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喜逢卢大力
第669章 喜逢卢大力话说贾环和段永得知澠池县被不沾泥张存孟占领,担心遭到报復,所以率著和亲队伍急急西行,直至进入澠池县隔壁的陕州地界,这才敢停下来歇脚。
然而,眾人路上还是遇到许多饥民,不约而同地往澠池县方向赶,原因无他,张存孟开仓放粮了,饥民们都赶去领粮食呢。
老百姓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只要有口吃的,能活下去,便会老老实实地当顺民,即便吃糠咽菜,也会乖乖上税,坦然接受统治者的剥削,可一旦没有了活路,老百姓便不管你谁当皇帝了,唯四个字——反他娘的!
君看千百年来的朝代更替,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朝廷腐败,老百姓没有了活路,揭竿而起造成的,而根据歷史规律,腐败是必然的,一个朝代从兴到亡,一般也就三百年左右,大晋立国还不足一百年便闹到这种地步,也算是异数。
段永眼见数不清的饥民拖家带口地往澠池县方向赶,不由心惊胆颤,刚休息了半小时便催促队伍启程赶路。
第二日下午,和亲队伍终於抵达陕州城,段太监总算放下心来,然而坏消息却接踵而至,潼关卫竟发生了士兵叛乱。潼关是中原进入关中的必经之路,换而言之,西行的道路被阻绝了,而东边的澠池县又被矿贼占领,和亲队伍进不得退不得,处境十分尷尬。
段永愁得寢食不安,既怕西边的叛兵打过来,又怕东边的贼兵杀到,於是找到贾环一商量,决定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內,再沿山西汾河谷地进入陕西延安府,走平凉线入陇。
如此一来,本来三个月的行程,恐怕要多走半个月了,但为了安全起见,也只能如此。贾环自是无所谓,反正也不影响他的计划,所以一口同意了。
於是乎,和亲队伍便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平陆县境內,一路辗转,了十天时间,终於抵达延安府境內。
这个时候已经是阳春三月了,天气越发的暖和了,但依旧十分乾旱,本来就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更是难见到一点绿色,不过天空倒是湛蓝湛蓝的,让人禁不住想高歌一曲。
诸女都换上了轻薄的春衫,展现少女青春曼妙的身姿,而林黛玉和宝釵坐马车坐腻了,偶尔也会乘马散一散心。
自从澠池驛馆一战后,段永与贾环的关係似乎拉近了些,前者也没盯得那么紧了,贾环偶尔与林黛玉近距离聊聊天,段太监也不会像防贼一般提防,倒是哈密迎婚使阿合买提对贾环的举动格外关注。
此刻,林黛玉便换乘了马匹,与贾环並髻而行,身姿窈窕,冪篱下的绝世容顏若隱若现。眼见二人指点沿途的风光,相谈甚欢,阿合买提便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愤怒的眼神,仿佛自己的財物遭到了侵犯一般。
林黛玉目前的身体素质,毫无疑问比原著中的药罐子林妹妹要强许多,但到底还是个弱质纤纤的闺阁少女,所以骑了两炷香左右的马便累了,返回鸞舆中歇息。
“宝姐姐要是不累的话,不如再骑一段吧。”贾环对著薛宝釵道。
薛宝釵安静地点了点头,虽然蒙著半边脸,但水杏般的明眸仍然温婉得如同这春日阳光一般,让人心生亲近之意。
然而,贾环却分明感觉到,自从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內时,薛宝釵的情绪便有点低落,虽然掩饰得很好,但他还是敏锐地感觉到了。
“本以为此行会经过长安,岂料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临时改道了,不过宝姐姐放心,等返程时,我一定会安排你和蟠表兄见上一面的。”贾环微微探身靠近薛宝釵的耳畔低声道。
薛宝釵不由心中一暖,轻道:“只要各自安好,见不见都不打紧,环兄弟莫要冒这个险,不值当!”
