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害人不浅
第1186章 害人不浅高振东却笑着摇了摇头:“不,elf这东西,不论潜艇是否进行长波通信,永远都是存在的,虽然微弱,但是对于飞机这个体量能携带的设备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达到检出限的。”
???
高振东这句话,别说其他人了,就连祝工都瞪大了双眼一脸懵逼,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我就是搞潜艇的啊,虽然不是负责型号总体,但是对于其他子系统还是多多少少有了解的,没听说哪条潜艇是在不停的发射elf的。
这样的潜艇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的在规划、论证、设计中的也没有啊。
但是他知道,高振东一定是发现了什么自己没想到的东西,甚至这件事情是整个团队都没考虑的。
“高委员,能详细解释一下么?”祝工马上就来劲了。
高振东点点头:“祝工,众所周知,潜艇是钢铁做的,钢铁在海水中的耐腐蚀性可不怎么样,为了保护艇体,往往会施加阴极保护措施,而且这种阴极保护措施不是牺牲阳极保护,而是外加电流保护,对吧?”
这事儿是不是众所周知高振东不知道,但他知道祝工是一定知道的。而且牺牲阳极用在这里不合适,潜艇的防腐蚀阴极保护措施一般都是用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就是把艇体变成电化学原理中的阴极,接收电子,从而不会被腐蚀。
祝工听见这话,瞠目结舌,这话他还真不好答,特么的犯纪律啊!不论回答是或不是,都不合适。但是高振东作为材料学专家博学多才的另一面,他算是再次彻底领教了。
看见他的样子,高振东大概明白他的为难,并没有等他的答案,而是自顾自的往下说:“在这种情况下,壳体、海水、螺旋桨之间会产生电流回路,这是必然产生的,因为这种回路就是这种保护方法的目的,没有它也就没法保护艇体。但是这会带来一个问题……”
得,果然,虽然高振东还没说完为什么,祝工已经意识到了,这毛病是个胎里病。
“……螺旋桨旋转,会造成这个回路的电阻变化,螺旋桨的旋转是周期性的,而周期性的电阻变化,会造成回路电流的周期变化……”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交变电场产生交变磁场,最终产生电磁波,而这个电磁波的频率,和螺旋桨的转速高度正相关。
难怪是elf,螺旋桨的转速产生的电磁波,恰好就在elf的频率范围内。
而剩下的事情,不用高振东继续说,同志们都了解了。
——elf之所以被用来通信,就是因为这货频率低衰减小,这意味着飞机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就发现潜艇。
而且这东西完全不受天气、海况等的影响,除非潜艇螺旋桨彻底停转,否则永远有如附骨之蛆,将潜艇缠得死死的。
而且elf探测有个好处在于,这种信号的探测手段,甚至比声呐还要来得成熟,之所以以前没有,是因为没想到那个方向上,一旦想到了,想要做针对性的装备,其实比声呐还简单。
祝工这才意识到高振东在会议开始时那句“接下来就要给你找麻烦了”是什么意思。
抛开已知的麻烦如声呐,不能解决的麻烦如重力梯度,全部加起来都没这事儿麻烦,艇体是不能不保护的,而且还很难去掉这条保护措施,要知道潜艇这条钢铁巨兽,是在多种保护措施的联合作用之下,才能在海里挺那么久的。
“这种方式发现距离多少?”祝工知道,相比各有缺陷的其他手段,除开声呐和磁异探测器之外,这东西带来的麻烦是最大的。
废气,针对性过强,应用范围窄。
红外、激光,受潜深、天气影响。
尾流,受潜深、海况影响大,听起来那个未知雷达的技术好像比较难。
重力梯度,技术困难,不见得能用到反潜上。他现在算是明白了,这货能让高振东都说出一个“难”字儿来,那说明是真的难,至于为什么,那还用说?
