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来自原生哥哥的压迫感
第659章 来自原生哥哥的压迫感谢彬这话一出,不少人都在心中卧槽。
这时候显着你了?
可别让千户哥哥多想啊。
何翰反应最快,几乎是抢着说道,“怎么?也有人去找你了?”
张范忙道,“是不是青袍矮个的那个?”
剩下的人也不傻,立刻七嘴八舌起来,“我也觉得这事儿蹊跷。今天来的时候,我就琢磨着让千户哥哥帮着拿个主意。”
柏峻觉得自己已经提前和云不闲通过气了,想稳一手,看看有没有什么意外收获。
结果一旁的石凯说道,“柏峻,你怎么不吭声呢?我看到那人也去找你了啊!”
这些家伙入京之后,虽然已经考取了功名,但是未来的前途未定,也不知道是要留京还是去地方,因此根本没人置办产业,依旧是在之前落脚的寺庙借住。
所以不少人还是三三两两的住在一起,和柏峻借住在同一个寺庙的正是石凯。
听到石凯这么问,柏峻立刻就卧槽了。
众人也纷纷把警惕的目光投了过来。
柏峻也不好说已经提前行动了,只得吭哧吭哧道,“我正琢磨这事儿呢?刚才听大家的意思,好像咱们都被杨阁老邀请了。”
柏峻说着,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赶紧道,“只是不知道,是所有人都被邀请了,还是光咱们这些人被邀请了?”
“要是都邀请了,那还好说一些,要是光咱们这些人被邀请了,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
听闻此言,原本还在乱哄哄自证的众人,也不由慢慢安静了下来。
只是他们没什么出身,又都是刚刚进入官场的新嫩,慌乱之下,只能把目光看向裴千户。
裴元这会儿的心情也颇感慨。
这些家伙能在家乡考上举人,已经属于万人杰了,如今登上了更加广阔舞台,又有更加强大的重臣释放善意,想要跃跃欲试的挣脱他们的“原生哥哥”,也属于人之常情。
只不过他们终究会发现,他们越是挣扎,来自“原生哥哥”的爱,就让他们越是挣脱不得。
这些山东进士足有十二人之多,除此之外,还有裴元刻意掺沙子的霍韬、田赋。
在各怀心思下,他们又怎么团结的起来?
只要无法统一口径,这些通过集体作弊进入仕途的人,就永远擦不掉身上裴元一党的标签。
如今他们还在暗处,这种被标签化的感觉还没那么明显。等有一日,这个裴元一党浮出水面的时候,就算他们想要挣脱,别人在进攻裴元的时候,也一定会把他们捎带上。
现在,也该给这些硬起来的小弟弟,体验一下来自“原生哥哥”的压迫感了。
裴元云淡风轻的对众人道,“无妨的,这事儿我知道,乃是为了山东那件‘御史团遇袭案’的事情。”
听到裴元这话,不少人心中都是一跳,莫名的就有些慌乱。
不少人都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上次大家一起饮酒时的情景。
他们这些新科进士,理论上有一段时间的观政期。
一来是让他们熟悉各部的事务,将来更方便在官场立身,二来也是让各部的官员认识认识,从中挑选合用的人才。
柏峻、谢彬这些进士一开始还对未来满是憧憬,刚过了几天,他们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根据隐约透露出来的风声,他们这些新科进士的前途命运在观政之前,就已经被定下了。
许多前途远大的职位已经早早被人占住,他们这些没什么后台的白板进士,则要去填那些吃力不讨好的牛马岗位。
具体到他们这个小团体,一甲三人组唐皋等人进了翰林院,前途自然光明;霍韬考取了庶吉士,也不用多提。
剩下的这些人,哪怕名次最高的二甲第九的谢彬,也只得了一个从七品应天府经历的官职。
其他名次低的,更是成为了大明官场的边角料。
面对大明官场的黑幕和不公,这些初来乍到的菜鸟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因为黑幕,他们也有啊!
