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风起北美1625 > 第504章 遂安堡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04章 遂安堡

    第504章 遂安堡
    1642年1月29日,午后,图们江东岸的密林深处。
    雪停了,但天空依旧阴沉得像一块巨大的铅板,压得人喘不过气。
    苍翠的松枝上掛满了沉重的冰凌,偶尔有耐寒的乌鸦发出嘶哑的啼叫,更添几分肃杀。
    一支二十七人的小队正乘坐著几辆狗拉爬犁穿行在及膝深的积雪中,他们的皮袄外罩著白色斗篷,与雪地几乎融为一体,只有呼出的白气和爬犁“嘎吱”的压雪声证明著他们的存在。
    带队的是遂安堡民兵队长赵二谷,一个脸庞被北风和硝烟磨礪得粗糲的中年汉子,原是辽东难民,六年前坐上新华的移民船辗转来到摩阔崴拓殖。
    此刻,他警惕的目光不断扫过四周每一处可能藏匿危险的雪堆和树丛。
    队伍中间,三名被反绑双手、用皮索串在一起的清虏俘虏颓然地趴在雪橇车上,脸上写满了恐惧和冻馁。
    队伍末尾,几名队员照看著几副车架,上面是用粗麻布裹著两名阵亡同伴遗体,还有从那处清军卡伦(哨所)缴获的几副破损鎧甲、十几柄腰刀和五张硬弓。
    “队长,估计傍晚时分就能看到遂安堡的烽烟了。”赵二谷前面的爬犁上传来说话声,那是瓦尔喀部的好猎手,汉名叫葛瓦,此刻正手搭凉棚向前观望著。
    赵二谷“嗯”了一声,脸上並无喜色。
    端掉那个卡伦代价不小,两个兄弟一个被箭射穿脖颈,一个近身搏斗中被捅穿小腹,都没能救回来。
    这鬼地方,每一寸安稳都是用命换来的。
    他下意识地將怀中的火枪抱紧了一些--这玩意可比清虏的鸟銃可靠多了,五十步之內,中者立毙。
    就在这时,前方负责尖兵的赫哲队员突然发出了一声模仿松鸡的低沉口哨。
    有情况!
    所有人瞬间勒紧了牵引绳,让拉雪橇的狗儿停下来,並迅速端著火枪跳了下来,就近寻找掩护,动作迅捷无声。
    俘虏们则被猛地拉倒在雪地里,嘴里塞的破布阻止了他们发出惊呼。
    几名队员不断抚摸狗颈,低声安抚,防止它们狂吠暴露位置。
    赵二谷与葛瓦猫腰疾行,来到尖兵身侧,顺著他所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前方大约一百五十步开外的林间空地上,有四个人影正骑马艰难地跋涉。
    他们不像猎人,也不像樵夫,衣著混杂,一人裹著厚厚的皮裘,整个身体蜷缩在马颈处,躲避著凛冽寒风。
    他的手中还持著一根削尖了顶端的木桿,桿头上绑著一块灰布,上面似乎还標识著什么旗號,但在寒风中有气无力耷拉著。
    另外三人则是典型的山林部族打扮,皮袄外掛著各种零碎,骑术嫻熟,神色警觉。
    驀的,似乎感觉到一丝危险,其中为首的一名部族汉子低声呼喝了两声,所有人立时下马,並抽出了各自腰刀,紧张地望向赵二谷他们藏身的方向。
    “不是清虏,也不是朝鲜兵。”葛瓦眯著眼,低声道,“看他们来的方向……像是从咸镜那边过来的。”
    咸镜道,孔有德的人?
    赵二谷心里一紧。
    两年前,孔有德在咸镜道攻城略地大肆扩张时,遂安堡也曾一度紧张过,担心对方打发了性,会朝摩阔崴的方向杀过来。
    后来,见他们似乎只是安心於朝鲜北方打地盘,並无意向北,才稍稍鬆了一口气。
    那么,他们这个时候摸过来要做什么?
    侦察?
    似乎不太像,这大喇喇的架势,感觉是要串门。
    “围起来!”赵二谷下令,“儘量抓活的。”
    十余名队员端著火枪、架著弓弩,散成一个大大的扇形,缓缓地逼了过去。
    那四人见到有这么多人袭来,愈发紧张,握著腰刀不停比划著名,並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什么人?”赵二谷抵近至三十步外,挥手示意同伴停了下来。
    对方几人互相看了看,那名裹著厚重皮裘的汉子反应最快,立刻將手中的腰刀扔在雪地里,从马背上取下那根旗杆,然后展开:“別放銃!我们是使者。……靖东都护府孔大都督派来的使者,求见你们新华的头人!”
    果然是孔有德的人!
    “放下刀!”赵二谷大声地命令道:“然后,高举双手一个一个走过来!”
    那人听罢,当即吩咐其他三人丟弃腰刀,然后率先走了过去。
    “大都督……,大都督派我们来找你们的主事人。”吕平唤走到近前,长时间的赶路,冻得嘴唇发紫,努力组织著语言,“我们……我们大都督想跟你们做生意。用上好的人参、貂皮、鹿茸,换……换粮食!”
    说到“粮食”两个字时,他的眼睛里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极度渴望的光芒。
    “换粮?”赵二谷和队员们面面相覷,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惊疑。
    他们预想过各种可能,袭击、侦察、甚至谈判划界,唯独没料到是来做生意,还是来买救命的粮食。
    葛瓦上前,仔细搜查了四人全身,將他们身上携带的小刀、短斧,以及两张弓尽数卸下,然后对赵二谷点了点头。
    赵二谷收起火枪,但警惕未消:“你们说是使者,有何凭证?”
