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49章 以身作饵?到底是谁以身作饵?!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9章 以身作饵?到底是谁以身作饵?!

    第249章 以身作饵?到底是谁以身作饵?!
    滟滪关前。
    汉军弓弩手已轮替四五番,射出箭矢数以万计。
    千余汉军虎贲亦是接连上阵,列盾为墙,徐徐而前,却仍然没能突破吴军第一道滩涂防线。
    滩涂泥淖当中,又被潘濬暗中钉下许多铁蒺藜、木蒺藜,尖头皆没入泥中,防不胜防。
    持盾虎贲踩中者不少,但仍然不断把阵线前推,与吴军前沿阵地距离最近的一次,已不足三十步,但潘濬调来了大量弓弩手,直接对着汉军盾牌密集射箭。
    盾牌经不住箭雨密集打击,崩碎者有之,也有盾手因密集箭雨产生的冲击力太过巨大而持盾不稳,最后跌倒在泥潭里。
    好在汉军强弓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在吴军朝虎贲盾手密集放箭的同时,汉军强弓手也在关兴的指挥下涉足泥潭。
    最后擦着吴军弓手射程的边缘,朝吴军前线抛去更为密集、覆盖面更广的箭雨。
    双方战损大致相当。
    但陷足泥潭的汉军虎贲始终不能突至吴军前线。
    一般而言,汉军作为进攻方,遇到这种有力无处使的消耗战,已经可以考虑暂时退却,先思破解泥潭险滩之法,之后再来尝试了。
    毕竟,这种消耗大量箭矢却没能造成太多杀伤,也没能达成既定战略目标的战斗,极其不经济。
    因为阵地是吴军的。
    汉军不可能在滩涂扎营,而吴军却能在汉军撤走之后收拾战场,回收双方抛洒的箭矢。
    一进一出,一增一减,便会使双方的攻防力量变得更加悬殊。
    但汉军却仍然没有停止尝试。
    一个盾手倒下,又一个盾手顶上,一个弓手倒下,又一个弓手顶上。
    大有不拔此关便誓不罢休之势。
    而如此一来,汉吴二军比拼的,就是谁准备的箭矢更多,谁的弓弩手数量更多,体力更加持久了。
    吴军准备的箭矢十余万,再这么密集射个两三天都不成问题,但强弓手的体力却是有限的,一天能射满一壶箭就已经了不得了,之后再想把弓拉满,便是奢望。
    而如今局势,吴军弓手必须把弓拉满才能将将与汉军弓手抗衡。
    “太常,此间弓手不过千余,现在已经全部上阵一轮,蜀军弓手却未显颓势。
    “再这样下去,恐怕再过半个时辰,我大吴便要落入下风。
    “如今蜀军水师顺流而东,我们又要分摊兵力去下游抵挡,下游同样需要晓习弓弩之士。”
    潘濬参军邓玄之望着沼泽中持盾徐前的汉军,皱眉不已。
    “不如先放蜀军盾手至阵前?
    “我们本就人多势众,又有鹿角壕沟为倚仗,他们身后还有泥潭,一旦与我前军接阵,蜀军后续补援速度定然比不上我们!”
    望楼之上,潘濬没有回话,而是举目看向大江。
    但见江面之上,已有数十汉军艋艟绕过了江心那块突兀而起的巨大礁石,进入了密布沉锥的河道。
    再移目朝上游望去,却见那艘竖有『关』字旗纛的楼船,此刻也已向下游挪移。
    左右扭头,目光于被舟船塞得满满当当的江面上扫视一圈。
    不断有船靠岸,不断有船离岸。
    隐隐约约能看到,靠岸的蜀军士卒,似乎正在把什么东西从船上往滩涂边缘搬运。
    “不能放持盾之卒过来!”潘濬肃容作声。
    参军邓玄之一愣,不明所以。
    前两日被潘濬紧急从巫县调至前线的滟滪关守将,镇西将军孙韶亦是微微一滞,面带忿然之色:
    “太常何意?!”
    他与邓玄之想法一般无二。
    “蜀军这几百先登敢死,锐气已失,体力也应所剩无几!
    “且放他们过来,我大吴既有泥潭、鹿角、土壁等防御工事为佐,又有人多势众之利,区区几百敢死,何足道哉?!”
    孙韶乃是孙河之子,皇室宗亲,更刚得镇西将军之高位,听陆逊之命也就罢了,陆逊毕竟有大功于吴,但对于潘濬这个荆州降人,他向来是有些不服的。
    前段时间,卫旌揭发潘濬与蒋琬私下交通,有叛吴降蜀之意,他就以为潘濬要被校事弄走,结果不曾想孙权竟对潘濬如此信重。
    潘濬先是瞥了眼孙韶,旋即以手指向江畔:“镇西将军以为,蜀人在往岸上搬运何物?”
