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针对香港电影的阳谋
第530章 针对香港电影的阳谋又到了年底,照例,电影局又举办了一次行业论坛,研讨会性质的,讨论中国电影的未来。
这样的研讨会几乎每年年底都会举办,去年张辰就去了,感觉没什么意思。
今年本来不想去,但电影局领导点名让他发言。
他当然要发言,国内第一部科幻片导演,票房又刚刚过了四亿,当然要分享经验。
时间定在一月中,张辰还有准备的时间。
12月的最后一天,《蓝莓之夜》上映。
一部墨镜王拍的文艺片,许多人别说看过,甚至都没听说过。
片子很王佳卫。
许多人说这就是外国版的《重庆森林》,连剧情都一模一样。
一个发际线偏后的英国小伙爱上了一个帮她解决残羹剩派的姑娘,然后在姑娘离他远去,并且搞了犹太妞之后思念至极。
电影的节奏非常慢。
王佳卫这个人被誉为电影大师,他的电影,喜欢的人算是喜欢的要死,不喜欢的是一点看不进去。
什么人喜欢他的电影,其实就是文清。
这年代,文清还不是一种病,相反,是潮流。
文清的人都有一种特质,对于看不懂的东西就极度追捧。
王佳卫的电影刚好符合这点要求。
获过奖,说明有知名度,还有淡淡的装逼感,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级!
文青们看了就无法自拔。
所以说,这是时代的产物。
你看2010年后还有人觉得他是大师吗?
因为老一代文青都长大了,知道了世界不是靠装逼运行的,而新一代的文青凋零,大家不吃这一套了。
不过现阶段,国内的观众就认大师。
电影拍的好不好看另说,听说是大师的作品,先看一遍再说。
其实他的电影真没几个人能看懂,但这两年的人对获奖作品有一种盲目追求的心态,好像自己看获奖作品,自己也跟着就高级了。
王佳卫上一部在内地上映的电影是《2046》,内地居然拿到了3000万的票房。
一部文艺片,你敢信?
同时期的《新警察故事》才4300万票房。
当时程龙尴尬的要死,在香港都不敢接受采访。
估计就是有《2046》的成绩打底,王佳卫信心爆棚,别人都挪档期,他不挪。
然后被《环太平洋》秒成了渣。
《环太》已经上映第四周了,票房仍旧要高于上映首周的《蓝莓之夜》。
墨镜王这个人,作为朋友或许不错,思想天马行空,可能是个聊天的好对象。
但作为合作伙伴,真的不敢恭维。
张辰和黄百鸣聊天的时候,黄曾经透露过。
那时候在新一城,墨镜王是公司编剧,黄是创作总监。
香港的影视公司,写剧本很快的。
然后到了墨镜王这里,一个月一个月的交不出剧本,黄就把他开了。
这说明什么,对待工作不认真。
不止这个,对待投资人也不负责。
《东邪西毒》超支的投资人差点破产。
一部《繁》拍了三年。
就这还有人吹呢。
说什么慢工出细活。
三年啊,拜托~
什么投资人经得起这么拖?
就像那个笑话讲的,电影的投资人,第一次去探班是坐着大奔去的,意气风发。
然后第三次探班就换成了自行车,电影再不上映,饭都快吃不上了。
张辰跟这个人有点不愉快,之前因为《叶问》还打过嘴仗。
嘉禾要拍《叶问》,泽东影视跳出来说,不要抄袭。
拜托,叶问和黄飞鸿一样,是公众人物,又没有版权,何来抄袭。
也就是泽东影视这个名字太牛逼,张辰没敢太哔哔。
现在嘉禾《叶问》都上映了,王佳卫的《一代宗师》还没拍完呢。
对了,说起王佳卫,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好基友刘振伟。
刘振伟真的可以算是心态特别好的导演,一点偶像包袱都没有。
什么名导,完全不在乎。
《大话西游》在内地意外火了,这家伙就把《大话西游》的ip价值榨的一点都不剩。
可谓是一点吃相都没有。
从《情癫大圣》开始,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打着《大话西游》的名义圈钱,真可谓是将恰烂钱进行到底。
他和王景还不一样,王景也恰烂钱,但起码还有认真的时候。
刘的电影看不到任何对电影的该有的尊重,就是把内地观众当傻子,能忽悠一个是一个。
为什么说他一点偶像包袱都没有了。
因为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的名导,即便过气了,对待电影的态度起码是认真的。
但刘振伟不是。
他就是为了钱。
后来影视行业不允许魔改四大名著了,他就彻底过气了,连烂钱也恰不到了。
上辈子,张辰被这家伙坑的不浅。
基本上,后来所有西游题材的电影张辰都不再看了,直到《西游降魔篇》的问世。
周星星的票房号召力还是很强大的。
《西游降魔篇》,很另类的一部西游题材电影,居然还原了原著。
也正是看了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许多人才知道,原来我们小时候看的《西游记》电视剧和《西游记》根本不是一回事。
猴哥并不是什么美猴王;
猪八戒也不是什么傻憨的存在;
杨洁导演,你骗的我们好苦啊。
……
时间来到一月份,《环太》的票房依旧在继续增长。
大家都很好奇,票房到底什么时候能破五亿。
没有人怀疑电影最终票房能不能达到五亿,这个完全看中影的态度。
中影掌握了70%的院线资源,韩三坪一句话,让电影多放映一段时间,票房就能再涨一截。
很多电影卡在了节点,比如9000万,制片人都会跑去韩三坪面前问一句:“三爷,我的电影最终票房能不能破亿?”
