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隆万盛世 > 第1389章 1479军火贸易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89章 1479军火贸易

    “確实,每个七天的第一天,他们要去教堂参加宗教仪式,所以是休息,其余时间都要做工。”
    申时行开口说道。
    “这么说起来,那里一个月有四、五天休沐日。”
    魏广德没有想到使团连欧罗巴人去教堂参加礼拜的事儿都知道,要不怎么有人管星期天叫礼拜日呢,但他还是说道。
    “嗯。”
    申时行再低头看看手里的文册,点点头。
    “朝廷早些年取销了旬日休沐的制度,现在每月的休沐日只剩下两日。
    被我们视为蛮夷的欧罗巴人却给了治下百姓每月四、五日的休沐时间。”
    魏广德说道这里就闭嘴不言,不过视线环视了其他人。
    片刻后,他就看见张居正轻轻摇头,苦笑道:“善贷,就算朝廷也发布这样的政令,你以为百姓就能实现吗?
    能做到的,不过就是衙门里的人而已,对於百姓来说,他们依旧要无休止劳作,除非农閒时,是断不会有休息的。”
    张居正说的很实际,让魏广德一时不知道该怎么作答。
    確实,政策是政策,下面要不要实行是另一回事儿。
    就算你规定要对不执行的进行处罚,可人家也能变著方儿的找到应对办法。
    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须臾,魏广德才开口说道:“就算如此,朝廷也是可以做一些事儿的。”
    魏广德打算战术后仰,不追求一步赶超欧罗巴,“吾以为,朝廷可以恢復旬日休沐的制度,这样最起码每月可以多出一天休沐。
    以朝廷为表率,让城里工坊和商家也效仿,为工人提供每月三日的休沐。
    至於乡间”
    魏广德也摇摇头,农村是赶季节的,农忙时给钱人家都不会休息,就要抢在时令前收拾田地,农閒时无事可做就是休息。
    至於有人进城打工而不休息,那是另一回事儿,朝廷也管不过来。
    “乡间就隨意吧,毕竟农村是赶时节的,没法规定。”
    但最起码,恢復旬日休沐也是缩小和欧罗巴差距的一个办法,而且在中国也是有传统的。
    其实,中国古代还就没有星期的概念,都是清末传进来的,特別是民国推行每周六天工作制下推广到全国。
    平时执行旬日休沐,再定下正旦等三节为法定假日,民间还有自发的假日,如清明等,貌似节假日也不少了。
    张居正虚眯眼睛盯了魏广德片刻,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意见。
    不过想想,貌似对官员是有好处的,每月多一天休息,下面的人应该会很欢喜才是。
    所以,张居正在这事儿上不打算反对,虽然他不在乎底层官员的態度。
    “你们什么意见?”
    张居正看向张四维和申时行,两人也都已经想清楚其中利弊,其实说起来当初取消旬日休沐,每月减少一天休息,还是嘉靖皇帝干出来的。
    或许觉得官员们太閒了,都管到他后宫修炼的事儿上了。
    对於官员们来说,其实休息几天无足轻重,就算不休沐,去衙门点个卯就找个由头出门也不是不可以,非常宽鬆。
    只要不被御史盯上就行。
    不过御史也不是閒的蛋疼,非要找谁不痛快,只要不招惹到他们,或者是自己的位置有吸引力,让其他人有了想法。
    对大部分御史来说,其实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
    弹劾,那都是目的明確才下手。
    要么为名要么为利,以天下为己任的御史不多。
    “恢復旬日休沐,子维无异议。”
    张四维很乾脆的表態支持,多一天名义上的休息日其实也挺好。
    到申时行这里,自然也不会反对,马上点头表示同意。
    “既然如此,那给礼部吹吹风,让他们上个奏疏上来,內阁批了就是。”
    张居正很洒脱的笑道。
    这种事儿,內阁上奏不大好,还是礼部上奏最为妥当。
    张四维和申时行都是点点头,他们入阁时间最晚,在礼部同仁不少,放个消息过去,那边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內阁最大的不是权力,而是对六部的影响力。
    招呼不到六部,阁臣当著也没意思,因为內阁並无实权,只有赞画之权,一切命令还是要通过六部下达。
    这也是张居正死握著吏部和户部,魏广德把持兵部和工部的原因。
    礼部和刑部,就是他们放出去让张四维和申时行爭斗的战场。
    两个人也不负眾望,都在向礼部下手展开爭夺。
    至於刑部,魏广德虽然指挥不动,但有个魏时亮在刑部做侍郎,影响力也不小。
    “那就继续.”
