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245章 大学生打螺丝,希望我儿子不会像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5章 大学生打螺丝,希望我儿子不会像你

    第245章 大学生打螺丝,希望我儿子不会像你们俩这么惨
    庐州府大门前,白墙黛瓦,灯火璀璨。
    门口豪车如云,奔驰、宝马、奥迪只是寻常,宾利、保时捷和法拉利也不在少数。
    很难想象,2012年的庐州,竟已富成这副模样。
    这时,一辆熊猫配色的古思特缓缓驶来,引得路人驻足,纷纷探头看过来。
    七八百万的劳斯莱斯,放在庐州并不算什么,可一串四个8的豹子号车牌,还是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这特么谁啊?
    车牌号这么排场!
    待车子停稳,一直裹着凉鞋的白皙小脚,从里面迈了出来。
    紧接着,一个身穿白衬衫、蓝色阔脚牛仔裤的年轻女生,面带微笑地下了车。
    “陶静文说要带几个朋友,我想了一下,多半是庐州本地的品牌商,想入驻拼呗或者拿到更多的平台资源,晚上你看着办,可以给陶静文面子,但不用全给。”
    陈延森跟着推门下车,冲着宋允澄交待道。
    坦白说,他跟陶静文、徐鸣刚之流,顶多算个酒肉朋友,比点头之交强不了多少。
    一旦没了利益交集,哪怕面对面撞上,估计招呼都不用打。
    因此,陶静文说要带朋友,他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对方想当掮客,帮人牵线搭桥,当然没问题。
    毕竟合作这种事,通常对双方都有利,陈延森完全没有拒绝的必要。
    宋允澄微微点头,跟在陈延森身后。
    高伟林叹了一口气,扭头看了一眼小李,现在老板不用他开车了,但这应酬也就跑不掉了。
    他想了想,一番对比后,觉得还不如给老板当司机。
    三人绕过影壁,穿过前厅,在服务员的指引下,一路往里走,途经小桥碧水、庭院阁楼。
    尽管已经来过两次,陈延森还是感觉惊艳,能在十几年前的庐州闹市,圈一块这么大的地,又砸了几个亿建了这座仿古江南园林。
    人脉和资金,缺一不可。
    “陈老弟,好久不见。”徐鸣刚站在包厢外,一看到陈延森,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徐总太客气了,还劳您亲自出来接我,下次再这样,我可不敢接你电话了。”
    陈延森笑着调侃道。
    “啧,你看!这才几个月不见,又生分了!喊徐哥!”徐鸣刚板着脸说。
    “里面还有哪些人啊?”陈延森笑了笑,岔开话题问道。
    “长虹、荣事达和江淮老总,还有华章酒行的老板,陶静文也是没办法,人情债难消,合作能谈就谈,不能谈也不用给老陶面子。”
    徐鸣刚简单解释道。
    显而易见,这句话就是陶静文让徐鸣刚代为传达的。
    “放心,我有分寸。”陈延森应了一声,跟着徐鸣刚往里走。
    包间里有两张圆桌,陶静文正陪着四个中年男人,坐在东边的桌子上喝茶闲聊。
    另一张桌子上的人,从衣着打扮来看,基本都是助理、秘书一类的角色,晚一点帮老板开车或暖床。
    “陈总,给你介绍几位新朋友。”
    陶静文连忙起身,拉着陈延森落座,指着最左侧的中年西装男说:“这位是庐州长虹分公司的总经理张仁武。”
    “陈总,久仰大名。”张仁武身体微欠,握住陈延森的右手说道。
    “张总,幸会。”陈延森态度随和地回应道。
    并没有因为对方只是一家分公司的老总,就表现出轻视和怠慢。
    “这位是荣事达电器的董事长金骏华。”
    “江淮汽车总经理梁志荣。”
    “华章酒行的徐湘东,也是咱们徽安省的酒水大亨,线上有不少酒品网站的货,都是走得徐总的渠道。”
    陶静文逐一介绍。
    陈延森一一握手寒暄,给足了陶静文面子。
    长虹和荣事达早在去年十二月,就入驻了拼呗商城,大家早已建立合作关系。
    江淮汽车的梁志荣主动来凑热闹,这让陈延森倍感诧异。
    虽然拼呗和奇瑞有过线上卖车的合作先例,但平时的日销数据并不高,只有当品牌方加大广告投入,提升补贴力度时,才能勉强卖出两三千辆。
    可宣传价值远远大于实际销售价值!