    孙韶闻声皱眉,这才移目望去。
    他先前注意力一直放在滩涂阵地上,虽然也看到蜀人从船上往江畔搬运什么东西,却没有过多留意。
    这时候顺着潘濬之手望去,才发现蜀军已经在江畔,也就是滩涂的边缘堆起了大大小小几十座小丘。
    “难道是那黑油?”他瞬间想到了曾在西城出现的黑油。
    潘璋自西城回襄樊的路上,从汉水上捞了小半桶顺流而下的黑油,带到了孙权身边。
    吴军核心人物都已经亲眼见识过那黑油的厉害。
    一旦遇火,倾刻爆燃,以水扑之非但不能扑灭,反而会使那怪火愈发炽盛。
    见潘濬无言,他观察旗帜,道:
    “是那黑油又能如何?此间地势北高南低,风向亦利吴不利蜀,纵有黑油,蜀贼亦无能为也!”
    潘濬当即摇头:“十有八九,不是黑油。”
    邓玄之与孙韶面面相觑,紧接着异口同声:“不是黑油?”
    邓玄之沉思。
    孙韶面露忿色:“太常不必再故弄玄虚,你以为是何物?”
    潘濬斜眼看向孙韶:
    “如果我所料不错,蜀人应该早已从细作那里知晓,此处已布下泥潭险滩,并已有破解之法了。”
    “什么?”孙韶登时愕然。
    邓玄之面上亦是不解之色:
    “岂会如此?
    “君侯恐怕过虑了吧?
    “倘若蜀人早已有破解之法,为何不早早用之,一鼓作气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反而让这群敢死先登在此拔足难前,尽失锐气?”
    见二人如此神色,潘濬更加胸有成竹,抚须而言:
    “这便是兵法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了』。
    “蜀人明明有破解泥沼之法,却迟迟不用,反以先登举盾而前,一是以此消耗我们箭矢。
    “第二,便是料到了你们二人适才所建之策。
    “一旦我们放这些盾手过来,再集中优势兵力与其对阵,待大军精锐与其纠缠,轻易脱身不得之时,江畔的蜀军便会一举攻过来了,到时候我们拿什么抵挡?”
    孙韶听完,从错愕中回过神来:
    “那你说,现在怎么办?!”
    “他们会先沉不住气。”潘濬胸有成竹道,“我们只须以不变应万变即可。”
    顿了片刻,又道:
    “把留守后寨那三千余人也全部调到前线来备战罢,今日势必会有一场苦战了。”
    潘濬言罢不再理会孙韶等人,目光也没有继续盯滩涂战场,而是看向往下游驶去的汉军战船。
    此时,已经有二百余艋艟及小型的斗舰驶过江心巨礁,进入沉锥所在的河道了。
    但上游几十艘中大型战船,以及那艘竖有『关』将纛的旗舰,开始停在大江不动。
    潘濬有些失落。
    倘若这艘蜀军楼船顺江而下,结果触锥沉船,他不敢想,对蜀军军心士气将是何种巨大的打击。
    若真如此,则今日之战,大吴必将克敌制胜。
    “君…君侯,快看!”参军邓玄之惊讶的声音,将潘濬从幻想中拉回了现实。
    他顺着邓玄之的手,向大江上游望去,紧接着整个人陡然一愣。
    却见上游三四里外,蜀军舟船不断向两侧让道。
    一艘看不清四层还是五层的高大楼船,正徐徐顺流而来。
    江面之上,蜀军鼓声骤然大起,较之先前,明显更加急促,传递的情绪亦更加振奋。
    “难不成…蜀主来了?”孙韶忽然想到了什么。
    邓玄之亦是错愕:“什么?不可能吧?”
    孙韶既惊且喜,心神俱颤:
    “怎么不可能?!
    “刘禅自去岁亲征以来,每有大战,必禀纛亲督,如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另一边,潘濬望着楼船,心跳已经到了嗓子眼。
    孙韶说得没错。
    自西城一战步骘败军被擒后,吴国耗费无数,从蜀魏二国内部打听到了蜀魏关中诸战的诸多细节,从而知道了蜀主刘禅在过去一年里,在战场上的众多亮眼表现。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毫无疑问便是设下水攻之策,并以身作饵,终斩曹真的第一战。
    以及刘禅亲自禀刘备汉中王纛、旧天子纛,还有刘禅自己的汉天子纛,三纛入阵,拔剑督军的克复长安之战。
    甚至还听到了极夸张的言论,说刘禅竟于万军当中弯弓射杀一名叫作王双的魏将。
    对比当年孙权在逍遥津一役为大军殿后,付出了惨痛代价,再对比曹丕亲征江南,仗没打起来就差点翻船身死,二人俱为天下笑,刘禅打出了何等辉煌的战绩?