甚至在他们尚未会试之前,他们的黑幕就已经许诺了他们都察院御史的位置,还把当朝大都宪叫来,当面应下了此事。
于是,经历了官场挫折的弟弟们,上次才会齐刷刷的跑来求他们的原生哥哥。
结果原生哥哥果然不含糊,醉醺醺的就起身骑马而去,说是要为他们谋个前程。
再然后。
过了没多久,去山东查办张凤案的御史们遭受袭击,全都被杀死在了山东。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距离真相只有一层窗户纸。
从结果往回推,就特别的容易。
李士实能迅速的判断出,是裴元袭击的御史团,那是因为李士实知道裴元急着要安排小弟,所以在听说死了很多御史后,理所当然就怀疑是裴元干的。
至于那些进士们,就更有感触了,因为他们就是那些天天盯着御史空缺,等着安排岗位的弟弟。
上次的事端一发,不少人就心中有了惧意。
可是越是如此,他们越发不敢造次了。
裴元此人凶悍且不提,这件事一旦事发,他们说不定也会被打成同党。
就在弟弟们忐忑之余,裴元的目光从他们脸上一个个扫过,接着坦诚说道,“我也不瞒你们,山东那件事,就是我做的。”
众人闻言都有些惶恐了。
这是我们能随便听得吗?
这些人的目光正在胡乱躲闪,裴元已经语重心长的自顾自说了下去,“你们的事情,我这当哥哥的一直记挂在心里。”
“李士实说他有难处,可是我的兄弟们就没有难处吗?”
“各位兄弟十年寒窗,饱读诗书,难道就是到这官场上,任由人作践的吗?”
“要是这种事情,我还能忍着不出头,我都看不起自己。”
裴元此话一出,一下让不少人心有触动。那些之前还胡乱躲闪的目光,又慢慢重新落回在裴元身上。
众人默默想着从入京以来发生的这些事情。
心中都生出一个念头,哪怕他是再怎么大奸大恶的人物,至少他都对得起自己啊。
石凯最是实诚,有些紧张问道,“千户,这件事经不经查啊?实在不行,你去我老家躲躲。”
听石凯这么说,徐庆也醒悟过来,连忙道,“对对对,只要过了海到了辽东,朝廷想查都没处查去。”
其他人也纷纷都给出一些没用的建议。
裴元见状老怀大慰,不愧是讲义气胜过讲道理的地方,果然是一群好同党。
裴元当即安慰众人道,“无妨的,我已经把事情安排好了。这次杨廷和找你们,就是要让你们加入南下查案的队伍,去调查这个御史被袭案。”
听了此言,众人都有些糊涂。
张范更是有些惊惧的问道,“千户,杨阁老这样的身份,怎么会找到我们这些人头上?该不会是已经对此事有所怀疑了吧?”
裴元知道其他人估计也有点心虚。
毕竟以这大案的恶劣影响,真要追究起来,他们肯定也会受到牵连。
裴元耐心解释道,“放心好了,杨阁老会找到你们,也是我的意思。”
众人越发的懵逼,不知道这个“杨阁老会找你们,也是我的意思”是个什么意思。
以他们对当今朝局的认知,这不合理。
好在裴元并未打哑谜,直接说道,“这次御史团遇袭案影响恶劣,陛下盛怒之下想要亲自介入此事,可是朝廷担忧陛下掌兵会横生枝节,并没有答应,而是由新晋右都御史边宪,重新从兵部、工部、户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抽调官员南下查案。”
“为了防止上次的恶性事情发生,也为了避免贼人困兽犹斗,朝廷还从大名兵备道、睢东兵备道、汝南兵备道抽调兵马随行南下。”
裴元的这番话一出,弟弟们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里。
这样的阵势,什么案子查不出来?!
就听裴元继续道,“陛下一心想要南下,所以昨天的时候,让我代替他在中和殿与杨廷和协商侦办此案的事情。”
听到这里,弟弟们心中不由齐齐的浮现了一个问号。
就连刚才的判断,也产生了动摇。
已知,袭击者就是千户哥哥和他的手下。
然后当朝天子让千户哥哥与当朝首辅,协调南下查案的事情。
这能查出来吗?
