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Z世代艺术家 > 第230章 准备开喷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0章 准备开喷

    第230章 准备开喷
    关於国內思潮,方星河没有,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办法。
    客观存在的差距导致整整两代人不够自信,这怎么解决?
    只能闷头发展,等大变局到来。
    其实哪怕是在2019年的时候,国人整体上也不够自信,是那三年特殊时期+忽然开始下饺子的武器科技+整体转型的宣传才酝酿出了充分自信的z世代。
    而在眼下这个时间点,和他们讲任何道理都没有丝毫作用。
    当民眾的思维被裹挟时,他们就是愚昧的情绪化动物,网际网路时代初期毫无道理的网暴可不是一次两次,哪次也没能讲成道理,同样也不在乎真相。
    但这並不意味著方星河什么都不打算做,就那样看著。
    讲不了道理,哥们还可以骂人。
    解决不了问题,那我也绝不委屈自己。
    第一件要做的事.搜索敌对目標,搜集敌对信息。
    这次的秤击大潮有一点自发性质。
    起因是大部分普通民眾对於方星河不继续打nba感到失望,就很离谱,我打不打篮球跟你们有什么关係?
    但他们觉得有。
    然后,在《篮球》、《当代体育》、难防系资媒、部分官媒的带动下,情绪扩散並扩大。
    另外,早在方星河还没有开始打季后赛的时候,篮协就派人到美国接触他,想要徵召他打今年的男篮世锦赛和釜山亚运会。
    国內的呼声太高,因此他们“顾全大局”、“做了非常巨大的让步”。
    但方星河並不愿意参加这些破烂玩意,除了08年奥运有充分且必要的参战理由,方哥觉得没有必要燃烧自己照亮篮协。
    中国这些体育协会,岂是一个掛逼所能拯救的?
    方星河的思路核心是:区区一个个体,救不了中国体育,正相反,你越是给他们打白工,他们越是有恃无恐,难以酝酿出改革的原动力。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反倒不如让他们烂下去,烂到国足那种赞助商退货、球迷自发抵制的程度,慢慢的也就破而后立了。
    前世苏超爆火后,国內足球迷终於揭竿而起,把矛头对准了中超的赞助商,渐渐的催生了一些正面的改变。
    而大姚一直试图对篮协修修补补,作用反倒极其有限,烂泥塘让每个人都举步维艰。
    但,眼下国內百姓的想法却是一一你上了,稳稳夺冠,我们不管什么未来以后,我们就要现在爽。
    你不上,就是不爱国。
    等到方星河回国,篮协又再次上门,发出徵召“协商”。
    主管是那个谁,讲话很客气,意思一点不客气,大帽子一顶又一顶。
    方哥能惯著这个?
    结果谈崩之后,篮协一纸官方声明,把锅全都甩了过来,百姓们一炸再炸,跟摔炮似的。
    《篮球》杂誌的批评文章极具代表性。
    退役那天,他们的主题是“方星河你应该继续在nba征战”
    “国家难得出现一个篮球天才,可以在黑人统治的nba里立足,这是最好的树立民族自信的机会..”
    “作为一个对外展示国人形象的窗口,方星河你代表的並不只是你自己”
    “责任重大,责无旁贷。”
    “你的任性是对全国人民的伤害。”
    文章一出,以13丑为核心的方黑文人,再加上港台大部分媒体,半个中国的力量集结起来群起而攻之,正式开启狂欢。
    再等到蓝管的甩锅声明一出来,批评变成了谩骂。
    烈炎山:“我早都讲过,方星河的自私和任性早晚会伤害全体国人,这件事並不出乎意料,是你们太过於一厢情愿了。”
    兰城:“无组织无纪律无信仰无家国情怀!”
    刘家良:“和方生聊责任没有意义的啦,他只想钱的嘛。”
    东方报:“篮球打的再好又有什么用?你们请得动他吗?人家早已经迫不及待要去娱乐圈把妹了,不要太好笑哦!”
