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舆论!为谁而战
洪朝歌示意了一下,两人转身离开。哪怕隔着几里路的距离,他看到西门堂的坦克钢铁洪流,都有一种强大的压迫感。
“当初我放弃了京城,带领禁卫军的精锐来到汉中地区,驻守在九江府,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
“九江府,将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门堂的军队战斗力,实在是凶悍无比,不管是东洋人,或者是西洋人,在面对西门堂时都不堪一击。”
“我们现在的策略是,据城而守,以九江府的百万百姓为要挟,限制西门堂的火炮和重型武器。”
“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消耗西门堂的兵力和武器弹药,时间拖的越久,对我们越有利。”
“大乾王朝的局势刚稳,但周边的环境,内忧外患,不管是两广地区的九王爷李鸿玉,还是蜀王李闯,或者宁王李牧,包括东洋关东军,他们都不会坐视九江府被西门堂占领。”
洪朝歌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如果西门堂拿下九江府,就能将整个汉中地区收入囊中。”
“到时候,南可攻两广李鸿玉,西可攻蜀南李闯,西北可攻宁王李牧,整个大乾中原地区,都在西门堂的枪炮之下。”
“有人比我们更紧张九江府的驻军,只要我们死守九江府,不管是东洋关东军,还是宁王,蜀王和九王爷,都一定会出兵帮我们解围。”
唐满金微微点头赞同道:
“朝歌,你说的对,只要我们死守,拖的越久,对我们越有利。”
洪朝歌眯了眯眼睛,说道:
“阳新县一战,虽然西门堂获胜,但是损失不小,许小刀麾下的精锐死了不少人。”
“西门堂在东海需要随时应对东洋舰队的袭击,京城和天津卫又需要随时提防关麒麟的大军压境。”
“所以他们注定无法大肆调兵,前来支援汉中地区。”
“只要这种消耗战术多打几场,撑不住的是西门堂。”
唐满金对洪朝歌的见解,只有赞同。
他从小就是洪朝歌的‘小老弟’,言听计从。
关键是,
他对洪朝歌非常了解,知道对方只喜欢听相同的意见,绝对不能反驳。
于是,
唐满金点头说道:“阳新县围攻西门堂阵地的这场战斗,是东洋人的战略失误!”
“明知道西门堂阵地易守难攻,大山岩竟然选择强攻,这不是找死吗?”
“不过这一战,倒是让我们见识到了西门堂金陵援军的强大武力,对我们接下来的守城战很有帮助。”
“想要限制西门堂的巨大火炮和那一堆铁疙瘩,需要将九江府的百姓弄到城墙上,让他们修建防御工事。”
“西门堂的火炮威力再猛,也不敢对着大量的百姓进攻!”
西门堂现在可是执掌大乾王朝的兵权。
能限制西门堂无法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办法,惟有百姓的命。
不得不说,
洪朝歌和唐满金虽然卑鄙无耻,但是却抓住了西门堂的软肋。
——
轰隆——轰隆——!
洪朝歌和唐满金两人,显然低估了西门堂的战斗力。
不到半天的时间,西门堂就以坦克军团,扫平了九江府的防御阵地。
碉堡,护城河,战壕,扎马——!
等等这些在重装旅的碾压下,就像是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
看着九江府城外的坦克,重机枪,迫击炮,重型野战炮等等。
钢铁组成的巨大战阵,给人极强的压迫感。
守城的士兵看到后,心惊胆战。
一轮冲锋下来,随着火炮的覆盖打法,九江府的第一场防御战,就让守城的士兵失去了信心。
面对钢铁洪流,普通的枪炮根本就没有用。
甚至炮弹击中的坦克,也仅仅只是将坦克逼停,无法攻破坦克厚厚的铁甲护盾。
密集的火力打击,成为了九江府城墙周围的主旋律。
唐满金率领精锐部队走在九江府的城墙上,负责正门的防守。
半天不到的时间,他的嗓子都喊哑了,眼睛布满血丝,钢盔都被震歪了。
他手中的望远镜都快要被他捏变形,可是西门堂的强势进攻,一波比一波凶猛。
眼看着整个城墙都要坍塌,摇摇欲坠。
九江府的城门被炸没了,附近的碉堡早就被摧毁,多处城墙坍塌。
硝烟弥漫,九江府城墙附近的守卫士兵,尸体横七竖八的躺着,让人触目惊心。
眼看着只要坦克军团冲进城内,就能轻松拿下九江府。
但是,
在装甲指挥车中的陈杰看到九江府的方向,眉头深皱。
“踏马的——这些混蛋,竟然让无辜百姓来驻守城墙?”