裴元道,“杨廷和坚持要从朝廷派人。于是我便对他提出建议,为了瓦解当地官员豪强,并让他们自相猜疑,宜用山东人去查此案。”
“我还特意暗示他,最好是选择一些和官场牵连不深的官员,也就是你们了。”
“看来他是把我的话听到心里去了,他找你们去,应该就是想要市恩,平白的抢了老子的人情。”
“哼,小人!”
弟弟们听了都麻了。
杨廷和是不是小人且不说。
已知……
卧槽,这踏马还能查出来吗?
意识到所有人都安全了,场中的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
众人纷纷拍着胸脯表示,“千户哥哥放心就是,一切有我们呢!这件事绝对不会查到哥哥头上!”
姚谦持重一些,提醒众人道,“事情还没彻底定下来,还是要谨慎些好。咱们要多考虑一些,免得有什么变动,仓促之间,再弄的措手不及。”
裴元倒是表现出了充分的乐观,“放心好了。这件事问题不大,要是杨廷和不开口,我会设法让杨一清说话。”
其实这件事让杨一清出头,可能会更简单一点。
毕竟这次出头主导此事的边宪是他的人,裴元还能从杨一清的表面盟友陆訚那里借力,搭上双方的关系。
可惜,杨一清接下来就得为了第四个入阁名额,与翰林学士靳贵开始缠斗。
这次的入阁大战,彻底的暴露了杨一清与杨廷和之间的差距。
杨一清连杨廷和的小弟靳贵都没打嬴!
裴元好不容易才攒出这么点小弟,可不能为了这么点事儿就搭上杨一清的关系。
弟弟们听千户哥哥说的这么随意,心中颇有些很不真实的感觉。
就感觉千户哥哥好不晓事,为何把此事做的如此麻烦。
只是腾出几个御史的位置,你直接把人赐死不就行了,还亲自跑了山东一趟。
这难道不累吗?
不提小弟们思维渐躺,裴元对姚谦倒还挺看重的。
他赞许的对姚谦说道,“你能有这份稳重,也是难得。这次南下查案的时候,就以你为主吧。”
又对其他人道,“你们要是有什么事情,要先和姚谦商量。”
姚谦闻言没有沾沾自喜之色,反倒是谨慎的问道,“千户,这案子难道还要查吗?”
裴元闻言,理所当然道,“当然要查,不但要查,还要细细的查,全面的查。”
姚谦连忙道,“还请千户示下。”
裴元故意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一个个看了过去。
众人皆知道接下来要说到重点了,都一个个集中精神,屏息的听着。
便见裴元眼皮一垂,收起目中的咄咄逼人,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我去山东的时候,听说山东各地都流传了一些谣言。”
裴元说着目光抬起来,重新看着众人,“说什么,天子不是当今太后生的,乃是抱养的宫女的儿子。所以太后对天子没什么母子情分,平日里只视寿宁侯和建昌侯为骨肉亲人。”
众人听得眼皮直跳。
这可是一桩比御史团遇袭案还要要命的事情。
裴元看着众人问道,“你们说,有这么回事吗?”
众人闻言瑟瑟发抖,都不敢吭声。
裴元看着姚谦问道,“姚谦,你觉得呢?”
姚谦看着裴元那充满压迫力的目光,忍不住心中一寒,他咬牙道,“千户说有,那就能查。”
裴元毫不客气的说道,“有!”
姚谦的脸颊动了动。
裴元毫不客气的说道,“不但有,我还知道这是德王世子故意散布的。”
“德王世子散布了此事,又生出怯意,唯恐传到天子耳中,所以让山东各地的官员帮他隐瞒。”
“而各地的官员无视圣恩,只知逢迎德王,这才让德王世子一手遮天,瞒下此事。”
姚谦闻言心中震撼,抬头看着裴元,想得到更明确的指示。
裴元的脸上露出冷酷的神色,“去查,去山东,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你们。让德藩的血,送你们平步青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