    这帮人很有长进,除了最直接的冷嘲热讽之外,还有很多新奇角度。
    熊暮云:“我理解方星河,他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主宰意识,即:我要绝对主宰我的人生,不允许任何外界影响靠近。
    这源自於他的童年经歷,被主宰、被掌控、被拋弃,带给他太深刻的伤痛。
    所以独立之后,他会通过种种不可理解的行为来昭显这种主宰的强力。
    全中国人民都期望他能参加世锦赛,可那又如何?我偏不。
    外界施加的压力,到了他身上,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抗情绪。
    他不会去想这件事对於国家、对於人民、对於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有多么重要,他只会判断这件事的性质一一这到底是我想做的,还是別人要求我去做的?
    如果是后者,那么对不起,我不管意义有多重大,我不乐意。
    而如果是他自己想去做的事,那么不管有多少人反对,他偏偏要做。
    或者也可以说,越多人反对,恰恰越能激发他的变態主宰欲。
    比如弃nba而去拍电影,你能说他是因为利益吗?
    真不是。
    捨弃了几千万美元的年薪和商业赞助,转头去砸钱搞不知道是亏是赚的艺术,任性到根本不在乎钱,这是方星河一以贯之的性格底色。
    只要对抗,只要能和你们这些自以为正確的人对抗,那便是成功—“
    老熊从心理的角度层层剖析,给方星河钉上了一个扭曲变態的標籤。
    这文章一出来,99%的黑粉和50%的满天星都觉得有道理。
    他们不知道你方哥开了掛,下意识的以为,方星河放弃最有天赋的领域,非要和大眾期待对著干,这就是任性狂妄自负。
    程一中则在这种认知上继续描绘。
    “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一直都是方星河的精確画像。
    少年人特別容易想一出是一出,然后一意孤行。
    而方星河的程度,是轻狂病的巔峰代表,是少年得志的最极限詮述。
    他能够继续获得成功吗?
    在某种意义上,当然可以。
    愿意为他买单的年轻女孩实在太多,任何作品只要出现他的那张脸,就可以按照分钟收钱。
    但他永远走不到任何领域的顶峰。
    今天取得了一点成绩,这个行业没意思。
    明天再获得一些讚扬,那个领域也很无聊,
    他缺乏一种深耕的意识,像野猫一样,这里闻闻,那里嗅嗅。
    而这种漂浮不定,本质上是一种安全感的缺失。
    我敢断言,他想要找的港湾,永远都找不到,能让他付出一切的事业,也永远不会存在。
    他的才华,让太多人忽视了一件事一他是天才,也是疯子。
    他的精神世界,早已病入膏育。
    所以我不禁要问:你们为什么要对这样一个人寄予厚望?
    不看、不听、不想,让他安安静静的腐烂,才是最大的慈悲.—
    此时正在央视担任《东方时空》主持人的柴女士也正处於积极发表社会性质文章的平台积累期,经她力主,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子栏目,在没有採访到方星河本人的情况下,连线一些专家,
    做了一期专题节目。
    很难用一句话对这期节目做出恰当的点评,
    非要形容,那就是“自以为是的深度剖析”。
    节目里,各位专家和柴女士通过拆解方星河的多篇文章,试图得出一个结论,去证明这位文体巨星存在一种隱藏得很深的巨大的性格缺陷。
    节目名句频出,造成了相当巨大的影响。
    “方星河自己对於泛滥的个体自由主义深恶痛绝,但在作出任何选择时,他都会下意识的遵循这种自由主义一一我的意思不是讲他虚偽,不是的,他在慈善上的热情让我永远尊敬一一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方同辉对於他的影响显而易见地绵延至今。”
    柴女士的总结带有一种定论般的力量感,她是如此篤定,以至於自己都相信了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悲悯感。
    另一位,北大的戴女士,言辞更加犀利。
    “方星河早在《狗日的青春》里就已经赤裸裸的展现出来了那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
    “真的,你们可太他妈需要我了。』
    我对这句话印象极深。
    方星河能够明確察知到人们对他的需要,他不是一个对外界环境不敏感的人,正相反,他比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更敏锐。