高振东给出了一个数字:“以当前技术条件来说的话,大概是1公里。”
1公里这个数字可不小了,那就意味着一架巡逻机或者反潜舰能获得两公里的探测宽度,这对巡逻机来说意义重大。
就算是有各种声呐这种搜潜手段的反潜舰,这东西也是非常好的补充,毕竟这玩意只要螺旋桨不停转,那就永远都在发射。
“这……”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个东西吧,潜艇想要对抗,主要只能从探测距离着手,这东西的探测距离不算很大,能躲过去。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及时停机也是个办法,当然,停机时机很难掌握,因为潜艇根本不知道头上什么时候有飞机。但是除非改艇壳体材料或者是换保护方法,否则没什么解决方案。其实就是一句话,在全副武装的反潜巡逻机面前,潜艇除了大潜深躲藏,没什么机会。”
要不然上2.5常在具备条件之后,为什么都狂造反潜巡逻机?因为这东西好用啊!
反潜巡逻机对付潜艇的手段,远远不是一般人通过照片看到的那个磁异探测器以及腹部密密麻麻的声呐浮标那么简单,这两货其实已经是发现潜艇后开始围猎才会用的,真正能让反潜巡逻机在大范围上发现潜艇的,其实是足够精度的各种尾流探测手段。不过这东西是后话,今天是不可能在这里再说了。
当然,高振东口中的“全副武装”,现在还不存在这种反潜巡逻机,包括旗佬也没有。
“嗯,看来水下矛盾之争,任重道远啊。”
倒是搞反潜的同志高兴得很,高委员提出来这东西思路刁钻,角度歹毒,但是技术本身却是不太困难,甚至到了一听就懂的程度。
这事儿后面都不用去找高委员,去雷达所、通信所、电子研究所之类的单位,找同志定制一个elf探测设备就行,往别-6上面一装,又添一利器,这东西甚至能和热尾流热像仪一起,成为别-6上面最早实用的新型搜潜装备。
以现在的潜艇的潜深和特性,就只是这两个装备,对潜艇就已经有了很大威胁,等到所有装备都凑齐,形成套装,变成高委员口中的“全副武装”反潜巡逻机,到时候看哪国的潜艇敢进来!
经常玩游戏的同志都知道,套装凑齐,是有额外属性加成的。
散会的时候,防工委和海军的领导叫住了高振东。
“振东同志啊,你这是替我们解决了大麻烦,同时又带来了大问题啊,搞反潜的同志倒是开心了,但是做潜艇的同志反倒要睡不着觉了,害人不浅啊。”
防工委领导半开玩笑,海军的同志却是大手一挥:“别听他扯淡,振东同志,我们就需要你找出来的这些麻烦,麻烦被同志找出来,早有准备,比起被敌人秘密攥在手里,突然对付我们,还是要好多了。今天你的这些反潜手段啊,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就算是技术上一时间解决不了,我们也要从战术战法上早做准备,有应对之策。”
高振东笑道:“其实这里面有一部分,只是我对未来反潜技术的展望,短时间之内,不论敌我,想要实现这全套技术,都有困难。”
海军的领导笑道:“没关系,我们未雨绸缪,战术战法要进化,必要的时候,潜艇技术也是要跟上的,也许现在做不到,但是我相信我们总有一天能做到!”
——
给海军和研究潜艇的同志全方位的提了个醒之后,高振东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就在《日报》上看见了一个消息。
终于该来的还是来了,如果是上辈子亲眼看见这个消息,他可能会很高兴。
但现在看见这个消息,高振东却没那么高兴了,主要是对手太菜,现在已经不能刺激他的多巴胺。
没错儿,脏三那个躺着板板弹弦子的前首领,终于还是没逃过他该有的命运。
——死了!
要不说一国之首就是牛逼,弹弦子弹起来都比普通人扛得久。
然而他比高振东前世所知的还惨,他是亲眼看着自己国土上的一出出闹剧,他最想解决的问题非但没有任何解决,反而比高振东上辈子所知的更为严重,直接爆发。
所以这货不但躺板板躺得更硬,而且死得比高振东上辈子所知的还要快,连63年底都没能扛过去。
高振东看着报纸上的报道,摇着头发出了一声讥笑。
第一个“世界第三”彻底倒下,看这东一块西一块,蓝一块红两块的,在几十年内都别想翻什么身。
高振东放下报纸,心情愉快的来到三分厂,刚进办公室,就有同志来找他,看样子是被高振东去防工委开这两天会给耽搁住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导研院的同志,一进门就乐呵呵的道明来意。
“高顾问啊,我们又来找你了,那个双脉冲的事儿……”
这个时候,就得叫高顾问才显得亲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