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贷款武圣 > 第305章 古之圣王,莫过於此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05章 古之圣王,莫过於此

    第305章 古之圣王,莫过於此
    武平郡守韩定本来的心情不错,直到听说自己手下的人被一个『过江龙』给扣了。
    这就让韩定的心情很糟糕。
    而其中的原由,更是让韩定不得不亲自出面,来弹压此事。
    虽然,这事儿不是自己操办,而是郡尉、五经博士和文学掾,但作为一郡主官,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又或者说,这一切他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云朔郡王家的子侄,那就是蔡家人,更是需要他出面来平息。
    毕竟蔡家,可是大汉顶级勛贵世家,一门三王,当今皇后亦是蔡家所出,这等勛贵家族自然是让韩定胆颤,自然想赶紧利用郡守的威势,將此事给平定下来。
    因此,当韩定刚刚赶来之后,见到郑均一袭蓑衣斗笠,手持竹杖的装扮,便登时安下心来,长鬆了口气。
    看来,只是蔡家的旁系子弟,无妨。
    鬆了口气之后,韩定当即脸色阴沉,一副官老爷的模样,气沉丹田,对著郑均呵斥道:“哪里来的小辈,本官乃大汉武平郡守韩定,还不速速行礼?!”
    大汉郡守不过四百余,就算在蔡家,也是足以排进前三十的遮奢人物,韩定心料一个区区旁系子弟,自然会畏惧自己的名头,如此便好办了。
    只不过让韩定没有预料到的是,面前这个蔡家的旁系子弟竟然一脸平静的看著自己,丝毫没有半分敬畏,这倒是让韩定感觉麻烦至极。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郑均看向韩定,十分淡定:“你不认得我?”
    “本官又为何要认得你?”
    韩定冷哼一声,接著便毫不客气的张口道:“你是蔡氏谁家子弟?我与云朔王世子素有几分交情,怎从未见过你?”
    云朔郡,亦是肃州的一部分。
    作为武平郡郡守,韩定自然是见过云朔郡王与云朔王世子的。
    说一句有交情,也没什么问题。
    韩定捋了捋鬍鬚,眯起眼睛,语带讥讽地继续道:“年轻人,你以为这世道非黑即白?呵,为官之道贵在『与光同尘』。你且看看这武平郡上下,从郡尉到五经博士,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蔡家子侄在地方上收些孝敬,本就是勛贵世家的体面,你一个旁系子弟倒摆出副青天老爷的做派?”
    说罢,韩定继续道:“今日扣人的事若传回云朔郡,你以为王爷、世子会夸你刚正不阿?错!只会嫌你坏了世家默契。这种你深恶痛疾的勾当,各郡哪年不暗中操办几回?偏你跳出来当拦路石。”
    说著,韩定嗤笑一声:“本官在宦海沉浮二十载,最是清楚,所谓圣人门徒,不过是给寒门学子画的饼。你且记住,在这官场上,独清者死,独醒者亡!水至清,则无鱼啊!”
    他丝毫不在意周围围观的百姓。
    百姓听闻此言,一个个怒目而视,但却不敢出声。
    该因韩定乃是一郡之守,也是因为韩定乃是通窍武者!
    “好一个『独清者死,独醒者亡』!”
    郑均闻言,压了压心中的怒意,接著便道:“当今陛下曾降旨,今四海昇平,然甲兵不可不飭。行伍之士,荷戈执戟,卫社稷於疆场,劳苦功高,实为国之干城,詔令各州、郡,凡遇行伍將士,当以殊礼待之。”
    “尔如今的所作所为,不怕被朝廷问责、被皇帝追究吗?”
    廩给必丰,勿使有冻馁之虞。
    徭役悉免,以彰朝廷体恤之意。
    其子弟入州学,不受常例之限。
    这是郑均定下的三条条例,但如今以武平郡观之,根本就如废纸一般!
    而韩定闻言,不由面露讥讽,张口道:“陛下自是圣明,但陛下何等尊贵?这些许微末小事,又怎么管的过来?况且这等贱民,又岂能入了陛下耳?自古天子治世,何曾与庶民为亲?”
    “这天下向来有诸多说法,有人云『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亦有人云『天子与勛贵共天下』,更有人云『天子与小吏共天下』!但无论种种,何曾有人提到过『天子与庶民共天下』?”
