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惊人财富!吞金巨兽盘古计划!这钱
第679章 惊人财富!吞金巨兽盘古计划!这钱它省不了啊!光阴如梭,转眼就进入了1928年。
新的一年,外面的局势依然混乱,是野心家的天堂也是普通人的地狱。
北边的大陆之上,新势力与旧势力的第二次争斗即将开始。
几个月之后,一场惊天的火车大爆炸将彻底改写历史的走向。
而这一切,都和婆罗洲的古晋没什么关系。
整个城市都感受不到那种风雨欲来的压迫感。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王侯将相、改朝换代永远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反正人类为此已经循环了几千年,也没什么稀奇的。
大家不仅没有左右国家命运的能力,甚至连掌握自己的生活都需要用尽全力。
考虑那些有什么意思呢。
或许在某个寂静的夜晚,某个被生活压弯腰的普通人也会做着美梦:
“要是我一个人就能干翻全世界该多好!”
“不吃香菜!”
1月22日晚。
李奇维在家中和全家人一起度过了美好的除夕夜。
如今的李氏家族,算上李奇维兄弟三人及其子女,人数超过了100人,绝对算是超级大家族。
而他大哥李伯开甚至也快要成为曾祖父了,到时候,李家就是外人羡慕的五世同堂。
这样的大家族在乱世之中就是大海中的礁石,屹立不倒。
李奇维很欣慰地看着这一切,他早已真正融入了这个世界。
新年过后,古晋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商人、游客等,都纷纷涌来。
如今的古晋因为李奇维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亚洲的风向标。
这里的科技之发达,哪怕比之欧美也丝毫不弱。
城市的面积不断扩大,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东方小纽约的称呼名副其实。
甚至很多人私下里都兴奋地说道:
“只要李教授登高一呼,婆罗洲就得姓李了。”
然而,让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李教授一心只想建设,从未有过其它想法。
就好像对方就是纯粹地想建设一个世外桃源。
物理研究所内。
李奇维正在研究和思考,突然沈镜清敲门后,轻轻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
“教授,这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执委会给您送来的邀请函。”
李奇维接过请柬后,快速看了一眼。
虽然他已经明确表示不参加第三届天文大会,但海耳等人还是给他发送了邀请函。
这就是他在天文学领域的地位。
李奇维之所以不参加天文大会,一方面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他已经完成了使命。
宇宙大爆炸、暗物质、暗能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引力波
这些天文学领域中最核心的理论,他已经都提出来了。
剩下的就是发现证据和验证了。
换言之,李奇维已经埋下了种子,至于什么时候发芽结果,只能顺其自然了。
毕竟这些理论哪怕在后世,也有很多是未解之谜。
首先需要物理基础突破,才能进一步发展。
以暗物质为例。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标准模型中的61种基本粒子,能组合出暗物质粒子吗?”
很明显,答案是不能。
这也是暗物质为什么神奇的原因。
它明明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但是却游离在基本粒子体系之外,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后世最主流的说法认为,暗物质粒子是一类“非常特别的中微子”。
因为只有中微子的性质才比较符合暗物质的特征。
所以,有部分物理学家就试图从宇宙中或者从高能粒子碰撞实验中,找到暗物质粒子。
到时候,把这个新粒子往标准模型里一加,搞定问题。(目前毫无进展)
这也是标准模型备受推崇的原因。
它具有极强的框架性和扩展性。
只要发现新的现象,而且能用粒子去解释,那就在标准模型里加个位置就行。
反正现在只有61种,位置还很多,凑齐108个位置最好。
天罡三十六阳粒子,地煞七十二阴粒子!
又或者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4种,基本粒子也有94种?
总之,这些天文学的未解之谜,本质上也是物理学的未解之谜。
所以,李奇维要把所有精力放在物理上。
他把邀请函放在一边,不再关注。
接着,他说道:
“镜清,我让你梳理的婆罗洲科学院财务情况如何了?”
沈镜清闻言,立刻从手提包中拿出资料。
“院长,已经完成,我本来也准备找个时间向您汇报的。”
“目前科学院名下的所有资产,包括海外的先锋集团、布鲁斯集团等,我都已经整合完毕。”
“请您过目。”
李奇维接过资料后,仔细地看了起来。
因为这关乎到接下来的盘古计划,不容有失!
按照他的预计,铀核裂变最多在三年之内就会被提出,到时候,原子弹计划就要正式开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切计划的核心,最终都要靠钱,原子弹也不例外。
李奇维如今已经将自己的所有势力统合在一起,目的就是统筹一切资金和资源。
人员、场地、管理等资源,他都是现成的,唯有资金需要重点关注。
所以,他让沈镜清秘密计算目前科学院名下能抽出多少流动资金。
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一共费了近20亿美元。
其中研发费用仅占10%,剩下的工厂和实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才是大头,占了90%。
比如,单单建造一个分离铀235的气体扩散装置工厂,就费了5亿美元。
一个减慢中子的重水工厂,又费了1亿美元。
人员工资、材料测试、反应测试等都是一些小费用。
甚至原子弹最核心的铀矿原料,反而是小头中的小头。
李奇维虽然有着后世的经验,但他也只能在这些小费用上节省,大头根本没法省。
总不能靠手搓分离铀235吧。
而且由于婆罗洲的工业技术水平肯定不能和当时的美国相比。
说不定,盘古计划还需要费的更多。
因此,他对于资金问题非常敏感。
财务大权他也牢牢抓在手里,防止有人从中作梗。
很快,当李奇维看到最终结果后,终于忍不住露出欣慰的笑容。
“25亿美元!”
“还行!”
