石头过河!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2章 在不合规的年代,摸着石头过河!

    第252章 在不合规的年代,摸着石头过河!
    4月21日,亰东试水房地产业务,在网上卖房子,售价为市场价的八折。
    消息一出,立马吸引了一大波吃瓜群众围观。
    当天下午,《it时代周刊》爆出,亰东已敲定承销商,准备下半年去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陈延森得知此事后嗤之以鼻,他心里明白,靓仔东无法上市。
    一来,分众传媒和拉手网接连被曝数据造假,导致华概股在美洲市场遇冷,压根不被投资人看好;
    二来,灯塔国券商顶多只会给亰东60亿美币的估值,这与柳强东理想中的120亿美币相差甚远;
    三来,亰东的市占率太低,加上当当、国美和苏宁的联手绞杀,在投资人眼里,亰东竞争力不足、商业价值存疑。
    不过,从柳强东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亰东面临的资金压力确实很大。
    年初谋求在港岛上市未果,下半年又开始着手筹备纳斯达克上市。
    显然,亰东在融资层面陷入困境,资金捉襟见肘的柳强东,只能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的手段,以谋求发展。
    毕竟dst和红杉资本,已经明确拒绝了他。
    圈子里都在骂柳强东钱大手大脚,去年刚融资15亿美币,这才刚过去一年,就特么完了!
    导致国内的风投机构,对亰东和柳强东唯恐避之不及。
    可柳强东心里有苦难言,说是15亿美币,实际上只到账了10亿美币。
    物流体系建设、技术研发投入、品类扩张和人员扩充,哪一个不钱?
    光是位于沪城的‘亚洲一号’物流中心,就砸了十亿资金。
    先干当当,后打苏宁、国美,钱自然如流水。
    这也是马立云觉得柳强东太蠢的原因,要不是运气好,每次资金断裂之前,都有冤大头给他输血送钱,亰东早特么凉了。
    陈延森用过来人的眼光看,亰东自建物流体系的战略,确实没什么问题。
    但在2012年,盈利遥遥无期的亰东,不受投资人待见也是真的。
    在追求短平快的时代,唯独亰东慢慢悠悠。
    如果不是顶着华国雅马逊的头衔,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因为融不到钱而半路夭折。
    纵观亰东融资历程,除了最早的天使投资人徐欣外,后来每轮融资的领投机构,清一色都是外资。
    没办法,老外就吃这一套。
    雅马逊在海外的名头太大,亰东也就成了香饽饽。
    但成立四年、每年亏损十几亿、迟迟不能盈利的电商平台,亰东也算独一份。
    国内的投资人都怕了柳强东!
    想要钱,简直做梦。
    这些人宁愿把钱砸给拼呗,也不会给柳强东。
    尽管拼呗也有自己的物流体系,但云速快递说到底,与拼呗只是合作关系。
    每月高达一两亿的亏损,也是陈延森独自承担,在投资人看来,这才是靠谱的创业者。
    损失自己扛,利益大家分!
    柳强东则全部反着来,利润是没有的,负债是要一起背的!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陈延森之所以没把云速快递并入拼呗,只是觉得云速快递将来的市值,并不会输于拼呗罢了。
    在他的规划中,击败“三通一达”,便是云速快递迈向盈利的起点。
    与此同时。
    快的打车正式进入庐州市场,出租车、私家车和签订劳动合同的专职司机,在新客补贴、冲单奖励的刺激下,把庐州的出租车市场格局彻底打散。
    网约车大行其道!
    普通人的叫车习惯逐渐发生改变,上线第一天,订单量轻松突破五万单。
    至此,快的打车的服务范围,已成功覆盖杭城、金陵和庐州三地,每日订单量高达60万,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另一边。
    程维带着下属,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出租车公司,他们本想复制程伟星的运作手法,先打通出租车公司的关系,自上而下地推广嘀嘀打车app。
    可刚进门,就被对方的话给问住了:“你有没有交通协会的授权文件?”
    没有?
    滚蛋!