    但他不愿意回应,
    或者说,他乐於看热闹,但不愿意提供实质的帮助。
    还是《狗日的青春》,他写:『別踏马拜神了,拜我。』
    他很清楚的知道那些迷茫的青少年需要什么一一需要一个偶像,需要一种信仰,需要一些心灵层面的抚慰。
    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神,当仁不让。
    但他並不准备赐予信徒任何东西。
    以后再有什么事想不开,就写封信塞在漂流瓶里,扔进家门口的臭水沟,我看到之后会亲笔回復。
    这是极其明確的拒绝,他拒绝履行责任,
    看到后会亲笔回復的”正確意思是:我不会回应。
    因为扔到臭水沟里的漂流瓶永远不可能被看到。
    后文的『你们儘管求,我不一定应”,『我可太希望多点乐子了』等等句式,本质上都在昭显他高高在上的那股子恶趣味。
    这篇文章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反响,產生了巨大的负面导向,也使得很多清醒的中青年看清楚了这个孩子的任性狂妄,不再对他抱有期待。
    可是还有很多年轻人迷恋这种感觉,疯狂追捧他。
    我觉得这很不好。
    不管是对於这些粉丝,还是对於社会风气,以及对方星河本人,这都不好。
    我理解並同情他的性格成因,但是方星河做人做事的风格真不值得提倡。
    这孩子太空虚了。
    你们可以再想想《苍夜雪》里陈苍的癲狂,本质是什么?
    是我想被这个世界记住。
    陈苍在犯下那种恶行后,最关注的是一一现在,世界会记住我们了吗?
    这折射出来的是方星河本人的病態。
    只要能够实现目的,他根本不在乎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段。
    拒绝履行新秀合同损失的金钱,相比於那种绝对主宰自由意志的痛快,完全不值一提。
    他在自我毁灭的边缘徘徊,而你们,每一个满天星的鼓励和支持,都是將他进一步推向绝路的力量.
    越来越夸张了,语不惊人死不休。
    特邀的香江记者、自封的文学评论家、公知梁狗,选择了顺其自然的添油加醋。
    “方星河会不会是方仲永?
    我觉得不会。
    伤仲永是泯然眾人矣,方生不可能,他会在某一天灿烂地爆炸。
    这个人一定是这样子的。
    超越常人太多的天赋才情是外在体现,他的內核是不肯与世界和解,不屑与庸人为伍,不愿尊重生活。
    生活是什么?
    是安静地流淌下去的。
    他是什么?
    是愤怒的、激烈的、孤独的、决绝的。
    我很敬畏他,但我绝不会同他交朋友。
    我接受不了有一个这样的朋友,我想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选择对这种人敬而远之——“
    很好,怪胎成型了。
    天才、孤僻、自恋、没朋友、自毁倾向严重——
    最绝的还是证据充足,均由方星河本人提供。
    其实到了他这种名声地位,研究他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不同的人,心目中的方星河,一定存在著巨大的不同。
    但现在,媒体间主流的声音將大部分群眾都引导成功,进而形成共识。
    即:方星河是一个任性妄为的疯子。
    至少已经脚踩疯狂边缘。
    因为用他们的逻辑,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正常人怎么可能放弃nba的王座不要,顶著全国人民的反对,回来拍什么狗屁电影。
    所以,你不对劲。
    人们常常说:天才和疯子只有半步的距离。
    现在,方星河正踩在那模糊的半步上,並且受到了大量的质疑、责怪、批评和假模假样的关怀满天星当然真正关心他,可是满天星的力量相比於整个社会,还是太微弱了。
    噢,对了,这一波赫潮,又提纯出来好多死忠以上的粉丝。
    总算没有白挨骂,值得庆贺。
    庆贺之后,方哥开始纠结—
    这么多跳脚的公知专家官员名流正义使者,我到底喷谁?
    怎么喷?
    喷到什么程度?
    想了又想,方星河决定讲几句大实话。
    既然喷不过来,那么索性就不点名,一起全部喷完,不就好了?
    格局打开,方哥顿觉天地骤宽。
    於是,他摊开稿纸,违的开始起草新文章。
    文章的题目草擬为《告全体国民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