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241曝光
第482章 241曝光临港的碳硅集团属於闷声造车的风格,但它的创始人俞兴刚出道时颇具性格。
虽说俞兴造车这几年也中途搞过对业內汽车的测试,总体而言却和之前做网际网路时截然不同,甚至……
《华夏汽车报》的记者姚辰风在打电话採访之前琢磨俞兴这个人,觉得可以用“割裂”来形容他在杀入汽车行业前后的风格。
姚辰风不太关心网际网路的新闻,但也知道俞兴创业以来搅起的风云,按照这样的习惯,这位造车怎么也得隔著一阵就批评批评大眾,谈论谈论丰田,怎么就金盆洗手了呢。
他脑子里转著这样的念头,按照约好的时间把电话打给碳硅集团,又转接到了总裁办。
姚辰风听著电话里颇显年轻的声音,寒暄几句后就常规的发起问题:“俞总对汽车行业最近爆发的黑天鹅事件怎么看?”
作为汽车媒体的一员,这次的採访其实倒没那么重要,或者说,整个华夏的媒体对於本轮事件的反应都一般。
柴油乘用车的业务主要在欧洲和美国,包括垄断市场的两种行为也主要发生在那边,所以,国內就是看看热闹,即便有相关的官方调查,层级和力度也不是很高。
至於车主与潜在车主,那更对此不太关心。
姚辰风申请这次的採访主要还是注意到国外媒体谈论特斯拉、碳中和、清洁能源,转而想到国內的电动车发展,所以才约了碳硅集团的俞总。
俞兴面对这样的问题,给予很简洁的感慨:“真的很黑啊。”
姚辰风一怔,觉得对方还挺有趣,真不像那帮“老车企”那样死板。
俞兴又笑著补充一句:“这黑天鹅也挺肥。”
姚辰风觉得这两句很形象,谁都没想到这次事件是波及那么广,衝击那么深。
他提出第二个问题:“俞总,这次是多家车企被曝光出问题,你认为这是否是汽车行业存在的行业默契呢?”
俞兴沉吟:“这个……”
姚辰风又说道:“俞总创办碳硅集团以来是否看到哪些行业潜规则?”
“碳硅集团还很年轻,临港这边聚焦的是电动车的发展。”俞兴答道,“我们还没那么行业,也就没碰见默契和潜规则,这次的bba嘛,最终还是要以调查结果为准。”
姚辰风闻言笑道:“俞总,有没有人说你没有以前那么尖锐了?”
“这也是採访问题吗?”俞兴轻鬆的说道,“我倒觉得自己没怎么变,非要说的话,大概是把严格的要求放在车上面了,相较於传统油车,我们不存在排放上面的忧虑,未来进一步推出纯电车型更是在环境保护上的又一次进步。”
碳硅集团要在下半年搭建销售体系,也需要做一做市场推广了,也正好和媒体提前演练。
姚辰风却对碳硅集团的业务没有太多兴趣,增程车的技术路线吧,看起来前景不大。
他仍旧围绕行业黑天鹅来切入:“俞总,正值大眾、宝马它们遭遇严重危机之际,这是否是碳硅集团的好机会?”
电话另一端没有立即回答,过了好几秒之后才传来俞兴的声音。
“我不这样认为。”
“应该说,碳硅集团在市场里的竞爭不看大眾和宝马这些车企是否遭遇这种排放或者財务之类的问题,我们是要进行產品竞爭。”
“碳硅集团明年会打一次產品战。”
產品战,基於汽车电气化以及现阶段用户里程焦虑的战斗。
姚辰风在心里念叨了两遍“產品战”,觉得俞总不愧是网际网路出身,话听起来还真挺不错。
他又问了几个问题,最后说道:“俞总,咱们还是需要你对行业里的事件表个態,就是那种呼吁和倡议,我到时候写在报导的前面或者末尾。”
纸媒报导多少是要上意义的。
俞兴左想右想,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姚辰风思考两秒后说道:“语气有点重。”
“他们都垄断又造假了,这还重啊?”俞兴笑道,“那说什么,欺骗永存?”
