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363章 福泽绵长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3章 福泽绵长

    第363章 福泽绵长
    马寻从来都不指望偶尔吃一些粗粮就可以让天潢贵胃、达官显贵记起来来时路。
    尤其是含著金钥匙出生的孩子们,他们更不知道真正的苦是什么样。
    不过偶尔让他们吃吃“忆苦饭”,让他们稍微对苦、对曾经的困难稍微有点概念,这就行了。
    一路上勛贵子弟叫苦连天,可是碍於马寻和朱標的威严,就算是再难吃的饭菜也必须下咽。
    想要说饱了不吃?
    真以为就只负责放饭呢?
    这是得盯著必须吃下去,敢偷奸耍滑的话,那就准备被收拾好了。
    一路虽然不少勛贵子弟叫苦不迭,不过好在总算是到了凤阳。
    这些勛贵子弟肯定是回到各自府邸,在凤阳这些勛贵都有皇帝的赐宅,养著一些族人、旁支,这也是以后功臣们告老后的安排。
    马寻则是带著皇室子弟直接住进了中都皇城,短暂的休息就开始沐浴、斋戒。
    朱標找到了马寻,说道,“舅舅,您看看这碑文,要不要帮忙润笔一下?”
    马寻有些奇怪,看了內容一下子愣住了。
    这就是『大明皇陵之碑”的內容,歷史上是洪武十一年由朱元璋亲自撰文。
    其实现在已经有皇陵碑,但是朱元璋嫌原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担心不足为后世子孙戒,所以就亲自写了。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洪武八年春三月,命徐国公马寻督工新造皇堂。”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
    在这篇碑文当中,朱元璋毫不掩饰的写出全家近乎饿死,也著重描写地主刘德不愿给地,刘继祖慷慨送出吉壤。
    也不掩饰他出家是汪乾娘帮忙筹备礼品等。
    自己四处流浪、白天四处流浪化缘、晚上投奔古寺棲身等等,这也都不隱晦的全都写出来了。
    “駙马引儿来我棲,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女皆从傍,次兄已歿又数载,独遗寡妇野持筐。”
    “泪笔以述,难諭嗣以抚昌,稽首再拜,愿时时而来饗。”
    马寻仔细看了看,认真说道,“情真意切,秉笔直书,你爹一改歷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墓不实的恶习,我觉得是好事。不只是天下人知,朱家子孙更该知道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
    听到马寻这么说,朱標鬆了口气,“我娘先前也说这么写太直白,好在能稍微警醒一下后世子孙。就算以后这些子孙未必贤明,不过好列也该知道家世。”
    马寻笑著点头说道,“我现在就愁你娘,非说我们马家百年望族。”
    朱標开口说道,“本来就是数百年的望族,就算是到了外公,那也有不少產业。”
    这么说好像也没问题,马太公虽然没能守住家业,但是马秀英小的时候確实吃穿不愁。
    朱元璋没有神化自己的出身,至於马家稍微有些美化,大家也没意见。
    或许马秀英最大的底气就是她和马寻了,两人都是有著良好的教育,品行都非常出色,说他们是“名门贵族”一点都不为过,
    “回头我还得去义惠侯和干祖母墓前祭拜。”朱標开口说道,“干祖母的灵位该请入皇陵內,享受皇室的香火祭拜。”
    马寻点头,问道,“那刘英也该承袭爵位了吧?”
    朱標认真说道,“我爹一直感念先义惠侯恩德,已经亲写浩封。”
    马寻隨即说道,“那我一会儿去请刘英和汪文,你可记好了,別给我摆架子。这会儿你不是太子,是朱家子孙。”
    朱標连忙说道,“我到底是东宫储君,有些时候不好行礼。铁柱是我家长房长嗣,让他行礼即可。”
    马寻非常认可这个做法,朱標確实没办法行礼,但是朱守谦可以。
    “老五到时候也跟著。”马寻说道,“老五这个吴王,是不是得改一改?”
    吴王,在歷史上的明初极为特殊。
    首先是封的朱,然后改为周王。等到朱允登基,立刻封朱允熥为吴王,结果在朱棣手里成为了广泽王,以后被称为『吴庶人”。
    朱標有些发愁的说道,“我爹做事您也是知道的,想一出是一出。他还总说您不遵礼法,他自个儿那样可怎么遵啊!”
    马寻只能说道,“你爹是皇帝,自然是他定的规矩最大。”
    朱標不太认可的说道,“那也不该这么定,汉时可有汉王?普时除了东普的开国皇帝,谁敢封晋王?唐时更別说了,秦王谁敢封?”
