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665章 咸鱼翻身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65章 咸鱼翻身

    第665章 咸鱼翻身
    稍倾,门外果然传来了贾环的声音:“臣贾环给公主殿下请安,矿贼已被击退,让殿下受惊了。”
    “嗯,贾婚使请进屋来细禀。”林黛玉欣悦地道。
    这时段永并不在场,估计还在外面清理那些嫁妆呢,贾环机灵地闪了进屋内,顿时感到几双妙目水灵灵地朝自己望来,除了钗黛二女,还有紫鹃、香菱、莺儿和雪雁这四名美婢,当真是春兰秋菊,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
    林黛玉见到贾环,立时站了起来,拉着他的胳膊转了一圈,上下仔细地打量,直到确认后者没有受伤,这才点了点头道:“还好没伤着,刚才外面的动静好生吓人呢。”
    林黛玉一边说,一边后怕地拍着胸口,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眉黛春山,眼波流转,别有一般动人的美态,这让贾同学心头为之一热,差点便要伸手将人儿搂入怀中温存一番,只是众目睽睽之下,贾环倒不敢造次,只能装作抚额才掩饰过去,一面笑道:“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如何伤得了我,林姐姐未免小瞧人了!”
    林黛玉颊生轻霞,显然,某人刚才情不自禁的动作并未瞒得过她,心中羞喜之余,伸出青葱似的食指点了一下贾环的额头,一语双关地道:“宝姐姐你瞧,这个人如今越发的轻浮了,你也不说一说他,须知骄兵必败,等哪天吃了亏,撞了南墙,才知道厉害呢。”
    薛宝钗静静站在一旁看着,脸上带着温婉可亲的微笑,道:“你说不也一样。”
    林黛玉摇头道:“那可不一样,我说的他未必听,宝姐姐说的他保准奉为圭臬。”
    正所谓说着无心,听者有意,贾同学心虚地笑了笑,要知道前两天他才听了宝钗的建议,具名上书弹劾了万安,这小醋坛子不会是知道了此事,所以借题发挥吧?
    薛宝钗看了贾环一眼,带笑道:“我可没那种本事,环兄弟当初也不知为了何方妖精,竟连圣旨都不听的,我说的他又怎么会听!”
    众婢子顿时掩嘴笑了起来,林黛玉面红耳赤,伸手便去撕宝钗的小嘴,林怼怼虽然很能怼,但每回跟宝钗过起招来,真未必占得了上风,譬如红楼原著中的第三十章: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在这一回中,大脸宝和林黛玉闹矛盾后主动上门认错道歉,然后被王熙凤拉去看大戏,恰好宝钗也在场,大脸宝这货一时脑抽,将宝钗比作杨妃“体丰怯热”,把后者给惹怒了,立即便以“负荆请罪”这典故把大脸宝和黛玉给戏谑回去,当真是机敏博学。
    言归正传,且说贾环笑吟吟地看着钗黛二女打闹嬉笑,心情莫名的好,自从二女搬到临时公主府居住后,已经很久没看到如此轻松愉快,又让人赏心悦目的情景了。
    两女闹了一会才消停下来,彼此均弄得钗横簪乱的,当真是秀色可餐,倒让某人大饱了眼福。
    薛宝钗瞥了贾环一眼,有点不好意地理了一下额前的秀发,笑道:“好妹妹,我错了,饶了我这一回可好?”
    “也罢,今日且饶过你。”林黛玉一面说,一面伸手扶了扶发髻上歪斜了的发簪,俏脸红扑扑的,眼波盈盈,媚态横生。
    贾环笑道:“林姐姐,我帮你吧!”一面帮林黛玉重新插好发簪,后者心中一甜,又想起当初环弟为了自己拒接圣旨的情景,更是满腔柔情,几乎从美眸中溢出来。
    薛宝钗见状默默地移开目光,低头整理自己衣裳,莺儿偷偷地扁了扁小嘴,似乎替自己家姑娘感到委屈,环三爷真偏心。
    正在此时,铁牛憨厚的声音在门外传了进来:“段公公来了。”
    紫鹃和莺儿连忙机灵地替各自主子整理好仪容,须臾,段永便走了进来,跪倒施礼道:“奴才参见公主殿下。”
    林黛玉本身的容貌气质便不输皇家公主,如今当了几个月的“公主”,对别人跪拜更是习以为常了,点了点头道:“起来吧。”
    “谢公主殿下。”段永站起来,看了贾环一眼道:“时辰不早了,公主殿也该沐浴更衣,贾婚使既然已请过安,那便退下吧。”
    贾环只得退出了房间,不一会,段永也跟了出来,追上前道:“万安那厮跑了,估计是回洛阳搬兵去了,这家伙心眼小,不得不防!”
