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标准化作业
第621章 标准化作业收到美军前线的战报后,杜鲁门对朝鲜局势非常乐观。
与之前被追着打相比,现在都不能说不错,那是好的不行。
就在杜鲁门想着要不要加大力度,以使谈判更加顺利的时候,艾奇逊、马歇尔、布莱德雷三个人来了。
“请坐。”杜鲁门朝沙发示意了一下。
“朝鲜发回来的消息你们知道了吗?”
听到杜鲁门的问话,马歇尔立刻说道:“总统先生,我们就是为此来的。”
杜鲁门靠在椅子上笑道:“哦?你们也觉得应该给予前线更大的支援?”
“不,恰恰相反。”马歇尔严肃的摇了摇头:“我认为应该立刻停止大规模地面攻势。”
艾奇逊和布莱德雷在一旁也点了点头。
杜鲁门立刻坐直了身子:“为什么?”
他不明白,明明是取得了胜利,怎么还要停止攻势。
布莱德雷没有立刻解释,而是先起身将带来的一张地图挂了起来。
“总统先生,这是朝鲜战场目前的态势。”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联合国军不断发动攻势,战线也在向北移动,部队占领了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不是很好吗?”杜鲁门说道:“我并没有打算占领整个北朝,但是如果能在战场上持续给到中方压力,中方就会自己坐回谈判桌上。”
谈判这种事,谁先服软谁吃亏。
现在谈判已经暂停,如果能将中方逼到谈判桌上,对美军而言会占据一些优势。
听到杜鲁门的话后,布莱德雷一脸严肃道:“阵线北移的确很好,但是代价呢?”
“夏季攻势,联合国军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这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都是在秋季攻势中取得的。”
“而联合国军为此付出了三万多人的伤亡,这还仅仅是秋季攻势的伤亡数字,并没有计算夏季攻势的伤亡。”
“除此之外,美军还消耗了大量的军械和弹药。”
听完布莱德雷的报告,杜鲁门冷汗都要下来了。
消耗的物资暂且忽略,但这个伤亡却让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三万多人换300平方公里,按照这个比例,就是把美国和南朝所有的青壮年都打光,恐怕也推进不到平壤。
杜鲁门看向了艾尔逊。
艾尔逊点了点头:“这三万多人是实际伤亡,而且主要以美军为主。”
“除此之外,前线消耗的军用物资惊人,我们的战略储备正在被快速消耗。”
艾尔逊觉得范弗利特就是个败家子。
在秋季攻势中,整个朝鲜战场,每天光155毫米和105毫米炮弹就要打出去超过十万发。
这已经超出了美国兵工厂的产能。
当然,如果美国进入战时状态,将军工产业拉满,产能可以翻上好几番。
可是美国现在很明显不能进入战时状态。
搞清楚的杜鲁门肯定道:“不能再这么打了,通知谈判组,重启谈判!”
重启谈判这件事,让美军谈判组多少有些尴尬。
毕竟上一次谈判破裂,就是因为美军肆无忌惮导致的。
当时美军一副谈不谈无所谓的架势,现在想要重新开始谈判,多少需要丢点脸。
不过好在美军对这个丢不丢脸一点都不在意。
双方再次开始联系接触。
经过很长时间的扯皮,李奇微最终同意了中朝选择的新谈判地点——板门店。
10月底,就在谈判小组在板门店又开始扯皮的时候,志愿军已经在阵地上埋头苦干了。
在志司的命令下,志愿军全军开始深入的研究坑道战。
二总总队部内,徐武报告道:“总队长,美军的攻击强度已经大为减弱,虽然每天都有发动攻击,但是已经没什么影响了,各部正在加急深挖坑道。”
陈成兴放下文件,说道:“之前咱们虽然也有在战斗中使用坑道,但这次是大范围、系统性的挖掘。”
“因此各部一定的端正态度,坑道虽然土,这里面也大有门道。”
想了想后,陈成兴命令道:“这样,将工兵分到各部,协助坑道的挖掘、定位、隐蔽。”
徐武点了点头:“我马上去安排。”
一旁的罗平问道:“工具的问题各部后勤打算怎么解决?我怎么没有看到相关的申请报告?”
朝鲜的冬天,10月份就来了,到了11月,地已经冻的梆硬。
之前如果已经挖了坑道,现在扩展还好说,可要是开新的坑道,却是没那么简单。
“政委、总队长,有句话不是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我到各部看过了,各支队已经在自己开杂货铺、打铁铺了。”
“生火的木炭自己烧、土框自己编、草绳自己挫,手推车都割木头造出来了。”
“至于铁器,他们也搞了几十个铁匠炉,自制工具加起来得有几万把,各类工具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美军打的炮弹、扔的航弹,爆炸产生的碎片那都是上好的材料。
只需要将大块的碎片进行锻打、延展、切割,就是非常好用的家伙。
“至于爆破冻土层的炸药,美国佬也给我们送来了不少,从哑火的炮弹和航弹中拆出的炸药足够各部使用。”
陈成兴点了点头:“好,告诉同志们,挽起袖子加油干,看看是美国佬的炮弹多,还是咱们的坑道深!”
