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 第104章 有没有可能,这题有点难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4章 有没有可能,这题有点难

    第104章 有没有可能,这题有点难
    孙剑锋没有异议,在pad上一阵操作,过了好一会儿后,大电视上的画面才一变。
    占据99%屏幕的依旧是代数与数论第五题的题干,只能凭右上角微小的画面感知到是换了人。
    “目前做到代数与数论第五题的参赛者,不包括陈辉也还有四人。”
    孙剑锋开口解释到。
    晋级阿赛决赛的参赛者有八百多人,虽然分了五个赛道,但就算平均分成五份,每个赛道的参赛者也有一百六十多人。
    实际上代数与数论赛道参赛者是最多的,其中更是高手如云。
    代数与数论可以说是纯数学的两颗明珠,无数大佬曾在这两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费马、高斯、欧拉……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他们成就了代数和数论,他们在代数和数论上的成果也让他们的名字更加响亮。
    这自然也吸引了无数天才投身其中。
    或者换个说法,只有真正的天才,才能投身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中!
    所以,除了陈辉,这次参赛者中还有三个人,只用了四个多小时就做完了前面四道题。
    “现在画面中的这位参赛者来自燕北大学,田教授说不定还认识呢。”
    孙剑锋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他是四个参赛者里面做题速度最快的!”
    经过刚才的讨论,他也明白谁才是这里的老大,尤其是田阳的学生袁新毅有拿菲尔兹奖的可能,他这么说,隐隐有讨好田阳的意思。
    “不认识。”
    田阳却没有理解到其中的意思,微微摇头,如实说了句。
    燕北大学数学院和数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多如牛毛,他自然不可能每一个都认识,也没太多人能入他的眼。
    马屁拍在马腿上,孙剑锋也不觉得尴尬,点击pad,画面切换到第二个参赛者,“这位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江澄!”
    其实这位江澄只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能够以研究生的身份闯到这里,足以见这位江澄水平之高,但现在这休息室中并没有清华大学的教授,孙剑锋自然是一带而过,并没有过多的介绍。
    随后他又切到了第三个参赛者,“这是来自马里兰帕克分校的陈博闻。”
    无一例外,三人都在望着题干思考,也有人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却没有人在答题页面写下一个字母。
    显然,这道题哪怕是对他们这些天才来说也有不小的难度。
    最后,画面回到陈辉时,屏幕上已经开始冒出一个个的字母公式,显然,陈辉已经开始做第五题了。
    先是分析h中元素的结构,由于矩阵乘法的性质,得出yizi也是一个上三角矩阵,且主对角线元素均为1,再根据实数序列的有界子序列必有收敛子序列,因为yizi收敛,yi和zi的元素构成的序列是有界的。
    所以,对于yi的元素构成的序列(ain)i≥1(n=1,……,6),存在子序列(ainn)n≥1收敛;对于zi的元素构成的序列(bin)i≥1(n=1,,6),在(in)的基础上,也可以找到进一步的子序列使得(bimn)m≥1收敛。
    所以存在(1,2,3,……)的一个无穷子序列(in)n≥1,使得序列(yin)n≥1与(zin)n≥1均收敛。
    这个过程并不快,但从陈辉开始敲下第一个字母开始,整个过程都十分流畅,没有半点停顿或者删除的操作。
    休息室中一群大佬就这样看着他做题。
    原本他们只是在激烈的讨论后找个乐子,但真看到陈辉的答卷后,他们也对这个传说中十六岁的小家伙有些感兴趣了。
    尤其是看到陈辉对第五题的解答,他们也从一开始的看乐子心态,变成了认真观看。
    别看陈辉似乎毫不费力的就做出了这道题,但能够排到第五的位置,这道题的难度是不小的,否则也不会让另外三位参赛者沉思许久。
    理解h是由三个特定上三角矩阵生成的幺半子群,并且能正确表示出h中元素的一般形式,这需要对群的生成元和矩阵乘法有深入的理解。
    组委会的这些数学大拿们很清楚这道题的难度,题目本身就是他们选出来的。
    对于博士生来说或许还好,但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能够做到这一步,那的确算得上是璞玉了!