    吕平唤连忙从贴身的皮囊里取出一封被油布包裹得很好的信函,双手奉上:“这是大都督亲手写的信,盖了印的!”
    赵二谷接过信,打开油布。
    信纸粗糙,上面的汉字虽然他都不怎么认得,但瞧著写得还颇有力度,署名处盖著“靖东都护府大都督”的红印。
    赵二谷心中念头飞转。
    孔有德缺粮缺到要向我们新华人求购了?
    这消息著实惊人。
    他想起这几个月以来咸镜道的灾荒传闻,看来是真的,而且很严重。
    但遂安堡库存的粮食自己都紧巴巴的,还要供应今年到来的新移民和换取当地土人的毛皮山货,哪有余粮去接济他们咸镜道几十万饥民?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脸上不动声色,將信收好:“捆上他们的手,带上一起走。回到堡里再说。”
    队员们拿出皮索,將四个使者的手腕缚住,连成一串。
    吕平唤没有反抗,只是急切地追问:“这位將军,能换吗?我们真的急需粮食!好多人都要饿死了!”
    赵二谷瞥了他一眼,没回答,只是挥挥手:“出发,加快速度!”
    队伍再次移动,多了四个俘虏(或者说客人),气氛变得更加诡异。
    新华民兵们默不作声地赶路,心中都充满了疑虑和盘算。
    那四个使者则忐忑不安,既为找到了目標而稍感安心,又为未知的谈判结果而倍感焦虑,尤其是看到担架上阵亡队员的遗体和被押送的清虏俘虏时,更是脸色发白。
    傍晚时分,天色迅速暗沉下来。
    远处的海岸边,终於出现了遂安堡低矮而坚固的寨墙轮廓。
    墙头上瞭望塔的火盆已经点燃,像一颗温暖的星辰,在凛冬的暮色中指引著归途。
    遂安堡坐落在临海的山岬上,木石结构的围墙比两年前加固了许多,墙头上架著几门黑黝黝的火炮,炮口分別指向陆地和海面。
    堡內炊烟裊裊,人影绰绰,显得颇有生气。
    堡门吱呀呀地打开,留守的民兵和堡民迎了出来。
    看到缴获和俘虏,先是欣喜,隨即注意到阵亡同伴的遗体,气氛又瞬间低沉下去。
    等看到后面那四个被捆著手、面生可疑的人,更是疑惑。
    “队长,这是……”一名民兵小队长小心地问道。
    “孔有德派来的使者,说要买粮。”赵二谷言简意賅,一边安排人安置同伴遗体、关押清虏俘虏,一边让人带四个使者进去,“给他们点热汤暖暖身子,看紧了。”
    遂安堡主事是个三十多岁的瘦小汉子,叫陈大丰,曾在北瀛岛某个拓殖点做屯长,去年才调任此地,管理摩阔崴地区两堡六屯。
    此时,正坐在火炉边核算粮薄,听得赵二谷的匯报,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么说,韃子已经再次由墙子岭和青山口破关,杀入京畿、河北了?”陈大丰放下手中的粮薄,脸上露出一丝凝重之色。
    “没错。”赵二谷將双手伸向炉边,“不过,韃子具体出动多少兵力,那几个俘虏却是丝毫不知。不过,按照他们此前几次入关情形看来,应该不少於五万。”
    “呵呵……”陈大丰笑了笑,“韃子刚打完松锦大战,便迫不及待地驱兵入关劫掠,那说明他们的日子不是一般的艰难。就算韃子出动了五万八旗步骑,那么除去要防御寧锦一线的明军,我估摸著他们能放在后方的兵力一定少得可怜。”
    “……”赵二谷眼皮跳了两下,“咱们要在冬季对韃子展开大规模袭击?”
    “趁他病,要他命!”陈大丰冷笑道:“即便不能袭掠赫图阿拉、抚顺等重要城邑据点,但我们至少要將韃子的势力彻底赶出图们江、绥芬河、北琴海(今兴凯湖)一线,最大限度地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
    “这天气……”赵二谷下意识地朝窗外看去,呼呼的北风將窗欞吹的“扑扑”作响。
    “当然,咱们肯定不能冒著冬天酷寒的天气去打韃子,但可以动员那些山林里的生藩土著。”陈大丰说道:“只要咱们的赏格开得足够高,给的东西足够多,想来会有很多猎手愿意冒险去试一试。”
    “哦,对了!”说到赏格,赵二谷立时想起那四个孔有德派来的使者,“孔有德派了使者过来,说要跟咱们新华做生意,还要买粮。”
    说著,將那封使者带来的书信递给赵大丰。
    陈大丰快速瀏览了一遍信,眉头立时紧紧锁了起来。
    他在屋里踱了几步,炉火映照著他阴晴不定的脸。
    “赵队长,你们立了一功,但也带回来了一个大麻烦啊。”陈大丰苦笑道,“粮食?我们堡里確实有些存粮,但那是为了应对开春后可能到来的新移民,以及和周边部落交易、维持关係的。咸镜道数十万饥民?把我们这点家底全掏空了也是杯水车薪!”
    他走到窗边,望著堡外暮色中灰濛濛的海面:“除非……除非能获得北瀛岛那边的支援。只有那边,粮仓才有足够的富余。”
    他转过身,对赵二谷说:“赵队长,人是你带来的,你还得辛苦一趟。休息两日后,除了要將那几个清军俘虏带往永明城(今海参崴市)外,顺便把孔有德派来的使者一起送过去。是否与咸镜道展开贸易,以及要不要卖粮予他们,必须由拓展分区专员定夺,我们遂安堡无权处置。”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