    贾环道:“那又如何,莫非段中史还怕他报复不成?”
    段永立即下巴一扬,冷笑道:“我呸,咱家会怕他,而且咱家此番去了哈密,这辈子恐怕也不回来了,怕他作甚?”说着睨了贾环眼,续道:“咱家倒是有点替环三爷担心,万安此人小肚鸡肠得很,那日你拒绝他邀请,指不定已经怀恨在心了,而且据闻环三爷和东厂提督史大用并不对付,日后可以小心了,万安可是史大用的人。”
    贾环从容一笑,反问道:“段中史真的甘心在哈密待一辈子?”
    段永顿时被戳到了痛处般,嘴角抽了一下,他自然不甘心,哈密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鬼才愿意待上一辈子呢,事实上,当初他也是十分抗拒这份差事的,奈何皇命难为,有时他甚至怀疑自己被史大用穿小鞋了,要不然司礼监那么多人,偏偏就选中自己?
    贾环一见段永的面色,心里便有数了,这货显然是不想待在哈密的,不过换着自己也不想,太监是皇帝的家奴,权力源于皇帝,远离了皇帝,试问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此时晚风中飘来了饭菜的香味,应该是仪卫们取来了水,开始做晚饭了。
    贾环洒然一笑道:“先吃饭吧,世事难料,以后的事谁又能预计呢?”说完转身而行。
    段永目光一闪,若有所思地看着贾环的背影,暗暗嘀咕道:“这小子也不知在打什么鬼主意,不会是想再次违抗皇命吧?倘若贾环真的违抗皇命,中途拒绝将康乐公主送去哈密和亲,咱家该怎么办?杀了他?”
    离京之前,乾盛帝给段永下了密旨,倘若贾环敢中途抗命便就地诛杀。说实话,出发之初,段永还是有信心贯彻执行乾盛帝的密旨的,然而经历了今日的事后,段永的信心动摇了,因为贾环这小子能力实在太强了,根本不是他能把控得了的,譬如现在,这小子在仪卫中的威望只怕还在自己之上,再加上仪卫首领韩信战死了,现在贾环倒像成了众仪卫的首领,大家都更乐意听从他的命令。
    另外,贾环身边还有铁牛和满桂这两员虎将,都能以一当十,到时自己恐怕诛杀贾环不成,倒反过来被诛了。
    段永心念电转,犹豫着到底要不要向乾盛帝如实禀报,请求加派人手护送,可是那样的话,未免又显得自己无能。
    “是了,贾家人都在京城,家大业大,贾环这小子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连家人的生死都不顾吧?”
    段永念及此,倒是淡定下来,暂时打消了向乾盛帝禀报的念头。
    …………
    是夜,冷月当空,不沾泥张存孟率着残存的百余弟兄走在田间地头,大路是不敢走了,怕被官兵发现。
    幸好,这场大旱持续太久了,田里干巴巴的,别说庄稼了,连草都不多一根,硬梆梆的,倒是十分好走。
    不过此刻的张存孟垂头丧气的,内心比天空中那一轮冷月还要凄冷,他奶奶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造反这活儿真不好干啊,连水漂都没打响便损失了三百多弟兄,太残酷了。
    “大哥,大家都饿得走不动了,先歇一会吧。”张彪摸着肚皮嘀咕道。
    张存孟自己也饿得难受,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无精打采的弟兄们,更是满腔的愧疚,点头道:“歇一会吧,这会应该没有追兵追来了。”
    一众矿工立即在田里横七竖八地躺下,张彪在张存孟旁边坐下,有点后悔地道:“大哥,都怪小弟一时冲动杀人,把大伙给害了。”
    张存孟倒是有担当,摇头道:“不关你事,是那帮狗日的欺人太甚了,自古以来官逼民反,那都是理所当然的,只可惜我张存孟时运不济,出师不利,唯恨没能杀了万安那阉贼,为民除害!”