这就是李奇维目前的全部流动家底,不包括山河集团那些实体资产。
这个数字绝对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天文财富。
1910年的美国首富洛克菲勒,他的个人净资产是10亿美元。
而现在李奇维已经远远超越了他。
当然,金融很复杂,这25亿美元不能算是李奇维的个人财产,而是属于公司的。
一旦资金被全部抽干,所有公司将面临直接倒闭的风险。
但是为了盘古计划,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了原子弹,他才有了真正的立身之本。
到时候别说区区25亿美元,250亿,他也能轻松赚到!
赚取财富并不困难,守住财富才是关键。
李奇维心情大好,笑道:
“镜清,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我给你放个假,好好休息。”
沈镜清连忙说道:
“好的,感谢院长。”
他虽然神色平静,但内心早已掀起滔天巨浪。
李奇维之所以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那是因为他已经是自己人了。
沈镜清虽然目前还不知道盘古计划的具体内容,但他从“25亿美元”、“还行”这两个词中感受到一种大恐怖。
“天啊!”
“什么样的计划需要用到25亿美元?”
“我知道院长肯定在做大事,但这事也有点太大了。”
“这些钱要是造枪炮,那能造多少?”
沈镜清对国内的情况很了解,因为他的家族有人就在军中任职。
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别说25亿美元了,能有个100万美元,都可以拉起一股势力,占地为王了。
25亿是何等可怕的数字。
绝对能够横推一切。
李奇维看着沈镜清惊讶的样子,反而微微一笑。
这个大帅哥永远都是一副成熟稳重的精英做派,仿佛任何事情都无法引起他内心的波澜。
如果连25亿美元都不能让对方震撼,李奇维都要怀疑他是不是间谍了。
“镜清,如今的你,也该知道一些事情了。”
“我可以告诉你,三年之内,必有惊世之变!”
“我让你汇总流动资金储备,就是在为那场惊变做准备。”
嘶!
沈镜清倒吸一口冷气。
果然和他猜测的一样。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不同了。
仿佛被一条龙带到了天空之上,俯瞰着大地。
他具有了龙的视角!
但是凡人的思想始终无法理解龙之目光所见的景色。
所以,他不解地问道:
“院长,我不明白。”
“您似乎并没有造武器工厂的打算。”
“外界都在传您只想一心建设婆罗洲,把这里打造成科学的净土。”
“所以,您说的惊变是什么,没有枪炮又该如何面对惊变呢?”
李奇维闻言,站起身,慢慢走到窗边,看着窗外。
沈镜清也轻轻地跟在身后,他忽然感受到一股足以改天换日的力量在蛰伏。
李奇维轻轻一笑,说道:
“镜清,我问你一个问题,25亿美元可以买多少武器?”
沈镜清闻言一愣,他没想到院长还真问这个问题了。
他随即想了几秒后,便说道:
“武器的价格和国家、型号、途径等各种因素都有关系。”
“所以我就大概取个平均数计算。”
“以当前的采购价格看:一支步枪20美元;一挺马克沁重机枪500美元;一门150mm迫击炮800美元。”
“消耗子弹的费用就按照各武器本身价格的20倍。”
“计算下来,25亿美元可以采购600万支步枪、23万挺重机枪、15万门迫击炮。”
“目前国内一个步兵团大约需要1000支步枪、18挺重机枪、12门迫击炮。”
“换算后,25亿美元可以武装出3000个步兵团所需的装备。”
嘶!
沈镜清被自己计算出的数字吓到了。
3000个步兵团装备。
这是何等夸张的实力!
难道院长是准备直接购买武器。
沈镜清微微颤抖地问道:
“院长,您的意思是?”
李奇维知道他心中所想,笑道:
“非也。”
“我这25亿美元,只为了造出一件武器而已。”
轰!
沈镜清的耳边仿佛有惊雷在炸响!
饶是他再沉稳的心态,此刻也沸腾了。
李奇维所说的话,简直颠覆了他的三观,如天方夜谭一般。
“一件武器需要25亿美元去制造?”
“是灭世武器吗?”
忽然,沈镜清的眼神越来越亮。
他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不管那武器是什么,绝对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存在。
很快,他的呼吸平静下来。
“院长,我明白了。”
“我一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李奇维满意地点点头。
他就喜欢对方这种快速分析并适应任何环境的能力。
他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道:
“镜清,未来你身上的担子会很重。”
沈镜清立刻恭敬地说道:
“愿为院长肝脑涂地!”
——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当李奇维为了国家和婆罗洲的未来而努力时,他的长子李承道同样也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黄埔理工大学图书馆内。
李承仁惊讶地问道:
“大哥,你真不参加今年的物理奥赛吗?”
今年7月份将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第四届物理奥赛。
那可是吸引全世界所有大学生的盛会。
前面三届的结果已经证明了,凡是在奥赛上取得好成绩的人,最后都成为了物理学界的大佬。
吴有训、伊蕾娜、海森堡、泡利、狄拉克、费米等等。
李承仁早就摩拳擦掌,从刚入学就开始努力积累了。
他知道二哥李承德是肯定不会参加的,因为对方毕业后就要去全球旅行了。
但是大哥李承道也不参加,让他很疑惑。
毕竟按照组委员的的规则,即便是7月要毕业的大四学生,也是可以报名的。
“大哥,你也要去旅游吗?”
李承道停下笔,照着三弟的头就是一敲。
“旅你个头!”
“我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去潇洒。”
“你可千万不要学老二。”
李承仁嘿嘿一笑:
“大哥,你最近到底忙啥呢?”
“还有什么比奥赛更重要吗?”
李承道意气风发,眼神坚定地说道:
“那可重要太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