    虽然多半有夸张的成分,但不论如何,以身作饵,入阵督军,已经可以看出蜀主刚烈之性。
    倘若不是刘禅如此性格,以他对孔明的了解,孔明绝不会在如此关节在西城与大吴破盟一战,而是会稳扎稳打,先夺凉州,再徐图中原,待曹魏破灭之后,才会选择与吴一战。
    而吴蜀已然破盟。
    刘禅更是出现在西城,还与廖式见了一面。
    如此想来,刘禅龙纛再至,亲督吴蜀大江首战,为刘备、关羽报仇雪耻,何疑之有?!
    这不是个安分的主!
    不多时,那艘楼船来到了竖有『关』字将纛的楼船边上。
    有眼之人都能看出,这艘楼船显然比关兴所在的楼船高出一截,大上一圈。
    “上面可有蜀主龙纛?!”潘濬凝眸远眺,但却没能发现属于蜀汉天子的金吾纛旓。
    “没有。”孙韶有些失望。
    邓玄之亦道:“唯有一面『陈』字将纛而已。”
    “永安督陈到。”这时候,潘濬也看清了高牙大纛上的『陈』字,脑子里浮现出那昼夜随侍刘备左右之人的身形样貌。
    举目四望,但见大江下游,所有能够登陆的浅滩前,已布满了蜀军的艋艟斗舰。
    不少蜀军已经弃船登陆。
    “——咚!!!”
    就在此时。
    汉军大鼓浑厚之声响彻大江!
    紧接着,数以百千计的鼓声一时俱起!
    “——咚咚咚!”
    “——咚咚咚!”
    “看…君侯,蜀军在做什么?”
    邓玄之忽然发现,江畔数千蜀军在鼓声响起后,一个个排着队将堆积如山之物往滩涂上搬运。
    “他们…他们似乎在填滩涂?”孙韶错愕道。
    真被潘濬说中了,蜀军竟然真的知道这里有滩涂,并且已经准备了破解之法。
    不过小半刻钟时间。
    蜀军便凭所备之物,在滩涂上填出了几乎一里宽阔的道路,距吴军阵地已不足百步。
    孙韶一阵后怕。
    如此疾速,倘若适才真放蜀军先登敢死上前,以优势兵力与他们纠缠在一起,恐怕蜀军瞬间便能在守备薄弱之处前铺开一条通路,然后再以精锐之师直接杀出一条通路。
    真若如此,此关如何能守?!
    虎贲之士仍轮番持盾向前,替后军吸引吴军弓弩的远程火力。
    后军则顺着沙袋、干草铺出来的大道不断向前。
    潘濬孙韶连连下令,调来人手增援所有防备薄弱之处。
    当能做之事都做好之后,孙韶才回到潘濬身侧:“真如太常所言,蜀军还是沉不住气了。”
    孙韶总算放下对潘濬的成见,感慨于他的先见之明:“太常,现在怎么办?”
    此时,汉军已有一支前军顺着那铺出来的一里宽阔的道路,杀到了吴军阵线前。
    但大江之畔,汉军带来的物资还有很多,后军在不远处,又开始铺设另外一条可供行军的道路。
    潘濬看向大江,心里有种想法。
    虽然船上没有蜀主的金吾纛旓,但刘禅未必不在船中。
    “孙镇西,此间战事全权交予你了!”潘濬话语掷地有声。
    随后看向亲军,喝令道:“打出我的将纛!把蜀军那艘楼船诱到下游江锥所在!
    “一旦主将之舟触锥沉江,蜀军势必大乱!
    “若此计能成,你我必大破蜀军于此!!!”
    潘濬自己做了什么事自己最清楚不过,深知刘禅、陈到、关兴这些人对自己有多恨。
    以身作饵,不愁蜀军不来!
    吴营,一声大鼓响起。
    前将军潘濬将旗打出。
    数千将士随潘濬向下游杀去。
    吴军士卒闻鼓见旗,士气陡增!
    潘濬一边顺着小径一路向东,一边目光紧盯陈到将旗所在楼船,当他小跑大约半里路后,精神陡然为之一振。
    陈到楼船,动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