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156章 院长手把手教你写报告!《黄飞鸿》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56章 院长手把手教你写报告!《黄飞鸿》

    第1156章 院长手把手教你写报告!《黄飞鸿》上映了(二合一章)
    “来来来,吃饭!就当是自己家里一样!”朱霖对着有些拘谨的宋简说道。
    这孩子喝了汤也不动筷子,感觉像是被方言家里这么多人给吓住了似的,这一放假方言家里的人确实不少,而且不光是有华夏人,甚至还有两个外国人,看起来年龄也和她差不多大,一男一女,正在一脸好奇的对着她投来注目礼。
    和她目光对视后两个老外还对着她笑了起来。
    这时候朱霖已经给宋简夹了一块儿红烧肉到碗里了。
    “谢谢姐姐。”宋简对着朱霖礼貌的说道。
    朱霖也注意到宋简一直在注意房间里的众人,于是他对着宋简说道:
    “我们家啊,平日的人就不少,今天还不算太热闹,热闹的时候那都是坐好几桌。”
    “全都是方言的朋友,同学,还有领导,老师什么的。”
    “你第一次来就随便点,想吃什么自己夹。”
    宋简点了点头,这时候桌子上的其他人也都开始动筷子了。
    大家确实没有怎么在意她,一大桌子的人都在和身边的人说话。
    方言这会儿已经开始在说什么“研究所立项”的事情了,大家问他研究生考试的事情,他就说了还行,没出意外,其他人也就直接不问了。
    好像研究生考试是什么不值一提的事情似的。
    这时候没有人注意的宋简感觉自己轻松了下来。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离自己最近的那盘清蒸鲈鱼上。
    鱼身完整,侧躺在铺着细细葱姜丝的盘子里,蒸腾的热气带着一种清爽又鲜甜的香味。
    鱼皮透亮,鱼肉看着就细腻白嫩。
    这种新鲜海鱼,也不知道是怎么弄过来的,这就算是不新鲜的,在学校的食堂里也是很少能见到的“大菜”,即使是她南京老家,一年也难得吃上几回。
    接着她目光落在刚才朱霖给她夹的红烧肉,红亮诱人的红烧肉,肥瘦相间的肉块切得方正,在灯光下颤巍巍地泛着晶莹油润的光泽,浓郁的酱香混合着一丝甜蜜的焦气息霸道地钻入鼻腔,散发着令人垂涎的醇厚香气。
    这种油水十足的菜可是很难吃到的。
    一口下去软糯醇香,肉自己在嘴里化开了“吸溜”一下,直接就吞进了自己肚子里。
    吃完过后这肚子里的馋虫彻底被解放了封印。
    看向那桌子上,那厚实的肉块在碗里堆成了小山,方言家里的人多,饭菜量也着实不少,宋简心里暗惊,这量可真足!光是这一碗肉,在普通人家可能就是过年过节才能端出来的硬菜了。
    之前方洁偶尔会从家里带菜到学校里,说是家里让她改善生活的,一般这种情况她都会给寝室里的人分一份,大家对方家的伙食印象深刻,今天这下更是让宋简加强了这种印象。
    接下来宋简挨着品尝了桌子上的其他菜,感觉今天过来简直像是提前过年了似的。
    吃到后面她人都吃的有点迷糊了。
    主要是好久没吃这么多肉了,红烧肉油水又大,脑子有些迷迷糊糊的。
    再加上朱霖听说她先天身体不太好,鸡汤就给她打了好几碗,热气腾腾、表面浮着澄黄鸡油的鸡汤,汤面还飘着几粒枸杞红点,鲜气十足。
    光是闻着就让人觉得身子骨舒坦。
    吃完了晚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大姐就留着宋简在方言家里休息,宋简担心是学校要点名,没有按时归校那是要被扣分问责的,结果方言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副校长季羡林那边去了。
    说了一声后,就告诉她没事儿了,既然是大姐的同学,还是一个寝室的,干脆就在家里多玩几天。
    然后方言又给她拿了点河车大造丸,接着就和胡道虎两人出门去找协和院长去了。
    宋简心里直嘀咕,方言和他们家的能耐、认识的人,可比报纸上写的厉害多了。
    季羡林校长那样的大人物,居然亲自接电话还一口答应,在方家看来跟平常事儿似的。
    这顿饭吃的,心里的触动比嘴里的滋味儿大多了。
    方言拿着立项报告,老胡也跟着一起,主要是这事儿他也有关系,那个秘方研究所里面的产品,也是公司的产品。
    一出门,老胡对着方言问道:
    “怎么,你是打算直接培养一个咱们自己公司的法务团队?”