別看薛宝釵一直温婉嫻静的样子,但一路上看著贾环和林黛玉“卿卿我我”,心里还是百般不是滋味,另一方面又记掛著多年未见的大哥,所以情绪有点低落,而此时听到贾环主动提起安排大哥见面,自是心生欢喜,因为这证明了环兄弟確实十分在意自己,一点情绪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贾环微笑道:“放心,我会安排好的,出不了岔子,不过蟠表兄如今做玉石生意,也不知在不在长安。”
话说薛蟠这货经歷了太上復辟这场生死劫难之后,如今倒是长记性了,在长安隱姓埋名几年都没闹出乱子,还做起了玉石生意来,儘管所挣不多,也勉强够养活自己,这两年偶尔写信回京给薛姨妈和宝釵报平安,甚至还寄来了几十两生活费,这要是搁以前,那真是天方夜谭,所以薛姨妈和宝釵都十分欣慰,对贾环更是感激在心。
贾环和薛宝釵並髻骑马走了一段,见后者香汗微微,便取下腰间的水囊,贴心地把木塞拔掉,这才递过去道:“宝姐姐喝口水吧。”
薛宝釵接过后却有些迟疑,贾环道:“只有我喝过。”
薛宝釵两颊微温,侧过脸去掀起蒙面的纱巾,將水囊凑到唇边轻抿了两口,然后还给贾环柔声道:“谢谢环兄弟。”
天大旱,到处都缺水,宝釵也不敢多喝。
贾环接回水囊,毫不介意地对著嘴灌了一口,还故意舔了舔嘴唇,换来了宝姐姐一记白眼。
此时,前队忽然停下来了,贾环忙掛起水囊,手搭凉棚望去,但见千沟万壑的黄土间有沙尘飞扬,看样子不像是起风。
满桂经验丰富,一见这阵势便知有大队人马出没,为了稳妥起见,立即命令仪卫队作出防御姿態,而自从仪卫首领韩信掛了后,如今满桂儼然成了仪卫的指挥武官,士兵们都服他,乐意听从调遣。
约莫一炷香左右,一支队伍便出现在视线內,好在並非这一带肆虐的响马盗,而是一支官兵,当先数十匹骑兵,后面则是步兵,兵力大概千余。
贾环嘱咐宝釵先回鸞舆中,然后便催马迎了上前,很快,那支官兵便开到近前了,为首的人身穿文官官服,看著有点眼熟,待要仔细一看,那人已经滚鞍下马,抱拳行礼道:“延安府通判卢象升,前来迎接康乐公主鸞驾!”
“建——斗!”贾环脱口而出,急忙跃下马背,趋步上前。
原来那文官不是別个,正是卢象升卢建斗,本来白皙的皮肤被晒得又红又黑的,应该是黄土高原上的气候所致。
卢象升老远就认出了贾环,此时面带微笑地张开了双臂道:“子明,许久不见!”
贾环也张开双臂,结结实实地给了对方一个拥抱,当年考中进士后,他进了翰林院,而卢象升由於排名低,馆选翰林庶吉士也不成功,最后选择外放陕西米脂县任父母官,仔细算来,当初一別已经三年有余了。
贾环和卢象升都是林如海的门生,更是曾经並肩作战的生死之交,亲兄弟一般的情义,阔別多年相见,均是激动不已,仿佛有说不尽的话,倒把段永和阿合买提晾在了一边。
段永看著贾卢二人拥抱聚话,竟然莫名的有点羡慕,回想自己半生都在深宫中勾心斗角,竟无半个知交好友,不由心有戚戚然。
“建斗,这位是段中史,这位是哈密国迎婚使阿合买提!”贾环终於想起了这两位,忙介绍道。
卢象升施礼道:“延安府通判卢象升,见过段中史和迎婚使阁下。”
阿合买提抚胸回礼,段永抱拳一揖,点头道:“卢通判来得倒是及时,请隨咱家拜见公主殿下。”
卢象升连忙来到鸞舆前行礼,拜见康乐公主。林黛玉跟卢象升也算是熟人了,没想到竟在此地见到,欣然道:“卢大人不必多礼,一別经年,可还安好?”
卢象升心情复杂,在他心目中,林姑娘可是白月光一样的存在,而他原本以为子明和林姑娘最终会有情人成眷属,岂知竟平地生波澜,唉,苍天弄人啊!
“下官还好,谢过公主殿下关心。”卢象升答道。
林黛玉点了点头微笑:“三年时间从七品县令升任六品通判,已经胜过许多人了,恭喜卢兄!”
