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迎立新帝,共击陈袁
第381章 迎立新帝,共击陈袁四月二十四日,刘协禪位於袁术,四百年之汉灭亡,陈袁由是继之,
四月二十八日,益州牧孙坚於鱼復发討贼文,表示袁术篡汉自立,非人臣之道,今將为汉室復仇。
孙坚文一发,荆、益二州郡国无不譁然,谁不知孙坚为袁术帐下大將,袁术登基之日便册封孙坚为大將军。而今孙坚割据益州反叛,眾者无不震惊。
不只是二州兵吏震惊,当事人袁术直接震怒不已。
“啪!”
茶盏被袁术重砸到地上,精美的玉盏四分五裂,玉片散落,蜜水飞溅。
“孙文台,我凭你娘!”
袁术一改往日的形象,骂骂咧咧说道:“乃公待你恩重如山,从一介武夫提拔,先是將军,再是封侯,今更是封你为大將军,国中地位更是仅次於朕。然却作乱巴蜀,发討我,你之心肠莫不是被狗吃了不成!”
袁术愤怒的面孔下,更多是被伤透心的难过。他虽猜忌孙坚,但却没有想过除掉孙坚,反而考虑到种种原因,不断重用孙坚。
而今让他没想到,他引以为重的大將竟一直在忽悠自己,在自己称帝建国之际,率先站出来反叛,且还发表文,这无疑是重重扇他嘴巴子。
“来人!”
袁术一脚端翻案几,骂道:“点齐兵马,遂朕西征,我非斩了孙坚不可!”
“息怒啊!”
见袁术怒火上涌,渐渐无了理智,阎象上前阻拦,说道:“陛下,今初登大位,人心浮动。陛下需先稳治下诸郡,再议討伐孙坚之事。”
袁术怒声说道:“孙坚发文討我,我不率军討之,岂不让世人非议。况蜀中尚有我袁氏旧部,此番如能西征破巴东,应者將是如云。”
阎象说道:“从今时观之,孙坚暗含反叛之心久矣。若以象所料不差,孙坚已命人收缴陛下旧部兵权。以有心而算无心,陛下仓促率兵西征,恐是难破巴东郡。”
说著,阎象提醒道:“陛下,昔孙坚析分巴郡,以幼弟孙静为巴东太守,恐便是为今时而准备。”
阎象越说孙坚事先布置,袁术脸色越是难看,问道:“卿莫非欲言孙坚西征巴蜀,便是有意割据叛乱。”
“或许如此!”
阎象嘆气说道:“昔孙坚被陛下羈留於宛城,恐在那时便心生怨念,遂献玉璽於陛下,以求西征巴蜀。而在陛下称帝之时,孙坚將家眷悉数接至鱼復,故若说孙坚无备,则令人难以相信。”
袁术回想孙坚近年来中的种种疑点,脑子顿时清醒不少,瘫坐在榻上,咬牙切齿,说道:“孙坚以玉璽换西征巴蜀,並趁朕禪让称帝之时,挟大义而討我。看来他早有叛我之心,狡诈小人,不杀难泄我心头之恨。”
“陛下,孙坚割巴蜀而叛,其行为令人愤慨,但却可见汉室威德犹在。”阎象劝道:“故象以为陛下不妨抚人心,再观天下形势而用武。”
袁术脸沉阴鬱,看向蔡瑁、越,问道:“二卿以为何如?”
见袁术点名,前越暗嘆了声,说道:“稟陛下,越以为阎君之见有理,孙坚率军破巴蜀,从者识孙坚而不知陛下。今孙坚闭关而叛,恐是早有谋划,故不宜妄动刀兵,需先抚慰人心,征討治下小贼余孽。”
袁术心有不满,继而看向蔡瑁。
见状,蔡瑁便知袁术希望能听到他的支持,犹豫少许,说道:“稟陛下,二君所言不无有理,然孙坚为叛逆,今不出兵征討,恐会令奸侯张狂。但考虑治下人心,瑁以为陛下不妨拜大將统水师,坐镇於夷陵,观形势西征。而陛下留守宛城,安抚治下人心。”
“何人可率大军出征?”袁术问道。
“孙坚为江汉之猛虎,善水师,长用兵,非大將莫能胜任!”蔡瑁低头说道。
袁术沉吟少许,说道:“让桥率步骑万人,由张允、文聘率荆楚水师万人,以两万大军西征。”
“诺!”
蔡瑁迟疑了下,说道:“张允身体不適,今尚在府上休养,故陛下恐需选他將出征。
,
刘表被袁术所擒,便一直在袁术帐下效力。今袁术称帝,倒是封刘表为九卿,算是奏了个人头。
张允本为刘表外甥,但见刘表仅有虚名而无实权,遂攀附上蔡瑁。而蔡瑁有意发展爪牙,於是便提拔了张允,將其安排为將。今袁术欲西征孙坚,然蔡瑁深知孙坚之驍勇,怎会让自己的爪牙率兵赴死。
袁术不知蔡瑁所思,遂改换人选,说道:“那便让刘勛率兵出征!”