    “嗯?”方言一怔,没明白老胡是什么意思。
    老胡对着他说道:
    “就那个小姑娘,北大法律系的那个。”
    方言反应过来,连连摇头说道:
    “那不能,北大的法律系的给我们公司当法务,我想都不敢想,还法务团队,这就更是不敢想了。”
    老胡好奇的问道:
    “怎么说?”
    方言说道:
    “他们这帮人一入学后,都是被寄予厚望的,好多部门都等着要人呢。”
    老胡说道:
    “我们也是有关部门啊,为啥不能要一个。”
    “接下来扩展业务后,不光是国内,就连国外都需要法务团队,要不然麻烦事情就多了。”
    方言停下脚步,借着胡同口昏黄的路灯看了老胡一眼:
    “老胡,你是真不了解北大法律系这级的分量。他们毕业分配,最差也是进省高院,稍微拔尖点的直接进中央部委,咱们这公司,现在在他们眼里怕是还排不上号。”
    老胡咂摸咂摸嘴,踢开脚边的小石子:
    “可你想啊,这姑娘才十八,又是军区大院出来的,家里父母都是军人,根正苗红。现在跟咱们搭上关系,等她毕业那会儿,咱们公司说不定都冲出亚洲了,到时候她能眼睁睁看着肥肉跑了?”
    方言被逗笑了:
    “你这算盘打得,隔着三条街都能听见响。”
    “你指望那姑娘,你还不如指望我大姐。”
    老胡说道:
    “方洁那肯定是要指望的。”
    “咱们那些秘方、专利,都需要懂行又知根知底的人盯着……上次跟法国那边谈合作,就因为专利条文没抠细,差点被钻空子。要是有自己人坐镇,哪用得着看那些洋律师的脸色?”
    “急不来。”方言放缓脚步,望着远处协和医院的灯光,“他们现在都还是学生,毕业时间还早呢。”
    老胡说道:
    “那咱们先把研究所的摊子铺开,等她们真到了能独当一面的时候,不用咱们说,自己就知道哪儿更有奔头。”
    “你说是吧?”
    方言无语的说道:
    “四年后的事儿了,谁说的准,你当我是算命的啊。”
    老实讲,北大法律系这帮人,根据方言记忆,好像还真是没进公司,基本上都在吃国家饭。
    而且都是级别比较高的那种。
    这可比在他们研究所,或者公司下面当个法务好多了。
    除非方言他们真做成了国际大公司,就像是日本那边的汉方药公司一样。
    老胡咂咂嘴,说道:
    “也是……不过话说回来,今天这姑娘看着是块好料。”
    废话十七岁上北大,能不是好料嘛。
    接下来两人在到了协和的别墅区,这会儿的院长还在吃饭。
    看到方言和老胡来拜访,也是有些惊讶,不过还是很快招呼他们进屋了。
    “立项报告刚写完,想着您今晚要是有空就先给您过过目。”方言把文件袋递过去,目光扫过桌上的碗筷,院长夫人正收拾着盘子,看见他们进来,又转身去厨房切了盘西瓜。
    院长没推辞,接过文件袋就坐回饭桌旁,借着明亮的灯光抽出厚厚一沓报告。他老伴儿端来一盘切得匀称的西瓜摆在桌上,方言老胡忙不迭地道谢,跟着过来的助理小林还有保镖老崔,都被喊着坐下来一起吃。
    老崔也没客气,拿起一块就啃。
    他练武之人,不考虑那么多东西,该吃吃,该喝喝。
    一时间客厅里只剩院长翻动纸页的沙沙声,以及老崔啃西瓜的细微声响。
    空气有些凝滞,方言和老胡都没说话,目光聚焦在院长脸上,只见他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微蹙,大概是字有些小,他时不时还得眯着眼睛凑近了看。
    不过老爷子愣是不戴眼镜,之前他就对方言说过,说是他研究过,戴了眼镜视力退化更快,不戴的话视力还能恢复过来。
    约莫过了十几分钟,院长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放下报告,看向方言,脸上露出了思考的神色,想了想才说道:
    “唔,你这个报告里,总体路子是对的。这个框架就是我跟你说的意思。”他指了指报告开头,“响应号召、呼应廖主任讲话、绑国家战略,这块写得明白。给欧洲公司画的法规困境和市场前景,也算清晰实在。”
    “不过,”院长话锋一转,从自己上衣口袋里拿起一只笔在报告上点了点。
    方言和老胡都赶紧凑到他身边。
    接着院长才说道:
    “政治高度这块儿,你得加点‘肉’进去。报告上光提‘科技现代化’、‘国家文化输出’这些词儿,稍微空泛了点。”
