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 第670章 进击的SSE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70章 进击的SSE

    第670章 进击的sse
    鲁然极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改装这些油轮让航速达到30节?这不是在做梦吧!
    要知道因为边际效应,船舶的航速一旦越过20节,往后每提升一节都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大和號15万匹马力就能推到26节,可更小的衣阿华级为了突破30节就需要22万马力,动力需求增加了近50%。
    油轮也是,10万吨级的阿芙拉油轮也不过需要2.2万匹就能推到15节,可要是30
    节——22万匹也不行。
    除开边际效应,油轮的水下船型压根就没有为高速航行优化,阻力巨大无比最高速度达到25节都了不得,哪怕动力充足更可能发生的是在达到30节前就直接解体。
    迎著他震惊的目光唐文摆摆手:
    “开个玩笑。”
    鲁然鬆口气。
    “其实只推进到24节。”
    说完这句话后唐文才离开,留下更加茫然的鲁然。
    快速油轮,这是唐文最终想出来的颱风季应急抢运解决方案。
    如果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刮颱风那確实无解,恶劣天气下停运是必然,但好在坏天气是不连续的,並且核心影响范围比较有限。
    经过对过去的灾害时间总结,唐文確定即使在颱风季南沙每隔十天半个月也会消停几天,能够进行原油输送作业和航运。
    这个时间更精確一点在3到5天左右,基本上所有较为平和的“稳定期”都不会少於这个时间。
    假如能在3到5天內赶在恶劣天气影响之前离开,石油输送就不会中断。
    常规的油轮14,15节的航速肯定不够用,唐一分析后认为合理的航速应当不低於23节,这样就能满足恶劣天气下在72小时內完成往返运输+装载作业。
    市场上没有这么快的油轮,盖金就选择自己造,反正海上坏天气多的是,养一只快速船队专为恶劣天气下应急抢运服务。
    进一步探討后快速船队的基础航速被定在24节,这是个精心设计的数字。
    之所以不使用蛮力硬堆功率是性价比太低,把十万吨的油轮推进到30节的动力需求至少是十万吨战列舰的两倍,既不必要也不划算。
    若採用法系推进引擎,可以在必要时获得至少半个小时的8%速度加成,加上sm旗帜5%
    速度加成、以及传奇舰长10%速度加成,总共约25%的增幅刚好能把24节基础航速提升到30
    节。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风暴靠近,直接叠满buff海上飆车避开危险了。
    而平常对外公开24节的航速就並不过分並且足够快,同样1000公里距离,14节需要39
    个小时,24节只需要23个小时。
    之所以选择买船是为了节省时间,五万或者十万吨级油轮自行建造也赶不上颱风期,直接买回来改造动力系统和船型最简单。
    通过lv2造船厂,购买的油轮將会修改前部船底流体形状並优化球鼻艄,需要16万匹马力以满足航速要求。
    而5万吨级油轮採用同样方案,也需要10万匹。
    这样答案就很轻鬆了,唐文直接选择统一套用2艘空想级的蒸汽轮机动力总成再略微提高压力超频,在標称16万轴马力、四轴驱动下10万吨级油轮就能满足24节,5万吨级油轮更是可以达到26节左右。
    如果叠满buff,5万吨级油轮的极端航速更是达到了32.4节。
    油耗当然比常规油轮高得多,但对盖金来说一点运费没有任何影响,更何况造船厂製造无需烦人的维护保养担心故障,可以专注於恶劣气候使用,在米昂阿斯、纳土纳也有很不错的应用前景。
    这7艘改造油轮都能在5月底完成动力升级,6月就投入抢运。
    安排好油轮交易后唐文又感受到了来自南渼的讯息,是那个叫“阿伟罗”的人在联繫他。
    屏蔽。
    唐文对“正义兄弟”已经没有兴趣,至於“天谴”计划么——也没有兴趣。
    这份计划的披露確实会造成一点小麻烦,估计各路环保组织都会轮番批评,但只要稜角大楼死不承认也奈何不了什么,失落帝国也没有可以插足的落点。
    下一站,魔都。
    =
    魔都唐文直奔魔都半导体,然后看到了个意想不到的人:
    “老赵,这么巧?”