一直以来,陈杰都避免战争影响到平民百姓。
所以在攻城的时候,他减少了燃烧弹的使用,避免伤及无辜。
但是九江府的守军,却以无辜百姓驻守到城墙上,摆明了是想要限制西门堂的火炮。
有一点洪朝歌说对了,西门堂无法长久陷在九江府这个地方。
时间对于西门堂来说,至关重要。
所以,
必须要在五天之内,拿下九江府。
可随着将九江府外围的防御工事摧毁后,洪朝歌和唐满金竟然以九江府的百姓来充当炮灰。
如果强攻的话,恐怕要死很多无辜百姓。
一时之间,陈杰脑海中陷入沉思。
“主公,九江府曾经的知府黄大人来了!”一位西门堂近卫来到陈杰身边,低声禀报道。
九江知府?
陈杰闻言,顿时一怔。
很快,他脑海中回忆起曾宣怀曾经跟他提起过九江府的知府。
黄明孙,据说是曾经科考的进士。
当初西门堂占领金陵的时候,曾宣怀甚至向陈杰举荐过黄明孙,认为此人拥有才干。
不过陈杰一直都很忙,没有怎么在意。
当然,
随着关东军的大岛雄武率领关东军打进九江府,紧接着洪朝歌麾下的部队入驻九江府之后。
黄明孙这位原九江府的知府大人,只能逃离。
没想到西门堂攻打九江府的时候,黄明孙竟然求见自己。
陈杰皱了皱眉,诧异道:
“黄明孙?他跑这里来干嘛?带他去议事大帐。”
说完,陈杰从装甲指挥车里面出来,前往军营的议事大帐。
他脑海中想着要如何才能尽快破局,杀进九江府内,又不伤及无辜百姓。
几分钟之后。
黄明孙带着几个人,进入西门堂的军营帐篷。
他笑着与陈杰打过招呼,不卑不亢,倒显得很有一番文人风骨。
“黄大人,徐士昌和曾宣怀都向我推荐过你,我记得当时让吏部发过公文,让你上京述职,为何你还在九江府?”
陈杰与黄明孙打过招呼后,笑着问道。
“启禀乾王,卑职年事已高,实在不想舟车劳顿,远离故土,才向上申请告老还乡——!”
陈杰上下打量了片刻,知道对方只不过是托词而已。
他哪里是什么年事已高,只是天下未稳,加上东洋人长驱直入,夺取了九江府,让他没有信心继续为官。
陈杰聆听了一下对方的心声,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不动声色问道:
“黄大人来找我,有何事情?”
黄明孙说道:“听闻乾王进攻九江府时遇到了阻碍,卑职准备了一些东西,或许能破此局!”
说完,只见几位士兵抬着几个大木箱走了进来。
“哦?这些是什么东西?”
陈杰听完后,感到有些惊讶。
这几箱子的东西,能破局九江府的防御?
一时之间,
陈杰不知道这位黄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黄明孙淡然一笑,吩咐道:“把箱子里面的东西,倒出来吧。”
几位士兵将木箱子打开,将箱子里面的东西,全部都倒在西门堂议事大帐里面。
“这么多纸是干嘛的?”陈杰问道。
很快,
陈杰看清地面上的都是一些信件,而且很多都是用毛笔字写的。
黄明孙点了点头,胸有成竹的说道:
“启禀乾王,这就是我说的破局之法!”
陈杰沉默不语,沉声道:“愿闻其详。”
黄明孙深吸一口气,酝酿了一下自己的语言,解释道:
“洪朝歌麾下的禁卫军残部,大部分都是河北和京城人氏,他们远离故土,来到九江府征战。”
“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九江府,不伤及无辜百姓,必须要从内部往外攻才行!”
“从外部往内攻,就算能夺取九江府,也将生灵涂炭,无数的无辜百姓将死在炮火之下。”
“这些是家信,是我让人写下的家书,瓦解他们的士气。”
“我们要让这些叛军明白,他们是为什么而战,继续这样助纣为虐,不仅是死路一条,家中的父母兄弟也将受到牵连!”
陈杰闻言顿时一怔。
舆论战!
哎呀——我去!
这家伙可以啊,竟然明白舆论战的真谛!?
陈杰翻看了一下信件,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这些方法虽然很好,但是这些信件却需要重新写过。”
“需要用煽情的手法,将远离故土征战的那种孤独,寂寞,还有家乡父母的期盼,带有情绪的写出来。”
“虽然并非由他们的家人写的信件,但却要让所有人都能情绪代入,要有感同身受的那种代入感。”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只要放弃助纣为虐,大乾兵部和新禁卫军,可以重新接纳他们。”
“既然是舆论战,就必须要让所有士兵都看到希望!”