“惭愧,跟子明相比……”卢象升本来想说跟子明相比,自己还差得远,可话说一半才醒起贾环已经从辽东巡抚一职去职了,如今只是白身,只能尷尬地轻咳了一声。
贾环倒是神色自若,微笑道:“莫要跟我比,比来比去没意思,走吧,通判大人,这一路的安全靠你了。”
卢象升笑道:“哪个不开眼的匪类敢招惹子明,只能算他倒霉了。”
沐野臭屁地一仰下巴道:“確实如此,我家三爷从南打到北,从东打到西,还从来没人能在他手里討到便宜,呶,前不久占领澠池县造反的不沾泥就在我家三爷手底下吃了大亏,要不是这廝跑得快捡回一命,澠池县哪里轮得到他占领,呸!”
贾环皱了皱眉道:“大家別听这小子吹牛!”
沐野急道:“小的可不是吹牛,在扬州围剿海盗亢大勇,在辽东击败努尔哈赤,我家三爷可是百战百胜的战神,未尝一败,而且三爷还善长以少胜多,信不信给我家三爷两千人马,他能把哈密国给灭了,还和个屁亲!”
贾环一脚把沐野这小子踹翻在地,斥道:“闭嘴,狗奴才,越来越放肆了。”
沐野连忙叩头认错,贾环这才喝道:“滚,別在这里丟人。”
沐野连忙狼狈地溜了开去。
贾环这才对著表情古怪的阿合买提歉然道:“这奴才平时便口无遮拦,喜欢胡言乱语吹牛皮,还请多多包涵。”
阿合买提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疑色,乾笑道:“无妨,沐野小兄弟开个玩笑而已。”
卢象升不动声色地瞥了贾环一眼,以他对贾环的了解,虽然平时对待下人十分宽宥,但却绝不会纵容,而且沐野这小子一向挺机灵的,也绝不可能当眾说出这样放肆的话来,除非……是子明自己授意的?
“如果是子明授意的,那他是出於什么目的?”卢象升正沉思著,贾环已笑著道:“建斗,时辰不早了,出发吧!”
卢象升点了点头,对著鸞舆施了一礼,然后翻身上马,命令麾下官兵在前开道,往延安府城而去。
贾环打马与卢象升並髻而行,一边走一边聊,彼此谈起这几年的经歷,都感慨不已。
话说卢象升上任之初,延安府盗贼横行,治安相当之差,卢象升所在的米脂县尤其严重,响马盗为害甚烈,前任米脂县令便是被响马盗嚇跑的。
这些响马盗骑术精湛,啸聚山林,来去如风,官兵来了他们就跑,官兵走了,他们立即杀个回马枪,有时遇到小股的官兵,他们甚至敢正面硬砍,倘若遇上朝廷大规模围剿,他们便乾脆跑到塞外去,所以官方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卢象升到了米脂县上任后,决心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向上头请兵剿匪,不过上头显然不看好他,要兵不给兵,要钱不给钱的。
正当大家都以为这初来乍到的愣头青四处碰壁,很快就会放弃时,结果却出人意料,卢象升竟然请求自行招募民兵团练。
上头见卢象升这么爱折腾,那就让他折腾去,大笔一挥,准了,你爱招募便招募,反正经费军餉一文都没有,有本事自掏腰包。
卢象升性情果敢坚毅,拿到上级的批文便四处筹措,找乡绅募捐。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县內的有钱人多少都得给新任父母官捧个场。
一个月后,卢象升拿著求爷爷告奶奶才弄到的数百两经费,开始招募第一批民兵,並且亲自上阵每日操练,半年之后牛刀小试,竟真让他消灭一小股来犯的响马盗。
一时间,卢大力的名声打响了,县里的乡绅眼见这位真有能耐,於是追加了“投资”,渐渐地,卢象升拉起了一支五百人的民兵队伍,只是短短一年便把米脂县內的盗贼基本扫清,治安大大改善。
延安知府又惊又喜,举荐卢象升为延安府通判,专管一府治安缉盗之事,朝廷也很快批准了,就这样,卢象升短短两年间便从七品知县升任六品通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