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混沌
第637章 混沌“是先前被迸裂地壑吞噬的北鲜八部。”
黑帝汁光纪屈指微弹,一具身著玄衣的浮尸顿时破裂,沁出黄绿色的浆液,过不片刻,便孵化成几十只七彩小虫,攒集蠕动。
“这里没有土族中人。拓跋帝,大荒经上记载的混沌封印之所在哪里?”
秦淮扫过冰河尸兵,摇了摇头,开口向拓跋帝问道。
“大荒经记载,说是【混沌】封印於混沌环,收容在【阴阳冥火壶】之中,不知波母可清楚这【阴阳冥火壶】所在?”
“阴阳冥火壶?”
秦淮一凛,忽然想起之前察探乌丝玛记忆时,曾在皮母地丘中见过此物。
传说上古某年天崩地裂,凶魔横行,女媧以金族五色神石补住天裂,剩余的五色石不足以填补地缝,就索性將残石混合三十六种奇铁,铸造成“阴阳冥火壶”,封收了所有凶魔妖兽,镇在地缝之底。
斗转星移,当年的地缝变成了大荒第一奇山皮母地丘,而阴阳冥火壶则化作了地丘的某一座山峰。
“火壶山?那不就是?”
听到拓跋询问,波母遥遥一指,只见前方有座山峰陡峭高峻,半山突崛,看起来好似一个高嘴大壶。
大雪纷飞,眾人驭风横空,转瞬间便到了火壶山上,山崖如刀削斧斫,壁立千仞,惟有半山巨石突兀,横空延伸出数十丈来。
眾人在横峰上落定,积雪皑皑,九株苍劲虬松亭亭如盖,此外別无一物。
秦淮环顾片刻,似是发现了什么,一掌拍出,雪浪奔卷,紧贴崖壁处顿时现出一个两丈来深的雪坑,其中赫然有一个高近两丈的石堆。
这石堆通体漆黑,石缝紧密,宛如一只巨大的玄龟,瞧著甚是坚硬强韧。
“这里便是壶嘴峰。””
波母一边自说自话,一边走到墓前重重跺了九脚,只听“轰”地一声,山摇地动,积雪迸飞,那石墓正中陡然开裂,红光爆舞,衝起一道百丈来高的熊熊烈焰!
秦淮心中一动,水光荡漾,火光收敛,落雪飘摇,横峰上又恢復了寧静,而那石堆则已裂开一个半丈来宽、一丈来高的洞门,红光吞吐闪耀,像是一个伏地蹲踞的凶兽,张开血盆大口,择人而噬。
檮杌分身一马当先,带著波母、黑帝鱼贯而入,而秦淮本体则与青帝留在外界,时刻准备策应。
热风扑面,口乾舌燥。甬道狭窄斜长,蜿蜒而下,石壁上悬掛著一盏盏暗紫色的龙石灯,红光跳跃,异香扑鼻,显得静謐而又诡异。
檮杌顺著甬道不断深入,过了片刻,就在光滑铁青的壶嘴內壁,望见了眾多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刻痕。
“波母,之前你交给乌丝玛的青铜拓片,就是从这上面转印下来的吧?”
望著壶壁上有些眼熟的刻痕,檮杌能確定这些象形字正是先前乌丝玛费尽千辛万苦要让硃卷氏翻译的太古蛇文!
事关伏羲石讖,檮杌自不敢大意,当即向波母確认道。
“不错,乌丝玛想掌控【阴阳冥火壶】,却又不知操控之法,正好壶壁上有太古蛇文篆刻,我便拓印下来交给她,想要以此为切入,进行尝试。”
波母点点头,十分坦率地承认了先前的所作所为。
檮杌瞭然,顺著甬道走到尽头,触目所及,四周火焰飞舞,雾气蒸腾,尽皆容纳在一个高达百丈,直径近八十丈的巨大洞窟里。洞壁尖石嶙峋,五色斑斕,顶壁上有一圈裂痕,想必就是这【阴阳冥火壶】的顶盖了。
往下望去,洞底距离壶嘴甬道约有十丈深,红彤彤烧得滚烫,有数十个圆孔,星罗棋布,赤焰飞腾。
正中有一个八角高台,从南而西,分別刻了“离”、“坤”、“兑”、“乾”、“坎”、“艮”、“震”、“巽”八种图案,正是大荒自古流传的伏羲八卦图。
相传太古之时,伏羲因常年苦思宇宙奥秘,仰观日月星辰之变,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感动上天,忽有一日,龙马跃入渭水,演化秘图,当时在河边冥想的伏羲大有所悟,从此仰观天象,俯察地法,参透天地万物的玄机,练就通神彻鬼的法术神通。
然而伏羲八卦图究竟有何玄妙,大荒古往今来的经史典籍没一个能说清的。
“诸位,这阴阳冥火壶以半个时辰为一周天,冷热交替,冰火相济。现在地火已透过壶底,形成【青冥紫火】,炽烈更胜熔岩,无坚不摧,就算是玄冰铁,也要被烧为铁浆。你们若要行动,务必小心。”
听到波母的提醒,檮杌点点头,提起硃卷氏,周身环裹炁劲护体,直接衝破烈火,凑到了壶壁石刻的近处。
“来,帮我翻译翻译。”
“嗯,这个字是『回』字,这个是『金』字”
听到硃卷氏的逐字翻译,檮杌眼前状態栏中那关於伏羲石讖的进度立马开始上涨。
“他这是在干什么?”