    难不成梁志荣也有类似的打算?
    陈延森暗暗琢磨着。
    “陈总,华章酒行在今年二月也入驻了拼呗商城,以后多多关照。”
    徐湘东五十岁左右,留着络腮胡,也是几人里唯一穿着休闲夹克、脖子和手上挂着珠串的人,不像企业家,倒像个古玩街的卖串老板。
    “多谢徐总对拼呗的支持,互相关照,请坐。”陈延森淡淡一笑,礼貌回道。
    没一会儿,服务员便端着一盘盘精致的冷碟、热菜,将红木餐桌摆得满满当当。
    徐湘东从身后,拎起几瓶酒摆在桌面上,茅泰年份、麦卡伦1990和山崎18等,最便宜的一瓶也得两三万。
    陶静文在介绍他时,说他是徽安省的酒业大亨,可一点都没夸赞。
    事实上,省内从业者都把他视为‘酒业教父’,除了古井、迎驾的老板外,徐湘东的身家,绝对能排到第三。
    国外有酒庄,国内有白酒品牌和啤酒工厂,每年销售额在十亿级别。
    不过,这些成绩在陈延森眼里根本不够看。
    “陈总,我听说奇瑞在拼呗上的销量不错?”江淮汽车的梁志荣在跟陈延森喝了两杯后,便忍不住地直奔主题。
    “梁总,这得看每个人的心理预期,如果江淮的目标是每个月2000辆,那拼呗没问题。”
    陈延森看着对方,语气平淡地说道。
    2012年的江淮汽车厂,产品以客车底盘、轻卡和轻客为主,云速就从江淮采购过上千辆轻卡用来运货。
    每个月2000辆?
    梁志荣眼前一亮,他是轿车业务的负责人,去年销量才不到10万辆。
    要是拼呗真的每个月能卖出2000辆,一年就是2.4万辆,他的业绩轻松就能上涨25%。
    “陈总,不瞒您说,江淮也有入驻拼呗的想法,您刚才说每个月2000辆,当真?”梁志荣先表态,接着不放心地确认道。
    “梁总,拼呗是商品特卖平台,动销的前提是,江淮要给到足够的优惠政策和简洁的提车手续。”陈延森笑着提醒道。
    “没问题,陈总!这两天您若是有空,欢迎您来江淮,咱们慢慢详谈。”
    梁志荣一脸期待地望着陈延森。
    陈延森对这种赚不到多少钱的业务,兴趣并不大,于是喊来宋允澄道。
    “不用这么麻烦,拼呗在汽车销售方面,拥有成熟的品牌和活动方案,这位是拼呗的大客户招商部总监宋允澄,梁总有什么要求,尽管和宋总沟通。”
    陈延森把宋允澄推了出来。
    宋允澄微微一笑,递上一张名片,简单描述了奇瑞的成功案例,三两句就让梁志荣产生了信任感。
    在工作上,宋允澄的能力并不差,否则也当不上大客户部的总监一职。
    陈延森向来公是公、私是私,张文博、向鹏飞、陈旭等人,能力不达标,就只能挂个组长的头衔。
    萌洁在橙子科技财务部,也依旧是个小实习生,每月领着三千多的实习工资。
    三分钟后,宋允澄回到另一张桌子前,重新坐下。
    “姐姐,你是橙子科技的员工吗?”