三爷通常都会问一句:“现在多少了?”
“9000万~”
“那肯定可以。”
行,妥了。
三爷说能破亿,那就肯定能破亿。
所以《投名状》的票房是2.08亿,就是这么来的。
一月份,很突兀的,大摄影展开幕了。
最初是在香港的比思论坛,懂的都懂……
《环太平洋》的制片方很郁闷,《蓝莓之夜》的制片方更郁闷。
因为,自打大摄影展开幕以来,就没人再讨论电影了。
大家讨论的都是女明星。
电影宣传靠什么?
靠舆论啊。
现在根本没人讨论电影,那还宣传个屁啊。
愁!
电影眼看着4.5亿了,票房突然就不动了。
中影特意给秘钥做了延期,《环太》会持续上映长达两个月,确保能够突破五亿大关。
五亿啊,多了不起的一份政绩。
不过有坏处就有好处,张辰本来还在发愁研讨会的时候说什么,现在一下子就不愁了。
近两年,类似性质的研讨会其实开了不少,张辰也参加过一些,但感觉意思不大。
确实能聊到一些问题,但聊不出解决的方法。
大家都习惯盯着自己碗里的那些,对整个行业并不关心。
所以渐渐的,张辰就不想去了。
不够这次没办法,是领导点名让他去的。
研讨会,来的人不少,知名导演中除了老谋子没来,基本全都来了。
老谋子在忙奥运会,这个是优先级最高的,没办法,谁也使唤不动。
电影局的领导咳嗽了一声,然后开声:“在座的都是电影届人士,今年的作品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今天将大家聚在一起,是想要一起聊一聊关于国产电影的现状,有什么问题,建议都可以提出来,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
开场白说完,没人说话,领导继续:“一谋导演正在忙奥运会,我们就不要打搅他了,冯小钢导演,要不你先来给大家说两句,你的《集结号》今年取得了2.8亿的票房成绩,想必是有一些想法的,不要藏私,说出来大家都学习学习……”
冯小钢被点名,有点荣幸。
《集结号》的成绩,是他个人作品的最高。
本来以为轮不到他的,毕竟有张辰的《环太》已经破了四亿,而且他本身又加冕国内首个累计票房破十亿导演称号,于情于理都轮不到他。
但既然领导点名了……
“说一下创新……”
小钢炮明显是做过准备的,说的东西算得上有的放矢。
《集结号》片头有一段十分钟的战争戏,尺度比较大。
里面有残肢断臂,冯小钢专门请了韩国团队负责。
拍的还是很不错的。
冯小钢认为这是一种创新。
其实张辰觉得更多的应该是总局对他们这些知名导演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相同的镜头,如果不是冯小钢拍,肯定过不了审。
冯小钢拍就可以。
这个和李安的《色戒》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辰其实也差不多,《飓风营救》,一部电影杀了100多个敌人,要给别人早被举报了。
换成他就没事。
冯小钢说完是陈诗人,陈诗人上来第一句话:“我觉得电影还是要源自生活……”
张辰看向对方,没有目光接触,但怎么听着像是蛐蛐我呢。
“我正在筹备一部人物传记电影,是关于梅兰芳先生的……”
陈诗人最后还不忘给自己打一个广告。
《无极》的失败让他的声望跌到了谷底,国内三大导的称号差点被除名。
如果不是媒体将三大导换成了四大导,没准他就是被替换的那个。
虽然他嘴硬的宣布,十年之内,没人能看得懂《无极》。
但内心里还是有想法的,急于向人们证明自己还是当年拍出《霸王别姬》的那个陈诗人。
所以这次选择的是和《霸王别姬》差不多的题材——《梅兰芳》。
让你们看看爷就是爷。
四大导的两个都发言了,老谋子没来,那么接下来怎么算都应该是张辰了。
张辰也不客气,清了清嗓子,冲着面前的麦克风说道:“大家都知道,我是个做商业片的,商业片,肯定没什么深度。
关于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我已经说过太多了,今天就不说了。
关于科幻电影,其实我也说了很多,今天也不想说了。
我今天想说的,是大摄影展~”
嗯?
