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 第615章 我叫陆登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15章 我叫陆登

    第615章 我叫陆登
    翟达看著唐晓峰送来的报告,其实问题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此前尚未需要报告到他这一层。
    若是每个板块、每个工厂的供应商出现问题,都需要他亲自处理。
    那他不炸了?
    而唐晓峰虽然不清楚翟达和陆家的关係,但他知道“机核炼化”当初就是为了更好的融入东阳,所以还是深思熟虑之后提的建议。
    现在时过境迁,早就不需要了。
    报告里不单单是对几次原料问题的反馈,也包括他对新化工主体的建议。
    重新选址,重新建设,直接构建最先进的化工基地,针对性的满足研究院各个板块的化工需求。
    不是全部,而是最要紧、最难的那些,进一步达成全產业链自主可控。
    至於合资的“机核炼化”,管理团队全班人马都是对面的,当初设备投入也只是中高水平,没有应用到研究院的许多先进技术,整改难度大且没意义。
    要么收购对方股权,將其踢出去,要么退出让他们改名字,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选手,没必要强行一起玩。
    唐晓峰道:“会长,咱们的“穿插计划』正在布局硅基半导体,需要的化工支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机核炼化』终究会越来越跟不上趟,没必要再让一家不被我们控制的公司,顶著机核”两个字的名字。”
    翟达皱眉思索,手指有节奏的轻点这份匯报,心里思索著。
    但不是唐晓峰提的直接问题,而是一些根源问题:
    没想到陆泽涛、钱雅蓉夫妻的离开.,,影响这么大.,数据和检测不会骗人,唐晓峰的建议也不涉及个人利益,“机核炼化”確实出现了不小的问题.,.而且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书库多,101????????????.??????任你选 】
    化工指標降低乃至不稳定,甚至连供应链的时效性也有波动,说明內部管理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安定因素,继而影响生產。
    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不论其中原因如何,他和陆家的交情又如何,对这家“合资公司”缺乏管控力,確实是现实问题。
    “机核炼化”不值钱,但重要。
    是死、是活、是病,影响著供应链的安全问题,要早日確定。
    翟达心里有了一些阶段性的结论,看向唐晓峰道:“机核半导体有四套供应链预备方案,做好准备、允许替换。”
    如產业之血般重要的“化工原料”,他们自然不会只有一个方案,每样需求都有很多备选,隨时可以启用调配。
    “另外总部授权机核半导体』,对机核炼化进行业务检查,找足够熟悉相关领域的员去一趟..还有,重点关注一下管理是不是有问题。”
    现在不適合他亲自出面。
    因为那会將一切存在的问题,都压进土里,反而找不到关键结症。
    唐晓峰点点头,不过这都是常规操作:“那我的这个提议.”
    翟达將目光从“退出或收购”的字样上收回,而后继续专注在其他工作上,头也不抬,沉声道:
    “原则上同意,进入论证阶段。”
    唐晓峰精神一震:“好的会长,我这就去安排!”
    唐晓峰动作很快,或者说已经成了“废人”进不了自家车间,也就能干点常规事务了。
    他自己腿脚不便,但调动並不麻烦,业务检查组第二天上午就出发了。
    成员的都是对化料精通的工程师、科研人员,甚至还有“π”成员中的化学天才:杨天天。
    几辆造型科幻的“地球守护者”,排成长队出现,可以说非常有气势。
    超级工厂那些试生產的测试车,最终调试后都成了研究院的公务车。
    业务检查组没有事先通知,作为合资方,他们本就有资格隨时来,隨时查,隨时提溜出一个人询问情况。
    搞得“机核炼化”措手不及。
    业务检查组感觉到这里的人配合程度一般,但“研究院”三个字,在东阳代表的东西终究是太重了,少有人能抵挡,他们还是顺利地进去了。
    整个过程持续了数个小时,主要是对生產环节、工艺进行了硬性巡查,並且叫来了关键人员开了个会。
    而另一边,仅仅只有一条马路之隔,“方雅炼化”的大门口,陆思文站在大门前,眼神严肃。
    这家公司,是爸爸妈妈奋斗了半辈子的成果。
    然而她对这里,却相当陌生。
    从很小的时候起,爸妈就不允许她来捣乱,化工厂毕竟危险又严肃,容不得小孩子。
    那时爸妈外面忙碌工作,自己则是和爷爷在家里,一张大书桌,一张小书桌,用稚嫩的笔触写更稚嫩的文字。
    等她稍稍长大,公司也踏入正轨,更加没有她来的必要了,学业压力也上来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家提供给她充沛物质生活,父母半辈子奋斗的地方,自己来的屈指可数。
    厂区已经是她的第二处目的地了,在此之前,她先去了公司在城区的办公楼。
    已经意识到...出了很严重的问题。
    陆思文整理了一下背包,扣上了一顶棒球帽,向前去。
    保安下意识出来询问。
    “我约了刘副厂长,你可以打电话確认下。”
    “就说我姓陆...”