    可惜这块璞玉已经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他们不少人也是动了爱才之心,可既然这个小家伙已经有老师了,他们也不至于不讲武德去夺人学生。
    虽然是块璞玉,但磨去表面污垢后,里面的玉到底是什么品质,也很难说。
    至少,就现在展现出来的东西,还不值得他们坏了自己的名声,去横刀夺爱。
    如果这个小家伙再年轻个两三岁,他们可能也就顾不上什么大学者的羽毛脸面了。
    “我们再看看其他参赛选手吧。”
    眼看着陈辉已经点击下一题,孙剑锋在pad上点了几下,切换了画面。
    他自己也有些好奇,陈辉跟那些名校的博士生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果然,画面切换后,其他参赛者也已经在答题了,但显然还没答完。
    “那小子竟然能够比拟名校博士生?”
    孙剑锋暗暗咋舌,他虽然也是理工科博士,但对于真正高深的数学还是没有太大的概念。
    虽然博士生之间也有差距,差的博士生可能还不如一些强的博士生,但能够在燕北大学念博士,本身已经说明他的水平了。
    陈辉才高一,就能有这种水准,他觉得他们以前还是低估了那个小家伙。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田阳教授的脸色变得没那么好看起来。
    双眼怒目圆瞪,平日里温和的目光此刻如利刃般尖锐,直直地刺向前方大电视,眼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怒火。
    “发生什么了?”
    孙剑锋有点懵。
    他看向大电视屏幕,上面的解答过程他是一点都看不懂,只好茫然的看向身旁的林山教授。
    林山教授却不语,只是看向上首位的田阳。
    “有什么不好说的?”
    田阳却也是个暴脾气,“题目给出序列(yizi)i≥1收敛,这明显就是个陷阱,不从yizi收敛去推出yi和zi元素的有界性,竟然直接去研究yi和zi的收敛性,这能构造出收敛子序列吗?”
    “真不知道他这个博士是怎么考上的!”
    “看来是最近燕北大学博士入学考试的难度太低了!”
    看得出来,田阳是真的生气了。
    刚才看陈辉做题他还没觉得,认为理所当然。
    但一个十六岁高中生都能轻松越过的障碍,竟然把他们燕北大学博士生困住了,这让他这个燕北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的脸往哪搁?
    “换一个换一个。”
    摆摆手,发现那小子还在研究yi和zi的收敛性,那无头苍蝇般的模样当真是让他越看越生气,于是对孙剑锋说道。
    这下子孙剑锋明白了。
    田阳之所以生气,竟然是因为这个燕北大学博士生的表现不如陈辉。
    甚至是远远不如!
    否则田阳也不至于这么生气。
    “那个小家伙这么强吗?”
    孙剑锋有些骇然。
    不过他也是久经商场了,虽然做不到心有激雷而面如平湖,却也很快压下了心中的惊涛骇浪,在pad上操作,将大电视的画面切换到另一位参赛者。
    这是那位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江澄。
    他同样已经开始答题,并且他没有被题干的陷阱迷惑,已经推出了yi和zi元素的有界性,但他毕竟只是研究生,知识面还不够广,不了解bolzano-weierstrass定理,没法将这个代数问题与分析方法相结合,从有界性出发构造收敛子序列。
    显然,这位研究生应该是专攻代数和数论的,而聚点定理出现在实分析或者拓扑学。
    在这儿卡了好一阵子后,休息室中的大佬们轻叹一声,知道这位参赛者应该是答不出来这道题了,但对于这个小家伙的灵性和天赋还是给予肯定的。
    孙剑锋也明白大佬们的意思,再次操作pad,将画面给到了最后那位马里兰帕克分校的参赛者。
    “???”