这一整个冬天,志愿军的阵地前面在‘砰砰砰’的响枪,后面的反斜面则是‘轰轰轰’的爆破。
而眼看着志愿军阵地越来越深不可测,美军心里有些发毛了。
美军轰炸机不得不从对后勤路线的轰炸中抽出身来,开始对着志愿军的坑道口狂轰烂炸。
看着接连有坑道口被炸塌,陈成兴有些恼火。
“这是怎么搞的?!当年挖地道的经验都留在晋西北?!”
坑道口被炸塌,完全就是因为位置暴露的太明显,美军围着这一个地方炸,早晚会被炸塌。
幸好前沿阵地的几个坑道都有好几个出口,战士们可以利用通道进行转移,不然的话,坑道里的战士都得被憋死。
徐武解释道:“主要是太急了,战士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坑道的挖掘上,挖出的土堆在外面,这才被美军飞机给侦查到了。”
“一定要做好隐蔽,加强防空。”陈成兴命令道:
“挖出的土一律晚上转运走,白天不管是谁,不允许在坑道口瞎转悠。”
现在美军飞机在明,志愿军坑道在暗,必须要利用好这一优势才行。
只要做好隐蔽,美军飞机不可能下来挨片检查树叶子后面有没有隐藏洞口。
“是!”.
随着行动越来越规范,美军飞机在二总阵地上找不到目标了。
很快,美军在整个志愿军的阵地上都找不到目标了。
高空中的美军侦察机,看着浑然一体的山头,根本就找不到志愿军在哪。
而就在美军对志愿军的土坑道头疼不已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更麻烦的还在后面。
4月份,志司首长因为身体原因,被中央紧急调回看病,四兵团司呤员兼志司副司呤接替代理指挥。
从四兵团赶到志司后,志司立刻召开了针对坑道工事的专题会议,各兵团、各军参谋长全都参加了会议。
会后,志司正式发布了坑道战术执行标准。
每个连的阵地最少要挖两条坑道,每个坑道最少要有3个出口;但是坑道也不能太多,防止被敌人利用。
坑道顶部厚度要在15米以上,要确保能挡住重炮和航空炸弹的直接轰击。
每个坑道都要满足防空、防炮、防雨、防潮、防毒、防火、防洪的条件,这七条必须同时兼备,缺一不可。
而且坑道必须要与野战工事相连,既要能防守,也要能进攻。
在志司的重点关注下,等到5月底,志愿军阵地上已经构筑了近八千条坑道,总长度超过两百公里。
而且坑道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掩体,成为了集仓库、指挥、医疗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前线指挥中心。
这下子,美军彻底麻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大炮直接拉胯,炮弹不管怎么打,除了听个响,基本没有效果。
看着最新的战报,代指挥笑道:“看来美军没别的本事了,完犊子了。”
“首长,根据统计,一月到五个月,美军总共发动了一百五十多次攻击,无一取得成功。”
“51年夏秋的时候,美军40发炮弹就能杀伤我们一人,但是昨天在二总阵地上发生的战斗,美军发射了三万多发炮弹,造成的杀伤还不到40人,800发才能造成一人伤亡。”
作战参谋说道:“首长,我看咱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还是有些不够。”代指挥摇了摇头:“不管怎么说,土木结构还是不够持久。”
“下一步朝鲜不论是战是和还是拖,都必须要构筑一些永久工事,不然经过几次雨季和春季,工事便会坍塌。”
“你给工兵部队传令,让他们与苏俄顾问一起进行评估。”
“我的意见,第一线工事除了土木工程外,坑道以内要以钢筋水泥进行加固,个别重要地方改成永久工事。”
“在第二线阵地,择要地构筑钢筋水泥堡垒,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必须要用工事卡死,防止美军装甲部队展开。”
代指挥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土坑道还不够,要搞出永久性的坑道来,并且要以永久性坑道为核心,直接造出一条永久防线,做好打到底的准备。
而经过工兵和苏俄顾问的评估,代指挥的设想完全可行。
志司报告中央批准后,阵地工事开始由野战构筑向永久构筑发展。
等到8月份,一条横跨朝鲜半岛250公里,防御纵深长达30公里的坚固防线出现了。
中朝联军用永久性坑道为骨干,支撑起了一个复杂完整的防御体系。
而随着防线完成,双方开始干瞪眼了。
在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时候,战场反而安静了下来。
当然,为了给谈判造势,双方虽然没有大规模战斗的意思,但是小规模的战斗一直没停。
二总,陈成兴召开了作战会议,商讨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现在敌我双方已经打成了对峙状态,大规模战斗已经不太可能发生。”
“不过大规模战斗不能进行,小规模的战斗却正是最佳时机。”
“志司刚刚下达命令,在与敌人的对峙过程中,要抓住一切时机给予美军杀伤。”
听到陈成兴的话,李云龙得意道:“我c军各师侦查连对美军前沿阵地已经夜袭多次,战果颇丰。”
一旁的孔捷撇了撇嘴:“老李,你也别得意,这些事谁没干过?”