    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
    几天下来,程维跑了二十多家的出租车公司,无一例外,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尝试介入嘀嘀打车软件。
    “程总,昌平还有一家小型出租车公司,只有200辆车,我们还去吗?”
    最近入职的研发经理张博问道。
    一周前,程维把原来的技术合伙人张渐晖辞退了,哪怕他不懂技术,此时也反应过来了,对方在坑自己。
    这个新来的张博就完全不同,虽然出身千度,但一点都不娇气。
    程维出来跑市场的时候,对方还愿意跟着吃苦,说要收集司机端的用户反馈,才能在1.0版本的基础上,优化出更满意的产品。
    可连一个下载的司机都没有,就别谈什么用户反馈了。
    “去!”
    程维咬咬牙,打开导航软件,直奔昌平而去。
    果不其然,当他推开银山出租车公司老板的办公室房门,听到的第一个问题还是:“你们有交通协会的授权文件吗?”
    “杨总,嘀嘀打车可以提升贵公司的接单效率,让司机赚得更多的钱……”程维苦笑一声,公式化地解释道。
    虽说他对这一结果,早已有了心理预期,可终究还是会失落。
    “你说这些有嘛用啊?司机挣得再多,那份子钱也压根儿不带变的!”
    杨松林摆摆手,毫不留情地嘲笑程维。
    “我明白了,谢谢杨总。”程维尴尬地笑笑,准备离开。
    “一会儿我们例会,到时候司机都会来,给你十分钟。”杨松林突然补了一句。
    “杨总,您的意思是,愿意给嘀嘀机会?”
    程维一脸惊喜,不敢置信地追问道。
    “我只给你10分钟,介绍你的产品,司机用不用,我可管不着。”杨松林强调道。
    “谢谢杨总。”
    程维给他鞠了一躬。
    这是最近这段时间,唯一向他释放善意的出租车公司老总,尽管态度上很敷衍,但至少给了他宣讲的舞台。
    二十分钟后,程维站在了银山出租车公司的空地上。
    在他对面,有300多个司机,但让他绝望的是,只有80个师傅有智能手机。
    程维一边介绍嘀嘀打车的产品功能,一边忍受喧嚣的哂笑与质疑声。
    在他的设想中,嘀嘀打车能扩大司机的接单范围,他们不应该抵触才是。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忙活了大半天,只有26个司机,愿意安装嘀嘀打车。
    但前提是,程维得给他们每个人10块钱的流量损失补贴。
    卧槽!
    程维强忍着骂人的冲动,硬着头皮,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完成了嘀嘀打车司机端的原始积累。
    可他不知道的是,如果没有快的打车开辟市场,带火了网约车概念,愿意下载嘀嘀打车的司机数量,还得减半。
    当他离开出租车公司时一脸颓丧,按目前的推广速度,等快的打车占领全国市场时,嘀嘀恐怕连10000个司机都凑不齐。
    “程总,这样推广不行!”连搞技术的张博都看出了不对劲。
    “我知道不行,但交通协会根本不搭理我,想搞到授权文件谈何容易。”程维忍不住地骂了几句,然后叹气道。
    “要不,咱们找私家车推广?”张博试探性地问道。
    “你说黑车?不行!哪天上面出个新规,嘀嘀打车就得死。”
    程维摇了摇头,果断拒绝。
    “可据我所知,快的打车在杭城、金陵和庐州,都向社会车辆,开放了司机端的注册入口。”张博皱着眉头道。
    “没后台就别干不合规的事。”
    程维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这个消息他早就知道了,但快的打车背后站着企鹅、阿狸和华科招商,而嘀嘀打车只有今日资本,连交通协会的授权文件都搞不定,程维哪敢去干更出格的事。
    “那就去首都机场的t3航站楼,咱们绕过出租车公司,直接找出租车司机,银山的杨总不是说了嘛,司机赚多赚少,公司的份子钱都不变,所以这些老板压根没用促成合作的动力。”
    张博想了想,又提了一个新建议。
    “行,明天就去!”程维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算看明白了,快的打车的路子,他完全走不通。
    对方有实力、有背景、有人脉,嘀嘀没法比。