    看到这张答卷,一群数学大佬集体石化。
    他竟然连将对群元素的研究转化为对非主对角线元素序列的研究,这么简单的方法都不知道,整个人如同无头苍蝇般的在这道题题干里乱窜,就像是混入了狼群的二哈。
    休息室中一众大佬甚至都没有愤怒的情绪了,他们只感觉好笑。
    “马里兰帕克分校就这?”
    休息室中的几位数学家们不由得生出这个疑问。
    马里兰帕克分校可是漂亮国排名靠前的公立大学,甚至有“公立常春藤”的称号,他们的学生竟然就这水准?
    但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不对。
    如果这些学生真的那么不堪,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的做到第五题,在几百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
    所以,有没有可能,不是他们太菜?
    而是那个高中生太变态了!
    这个想法一出,众位大佬们恍然惊觉。
    刚才他们看那个高中生答题时无比流畅,就像是在做一加一等于二这种题目,下意识的就以为第五题很简单。
    一时间,回过味来的诸位大佬眼神转动,若有所思,不由得对那个高中生越发感兴趣起来。
    “今日也有些累了,我先回酒店休息,明日再聚。”
    一阵沉默后,齐鲁大学教授孙彬洋院士起身,对其他人告罪一声,迈步向休息室外走去。
    他们本身年纪也不小了,还没吃中午饭,刚才讨论时全神贯注还好,如今稍微松懈下来后,顿时疲倦和饥饿感都涌了上来。
    有人带头,剩下几人也都纷纷告辞,很快休息室中就人去楼空,只剩下孙剑锋和肖明两人。
    “我好像是低估了那个小家伙了。”
    肖明看着大电视上正在做第六题的陈辉,喃喃自语。
    他不懂这么高深的数学,但刚才众位教授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显然,那个小家伙比燕北大学的博士都强。
    “计划得变一变了。”
    很快,肖明就恢复清醒,“现在就找人散布消息!”
    “控制一下决赛成绩的公布时间,在cmo前几天公布,等到成绩一公布,我们就造势,然后等待cmo成绩公布,自然会有网友响应,形成热点,甚至爆点,我们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从刚才陈辉答题的情况来看,他很可能摘得代数与数论赛道的金奖,并且还是在众位大佬的见证下答的题,就算他想动手脚也没办法。
    这么来看,以这个小家伙的水平,拿到cmo前六十也未必不可能。
    真要等到那个时候,可就晚了。
    虽然他们原计划是挟惶惶舆论以令名校,逼名校就范,特招陈辉。
    如此只要有一就有二,直接把阿赛变成通往名校的一条终南捷径。
    这样对他们无疑是最有利的。
    可惜他们低估了陈辉的天赋,现在明显各大名校都对那小家伙有意,没有逼的这个步骤,终究就差那么点意思,下一次就不一定能够成功。
    但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要掀起舆论,让陈辉被特招进去,下一次民意至少会更汹涌一些,同样是在阿赛上表现优异的天才,总不能你今年特招了,明年就不要了吧,这中间是不是有内幕?
    相信那些名校也扛不住这样的压力!
    “明白!”
    孙剑锋点头,拿着pad走出休息室,见证了刚才事件的他对这个决定毫无异议。
    空荡荡的休息室中,肖明坐在沙发上,盯着大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唏嘘不已。
    时代的浪潮不是个人之力能够改变的,可总是有那么些人,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引导时代的浪潮拐弯,走向另一个结局。
    这就是天才!
    他现在已经有些后悔了,如果他们在监测到舆论的瞬间就联系陈辉叔叔婶婶,给他们提供条件优异的工作,陈辉无论如何都会承他们这个情。
    这种人物,往往是在他弱小的时候是最好投资的,无论是学术方向还是商业方向。
    等到现在,就已经晚了,这等天才,往往不发迹则已,一发迹便是扶摇直上,一飞冲天!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的差别,世人皆知。
    轻叹摇头,将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出脑海。
    可惜,他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那个时候的他根本预料不到这个小家伙会这么变态,就算蓉城二中不给陈辉叔叔婶婶提供工作,他恐怕也不会给出多好的待遇。
    人是挣不了认知以外的机遇的!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