    保安一听姓陆,眼神已经带了些警惕。
    而后就听见:
    “陆登,登山的登。”
    与此同时,蔚蓝之眼的会议室中,业务检查小组已经返回。
    翟达破例,亲自出现在了这本不需要他参与的会议中,听取著杨天天的反馈。
    “从生產环节上,明显感觉到了松垮態度、警钟意识降低,设备本身没有出问题,但管理设备的人比较散漫,之前的化料不达標,就是环节中疏忽造成的污染,甚至出品检验环节也问题。”
    这位沪上来的高挑女孩,周墨传闻中的緋闻女友,办事很是精干。
    长发扎成马尾,脸上戴著黑框眼镜,沉稳的说道:
    “当然,即便人员不出问题,机核炼化的设备也有些落伍了....当初建厂时,管理方方雅炼化』就没有按照最高標准设备,这点可以理解,毕竟总投入也不大,现在自然更加落后,和研究院自己构建的工业体系无法融合,数位化、电子化程度很低。”
    “另外管理方面,我们和“方雅炼化』合作这么久,还是很好打听的,原因也不复杂,大概是股东心不齐了。”
    翟达坐在会议室最后,手里捏著【文理相宜】,微微旋转。
    只能说这个结论並不意外。
    机核炼化,是翟达和陆泽涛的合资公司。
    但若再严谨一点,应该称之为:翟达掌握的“机械核心研究院”,与陆家掌控的“方雅炼化”的合资公司。
    “方雅炼化”起初只是个陆泽涛岳丈经营的化工小作坊,“方”字也是岳丈的名字,“雅”就不用说了。
    岳丈去世后,被夫妻两携手经营十几年,逐渐成为了有规模的化工企业,主业是石油炼化、纺织原料,在散装北只能算中间水平,当然也足够製造出贫困县首富了。
    老帅哥也是洒脱,股权一直在老婆身上,更功成身退做起了富家翁,写写书什么的,但东阳提起“方雅炼化”,大家都会默认是陆家的產业,而不是“钱家”。
    大概这就是个人魅力吧。
    但这家公司並非完全家族化管理,钱雅蓉只是任董事长,董事会还有其他人。
    在发展的十几年中,或因为融资需要、或因为骨干成员晋升为股东,两人的实际占股缩水到了47%,这对於有规模的企业来说,已经很高了。
    许多创始人最后只剩十几或者个位数。
    (李在熔亲故远程点了一个赞)
    当初研究院刚回东阳,在化工方面完全不懂,也没有配套班底,出於信任,翟达占股“机核炼化”的51%,但却將经营全权交给了化工经验丰富,立刻就能拉出一套人员班子的“方雅炼化”。
    两边的合作一直是省心又安稳,直到钱雅蓉生病为止..,陆泽涛离开前,其实有诸多妥当布置,比如心腹经理人、比如经营的规划...但目前看来,似乎有一些失效了...
    翟达发言道:“股东是哪种心不齐?”
    杨天天道:“这就很难说了,方雅炼化』中除了大股东陆氏夫妇,剩下的里面也有不少个人股东占比不小,个人股东比机构股东要复杂...也许他们只是一起吃了个饭,唱了个k,就密谋了些什么。”
    “不过...可能和股东的经营针有关?”
    翟达挑了挑眉:“怎么说?”
    “炼化属於重污染工业,国家出於环境考虑不断收紧,目前散装省正在逐渐清退200
    万吨以下的炼化企业....方雅炼化』的年炼化能力在600-800万吨,远未到被波及的部分。”
    “但显然未来炼化行业会越来越依赖规模优势,新建的许多项目都是2000万吨,甚至4000万吨级的,这会导致方雅炼化』竞爭力急剧下滑,清退200万吨以下,实际可能波及到500万吨级別。”
    “据说大股东决定从今年起...每年拿出公司利润的80%,投入到设备升级、规模扩大、环保升级上...以確保远期生存,炼化本就利润率不高,这个投入计划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久才能有质的变化,而股东...未必有这个耐。”
    “五年不怎么分红,且股东可能並不看好这个计划的成功率,而炼化行业属於重资產投入,一旦计划失败公司关门,仅仅依靠设备、土地等固定资產,只能收回10-20%的投入成本。”
    “也许在他们看来,趁陆家出事,掏空这家公司,確保自己的利益能回本,是更合理的做法...”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