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293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求月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93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求月票)

    第293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求月票)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看着这一切。
    看着那已经渐渐有了章程的机器,甚至就连如今的他都不由得心绪波动了起来。
    这可是一件天大之事!
    倘若真的能够步入蒸汽时代,那顾氏接下来可以做的事可就不止是目前这些了!
    生产力的提升,信息交互速度的提升.
    可以说——
    只要能够成功踏破这一步,那当前对于顾氏的种种限制都将会迎刃而解!
    他又怎么可能不期待?
    甚至顾易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以目前的状况,倘若当真让这“蒸汽时代”提前这么多年降世,那现代的变化将会变成什么地步?
    这绝对会引起滔天的变化。
    以原本历史的角度来看,自蒸汽时代之后。
    整个世界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而如今顾氏的出现让蒸汽时代提前这么多年降世,那其中的变化又岂能想象的出来?
    当然,他自然也是有着一些顾虑。
    ——自是修正的限制!
    顾氏如今看似一片通途,但实则所背负的压力确实越来越大。
    无论是整个九州的跃进也好,亦或是如今即将打破的门径也罢,这一切的发展都与整个顾氏息息相关。
    他不得不去考虑这一切。
    毕竟整个游戏的“规则”摆在那里,他可不信顾氏会如此的顺遂下去。
    不过好消息就是,如今他的手中还掌控着一件神级道具。
    于顾易而言。
    他倒是能够接受如今顾氏所做的一切失败,但只要留下了机会,以当前顾氏的种种底蕴与声望,那便一定有着翻盘的希望!
    同样,他手中还有着不少的成就点。
    这也是顾易最大的底气之一!
    时间匆匆而逝。
    应天府。
    作为如今整个天下的核心所在,倚仗江南富庶与漕运之利,其势日盛。
    城郭扩建,街巷纵横,商铺鳞次栉比,四方货殖云集。
    运河之上的官船漕舶与商船帆影交错,昼夜不息,将东南米丝、海外奇珍源源输入,市舶司前,高丽参、倭国银、南洋香货堆积如山,再由此发散九州。
    这就是当今九州的政治中心。
    而同样,也是整个九州政治中心。
    作为当朝太傅。
    顾霖自是始终都在这应天府之中处理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确实十分擅长于治世。
    尤其是在当今天下的状况下,顾霖处理起来各般的政务更是井井有条,在一众人才的辅佐之下,很少出现问题。
    但万事自是不会一直顺遂。
    随着顾霖的年纪越来越大,整个宋庭内部的种种矛盾亦是渐渐升了起来。
    不,或许不应该说是因为顾霖的年纪变大。
    而是因为利益。
    此时,冠军侯府。
    书房内的气氛比往日凝重数倍。
    烛火映照下,不只是江南出身的官员,连带着几位北方大族出身之人,以及朝中几位实权派官员,都罕见地齐聚于此。
    而他们今日再次前来的目标也只有一个——海运之利!
    “太傅,”一位江南出身的户部侍郎率先开口,语气恭敬却暗藏机锋,“如今海贸兴盛,一艘千料海船往返南洋,其利可抵千顷良田。”
    “然市舶司‘特许’之制,利权过于集中,东南沿海百姓、乃至天下有心报效朝廷之商贾,皆翘首以盼,愿为朝廷开拓海疆、增辟税源尽一份心力啊。”
    他话音刚落,一位蜀中锦官世家出身的官员立刻附和:“侍郎所言极是。”
    “太傅,海贸实乃天下之利。”
    “蜀锦、景德瓷器、乃至北地药材皮毛,皆可借海路远销外洋。”
    “如今特许寥寥,诸多物产难觅出路,民间资本空置,唯有经过漕运入海,路上消耗不知凡几,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
    “下官还请太傅细细思量!”