    旁边一个栗色长发的女生,侧头问道。
    “呃算是吧。”宋允澄懒得解释,随口回道。
    “陈延森私下脾气好不好?会骂员工吗?”女生继续追问道。
    坐在对面的高伟林,原本在低头玩手机,听到这句话后,不禁抬起头打量对方。
    不到二十岁的年纪,青春靓丽,脸颊上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他刚才落座时,以为是哪个老板的秘书,此刻重新端量,才发现对方脸上的青涩和稚气。
    加上这几乎白痴的探问手法,更让高伟林断定,这不是哪位老板的女儿,就是哪位老板的小秘。
    宋允澄秀眉微蹙道:“你问这些做什么?”
    “我想.想以后去橙子科技工作。”女生胡乱瞎编了一个理由。
    “老板的私事,我不方便评价,等你面试成功,入职后就知道了。”宋允澄果断拒绝道。
    说完,转过头,不再搭理对方。
    徐酒酒见状,一脸无奈,其实她还想问:陈延森有没有女朋友,对女朋友好不好,什么时候分手之类的古怪话题。
    可宋允澄摆明了不想理她,于是她又把目光放在了高伟林身上。
    “大叔,你这么可爱,一定是个热心人,我能打听几个八卦吗?”徐酒酒撒娇说道。
    高伟林连连摆手:“我是司机,什么都不知道。”
    “……”徐酒酒张了张嘴,什么声音都没发出来。
    坐在隔壁的陈延森听着对话,目光在徐湘东脸上停留,仅凭两人相似的眉眼,便猜出了他们的关系。
    但他也没太在意,与长虹的张仁武、荣事达的金骏华相谈甚欢,聊着聊着,就谈到了即将开始的418家电节。
    亰东、苏宁、国美、当当、易迅和拼呗,六大平台全品类混战,尽管会影响长虹和荣事达的全网控价体系,但也是两家品牌冲业绩的最佳时机。
    毕竟商品差价,大头都是平台出。
    陈延森自然不会浪费机会,拉着张仁武和金骏华就谈好了下半年的流量规划。
    简单概括就是,418支持拼呗,拼呗下半年就力挺长虹和荣事达。
    张仁武和金骏华心生好奇,不知道为什么,他俩答应得非常爽脆。
    就连陶静文和徐鸣刚都忍不住地对视了一眼,心中满是疑惑:这两个家伙转性了?一开口就拿出了双十一的大促力度。
    “那就多谢张总和金总支持。”陈延森眼神微眯,笑着说道。
    酒过三巡,几人脸色涨红,神色微醺。
    陈延森明早还得参加橙子工厂的揭牌仪式,便提议结束酒局。
    陶静文正有此意,立马附和。
    一行人缓缓走出庐州府,各自上车,挥手告别。
    另一边。
    庐阳区4号橙子工厂的宿舍里,孙海洋辗转反侧,迟迟无法入睡。
    “海洋,你特么屁股疼啊?别老翻身,这床板嘎吱嘎吱作响,我想睡都睡不着。”下铺的姚鑫抗议道。
    “鑫子,我就是觉得,爸妈了十几万,供我读完大学,我转头就进厂打螺丝,虽说待遇不错,可好说不好听啊。”孙海洋愁眉苦脸道。
    “就咱们读的大学,外面都调侃是庐州四小龙,打螺丝怎么了?一个月七八千呢!”姚鑫撇撇嘴道,他可没孙海洋的心理负担。
    同寝室也有去写字楼当白领的,要么电话销售,要么网络客服,可一问收入,才三千块。
    姚鑫没有丝毫犹豫,就接了橙子工厂生产操作员、俗称打螺丝的offer。
    “你们都是庐州的大学生?”隔壁还有一个没睡着的中年男人,小声问道。
    “是啊,李叔。”孙海洋回道。
    “哎,大学生不找个白领的活,跑来打螺丝,希望我儿子将来不会像你们俩这样惨。”中年男人心直口快道。
    “……”孙海洋。
    “……”姚鑫。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