    说到此地,韩定继续语重心长的说道:“詔书上的事儿,看看就行了,別当真。况且此地天高皇帝远,本官劝尔还是赶紧回府,若是事儿闹大了,就算是云朔郡王,也保不住你。”
    韩定对面前这个年轻人很失望。
    怎么还认不清自己的阶级了?
    咱们才是自己人,你总给泥腿子说话算什么事儿?!
    若不是韩定看不透面前这年轻人的修为,早就上去擒拿下来,丟回云朔王府了。
    “好一个詔书上的事儿听听就行了,好一个天高皇帝远。”
    郑均脸色暗沉不已,厉声道:“朕还从来不知道,原来天下还有此等事!朕打下这江山不过百年,便是如此!若是再过个八九百年,怕是还不如前朝了!”
    “朕?”
    听到这个自称,韩定嚇了一跳。
    普天之下,能够自称『朕』的,有且只有一人。
    当今天子,大汉的开国皇帝!
    此人自称是『朕』,难道是蔡家想要谋逆?
    韩定的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就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两道恭敬的声音:“臣田高义/单熙,叩见陛下,恭问陛下圣躬安!”
    “朕不安!”
    郑均深吸一口气,望向了田高义、单熙二人,张口道:“这就是尔等替朕戍守的土地?”
    “臣等有罪,请陛下降罪。”
    田高义、单熙不敢言语,只能下拜请罪,额头冒汗。
    方才的话,他们可是听了个完完整整。
    这下可全完了!
    韩定立於侧,瞳光骤散。
    虽为通窍武者,此刻却如遭雷击。
    韩定双目金蛇乱舞,耳畔蝉噪如潮,那錚錚铁骨竟微微战慄,齿关相击之声隱约可闻。
    而整个小巷的內外,所有百姓听闻此言,一个个全都激动不已,当即恭身下拜,高呼万岁。
    百姓全都激动不已,而那老嫗更是激动万分,口中说著听不清的喃喃自语之声。
    而那些最初被扣下来的捕役们更是面如死灰,两股战战。
    他们现在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
    完蛋了。
    捕役们的想像力还不够完美,他们能够想到的只有自己难逃一死。
    而韩定却已经无比恐惧。
    他知道,接下来等待自己的將会是什么了。
    毋庸置疑。
    除却原本的事情之外,他方才的言语,已经犯下了大不敬、誹谤君父、妄议国策、目无王法等诸多罪责。
    身死,对於韩定来说,或许都可以算是最美好的结局了。
    刚刚崛起的家族,或许会因为他的原因而被牵连,族诛!
    而四野乡民皆喜极欲狂,奔走相告。
    於黔首黎庶而言,这惶惶世道,能得一方青天庇佑,不啻久旱逢甘霖。
    百姓们向来是淳朴的,很多人都相信,皇帝是圣明的,只是朝廷有奸臣,蒙蔽了君父的天听,所以他们渴望有一个青天大老爷能够將一切都反应出来,告诉皇帝他们的疾苦。
    但实际上如何呢?
    如果不是因为『眾生忍』法相的偿还原因,郑均甚至都懒得来这人间走一遭。
    太极宫高,听不见人间疾苦。
    “臣民们、乡亲们,你们受苦了,朕来晚了。”
    郑均走出了小巷子,望著街道閭里之中密密麻麻的人群,这些向他俯首叩拜的百姓,扬声道:“武平郡之事,朕之过也。”
    郑均丝毫没有理会跪倒的田高义、单熙,而是望向百姓。
    对於如今的郑均而言,百姓其实算不了什么。
    十尊法相,已经让郑均立於阎浮界之巔,成为了阎浮界自诞生以来名副其实的第三人,也是当世第一人。
    就算是天下皆反,也奈何不了郑均如何。
    但郑均知道,自己身为皇帝,能救得了罗天界的兆亿民眾,又怎不能让阎浮界的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而看到了郑均的道歉表现,武平郡的百姓几乎在一瞬间便震撼,不少百姓甚至声泪俱下,高呼皇帝万岁。
    而武平郡的一些读书人更是感动不已。
    圣贤书上常说古代圣王治世心繫天下万民,心忧千家万户。
    但与如今这位陛下相比,却远不及也。
    毕竟那些古代圣王,也没有给他们这些庶民道歉。
    甚至不少圣王,依旧是奴隶制的践行者。
    在一瞬间,整个武平郡的百姓,都被郑均所感动。
    这件事,將会被他们传给自己的儿子、孙子……一直到子子孙孙之辈,而整个武平郡,都会念叨今天这件事情。
    就算是未来郑均爭夺道主失败,身死道消,而郑汉王朝的统治,也依旧会在武平郡上演,武平郡將会成为郑氏子孙最忠诚的城池,未来即使再受到什么委屈,他们也依旧会期待大汉圣君出现,为他们主持公道了。
    “武平郡守韩定及该郡郡尉、五经博士、文学掾,族诛!”