拓跋帝望著正在研究壶壁石刻的檮杌,疑惑问道。
“壶嘴峰又称思过峰,相传女媧大神心怀慈悲,將混沌神兽等凶魔收入这神壶之后,封镇以思过诀,並將法诀刻写在壶壁上。只要千年之后,有人在这壶嘴前倒诵此诀,便能將壶中所困的凶魔释放出来。三十多年前,有一荒外之人大闹地壑,於火壶山顶撬走了镶嵌其中的混沌环,我母子二人这才知道这险峰竟是远古封镇凶魔的女媧神壶。幸好思过诀乃是由太古蛇文篆写,那人不识,这才只取了混沌环就离开地壑,未能將壶中凶兽放出。”
波母顿了顿,缓缓解释道:“他让蛇姥翻译石刻,想来是打算配合混沌环,解封壶中凶兽,確认那【混沌】所在。”
过了整整半个时辰,感受了一轮冰火交替的檮杌终於在硃卷氏的翻译下得到了所谓的伏羲石讖。与波母汁玄青解释的差不多,这伏羲石讖並非是什么讖纬之言,而是女媧传下,解印封印三大太古绝凶的法决,这也正好印证了乌丝玛手中解印鯤鱼的法诀是从何而来。
“你收集到了全部的伏羲石讖,进度(936/936)!”
等到阎浮提示在耳边响起,檮杌点点头,向同在壶腹內等待的拓跋帝招呼道:“走吧,混沌环和思过诀如今都已在手,也该出去放手一试,看看这混沌是否还在这壶中了。”
拓跋帝自无二话,当即隨眾人原路返回。
而就在大荒眾人无暇注意的火壶山中,一个深沉无比的黑洞从虚空中倏忽扩张开来,一张短寸头的娃娃脸出现在黑洞那一头。
“真是没想到,我还有重回大荒的一天,真是怀念吶。”
说罢,三眼环球董事【混沌】李安南摸了摸青冉冉的下巴,走出根茎通道,直接站在了壶腹中央的八卦高台上。
与此同时,檮杌看到阎浮会话传来的“准备就绪”四字,立刻拿出混沌环,口中念念有词,皮母地丘下方顿时传来一阵闷雷似的震动,云雾崩散,群峰摇盪,无数凶禽妖兽惊啼尖叫,接连不断冲天飞起,从眾人身边轰然卷过,高高盘旋。霎时间如黑云似的遮蔽了半片碧空。
空中霞光尽敛,幻景全无,群雄低头望去,壑內霞云滚滚,火光吞吐,如惊涛骇浪似的朝上翻腾,无数霓光破舞而出,仿佛道道利剑,晃得人眼都了。
“快,先去把三族军眾疏散开!”
拓跋帝话音未落,下方的七彩云海陡然朝上一鼓,“轰隆”一声巨响,繽纷炸射,万千火蛇红焰高窜怒舞,炎风扑面,群雄大骇,纷纷惊呼衝散。
轰鸣声中,皮母地丘的照影峰、玄武峰等七座最为高峻陡峭的山峰接连崩塌,烟尘滚滚。
大地剧震,裂缝急剧扩大,又是一阵雷鸣般的轰响,地丘方圆数里內的地面陡然朝下塌陷,形成一个巨大的盆地断层。
“嗷——呜!”