    就在程维愁云惨淡之际,程伟星的心情也不好,一分钟前,他接到了金陵交通协会的电话,催他过去交罚款。
    有一辆没有营运执照的私家车载客,被交通协会的工作人员抓个正着。
    用交通协会的话说,我们的授权,只在出租车范围之内。
    程伟星思考片刻后,还是决定让金陵分公司的经理去交钱、捞人。
    若是不管不顾,放弃私家车司机,快的打车的履约效率就会大幅下滑。
    毕竟私家车的数量,是出租车司机的三十多倍。
    尝到甜头的程伟星,哪肯放弃到嘴的肥肉。
    接下来一周,捞人便成了金陵分公司的常态,每天一两个,数量不多,罚款也不多。
    双方保持良好的默契。
    这笔罚款对快的打车来说不痛不痒,交通协会对上面也有一个交代。
    在规范不健全的发展初期,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程维在听说,快的打车的司机,三天两头被抓,吓得更加不敢引入社会车辆。
    庐州的快的打车司机,却是最滋润的,手里有牌照,丝毫不慌。
    发展最慢,崛起速度最快。
    短短几天时间,就发生了十几起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拳脚相向的冲突。
    本地的出租车司机找交通协会举报,根本没人管,一句‘别人也有正规牌照’就给打发了。
    眼见打不过,索性也加入了快的打车。
    因此,庐州的网约车覆盖率增速惊人,甚至连偏远的包河、肥西等地区,都出现了大量网约车司机。
    ……
    ……
    4月27日,橙子科技宣布,橙子移动电源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
    不到一个月时间,将国内的充电宝市场干得七零八碎,逼着品胜、爱国者等品牌,纷纷降价。
    陈延森让市场部,分别在微博和今日头条的官方账号上发布抽奖公告,各有1万个橙子移动电源的中奖名额。
    跟王腾、叶秋萍开会完,他乘电梯来到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所在的楼层。
    橙子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交互助手,即将进入验收阶段。
    这款产品关系到橙子科技下半年,在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力,大意不得。
    在陈延森看来,最低也要达到siri的两倍水准,才能勉强推向市场。
    “老板,测试组验过,在连续对话、个性化学习和复杂指令的响应速度,都不输于siri,我觉得上线时机成熟了。”周创曦迎上来说道。
    “boss,我赞成周的看法。”丹尼尔双手环抱,点头附和道。
    “产品名称定下来了吗?”陈延森淡淡一笑,冲着两人问道。
    “我觉得叫orange就挺好,作为唤醒指令,它必须具备简洁易记的特点。”丹尼尔抢先答道。
    “老周,你呢?”陈延森看向周创曦。
    “alexa、小橙、橙语,或者橙音怎么样?”周创曦耸了耸肩道。
    “……你想法还挺多。”陈延森眉头轻蹙,没一个满意的。
    周创曦干笑一声,看出了老板的不满意,于是解释道:“小橙这名字听起来朗朗上口,又透着一股亲切感;橙语则融合了橙子科技和语音交互两大特点;其实我更倾向于alexa这个名字。”
    “就因为星际迷航中的智能对话系统叫alexa?”陈延森笑着反问道。
    “老板,这你也知道?”周创曦一脸惊喜。
    这是一部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的科幻电影,在海外受众广泛,通俗易懂,简单好记。
    周创曦认为,alexa这个名字对海外市场的开拓极有帮助,至少也应该把英文名称定为alexa。
    “这个创意不错!星际迷航系列的电影和电视剧,在欧美洲的知名度很高,alexa比orange更容易让人接受。”丹尼尔表示赞同。
    陈延森在周创曦的灵感上,想到了一个名字。
    可这部大火的电影还没开拍,若是用这个名字,用户只会感到莫名其妙。
    “老板,您有更好的新想法?”周创曦直接问道。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