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 第429章 突发事件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29章 突发事件

    第429章 突发事件
    陈永威带著罗阿柱上前將网袋綑扎好,掛上吊臂,赵阿树再次启动机器,將网袋拉了起来。
    “好大一包!”看著比昨天大了一倍还多的网袋,罗阿柱这才明白,昨天那网阿乐叔为什么不满意。
    王新城咧嘴解开底袋的渔绳,吊臂再度抬起,白银闪闪的带鱼,半米多长的斑点鱸鱼夹在一片银白色里面,如同大潮水一般涌了出来。
    “快看,好大的大海鱸!”王小强激动的喊了起来,晕船好像也好了。
    赵阿树连连点头,“有二三十斤一条。”
    “大伙儿別光顾著高兴,赶紧將网整理好,把网下下去。”陈永威忙提醒几人。
    才两个小时就捕了这么大一包起来,多耽搁一刻就要少捞不少鱼获,冬汛一刻值千金,这话果然没错。
    “好嘞!”几人齐声应下,等网袋里的鱼获全部涌出网袋,快速將袋底绳结绑好,网袋整理好,顺著滑道再次放了下去。
    “哥,拖网放下去了。”
    陈永威衝著驾驶室的李长乐吼了一嗓子,就埋头分拣起来。
    那边,李大哥、杨满舱和陈阿毛欢天喜地的再次启动渔船,拉著拖网继续作业。
    罗阿柱和王杰將竹筐推到鱼山边,按照大小、鱼鳞完整度將带鱼分拣装筐。
    除了海鱸鱼,鱼堆里还有马鮫、水潺、虾蟹、但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一眼看去全是带鱼,白的像铺了一地的银子。
    这时,离他们不远处的一条渔船上,忽然传来船老大的跳脚怒骂声,只见船工们拉著长长的曳纲,脸上满是气恼。
    赵阿树看后说道:“大概是拖网掛底了。”
    渔场的海底有千百年来沉没的船只、废弃的铁锚等杂物,它们就像布在海底的一个个陷阱,让拖网作业的渔民提心弔胆。
    “那他们怎么办?”
    “还能咋办,拉上来,换一张网继续干。”赵阿树说著將一条巴掌宽的带鱼捋直装筐。
    王新城几人忙了一会儿,探头看向那条渔船,只见船上的人忙个不停,渔船再次启动前行。
    远处还有渔船朝这边靠拢,渔场整个洋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渔船,连浪都看不到一朵,大家捕捞的场地愈来愈窄。
    陈永威见隨著时间流逝,还有一些鱼获没分拣出来,想到还要入舱,忙大声提醒几人。
    “动作再快一点。把大带鱼和好货装筐,杂鱼就混在一起装,以免下一网拉起来没场地倒货。“
    “好嘞!”王新城几人都加快了速度,甲板上的带鱼肉眼可见的变少。
    其实大家的动作不慢,主要是鱼获太多,带鱼又要一条条捋直才能装筐,速度就慢了不少。
    “阿柱把竹筐搬到货舱入口,帮我送货入舱。”陈永威快速將竹筐摞在一起,推著走到货舱入口,打开舱板跳下了货舱。
    “来了!”罗阿柱推著一摞竹筐到货舱口,用掛鉤勾住竹筐,不用人帮忙,轻轻鬆鬆的就把竹筐送了下去。
    把最后一点鱼获装筐,赵阿树也下去帮忙,王新城和王杰推著竹筐朝货舱口送货,王小强拿起笤帚清理甲板。
    这边刚把货入舱,喇叭里又响起了起网的声音,大伙儿快速各就各位。
    陈永威將入舱的数量记在本子上,带鱼八十五筐,大海鱸五筐,虾和马鮫一筐、水潺一筐,螃蟹两筐。
    四五千斤带鱼,只有七八筐两指的,其他的全是三指以上,四角一斤也才一千多,带鱼旺发季节,价钱可能还要跌一些,难怪阿乐哥说压力山大。
    看著缓缓上升的网袋,陈永威抬手看了看时间,对王新城几个说道:“这一网还差十分两个小时,这次的动作还要快一些才行。“
    “是!”
    赵阿树也看了看时间,他记得六点一刻到达渔场,七点下的第一网,九点起网,现在十点五十多分,果然没到两个小时。
    网袋拉上后,又是鼓鼓囊囊的一大包,看著比刚才那网还要大一些,王新城几人总算明白李长乐为什么说,早上那顿饭得吃饱一点。
    李长乐觉得眼睛有点累,把陈永威叫到驾驶室,跟他轮换休息。
    接下来,船上的几人就在起网,分拣、入舱、下网中度过,午饭也是早上蒸的馒头,夹几块萝卜乾、豆酱、腐乳填饱肚子。
    罗阿柱一连吃了五个馒头,才觉得空落落的肠胃舒服了一些。
    三点再次起网,鱼获跟前面三网差不多,就是长时间埋头分拣,几人都觉得腰酸背痛。
    陈永威目不转睛的盯著前方开了两个小时,起网的时间一到,就忙冲李长乐喊,“哥,你来开,船靠的太近,我害怕。”
    “出息!”李长乐拍了他下,“要换你就说声。”
    “你累了我跟你换换就成。”陈永威说罢,带著几人將拖网放下海。
    李长乐操控著渔船匀速前行,到现在,他们已经接连拖了四网,二万多斤鱼获,加上昨天捕捞的,將近三万斤。
    每年旺发季一来,鱼价都会跌,也不晓得现在行情有没有变化?鱼价放开到底是明年几月施行?