    “肉?”方言一脸茫然,这是啥黑话?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像是个新兵蛋子似的。
    院长笑了笑说道:
    “嗐,你年轻人不懂这些也正常,老头子我教你……你得直接引用当时宴会上相关段落原句,就那种要‘大力发展传统医药科技’‘重视民族医药瑰宝的挖掘和现代化’之类具体的话。让领导一看,你这不是跟风喊口号,是实实在在吃透了里面的内容。”
    “还有廖主任在赠书仪式上的讲话你应该还记得吧?挑他关于‘海外智慧结晶回归’‘中医是全体华夏儿女共同财富’这类最打动人心的原话放进去,效果比你自己概括强。”
    方言张了张嘴,露出恍然之色。
    接着又见到院长他翻到可行性论证部分。对着方言表扬道:
    “这地方写得不错,南洋成绩、秘方库、古籍资源,都摆上了。”
    接着他话锋一转说道:
    “但比较这块儿可以更突出,特别是跟小日本的差距和我们的优势!你可以在旁边加上一笔:‘相较于日本汉方药对经方的单一化、简略化提取,我们的研究注重保存古方全貌并针对现代需求调整,疗效和文化价值更具独特性’。这是痛点,也是加分点。”
    方言和老胡对视一眼,感觉自己真是个新兵蛋子。
    老胡也挠挠头,他刚才看了感觉没啥问题,现在听到院长一说,才知道这哪哪都是问题。
    接着院长翻到资源整合和招募人才的部分,他眉头又微微锁紧:
    “啧……这块儿是你报告的核心诉求,但写得太谨慎了!‘申请协调’、‘需要招募’……听着像客气话。”
    “要写得目标明确、底气十足!”
    他顿了顿,然后说道:
    “比如说:‘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亟需卫生部牵头成立专项协调小组,负责对接国家药检所资源、协调各省市中医药院校及地方药厂提供技术支持。拟面向全国知名中医药院校,比如广州,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省市药材公司及研究机构,公开招募在中药化学、药物分析、药理毒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至少四十名,纳入研究所专项编制,充实以下专业部门……’明白么?要告诉领导你需要什么,要多少人,从哪儿要,编制待遇怎么考虑,一定暗示有保障,而不是模棱两可地说你‘需要支持’。”
    “领导一天的事儿也很多的,你要把他当笨蛋……该说的都说明白,就让他选是或者否就行了。”
    方言摸了摸额头的汗水,院长真是没把他当外人呐,这么说领导。
    接着院长翻到风险评估和价值延展,看了看后说道:
    “兜底方案有,说市场遇阻可转内销或南洋,挺好。但价值这块还可以拔得再高一点!补充一句:‘项目研究过程积累的技术规范、分析数据和标准制定经验,将填补国内中药现代化、标准化研究的多项空白,其成果可直接转化为行业指南,为全国中药企业技术升级提供重要参考,奠定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技术基石。’要让领导觉得,这项目就算眼下在洋人那里碰了钉子,在国内也是扎扎实实推动行业进步的大事!亏不了!”
    方言点了点头,记了下来。
    最后,院长的目光落在报告结尾的豪言壮语上,笑道:
    “结尾这口号是挺好的,有格局……”
    方言知道老爷子又要话锋一转了,干脆说道:
    “您尽管说,我不足就改!”
    这事儿不光是文笔的问题,还有对领导的揣摩,方言这方面的经验哪能和院长比啊。
    果不其然老爷子说道:
    “但光说‘不负重托’、‘再攀高峰’还有些单薄。”
    “你的再点一笔人才!强调人才梯队的重要性!”
    方言皱眉,想着应该怎么写,院长已经拿着笔点了点前面的内容说道:
    “比如:‘通过此项目,将为国家培养一支通晓国际规则、掌握现代药物研究方法、又深植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实现中医复兴的长远目标储备核心力量。’这个角度,领导也爱看。”
    院长放下笔,手指在报告边缘轻轻敲击着,忽然看向老胡:“胡先生,你们公司不是已经在南洋开始销售了吗?销售数据,能不能给方言加进去?”
    老胡一愣:
    “数据?就是每月卖多少那种?”