    “李自成那忘八蛋太没义气了,一看风向不对,立马带着他的人跑了。”阿锈悻悻地道。
    张存孟面色微沉,默然无语,其实他并不怪李自成,是自己人不听人家劝,过于贪心才招致了失败,倒不怨人家落跑的。
    就在此时,静夜中忽然传来了马蹄声,张存孟等人吓得一个激凌,只以为追兵赶来了,连忙趴在田里一动不敢动。
    “大哥,好像只有三骑,不像是追兵!”一名目力好的矿工忽然道。
    张存孟借着朦胧的月色极目望去,果然见到几个黑点在官道上驰来,隐约可认出是三匹马,不过他倒不敢大意,低声吩咐道:“有可能是探马,大伙都趴着莫动。”
    于是乎,一众矿工趴着一动不敢动,只是那三匹马跑到附近时,一条黑影竟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发出一声尖厉的惨叫。
    另外两匹马急忙勒定,从马背上跳下两个人,叫道:“万公公,您老人家没事吧?”
    “你说呢,还不扶咱家起来,哎哟,痛死咱家了!”
    张存孟听到“万公公”三字已经上心了,再听到万安那把熟悉的鸡公嗓,不禁又惊又喜:“嘿嘿,果真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来投!”
    原来骑马这三人赫然正是万安和两名手下的爪牙,万安离开驿站后,本来是想连夜赶回洛阳调兵擦屁股的,谁知由于身体太过虚弱,体力不支从马背上摔下来,好死不死,竟然遇上了张存孟一伙残余,也算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再说两名番子把万安扶起来,发现后者伤口撕裂再次出血,连忙重新包扎止血,待忙完要上马时,结果抬头一看,已经被几十名矿贼包围了,明晃晃的刀剑在冷月下闪着凛冽的寒光。
    万安和两名番子吓得魂飞魄散,瑟瑟发抖。
    “万公公,咱们真是有缘呀,又见面了!”张存孟狞笑着走上前,露出白森森的厉牙。
    万安此时后悔得肠子都青了,颤声道:“张老大,张兄弟,有话好好说,只要你放过咱家,咱家给你一万两银子,不……十万两!”
    啧啧,十万两可不是小数目,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可是十辈子都赚不到的天文数字。然而,张存孟并不傻,只要造了反,只有一条道走到黑,更何况不久前他才吃了贪财的亏,如何还会上当,所以冷笑道:“老子不要你的脏钱,都是搜刮老百姓得来的。”
    “大哥,甭跟他废话,一刀宰了给弟兄们报仇吧。”张彪杀气腾腾地道。
    张存孟点了点头,正要把万安三人杀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道:“这阉贼不留在驿站,半夜三更赶路,只怕有什么隐情,待我先问问。”
    万安这阉货怕死得很,被刀架脖子一逼问,立即便把自己想回洛阳调兵的事说了出来。
    张存孟听完后立即计上心头,决定冒一把险,押着万安直奔附近的渑池县城而去,没错,他正是想利用万安诈城。
    不得不说,不沾泥张存孟确实有点运气,再加上有点脑子,竟然被他咸鱼翻身,闹出若大的动静来。
    且说张存孟押着万安来到渑池县城门外,匕首抵在腰眼上,逼其向城头上的守兵叫城。
    这两年,万安在洛阳地界横行霸道,没人敢惹,半夜三更叫开城门的事也不是没干过,城头上的守兵一听到万安的名号,竟吓得麻利地打开了城门。
    张存孟不由心怒放,带着百余弟兄冲进城中,一个照面便砍翻了所有值守的官兵,然后直扑县衙,可怜那渑池县令、县丞、主薄在睡梦中就被人从被窝里拎出来一刀宰了。
    不出两小时,张存孟便控制了整座县城,估计是吸取了教训,张存孟严令手下的矿工不许扰民,不准掠夺财物,还张贴了安民告示,天一亮还打开城中的粮仓放粮赈灾。
    这下可不得了,渑池县开仓放粮的消息不胫而走,各路饥民蜂拥而至,等到了下午,就连洛阳城外的数万饥民也收到消息,兴冲冲地往渑池县城赶,短短数日间,张存孟竟然拉起了一支四五万人的队伍,整个河南省为之大震。
    此外,张存孟还把万安悬挂在城头示众,任由百姓发泄情绪。万安这些年在洛阳府作恶无数,敲骨吸髓地压榨百姓,早就天怒人怨了,所以很就被老百姓用石头活活砸死,最后连尸首也被撕得七零八落,烧成了灰烬。
    一时间,张存孟声威名大震,远近前来投靠的绿林好汉不计其数,与此同时,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群豪也纷纷响应,争相揭竿而起,数月间,起义的烽火竟成了燎原之势。
    这种情况是后话,也是贾环始料不及的,话说贾环等人在渑池驿住了一晚,第二日便收到张存孟攻陷渑池县城的消息,为免遭到贼兵报复,贾环和段永率着和亲队伍急急往西而去,直到进入了陕州地界,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