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科幻小说 >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 第349章 征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9章 征兆

    第349章 征兆
    接着。
    前后不到半分钟的时间。
    整整10万吨的淡水,便完成了从运输舰到水库的转移。
    展现出了惊人的简洁与高效。
    “虽然说占据了一艘二代晨光级运输舰的运力。”
    “不过这种简单粗暴的运输方式,的确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带来最大量的水资源。”
    “算是物有所值。”
    苏武的目光,追逐着屏幕中汹涌流淌的水流。
    默默估算了一下泰拉的水资源储备状况。
    和过去主要通过就近在避难所周边开采冰块,来缓慢获取淡水不同。
    在受到地震影响,陆地上的工程车辆无法外出以后。
    苏武转而选择专门改装一艘二代晨光级运输舰,用于从北方数千公里外的贝加尔湖运输淡水过来。
    整个采集的过程,没有什么复杂的样。
    基本就是先用运输舰上的舰载导弹和电磁武器,破开贝加尔湖表面厚厚的冰层。
    再让运输舰敞开所有对外的货舱舱门,直接浸入湖水深处。
    用最原始的方式灌满淡水。
    而依靠晨光级运输舰本身数倍音速的超高巡航速度。
    这种节省大部分装载和卸货流程的运送。
    平均一个小时就能来回一趟。
    以至于从第一趟运输开始到现在。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
    泰拉的淡水储备总量,就由此增长了足足数千万吨。
    硬生生地把避难所内原本还算有些紧缺的日常用水,提升到了充沛的程度。
    不过仅仅如此。
    依然还不能让苏武满足。
    毕竟除了日常用水以外,淡水还有其它很多用处。
    比如维持种植园和水产养殖的运转,搭建湖泊和水池等等人造景观,扩张水族馆规模,以及最重要的,筹集觉醒宇宙奇珍贝伦薇尔所需的基础材料中,属于淡水的那一部分。
    苏武估计,想要填补这方面的缺口。
    至少还需要1.5亿吨的淡水。
    “慢慢来吧。”
    “按照目前的速度,也不了多少时间。”
    收回观察水库的目光。
    苏武正准备切换到生产车间,巡视一下生产状况。
    一条特殊的警告映入了他的视野。
    泰拉避难所。
    这个直径7公里,地面高度也已经达到2.3公里的庞然大物。
    就在刚刚的几秒内。
    整体往地底下陷了一厘米。
    苏武心中凛然。
    立刻升起了一丝警觉。
    下意识地打开了卫星发送过来的最新一期东洲地图,在上边寻找地质活动的情报。
    然后又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只见地图上,代表7到9级强地震的区域,不知道何时已经彼此相连,构成了一片连绵数千公里的狭长地带。
    将整个东洲大陆,以及与东洲相连的部分西洲地区,硬生生地分割开来。
    同时很不幸的是。
    泰拉所在的江河市,恰巧就位于这条地震带之中。
    并且还是其中震级最高的几个节点之一。
    “这运气。”
    苏武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如果将整个星球地表按照危险分级的话。
    此时此刻,泰拉这里恐怕已经能够闯进前三之列,仅次于大洋深处的那团超级气旋中心。
    也就是泰拉的结构足够稳固。
    否则现在苏武要面对的,很可能就不是避难所的整体轻微下陷,而是如同普通山体一般从上到下毁灭式的崩塌。
    “看来,有些计划得做出改变了。”
    沉吟了一会儿。
    苏武在控制台上输入几道命令,终止了即将开始的建造地上32层的任务。
    并顺便又调遣了一艘新的二代晨光级运输舰,用于运输淡水资源。
    不管怎么说,万一真的遇到最坏的情况。
    多一份淡水这种与生存密切相关的资源储备,也能多一份容错的余地。
    “希望不会走到最坏的那一步。”
    6月24日。
    地表。
    从四面八方而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形成有若实质的气浪涌向泰拉。
    然后被城市级的电磁防护光盾,以及厚实墙体层层削弱。
    最终化作微不可查的呢喃。
    萦绕于刚刚建成的地上31层边缘区域。
    苏武的期望。
    终究还是破灭了。
    经过过去十几个小时持续不断的地质运动。
    此时的泰拉,已经下沉了约有十米。
    尽管相较于泰拉那直入天际的高度,下沉的部分仍然只是它的零头。
    但这种现象的存在,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某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地下一层,控制中心。
    苏武站在巨大的金属平台前,面无表情地望着半空中投影出来的东洲地图。
    那上边越来越多的各种被红色勾勒出来的区域,看得让人触目惊心。
    不只是泰拉所在的天河市。
    整个东洲东南区域的中心地带,这个时候都已经逐渐被强烈的地震所覆盖。
    涉及的总面积,几乎已经快要达到百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两三个行省大小。
    如果不是这些地带的人口,在之前差不多就已经被苏武提前吸纳进了泰拉。
    此时此刻。
    恐怕伤亡人数大概率会达到1.5亿以上。
    “目前70%的空中运力,都集中到为泰拉运输基础物资上面。”
    “不能再增加了。”
    考虑到泰拉或许会在不久以后沉入地底。
    自十几个小时前开始。
    苏武就大幅度的提高了向泰拉输送物资的力度。
    但这种运力上的倾斜,不可能没有止境。
    毕竟,除了泰拉以外。
    苏武还需要保留一定的空中运力,用来维持外界游戏币兑换物资的交易网络。
    没有这个交易网络托底和赋予希望。
    全球除泰拉以外的底层幸存者数量,必定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地下跌。
    同时,至少会有数十亿人口的生存环境,因此变得更加恶劣。
    这些人口,可都是苏武未来的财产。
    无论如何都不能这么轻易地浪费。
    关掉东洲地图。
    苏武切换到钢城内部的投影。
    这座最早在地表被他掌握的超级城市。
    发展到现在。
    不管是原材料加工,还是生产一些不太复杂的电子元器件,都能完美胜任。
    甚至如果苏武需要的话。
    在为其空运部分核心零部件后。
    也能尝试生产冰湖级陆地运输舰,以及六代战机。
    算是一座生产体系相当完备的工业基地。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