    “不巧,我在等你。”
    赵汉德並非一个人前来,而是十几个人的队伍看著有点像银行的人。
    看到唐文后他第一句话就让前者打起精神,但因为人多只是凑近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以盖为主体对外出售价值200亿元的军事装备,这不对吧?”
    “我说那是定製景点道具你信吗?””晚上跟我走,这事很复杂。“
    “和平饭店,我请客?”
    “—行。”
    快速达成共识后两人又恢復原样,在其他人疑惑的目光中装作无事发生,然后唐文才通过倪镇海知道今天是“银盾”交货的日子。
    实际上从4月初开始魔都半导体就零零散散以几十片为单位交付试用版的银盾,结果是用了都说好。
    作为打入官方办公体系的第一步,银盾也是有唐文监工的,他虽然不懂银行但懂软体交互,在理解大致功能后就儘可能以后世目光將其变得美观简洁易用,並且首次提出“傻瓜式”的概念。
    什么是傻瓜式,就是一个外行单纯靠软体提示和功能名字、图形指示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不仅使用傻瓜式,就连安装也设置为傻瓜式:
    打开机箱、插卡、开机,自动安装、自动联机激活、输入操纵单位秘钥后就直接用,实在有解决不了的步骤就上传到伺服器处理。
    別小看这一点,倪镇海为了满足大老板的需求在这方面特別优化,以至於能让外行也能儘快上手。
    银盾作为一套微型独立的系统优化当然比windows简单的多,可现如今还没有那么完善的软体开发公司,银盾的体验相对就很令人舒服,真要论底层核心功能也不一定就是最优秀。
    这样做的好处是银行的大领导意外地发现银盾系统非常易上手、交互逻辑清晰连蒙带猜就能学会,甚至安装过程他都能轻鬆完成,比恼火复杂的windows和dos都强多了,顿时生出好感有了“国產超越国外”的好印象。
    所以银盾的推广相当顺利,底层的普通办公职员发现简单易懂后也给予高度评价,於是魔都半导体就开始製作1.0正式版1000套,今日正式交付並邀请了媒体见证。
    仪式已经举完了,但除了“银盾”外倪镇海还准备了很多。
    “这是我们的保密列印/复印机,关键晶片都是我们公司製造不怕泄密;
    这是我们的保密传真机,同样是全自研不怕泄密:
    这是我们的保密碎纸机,自动监测不怕泄密;
    这是——”
    倪镇海一一介绍展品,都是常用且必须的办公用品,大有直接占据整个官方单位的意思。
    唐文赶紧拉住他:
    “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做的?”
    “哦,有时候突然觉得以前单位买这玩意也挺贵还容易泄密,就抽空搞了一下。”
    “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这种小东西有什么困难?”
    倪镇海疑惑不解,又解释道:
    “sse只是做点小晶片,很多部件直接买,提高点要求就行。
    魔都半导体是国內头部也是独一档的晶片生產、研发企业,因为mda项目还能要求头部供应链配合,做这个小意思而已。
    而且我认为这些东西都可以整合到一个体系里去,对未来推广我们的电脑也有好处。”'
    唐文这才意识到此时是真正的蓝海时代,什么东西都是蓝海,各个赛道还没有那么卷差距那么大。
    魔都半导体现在也是实打实的巨无霸,更別提倪镇海膨胀后直接把老东家的人才差点掏空,紧接著又从清北搜罗一批,拥有著原世界线难以企及的研发能力。
    东大从来不缺人才,只是没能在合適的时候聚集起来才造成遗憾而已。
    倪镇海在和唐文解释完后带著眾访客来到一个独特的展台,那里摆著一张桌子以及三台並列的显示器和键盘,但没有机箱只是统一连接到背后有人高的大黑箱上:
    “这是我个人对於未来的一点构想:云处理、云电脑。
    在未来某一个时间段我们可以取消pc,而是集中由全国统一数据中心发放算力处理需求,单位只需要一台廉价的显示器和键鼠就行—..”