“就是。”丁伟点了点头:“不过老陈你把我们都叫过来,总不至于是为了这么点事吧?”
陈成兴摇了摇头:“自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将战斗扩大到全军。”
“我们完全可以将重机枪放到前沿,如果观察手发现敌人的小群目标,指定值班的机枪便寻机射击。”
“同时还可以让各班排挑选特等射手,专门射杀单个的目标。”
几人笑道:“明白了,打冷枪。”
陈成兴说道:“你们别看这个冷枪,冷枪一次只能打一个人,但是参与的人多了,战果同样不可小觑。”
“这个不用你提醒。”李云龙摆了摆手:“当年打鬼子的时候,这可是咱们的拿手好戏。”
“不止冷枪,还可以打冷炮。”陈成兴提醒道:“苏制的76毫米加农炮可是好东西,指哪打哪,命中率颇高。”
“提前做好准备,打一炮就走,美军奈何不了我们。”
陈成兴的意思,是将加农炮当成狙击枪来用,直接架到山顶跟美军对狙。
三人连连点头:“对对对,手里冷不丁的有了家伙,还真不适应。”
其实不只是李云龙他们几人,就是各军的战士也都有些不习惯,他们还有呼叫炮兵支援的习惯。
现在陈成兴这一提醒,李云龙他们才反应过来,他们和几个月前已经大不相同了。
随着一声令下,四兵团的战士们活跃了起来。
有了陈成兴的加持,四兵团的神枪手那真不是一般的多。
朝鲜复杂的地形、山谷、密林、黑夜、风雪也都成为了战士们作战的助力。
美军顿时倒了大霉。
一处山坡后,三个战士披着白色斗篷趴在地上偷偷的观察三百米外的美军阵地。
其中一个举着望远镜观察美军的具体动向,另外两人则是全靠眼睛观察。
观察手可以用望远镜观察细节,但射手只能依靠眼睛,因此要想成为一个神射手,首先就得眼神好使。
一个明显有些年前的战士将手中了半自动步枪往上拿了拿,扭头小声问道:“班长,阵地上有敌人活动,咱们不动手吗?”
班长不紧不慢的缩回脑袋,随口解释道:“小张,虽说你来了9班后枪法进展神速,但是对时机的把握还有待提升啊。”
“我问你,假设你现在正在水源旁埋伏,看到有敌人过来打水,应该什么时候开枪?”
小张想也没想就回答道:“当然是出现在射界的时候。”
“错!你应该在敌人刚提起一桶水的时候。”
“敌人穿裤子的时候,你要在他刚套上一个裤腿的时候。”
“敌人拉屎的时候,你要等他脱下裤子拉到一半的时候。”
“敌人不上不下的时候,才是开枪的最好时机,就算是第一枪未中,也还有补枪的机会。”
正说着呢,一旁的观察手小声道:“有人出来了。”
班长瞬间停下话头,举起包着白布的半自动步枪直接扣动了扳机。
“砰!”
美军士兵刚走出战壕还没几米,就直接就躺在了地上。
小张懵了,问道:“班长,你不说说要趁敌人不上不下吗?”
“那是你没有把握一枪命中的时候。”拍了拍手上的半自动步枪,班长自信道:“我这个宝贝,350米内指哪打哪,自然不用等。”
小张挠了挠头:“好吧,那我们现在要不要立刻转移?”
“不急。”班长解释道:“美国佬还没死,看看有没有人来救他。”
美军倒地后,死活他看不清,但是有望远镜的观察手却是看的一清二楚。
既然观察手没有给出信号,那就是敌人还活着。
不过这次班长却是有些失策,美军士兵并没有急着救援。
直到后方的迫击炮阵地打了一串烟雾弹以后,医疗兵才出来把伤员拖了回去。
看着浓浓的烟雾,班长无奈的关上了步枪保险:“没机会了,转移!”
随着冷枪冷炮运动从四兵团推广到全军,双方犬牙交错的阵地上开始不断响起冷枪。
美军士兵直接被打成了缩头乌龟。
别说是像以前那样晒太阳,现在就是不小心露个头,都有可能遭到冷枪的偷袭。
而等到志愿军炮兵也参加冷炮活动后,美军的眼泪都要被干出来了。
几个人在路上走的好好的,一发炮弹就飞过来了
美军也有心进行反制,但是在单兵作战方面,志愿军的素质比美军高出一大截。
美军只能在部分零星的战场上能获得一些优势,整体的阵线上,美军被折磨的死去活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