张辰的发言让在座的众人一愣。
大摄影展?
这话题是在这种场合能说的吗?
冯小钢一乐,他倒是想听听张辰能说出什么来,这小子一向能说也敢说,他还真期待张辰能放个大炮仗,最好是能直接把自己也一起炸死的那种。
和冯小钢同样想法的人也有不少,大家都觉得张辰这是飘了。
票房过四亿,成了国内第一大导就飘了。
就连电影局的领导都皱起了眉头,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得志便猖狂,亏得三坪那么推崇他。
众人中,大概只有韩三坪知道张辰的意思。
这小子总算没搞什么突然袭击,事先张辰和他通了气。
座位上的张辰将众人的表情一一收入眼底,也不意外,而是将目光看向了主位上的领导:“领导,我能说吗?”
领导看着张辰,确定这小子今天是不是吃错了药,又接收到韩三坪的眼神,意识到什么,但最终还是道:“好,你说吧~”
“我主要是想通过大摄影展说一下国内演员可能面临的形势~”
张辰顿了一下,继续道:“大摄影展的影响很恶劣,恶劣到香港的女演员可能被一网打尽。”
嗡嗡嗡~
会场顿时变得嘈杂起来,不知道多少人在这一刻窃窃私语。
大摄影展什么情况他们多少都知道一些,但张辰说的是不是有些过于严重了。
“安静,安静~”
大领导敲了敲桌子,会场重新安静下来。
“你继续说吧~”
“港圈完了,不管是女演员还是男演员。
大家一定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毕竟,关男演员什么事!
但事实是,大摄影展毁掉的是我们关于港星的滤镜。
对我们这一代来说,那边一直是高大上,先进的代名词。
娱乐圈也是光鲜亮丽,感觉香港的女明星就是比内地的漂亮,香港的男明星就是比内地的帅。
但大摄影展之后,这一切都变了。
内地的观众会看到一个真实的香港娱乐圈,以后对于港星,他们可能不会再买账了。
不知道诸位看过我的一篇博客吗——《内地中生代小生的现状》。
以前,因为cept协定,合拍片普遍选择香港男演员加内地女演员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下,内地男演员普遍没有什么机会,只能在香港片中饰演一些打酱油的角色……
但因为这次的事件,港圈女演员集体完蛋,港圈男演员恐怕也很难得到以前那种程度的资源。
这正好是内地演员崛起的一次机会,一次打断垄断的机会。
他们空出来的女性角色,内地女演员可以顶上,顺便也可以让他们见识一下内地男演员的号召力。
我记得港媒不是一直叫嚣,说内地的演员没有号召力吗,所以他们一直坚决启用港台艺人。
这其实是一种手段,他们经常炒作这点,不明真相的民众就会下意识的相信内地演员没有票房号召力,这样他们才能保持自身的优越性。
香港是这么做的,弯弯也是这么做的。
这在他们的圈子里是共识,《飓风营救》拿下两亿票房的时候,吴雨森就曾经埋怨过梁佳辉,说他坏了规矩,帮助内地电影崛起。
这一点很多香港电影人都亲眼见到,不信可以问一下现场的王景导演和徐科导演……”
张辰一句话将所有人的目光焦点定在了这两人身上。
王景哪想到会这样,尴尬的摸摸鼻子,徐科更是直接低头做起了闷头葫芦。
虽然没有回应,但两人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张辰说的是真的。
“虽然香港电影已经没落,但烂船还有三磅钉,那边优秀的电影人还是不少的,如果能与内地演员有机的结合,对内地电影行业的发展肯定有不小的作用……
所以,我建议,我们可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张辰说完,所有人惊愕,连领导都不知道该如何表态了。
他的主意,完全就是不把港台艺人当自己人。
赤果果的损人利己~
在场的几位香港导演都听不下去了。
偏偏还无法反驳,因为是他们自己先用手段的。
而且张辰完全没有避开他们的意思,他们也是全程聆听了的,这是阳谋~
无解的阳谋~
他们很肯定,这阳谋之下,香港的演员一途必定断代。
香港电影的辉煌也就到此为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