    这时,陈阿毛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了过来,“阿乐,听他们说,这边三指以上的带鱼,海鲜行才收三角一斤。”
    “这么便宜?”李长乐脑子快速转动起来,自己三条船,每起一次网就是一万多斤,—斤少一角就要少卖一千多。
    踏马的,亏大了!
    “中午三角五,这会儿已经降到三角,这才刚开始,去年旺汛的时候,最低卖过一角五一斤。”
    一角五一斤有点出乎李长乐意料,想到少卖一大半钞票,不由得一阵心口疼,脱口而出道:“臥槽,那还赚个啊?”
    陈阿毛笑道:“只要能保持这样的捕捞量,两指宽的保本不亏,三指以上的量大的话,还是有的赚的。“
    李长乐算了一下,满舱九万七千斤,除去三指以下的,一趟能挣几千块,也比去渔场外找鱼捕来的好。
    “少赚也是赚,一冬下来也能挣一笔。”
    “是啊!”陈阿顿了下,“你现在捕多少?”
    “基本都在五千左右,你呢?”
    “三千多斤。我估计到后天一早我们满舱,岛上的海鲜行收购行只有两家,码头至少有上百条船外地船排队卖货,我看我们还是回码头卖货补给算了。“
    “也,满舱回去卖一趟看看,价钱好就回去,不好就在这里找接鲜船卖货。”
    “好嘞!”
    李长乐放下对讲机,杨满舱又拨了过来,也是跟他说鱼价跌了的事。
    “陈老已经告诉我了,你开了几个时了?不跟你换下?”
    “阿华跟我换了轮,这会还。”
    “累了的话,寧愿找个地方停靠休息,也別疲劳——”
    李长乐话还没说完,忽然看到左前方有一条隔壁省的钢木渔船,转舵冲一旁的渔船撞了过去。
    “臥槽!臥槽!你还真闭著眼睛开船啊!”
    铁壳船汽笛长鸣,甲板上的船工指著钢木船破口大骂起来,“你踏马的眼瞎啦?不要命啦?”
    “你踏马的会不会开船,连船都不会开,还敢出来浪,老子槽你——“
    “老大,对不住!对不住,刚才太累,睡著了。”
    其实两条船上的人,都听不清楚对方到底在说什么,只是下意识的回应。
    钢木船上老大快速转舵,然而此时两条船的距离不到两米,船没剎车装置,转舵也来不及,只能把损失减到最轻。
    旁边的渔船也嚇得急忙朝一旁转舵,生怕被殃及池鱼。
    每个旺发的渔场,几百上千条船聚在一起捕捞,渔船多起来后,抢捕的情况时有发生。
    还有就是渔船作业距离过近,大家都在拖网作业,万一不小心磕到碰到,累了一天火气本来就大,衝突就隨之爆发。
    李长乐都替他们捏了把冷汗,“完了,没办法了,只能亲密接触一下咯!”
    “眶”只见两条船都像是打摆子似的抖了几下,“嘎吱、嘎吱”刺耳金属摩擦声响起,钢木船紧贴铁皮船驶过,最后两条船的船尾碰撞在一起。
    船上的人员在撞击下人仰马翻,铁皮船的船工和老大爬起来稳住身形,抹了一把额角的血跡,其他的船员也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几个船工拿起木棒指著钢木船破口大骂,“干你——”
    “草,你踏马的给脸不要脸.”钢木船的老大仗著自己船大,立马反击回去,两条船的人立马乾了起来。
    李长乐摇摇头,这才想起自己还在跟杨满舱通话,“满舱老大,你一定要小心,我前面有条船就是疲劳驾驶,朝別的船靠过去了。“
    杨满舱早就听到了他夸张的喊叫声,以及从对讲机里传来的刺耳汽笛声,唇角不自觉上扬,“阿乐老大放心,你也!”
    “哎哎!”李长乐扭头看了了一眼,忙正视前方专心开船,衝著对讲机里喊,“兄弟们,千万记住,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阿乐,什么情况?”
    “疲劳驾驶——”
    陈永威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我就怕这个,才不敢继续往下开的。”
    “每年渔场都会有几次这样的事故,这两条船还不算严重。”赵阿树摇摇头,埋头继续干活。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