    另一位掌管部分漕运事务的官员也沉吟道:“漕运压力日增,损耗巨大。”
    “若能将部分货物分流海运,实可减轻朝廷负担。”
    “然若无足够海船、熟悉航路之商队,此策亦是空谈。
    “太傅,下官建议,或可适当放宽民间造船与远航,于国于民,似为两便.”
    一声声铿锵的声音不断在堂中响起。
    这些人已经连续提议此事多日了。
    说白了,就是想要顾霖彻底放开对于海贸的种种限制。
    ——比如.要经过漕运.要经过市舶司的审核等种种。
    至于原因自然也很简单。
    只是为了利益。
    其实当前大宋的海贸体系已然是十分成熟,各地之间的商人通过漕运带动百姓,最后朝廷的管控之下统一入海。
    这种体系所能够带来的效果,自然而然便会喂饱无数的百姓。
    不仅仅是搬运货物包括漕运沿途的种种
    这一切看似琐碎的事情其实都能够给无数的百姓带来一条活路。
    而同样的,在合理的监管之下。
    朝廷对于这一切同样也更加善于管控。
    顾霖没法完全放开海运,包括顾易同样也不会准许他这样做。
    如今的天下并非是大唐之时。
    海运体系在经过数百年来发展后,已经渐渐成熟了起来,且不说所有人都能远行,但近海的贸易却是人人皆可染指。
    若是彻底放开了海运,那以当前信息的管理速度而言。
    那只会引起一个结果。
    那就是民间财富的过盛,进而引起地方豪强的快速崛起,让九州再次回到了老路上。
    这对于一个封建王朝,而言绝对不算什么好事。
    而这些人想要让顾霖解除限制的原因自然同样也很简单。
    无非是想免除掉一些漕运上的成本。
    除此之外,再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
    因为有着御史台再加上琉球海军的存在,如今顾氏对于海运的监管是十分严格的。
    若非如此的话,这些人其实也不用一直来求顾霖。
    换句话来说。
    在他们看来,顾霖这同样也是断了他们所有的人财路。
    看着面前的众人,顾霖的表情仍旧是十分平静。
    他当然知道这几个人也只是代表罢了。
    如今海运之中的利益实在太大,足矣让任何人心动了,这些人也只是代表罢了。
    但他们无论背后站着任何人,顾霖都不可能答应此事。
    他甚至都没有多说一句话。
    直接摆了摆手。
    当下,便立刻有人冲了进来,朝着一众官员做了个请的手势:“诸公,还请回吧。”
    见到这幕,这一众官员的脸色也是立刻难看了起来。
    但看着那已经重新拿起了奏疏的顾霖,这些人犹豫了片刻,终是不敢再多说什么废话,当即便一个接着一个的拂袖而去。
    而就在当夜,应天府一处不起眼的宅邸内,白日里在冠军侯府碰壁的官员们再度聚首。
    “顾公此举,实是断了天下人的财路啊!”江南出身的户部侍郎陈明远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中满是愤懑,“东南海商,蜀中锦官,乃至北地皮货、江西瓷窑,谁不想将这货物直发海外,免去那漕运层层消耗与市舶司的严苛审核?”
    “这其中的利差,何止倍蓰!”
    “各地的那群黔首们.夺走了我们多少的利益?”
    闻言,转运副使王璞显然是有些动怒了,重重放下茶盏,声音低沉:“他这便是那座横亘在吾等面前的大山!”
    “搬不开,绕不过!”
    话音刚落,旁边一位年纪稍长、出身淮南世家的光禄寺少卿李守仁立刻骇然变色,急声制止:“慎言!慎言!”
    “王兄岂可出此妄语!”
    “顾氏五代治世,辅佐大宋百余载,其千载声望根基,更是早已深入九州四海,民间视若神明,岂是吾等可以撼动?”
    “此念想都不可有!”