地壑內红光爆舞,忽地传来一声震天怒吼,眾人脑中嗡的一响,气血乱涌,无数侦骑眼前一黑,登时翻身朝下摔落。
轰!!!
皮母地丘南侧的地面突然炸裂开来,巨石四射,火浪喷飞,群峰崩塌,渐渐隆起一个雪白色的巨大“山岭”,毛髮板结,体型庞然,凶威比之鯤鱼更甚。
透过无数地缝,隱隱可见一个巨大的“圆球”自地壑深处急剧膨胀鼓起,地丘群峰被它拱得不断倾摇崩塌。
那圆滚滚的球体长满了巨大的龙鳞,象是无数只巴眨闪烁的眼睛,忽而明黄耀眼,忽而彤红如火,当中一道巨口似的长缝,无数雪白的毛髮好似触手般从中伸出,招摇乱舞。
“混沌!”
波母等人倒吸凉气,脸色齐变,对阴阳冥火壶是混沌封印之所的说辞再无半点怀疑。
“够了,还望天神速速停下,將混沌重新封回壶中!”
陡然听到拓跋大喝,檮杌微微頷首,口中法决调转,隆起如山的地面顿了片刻,突然土崩瓦解,又往下塌陷,
伴隨著那雷鸣般的怒吼咆哮,天摇地动的幅度逐渐减小,眾人往下探头看去,发现那凶兽混沌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地缝中大片大片被山岩挤压而死的土族骑兵。
正是之前口口声声说要调停水木之祸,实则隱於皮母地丘、別用有心的土族大军。
诸多尸体之中,一桿长约六丈的青铜大旗格外引人注目,旁边破碎的青铜车架中还躺著几个穿明黄奢服,一看就是土族贵胄的横死之尸。
“没想到姬少典中庸一辈子,到头来却因一介女妖,豁上了家底。最后,甚至还把自己的性命赔在了这皮母地丘之中。”
看到昔日好友落到如此下场,青帝灵感仰摇摇头,语气颇为感慨。
话音未落,檮杌便俯衝而下,炁劲道吞吐飞舞,扫去一应杂物,从狼藉尸堆中找出了一个刻有『息壤』二字的黄铜密匣。
【息壤】:混沌天土,乃是是盘古开天闢地时残留的神泥,遇风膨胀,大至无穷;一旦凝固之后,又坚逾玄铁,任何神兵也难劈开。女媧补天时,便曾动用息壤神土,后又觉得此土威力太大,稍有不慎,祸害无穷,於是仅留三尺见方,分別存在九个黄铜密匣之內,藏於土族九座圣山之中。
“陆虎神,寒荒水灾,有解了!”
托著黄铜密匣回到眾人身边,檮杌向开明陆吾举手示意,朗声笑道。
“拓跋帝,如今三大绝凶都已確定不再为祸,接下来,可有打算?”
眼见檮杌直接將【混沌环】递了过来,拓跋帝面色有些惊讶,显然没料到秦淮竟会主动交出控制太古绝凶的钥匙,但也没说什么,直接將其接过收起,从容答道:“自然是重回旧躯,与十巫、毒神研究解决细雪尸蛊的方法,还大荒一个安定。”
“那这乌丝玛,还是交由你处置吧,她的本体是何罗鱼,细雪尸蛊就是以她的血肉,配合九彩尸虫、九冥尸蛊等交合配种產下的新蛊。”
檮杌指了指乌丝玛,余光瞥见波母,想了想,又道:“如果波母和阳极真神愿为大荒出力,不妨隨拓跋帝一起去往崑崙帮忙,也算戴罪立功,免得日后五族再有人乱嚼舌根。”
公孙婴侯母子二人潜居地丘数十年,终日与大荒中至为凶毒的虫豸鸟兽为伍,对彼等心性了如指掌,若论蛊术修为,大荒中没几个能与其相提並论。
秦淮让他们跟隨拓跋帝研製尸蛊解药,一来是能戴罪立功,二来则是也可施恩大荒,挽回这对母子风评,让其更快融回大荒各族,的確不失为一个好建议。
“此间事了,天神可要隨我等同返崑崙?”
拓跋帝望著檮杌,状若无意地试探道。
“不了,既然大荒即將重归安定,我这感知到女媧大神意志出关救世的荒外之人,自然要承袭因果,安置好那些远在海外的蛇裔蛮邦。”
檮杌面对眾人,拱了拱手,笑道:“诸位,后会有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