    这事儿定下来,张居正马上招呼申时行开始下一个议题。
    很快,终於说道使团发现欧陆暗藏的战云。
    名义上,只是西班牙王国意图成为葡萄牙国王,从而完成对葡萄牙一个王国的兼併,但实际上奏疏里对欧陆各国和教皇之间的关係也多有匯报。
    说实话,这是魏广德没有想到的,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些。
    神圣罗马战爭也叫三十年战爭,被称为第一次国际化战爭,只是因为没有扩展到其他洲,只是在欧洲爆发,否则或许就是成为真正的一战。
    虽然战爭在二十年后才爆发,但实际上此时欧洲各国之间的积怨却早就开始积累。
    其中涉及最主要的就是哈布森堡王朝、罗马教廷和新教,以及各欧洲传统王国。
    十七世纪初期,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德意志王国处於一片混乱之中。
    皇权衰微,使得德意志內部的诸侯们有了可乘之机,他们纷纷割据称雄各自为政。
    这种局面导致了德意志王国的分裂,各个邦国之间相互独立,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
    在这样的背景下,诸侯们为了爭夺地盘和资源,不断发生衝突和战爭。
    真正让大明使团关注到的,其实不是德意志联邦的內乱,在明人眼里,国內发生暴乱其实没什么好关心的,大明的暴乱难道就少吗?
    真正让他们精心的其实还是他们对欧洲宗教对各王国的影响力,多少有些让他们觉得触目惊心。
    不要说教皇,连那些大主教都可以对世俗政权发表意见,甚至可以进行控制。
    因此,由天主教改革发展而来的新教得到许多世俗政权的支持,在这片大陆上蓬勃发展起来。
    当他们知道欧罗巴各国正因为“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而逐渐分化成两股势力后,他们就敏锐的觉察到战爭的临济。
    一山不容二虎,这么小的土地上王国林立就够奇葩了,现在还形成两股势力,爭夺霸权只是早晚的事儿。
    此外,影响两者角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外部条件,那就是他们这趟出使的任务之一的鲁密国。
    似乎整个欧陆王国都惧怕他们西进,所以每每他们意图向西扩张时,欧陆诸国都会联合起来进行对抗。
    至此,整个欧洲的情况才稍微比较详细的出现在大明內阁阁臣们的案头。
    申时行洋洋洒洒说了半天,把欧洲情况大体说了个清楚。
    其实这些除了魏广德只看到概要外,另外两人都已经看过完整奏疏,原本也被要去乾清宫,小皇帝朱翊钧对远隔万里发生的事儿非常好奇,要过去仔细琢磨去了。
    当然,这也是张居正希望看到的。
    作为皇帝,张居正自然希望他养成多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人云亦云。
    前两日宴会后,申时行倒是提过一嘴,不过那时候魏广德並未多思考,所以今日此稍微详细了解了欧洲的实际情况。
    不吃惊那是假的,否则他也不会担心大明的外贸生意。
    毕竟,在魏广德看来,欧洲有钱人现在也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大明的商品卖到欧洲,主要市场也就是这里。
    其他国家,都没有开始海外殖民,有个屁的钱。
    他因为英国的態度,猜测到欧洲国家反对西班牙吞併葡萄牙,甚至预见到可能因此动武,但绝对没想到就算西班牙不做出吞併葡萄牙的事儿,欧战依旧无法避免。
    是的,就申时行说的那些事儿看来,欧战不可避免。
    “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比如爆发衝突,而两个联盟內的国家比如被裹挟其中,不可避免的参战。
    天主教联盟的铁桿就是德意志和西班牙,还有波兰的贵族。
    而其他欧陆传统王国或许也顾忌教廷,所以选择明里暗里支持新教联盟。
    国王们也不希望被教士指手画脚,被他们干涉世俗权力,这对掌握权力的贵族来说太可怕了。
    他们受够了被教皇呼来喝去的生活,时刻担心教皇一纸教令就剥夺他们拥有的一切。
    中世纪,教皇確实可以左右一个王国国王人选,所以几乎所有贵族都只能匍匐在教廷面前。
    “我已经让南海水师关注菲律宾和淡马锡,还有壕镜,防止他们因为西葡之爭爆发衝突,影响到我大明海商的利益。”
    魏广德这时候开口说道。
    “確实,南洋乃是我大明的海洋,不能因为夷人內部那点齷齪事儿而受到影响。”
    张居正开口认可道。
    “之前我也意识到欧罗巴可能爆发衝突,諳厄利亚明確不支持西班牙吞併葡萄牙,我以为其他欧陆王国也会如此,由此爆发西班牙和欧陆诸国的衝突。
    为此,我去了南京,看了朝廷在那里的军械局,查看各种火器的生產,也了解了我大明火器和夷人火器间的优劣.”