“他们不是为了洪朝歌而战,也不是为东洋人而战,而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而战。”
“戴罪立功,将是他们光宗耀祖的希望,否则将连累整个家族,永世抬不起头。”
黄明孙闻言,顿时瞪大眼睛。
“好!还是乾王想的更周到,只要这些信件出现在九江府的城内,必然会引起九江府的轰动。”
“这是阳谋,洪朝歌就算知道这些信件是假的,他也无法多说半句话。”
“而且,他想要收缴的话,情况将会更恶劣,很多士兵反应过来后,会直接调转枪口。”
“驻守九江府的士兵,原本士气就低迷,不想继续打仗。”
“当看到这些信件后,我相信只要是禁卫军的残余士兵,都无法保持镇定。”
“他们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但是每一个人都在乎家族——!”
“当初能够进禁卫军的人,大部分都是家族托举才有资格进入里面。”
“家族荣耀,将是他们的软肋!”
陈杰哈哈一笑道:“是否能影响军心并不重要,只要洪朝歌看到这些信件后,他一定会怀疑所有士兵都会起反叛之心!”
“他们之间的矛盾一旦激发,我们就等着九江府从内部瓦解。”
黄明孙赶紧拍马屁道:“乾王英明!”
陈杰拍了拍黄明孙的肩膀,笑着道:
“黄大人,这件事办的不错!”
“不过你要好好想想,接下来要如何写,才能动摇九江府内这些禁卫军残部士兵的军心。”
黄明孙点头道:“放心吧,乾王,我马上就去准备。”
“大乾王朝新皇登基,朝政并没有乱,新政开始全面推行。”
“虽然目前在整个大乾王朝其他区域,推行的速度有些缓慢,但是九江府与金陵不远,我们都对大乾新政充满期待。”
“乾王的治国理念乃民心所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土地全部划为平民百姓的集体所有。”
“任何士兵在征战时,只要想到这一点,相信足以让他们疯狂,都有了奋斗的目标。”
“宁王李牧,蜀王李闯,还有洪朝歌和东洋人,他们倒行逆施,虽然拥有强大的军力,却失去了民心。”
“大乾王朝自从有了乾王之后,才真正的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陈杰淡然一笑,说道:“行了!虽然每个人都喜欢听人拍马屁,可你也太急了!”
“念在你有点想法和本事,等九江府拿下之后,你去一趟山东书院进修一段时间。”
“至于你能不能重新担任九江府的知府,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黄明孙点头道:“明白!属下一定不负所望。”
他让人带着几箱子的书信离开,准备重新按照陈杰的意思,再搞一些拉动情绪的书信。
很显然,
他并非一个人,而是身边有一大群读书人。
听到自己有资格前往山东书院进修,他就知道,自己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根据他得到的消息,任何人只要从山东书院出来,都将得到重用。
只要他能顺利从山东学员毕业,以后最低起步都是九江府的知府,甚至能担任更高职务。
——
第二天一大早。
西门堂对着九江府再次发起了进攻。
不过,
这一次的进攻略显奇怪,西门堂的重型火炮和穿甲弹,并没有对着城墙轰炸,而是在城墙边上间歇的炮击。
比起昨天惨烈的一幕,今天的进攻显得非常安静。
守城的士兵们,压力相比较于昨天要小的多。
洪朝歌和唐满金两人,在城墙的防御工事内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西门堂没有爆发猛烈进攻。
一时半会,他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难道西门堂看到城墙上很多无辜百姓,放弃进攻了吗?
看来这种策略完全正确!
城墙周围大量的平民百姓在砌砖,搬运沙袋等等。
只要西门堂发动猛烈炮袭,死的最多的就是这些无辜百姓。
两人观察了片刻,觉得西门堂不会在接下来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
昨晚他们累坏了,几乎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
洪朝歌担心西门堂会展开夜袭,所以晚上的时候,他特意在城墙附近安排了上万的平头百姓。
只要西门堂夜袭强攻,率先死的就是这些无辜百姓。
他相信西门堂只要在乎大乾王朝的天下大义,就不会对无辜百姓开炮。
事实如他所愿,西门堂果然停火了。
面对无辜的平民百姓,西门堂撤退,一直到今天早上才零星的炮击。
两人打着哈欠,看情形,西门堂不会继续展开强攻。
于是,
他们想着抓紧时间,先睡个回笼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