“诺!”
在袁术为孙坚反叛而愤怒时,今袁术称帝的消息已是流传开,如曹操不仅收到袁术称帝的消息,更收到孙坚发文征討袁术之消息。
舒县,郡府。
曹洪脚步匆匆入堂,说道:“使君,荆州有剧变!”
曹操持笔批覆文书,不紧不慢问道:“可是袁术篡汉自立了?”
“使君英明!”
见曹操事先便知袁术称帝,曹洪敬佩道:“二十四日,陛下禪位於袁术,袁术登基称帝,国號陈,改元建仲。”
“两汉四百年今却亡了!”
纵曹操事前料到刘协禪让之事,然今听到袁术称帝,心中难免悲伤,感慨说道:“昔我与袁术共匡汉室,而袁术却行篡逆之举,实令人不愤啊!”
“汉室早该亡了!”
曹仁冷笑了声,说道:“州郡贪腐,民不聊生,阉党乱政。今下宇內顛覆,四海沸腾,汉室有名无实,与灭国有何区別!”
“不可胡言!”
曹操授须而嘆,说道:“袁术篡位,汉室灭亡,陛下踪跡不知。故夫天下之大,却不知將以何人为尊。”
莫看曹操为割据军阀,表人官爵不在乎朝廷是否会接受。然今知汉室灭亡,曹操顿时有些无主,下次表人官职,他將向谁表奏,心中顿生空荡。
曹洪顺势说道:“不仅於此,袁术称帝之时,孙坚据巴蜀反叛,发文声討袁术,言为汉室復仇。”
“哦?”
曹操顿时吃惊,说道:“孙坚竟反袁术?”
“然也!”
“彩!”
曹操鼓掌而笑,谓左右说道:“我本忧孙坚下巴蜀,袁术將遣他討我。而今孙坚据巴蜀而反,不仅断袁术一臂,更是重创袁术声望,我今將无远忧尔!”
荀或从席上而起,拱手说道:“使君首唱义兵,因京畿动盪,未能迎奉陛下。而今天子生死未知,观高祖昔日之所为,东伐项羽为义帝素,令天下人归心。故国不能一日无主,使君振奋义士,何不迎立新帝,以正君臣纲纪。”
“袁术篡汉自立,人心不朝。使君迎立陛下,义士朝服。时君持正统以伐不义,则有人和之利,如江左义士將归之如巢。”
“迎立新帝?”
曹操步负手,深思其中利弊,问道:“仲德以为如何?”
程昱说道:“使君欲以淮南为疆,而今九江郡由刘所据。然使君如能迎立新帝,则能以寿春为都城,时尊刘为司徒,使君將能执掌九江。庐江、广陵、九江三郡人口殷实,使君大治之,將能得数万精兵,或能北伐豫州,或能南渡江左立业,此將有一国之业矣!”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今需与刘商议,共立汉帝,以寿春为都,册封百官。”
“使君英明!”眾人恭维道。
“使君,今册立汉帝虽好,但欲与袁术爭锋,还需行合纵之计。”一人忽然开口,说道。
曹操定晴望去,见是归附他不久的谋土刘哗说话,和顏悦色,问道:“何谓合纵之计,而子扬之策从何而出?”
昔荀或拉著郭嘉投奔曹操,彼时郭嘉欲观望曹操才能,故未与曹操深入接触。而曹操因有戏志才,且初据充州,正值春风得意之时,故未能大用郭嘉。
在曹操失去兗州之后,郭嘉见曹操欲南下江淮,遂留在颖川郡,未能跟隨曹操南下,
欲继续等候明主。
至江淮不久,军师戏志才病逝,曹操深感无人可用,询问荀或可有人能代戏志才。荀或表示郭嘉已走,今欲代戏志才者,唯初入军的九江刘哗。
曹操与刘哗交谈一番,深感为大才,遂拜为祭酒,代戏志才之位。
刘哗微微而笑,说道:“孙坚据巴蜀而討袁术,而使君与袁术为生死之敌,今使君不如遣人联络孙坚,约东西並击袁术。”
“不仅於此,哗闻袁术遣將征交岭,被刘备设计所败,而刘备为袁术之仇寇,故使君不如联繫刘备,再约三家並击袁术。”
“袁术临三面之敌,將无法举重兵以凌使君。凭使君之兵略,將能扫破江左,西征荆州,北取徐、豫,成东南之霸业。”
“彩!”
曹操大为讚嘆,握住刘哗的手,说道:“子扬有张良之才,今得子扬献谋,则江左可图矣!”
今时的曹操心情很好,自南下江淮以来,他顿感豁然开朗,不似在充州那般处处挣扎。今按荀彧、刘哗之策,他不仅能吞併九江郡,更能与刘、孙二家共分袁术。而他如能占据江左及与淮北,他將有能力爭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