    “嗯?”
    魏广德刚说到这里,就听到张居正惊讶的声音。
    “善贷,你这是何意?
    难道,打算让我大明也参与其中?
    那里相隔万里之遥,使团过去都要大半年时间。”
    张居正听到魏广德去南京查看武备,下意识以为他有出兵欧陆的想法,急忙提醒道。
    这就个战爭贩子。
    虽然现在没有这个词,但魏广德好战的性格在张居正心里印象颇深。
    “不不不。”
    魏广德急忙摇头,心里很不爽,张居正把他当成什么人了。
    不过现在,魏广德还得好好解释才行。
    於是,他看著张居正笑道:“虽然北京工部铸造大量火炮供应北方边镇,但南京工部铸造的火炮大量装备南方卫所和水师,也更了解夷人火器性能。
    从那里我才知道,夷人据说非常善於铸炮,特別是重炮。
    而用於野战之火炮,他们就不怎么样,我大明的野炮採用铁炮,比他们的轻便许多,威力也一点不俗。”
    魏广德把了解到的军械库有大量库存火器的事儿说了下,顺便就提到打算在辽军中试点全火器化军队的设想,同时水师也组建一部专司火器。
    “装备鸟銃和野炮善贷,莫不是你打算把铁炮卖到那边去?”
    片刻功夫,张居正已经猜到魏广德的想法,只是有些不敢置信。
    虽说宋朝出现突火枪,明初也大量装备了火器,约占总兵力一成,但说实话,西洋火器確实厉害。
    没看到现在大明铸造的火器,几乎全部都是仿製西洋。
    “那边打的越厉害,我们的铁炮就会卖的更好。”
    魏广德却是轻笑道,“他们现在还是在铸造铜炮,那玩意儿多贵,我大明承担起来都有些吃力。
    倒是轻炮这块,我们大明工匠已经可以熟练铸造铁炮。
    虽然因为材料,铁炮使用不如铜炮长久,但便宜啊,且能大批量铸造。
    我们可以一船船大量交付火器,让他们回去打,打的天昏地暗都和我们无关。”
    魏广德不以为意笑道,隨后面色忽然严肃道:“诸公是否有考虑过,此战有点爆发,他们必然把大部分钱財用於战爭,到时候我们大明的海贸生意可以大幅减少。
    没有足够財税,朝廷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可若是工部大炮能卖出好价钱,就可以抵消这部分朝廷的损失,甚至还大赚一笔。”
    在三人没来得及消化魏广德话语里信息时,魏广德继续说道:“所以之后时间,我会让锦衣卫时刻关注那边的情报,特別是他们最新火器的发展,及时改进大明的火器铸造。
    同时,也会让锦衣卫加强对工部工坊的安全防范,避免铁炮铸造之法泄密。”
    魏广德继续说道。
    他们现在大將军炮怎么来的,就是从壕镜偷学回来的。
    虽然只有小型火炮技术,但大明工匠根据这些信息,推导出铸造重炮的办法,从而为水师铸造大量重炮。
    方法虽然可能不同,但大明確实能铸造实用重炮。
    “出售火器让他们打仗,这是否有违圣贤”
    张四维说出半句话就果断闭嘴。(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