    郑均深吸一口气,冰冷的对田高义、单熙道:“郡丞、功曹掾、户曹史、决曹掾、贼曹掾、仓曹史,治民不利,赐死。”
    说罢,还不等田高义、单熙奉詔,便又听闻:“肃州涉案官员,尽诛之!”
    “臣奉詔。”
    田高义、单熙当即乖巧领命。
    同时,他们心中也在嘆息。
    这事儿,他们並没有参与。
    毕竟已经作为大汉的州府行政长官,作为整个大汉权力前二百的存在,他们的地位已经不需要追逐这些东西了。
    但,这事儿毕竟出在他们治下。
    他们,自然是有推脱不掉的责任。
    “田高义,贬为武平郡守;单熙,贬为武平郡尉。”
    郑均眼神淡漠的张口,继续道:“肃州州府之中,涉事官员死,未涉事官员,贬至武平郡为小吏!十年不得升迁,十年后,朕会考察武平郡,若仍有不公之事,郡守以下,论罪皆死!”
    “诺!”
    田高义、单熙二人苦涩无比,只能奉詔。
    “既如此,便去做吧!”
    说罢,郑均衣袖一挥,原本还愣在原地的韩定忽觉丹田如遭雷击,五臟六腑似被无形大手生生撕裂,任督二脉真气逆冲,喉间腥甜翻涌。
    “噗!”
    一口心头精血喷溅三尺,落地竟如滚油灼石,滋滋作响。
    他苦修七十三载的通窍境界,此刻竟如沙塔倾颓,瞬息崩解,被郑均给废了!
    田高义、单熙见此,立马起身而去,田高义捲起这韩定,便朝著郡守府而去,而单熙本人,则是按照郑均方才点名的名单,开始除贼。
    二人离去之后,余留郑均在此。
    郑均,自是不会久留。
    但周围的百姓,热情无比,口称『圣人皇帝』。
    那老嫗更是泪眼婆娑,激动不已。
    对於周围百姓的热情,郑均不由嘆了口气,热情的与他们聊了些许之后,便施展神通,將自己的身形隱匿了起来,隨后便徒步走出了武平郡城,朝著其他方向而去。
    『眾生忍』法相的偿还並没有因此而中断,毕竟要求只需要脚踏实地的走个十万八千里,並没有禁制表露身份和施展神通。
    而武平郡的事情,自然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瞬息之间传遍了整个肃州,甚至整个北国,整个天下。
    一时之间,各地官员如临大敌,纷纷开始亡羊补牢。
    於是,不少百姓惊奇的发现,原本被侵占的好处全都被还回来了,这就让百姓嘖嘖称奇,还以为官府良心发现。
    后来才知晓,原来如今大汉皇帝微服私访,惩治贪官,登时引得天下百姓震动。
    於是,在民间传说之中,当今天子时而化身商人,出现在塞外牧民身旁,亲切询问牧民天灾问题;时而出现在青州腹地,冒认勛贵,问询学堂学生关於教学事宜。
    又时而化身苦行修士,踏足江南富庶之地。
    又时而化身江湖游侠,在巴蜀之地游动。
    与老农谈农桑,与幼童嬉玩闹。
    在这十数年间,常有抱著侥倖心理的官员被皇帝抓了个正著,族诛处死。
    而就在这十数年间,『天子微服私访』的故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无论是古之圣王,还是夏祖魏帝虞皇周神武,都远不及当今大汉天子这般勤政爱民。
    而在南海之地,依旧是披蓑衣、戴斗笠的郑均,站在南海礁畔,望著巍巍南海,心情大好。
    他的面前,只有一行鎏金小字。
    【『眾生忍』法相已偿还完毕。】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