    “不光是销量。”院长摆摆手,“得写清楚这些产品在当地通过了哪些认证,比如马来西亚的传统药物注册,新加坡的卫生署备案,这些是实打实的‘国际化先例’,比空说‘有经验’有说服力。”
    “另外你们不是还在和林家兄妹谈好合作项目了嘛,我都听廖主任说了,直接加里面。”
    老胡一拍大腿:
    “哦,对!不光是他们,还有欧洲那边的都可以加进去。”
    院长笑着点了点头,他转头对方言道:
    “你要让看报告的人知道,你们不是凭空想做国际化,是已经蹚出了路子。”
    方言赶紧在心里记下,只见院长又翻到“剂型改造”那一页,拿着笔在“外用止痛贴”几个字下画了道线:
    “这个思路对,但得再具体点。比如说明白为什么选外用剂型‘避免口服制剂在欧洲面临的成分检测壁垒’,‘贴合欧美患者对便捷给药的偏好’,把好处一条条列出来,才显得你们不是拍脑袋决定的。”
    “还有这个。”他指向“联合实验室”部分,“你写了要跟广州、上海的高校合作,这不够。得加上‘与国内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共建质量标准研究平台’,把官方机构拉进来,既显权威性,也暗示项目能获得技术背书。”
    他拿起报告从头翻到尾,最后停在封面:
    “还有个小细节,标题里加个括号,写上‘(草案)’。显得你们严谨,也给后续修改留了余地。”
    说完这些,院长放下笔,舒了口气,脸上笑容更盛:
    “行!方言,你领悟得快,写得有基础,就是关键节点该硬气的时候要硬气,该细化的时候要细化,该拔高的时候要拔高。把这几处添上、改改,这份报告就够分量了!”他拍了拍报告,“明天找个正经时间,你去递交,跑部钱进这事儿,就得拿出‘我是为了解决国家问题来的’这份担当来!”
    院长老伴儿在一旁插话:“哎哟,老头子一讲起这些就停不下来。小方啊,胡先生啊,再吃点西瓜吧,这瓜甜着呢!”
    老胡立刻又拿起一块,对着方言笑道:
    “院长老这是把毕生功力都传给你了!这份报告一改,绝对能成!”
    方言点了点头,对着院长说道:
    “院长!您这提点真是……一针见血!我回去马上照着改!”
    他接过被院长勾画过的报告,心里也更有底了,这报告在院长的点拨下,又清晰了一层。
    接下来把带来的礼物留下后,方言和老胡就准备告辞了。
    不过院长夫人还拿了两个篮子,给方言和老胡摘了一些他们自家院子里种出来的蔬菜,这七月份蔬菜正是多的时候。
    顶带刺的黄瓜、紫莹莹的茄子、带着点青的西红柿、青绿色的西葫芦,还有一把嫩苋菜,篮子最底下垫着几张旧报纸,吸掉了蔬菜上的潮气,拎起来沉甸甸的。
    院长夫人一边往他们手里塞,一边念叨:
    “都是自己种的,干净!回去洗洗就能下锅,比菜市场买的新鲜多了。”
    方言和老胡也没客气,两人都收了下来。
    感谢过后,两人才出了别墅区。
    “要不说人家是协和院长呢,这报告水平!给我都听傻眼了!”老胡一出门就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院长这是把一辈子跟上面打交道的门道都抖搂出来了,你没听他说‘给领导当笨蛋’那句?这可不是真骂,是教咱们把话说明白,咱们觉得一目了然的事,在人家那儿可能只是一堆待批文件里的一页。”
    老胡摸着下巴说道:
    “可不是嘛。我刚才听他说要四十个人,心都跟着跳了下,原先写的‘需要若干专业人才’,我觉得没问题,到他这里一听,才知道那等于没说!”
    他顿了顿又说到:
    “还有南洋的销售数据!要不是院长提,我压根想不到!”
    接下来方言回到家里,连夜做了修改,把之前院长说的那些东西都加了进去。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
    第二天早上,方言一大早就去医院查房。
    他们研究生考试结束了,本来以为大家都回去了,结果一大早到了协和,发现好些人都在这里,一问才知道是萧承志喊过来的,
    方言问道:
    “不是放假了,只来两个人看诊嘛?怎么都来了?”
    萧承志说道:
    “我准备组织一下,搞个集体活动,叫上一些外地考完试的同学一起,大家放松一下。”
    方言听到这话,点了点头说道:
    “哦,那也行,我今天肯定是没空,你们留两个人在这里看诊就行了。”
    萧承志点了点头。
    “对了,你们打算去啥地方?”方言问道。
    萧承志说道:
    “去看电影去,就之前小李拍那个《黄飞鸿》!”
    ps:6000字基本章节更新完毕。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