    “当小心御史台的那些鹰犬!!!”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一片寂静。
    众人脸上皆浮现出无力与沮丧。
    此话说的确实对。
    面对如此根基的顾氏,他们就根本不知该如何撼动。
    王璞也自知失言,颓然坐下。
    整个房间之内就这样沉默了良久,但就在这一片寂静之中,吏部考功司郎中赵文渊却是忽的压低声音道了句:“顾公.终究是年事已高矣。”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气氛瞬间便是一变。
    所有人都听出了他此话之中的意思。
    他们或许搬不动顾氏这座山,但可以等!
    等待时光自然带走这座高山!
    “可他一日在位,便一日挡着吾等的路!”蜀中来的锦官院判周世安忍不住抱怨,“江浙的丝、闽地的茶、景德镇的瓷、乃至我蜀锦,若能直通外洋,获利何止翻番?”
    “如今这海贸之利,吾等只能捡些残羹冷炙。”
    “长此以往,家族何以维系?子弟何以进取?”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利益这种东西就是如此,纵使当前大宋的朝堂情况仍旧还算不错,但也不可能所有人都绑在一条战线上。
    当外敌倒下的那一刻起,内部的矛盾便会被无限拔高。
    或是争利,或是争权。
    总是无法避免。
    “诸位,”陈明远环视众人,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试探,“你们说待顾公百年之后,顾氏是否会效仿其先祖旧事,还政于天子?”
    “毕竟,当年太祖皇帝托付国政于顾氏,本意也只是希望顾氏能助大宋一统天下罢了。”
    “如今天下已定.”
    “于情于理,或都不应该再让顾氏继续掌控权柄了!”
    此话一出,瞬间便让在场之人的眼神微微一亮。
    顾氏还政可是有着传统在的!
    而且陈明远此话说的倒也不错,如今天下已然一统,于公于私顾氏都不应当在这样继续掌权下去了。
    如若不然的话,这天下究竟是赵家的天下还是他顾家的?
    且这还未完。
    几乎在下一瞬间,众人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一个人。
    ——天子!
    其实大宋的皇帝除了赵匡胤之外,绝对是历朝历代皇帝之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了。
    但还是那句话。
    人心本就善变。
    外部有着强敌是一回事,没有了外敌又是另外一回事。
    难不成他赵家的皇帝,当真愿意一直活在顾氏的阴影之下嘛?
    没有人会去主动提这个问题。
    并非是不敢,只是因为不需要。
    都无需多言他们便知道答案。
    且这答案对于他们这些人同样也不重要。
    哪怕就算天子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也无妨,他们也可以去创造问题!
    这种手段,虽然并不高明,但却极为的好用。
    顾氏的千载名望确实不可撼动!
    但这些名望在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负担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吏部考功司郎中赵文渊眼中精光一闪,捋须沉吟,“顾公如今紧握权柄,限制海运,固然有其道理。”
    “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东南西北盼海贸之利者,何止万千?”
    “吾等何不.让这万千之声,汇聚成浪?”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明明什么都没说,却亦是直接点出了其中关键,在场之人几乎瞬间便明白了他的心思。
    短暂的沉默后,陈明远再次开口,语气中仍带着最后一丝犹豫:“若是被御史台的鹰犬察觉,我等恐怕.”
    话未说完,周世安便冷声打断:“怎么?陈侍郎到了此时还畏首畏尾?”
    他冷哼一声,目光锐利如刀,“顾氏挡住的岂止是我们的财路?”
    “经此一事,以顾公的性子,陈侍郎以为我们此生还有在朝堂上施展抱负的机会吗?”
    “哼!”
    “且他顾氏又能如何?”
    “我等天南海北之人哪个不是地位非凡,只要能够齐心,又何尝不可搬山?”
    这番话如同最后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众人心中残存的顾虑。
    确实,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甭说他们舍不得那滔天的利益。
    对于他们这种走到了官场之上的人而言,又有谁没畅想过纵横在官场之上?
    这件事,本来就没得选择!
    只是短暂的寂静。
    下一瞬——
    一声声的应答声便直接响了起来。
    “好!”
    “既如此,那我等便博上一博,无非便是一死罢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