    刘邦称帝前是汉王,司马炎袭封司马昭的普王爵位,而秦王李世民更別说了。
    也就是朱元璋奇葩,称帝前的吴王还封给了朱橘,他的脑迴路有些时候没办法理解。
    朱標仔细想了想说道,“算了,这事情先不提。一会儿我安排家宴,准备一下祭祀的事情。”
    隨即马寻小声说道,“留守司的兵马我一直在留意,青壮的將领有几个不错的,你务必好好提拔。”
    朱標哭笑不得的说道,“舅舅,您做这些不是多此一举吗?”
    “那能一样吗?”马寻瞪眼说道,“我也不是有什么其他心思,你提拔起来的人以后用著顺手。现在这些勛贵迟早要老,你以后难道还指望我帮忙打仗?”
    朱標沉默片刻才说道,“不是还有二哥、三哥吗?再者说了,徐允恭和景隆也不错,
    让我爹好好教一教驴儿也行。”
    马寻立刻说道,“驴儿靠不住,他贪吃贪玩。”
    朱標可不这样认为,他一直都认为小表弟必须悉心培养,这可是朱雄英的左膀右臂。
    实际上朱標有些话没说,估计他舅舅过几天就会知道。
    比如说队伍前脚启程回凤阳,舅母就奉旨带著驴儿进宫了。
    这可不只是皇后想侄子这么简单,也不只是让驴儿带著雄英玩、自小培养感情。
    也是因为即將在凤阳出现一些大事,所以必然再次处在风口浪尖上的马寻家眷就得进宫暂时避风头。
    在两个人说著话的时候,朱楼、朱和朱棣穿著甲胃威风凛凛的出现了。
    朱楼负责节制凤阳留守司,朱负责统领隨行护卫的四大上直卫所,朱棣则是负责巡检,算是实质上的『锦衣卫”。
    至於朱橘、朱楨几个,那就负责跟著就行,孩子们现在还小难当大任。
    “皇兄、舅舅,留守司这边我已经安排好了。”
    “皇兄、舅舅,卫所將士已经各自入营,抽调的卫士护住皇城了。”
    “皇兄、舅舅,皇宫侍卫是我亲自挑选,宫门守卫安排清楚,岗哨也布置好了。”
    三道防线,城外、城內以及皇宫。
    其实还有一道防线,那就是朱標的一些亲信护卫等等,这都是朱元璋亲自安排的亲军,或者是东宫的护卫。
    显然这些人的安排是三大亲王不能干涉的,就是马寻也不能太过的过问。
    朱標笑著开口,“你们办事我放心,趁著二哥现在还没有走,让他再帮忙看看。”
    朱楼等人算是有天赋,这几年也有不小的进步。可是相比起沐英等人,还是有些差別,起码在实战方面经验差的太多。
    有沐英暂时帮忙,大家显然更加安心。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家宴也就开始了。
    刘英和汪文是熟人了,只是这个时候也有点紧张。
    汪文还好一点,作为朱元璋曾经的亲卫,他也见过朱標,可是这都很多年了。
    刘英就不一样了,他虽然现在和朱楼等人很熟,但是见过朱標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刚见到这两人,朱標就无比亲热,“世伯、世叔。”
    福成公主立刻和嫂子、侄儿行礼,“世伯、世叔(伯祖父、叔祖父),安好。”
    马寻扫了一眼朱,这小子也机灵,“世伯、世叔,小子朱橘问安。”
    刘英和汪文既是激动又是志芯,皇家的礼遇实在太重了。
    马寻拿出同辈人的姿態,对刘英和汪文说道,“两位兄长无需多想,这也是陛下的意思。您二位家中长者於陛下有大恩,所谓不忘马鬣之恩,存故旧,报德施,大哉圣孝。”
    汪文连忙说道,“徐国公,这也太过了。”
    朱標连忙上前说道,“世叔,咱们可是自家人。临行前我爹千叮哼万嘱咐,既然我回乡了,肯定要去看看祖母。当年也就是祖母待我爹好,时常给他零嘴。”
    汪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陛下言重了,我家那会儿也没什么东西。”
    马寻敲著边鼓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乾娘待陛下视如己出,岂是寻常邻居?这一回请乾娘灵位入皇陵,这也是应该。”
    汪文还在激动之中,朱標对刘英说道,“现在皇陵也算修成,先义惠侯恩德朱家上下没齿难忘。此次礼部、工部俱有官员隨行,也该为先义惠侯以侯爵之礼修陵。”
    对於刘英来说,他最感激的就是他爹当年实在看不下去给了朱家一块地可以埋葬先人。
    而注文也是在感慨不已,他娘喜欢调皮捣蛋的朱重八,甚至没有收为乾儿子。可是现在呢,老娘家的香火有继,更被皇帝称为『老母”。
    所以说有些事情做些好事,说不定真的可以福泽后代。
    毕竟不管是刘继祖还是汪乾娘,他们当初显然没有想著什么回报之类的,但是他们的善举確实是为子孙后代带来了两百多年的福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