    唐文一听就知道世界线闭环了,原世界线倪镇海为了打破wintei联盟的pc垄断就试图另闢蹊径,通过云电脑进行取代。
    但此方案太超出时代,显然不太可能被接受。
    果然访客们虽然很感兴趣,可却没有任何激动的样子,直到“对於云电脑,我还有个巨大的创新是与mda结合!”
    倪镇海一句话又吸引了所有人和唐文的注意力:
    “mda也能作为输入/显示终端,完全可以接入中央伺服器,通过指派算力和功能达到隨身办公的目的,这甚至相当於您隨身携带了一台超算—..”
    事情开始变得逐渐离谱,唐文怎么也想不到mda还有这等妙处,隨之而来的是赵汉德等听眾反应很强烈,显然是被这巨大的前景所吸引。
    毕竟mda的弱点就在於性能完全无法与pc比较,云电脑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虽然暂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隨身携带一台超算听起来是真的很不错哟!
    在听到和mda沾边后眾人硬拉著倪镇海问了半天,唐文一度想要阻止都没能成功,只能暗暗决定阻止这个不靠谱的主意。
    一直等赵汉德带著所有人离开,唐文才黑著脸拉过倪镇海:
    “就现在的网线带宽,玩云电脑?光纤和交换机成本就嚇死人。”
    倪镇海:“这只是思路之一,並且带宽在未来几年一定会膨胀,我算过只要10mbps就完全足够。”
    唐文翻了个白眼,10mbps就是1.25mb每秒的速度,看720p的视频都会时不时缓衝一下,这速度能取代pc?
    “倪师,带宽会进步,可未来操纵系统的体量也会膨胀。”
    倪镇海不以为然,自信地说道:
    “再膨胀能怎么样?个户连100g空间都不完。”
    “——”
    唐文很想把这句话贴在魔都半导体的招牌下面:
    《没人能用完100gb空间》
    暂时略过云电脑,唐文把话题转移到m550晶片和gs1上。
    倪镇海带他来到晶片实验室,苏慧生看到老板后立即晃悠起一块——cpu。
    和4个月前唐文看到的那一块外表没有区別,但內部已经天翻地覆。
    苏慧生:“现在的m550已经正式进入深度开发,这一块晶片的稳定性还未知,但已经具备设计的所有功能。
    接下来我们將对其进行密集测试、优化稳定性、找bug、降低功耗然后就可以正式推出了。”
    “要多久?”
    “设计验证—我还是向您保证在98年內完成,99年1月上市推出的时间点不变。“
    晶片的研发大致要歷经4个过程:
    工程验证(evt)——设计验证(dvt)—生產验证(pvt)——量產(mpw)。
    evt阶段完成后就意味著晶片基础结构確立没有重大错误,进入dvt阶段解决性能达標、功耗、兼容性的问题,然后就可以尝试pvt生產工艺良品率控制,完成前2个阶段就算晶片成功,第3个阶段就是稳定晶片质量。
    唐文掰手指算算,从sse成立挖人开始逆向奔腾、m550前身东江550晶片开始刚好13个月,加上接下来的dvt和pvt阶段6个月,总开发周期长达19个月。
    很快了。
    要知道为了加快速度唐文也抄袭了老马的快速叠代办法:快速流片。
    未来晶片开发之所以难的最大原因就是流片费用高昂,毕竟开动整个晶片生產线就为了生產几百片试验品,费用可想而知。
    未来一次流片几千万上亿足以让一流企业肉痛,所以每次流片前都会精心检查避免浪费。
    现在的流片费用较低但也需要两三百万起步,而唐文的要求是快速变更、快速优化、
    快速流片,短短7个月內m550流片12次,最近3个月更是流片8次,通过实践排查工艺问题。
    在金钱的燃烧中不仅晶片飞速完善,还使得组建的晶片產线也快速成熟起来。
    好耶,今年底就能用上国產版奔腾了。
    唐文心中忍不住欢呼,临时决意给m550晶片开发部发一笔奖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