姚辰风想了想:“蹭蹭过山峰的热度也行,这样吧,俞总,我就围绕著类似的话加工加工,然后再突出咱们碳硅集团在环境保护上的优势。”
俞兴笑了两声便同意下来,自己蹭过山峰的热度,这是天经地义啊。
他在电话结束的末尾顺便邀请了《华夏汽车报》年底来临港参观,对方也答应的很爽快。
上午接受完这通电话採访,下午在公司的市场分析会议便提到类似的问题。
经销体系在搭建,市场竞爭要考量。
俞兴在这方面的思考並不复杂,正是要明年在国內开启电车与油车的產品战,用更低的价格带来更多的使用体验,像热成型钢的应用,“九州”已经採用了宝钢提供的1500mpa热成型钢应用在a柱等关键结构上面,这是全球范围內也是一流的。
因为之前的偏置碰撞测试表现不佳,宝马和奔驰今年在30万+的3系、c级上面升级了1500mpa的热成型钢,奥迪的a4还没行动,预计明年才会有动作,而级別更高的e级、5系、a6更要再等换代才会大规模採用这样的材料。
其中,宝马对於3系的加强还属於“精准补强”,重点强化a柱核心受力区域,奔驰则是把热成型钢扩展到门槛梁、车顶纵梁等部位的全面替代。
前者嘛,有个好听的说辞叫做平衡成本与性能。
碳硅集团內部討论会上谈到这一点便有了笑谈,依著这样的论调,己方做车就属於不计成本了。
因为国外t1供应商不愿对国內出售,所以这种来自供应链的进步也是“九州”能打產品战的一个因素,当然,国內仍然还有著进步空间,宝钢的镀层技术仍旧依赖进口。
俞兴在会议上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当前阶段是產品战,等到新能源的渗透率逐渐上去,那就要打品牌战了,而品牌力的积累正要依赖於未来几年產品的扎实。
碳硅集团造车这几年是能感觉到常规意义上的进入门槛是没那么高的,尤其隨著供应链的进一步成熟,难度还会降低,到时候內卷廝杀起来必然让行业里的竞爭从上到下都有著很大压力。
俞兴这天討论到很晚,本来连秘书章阳煦都打发回去了,正想下楼回去却接到刘建凯的电话。
他本以为这位打电话还是会聊加密货幣或者在香江的廝混,没想到聊了几句就听到刘建凯即將抵达临港的行踪,於是便只能重新泡茶坐定。
大约十五分钟,俞兴在办公室瞧见了许久未见的刘割。
“沧桑了些,但好像没走之前那么颓了。”俞兴稍加打量后就笑著说道。
刘建凯嘿然一笑:“离开了俞总的羽翼,在香江饱经风雨,实在没法不沧桑。”
“你是自打离开徐总的羽翼就不太顺。”俞兴摇头,“我还记得你之前在今日资本意气风发的样子,现在怎么连回申城都选在这月黑风高夜了。”
刘建凯一个恍惚,只觉在今日资本都是许久之前的事了。
他接过俞总递过来的茶,默默的喝了两口又问道:“徐总最近还好吗?”
俞兴略一沉吟,简单说了说李松的做空失败与转战思考,以及,徐欣对此似乎並不知情,当然,今日资本的发展仍旧是很不错的,京东的上市让它再度提升了名气。
刘建凯边听边笑,只觉前东家的事听起来竟然有些温馨。
他喝完杯里的茶,自己添了一杯之后说道:“倒是没想到李总会考虑做空赚钱,但这没辜负他的金融背景,恐怕也是受到过山峰的激发。”
俞兴问了句:“过山峰在香江也经常被报导吗?”
刘建凯用一种夸张的语调说道:“过山峰在香江太火了啊!它的註册地就是在香江,这次又搞下那么大的一件事,我在香江听他们那帮金融人的语气,倒是有点……引以为荣的感觉。”
俞兴笑道:“那是过山峰没做空到香江。”
刘建凯摇摇头:“怎么没做空?之前在香江上市的华夏森林控股就被做空了,它的ceo潜逃,还是前一阵子才落网。”
俞兴頷首:“我倒把它忘了。”
刘建凯觉得俞总这种理所当然的语气有点奇怪,但没多想,笑道:“大概就是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过山峰现在號称空头之王,也就与有荣焉了。”
俞兴嘆道:“都是虚名。”
刘建凯看了眼俞总,又不是谈你的碳硅集团或者碳硅数据。
俞兴醒悟,面不改色的问道:“你那个『可比特』平台怎么样?我怎么没怎么在新闻看到它?”
“我们还是个小平台,还没打响名气。”刘建凯笑道,“俞总,你没看到是好事,你现在要是看到,可能就是被报导平台跑路了,哎,香江的政策也可能会收紧,我现在也在琢磨下一步大概的去处。”
他顿了顿,举了个例子:“香江金管局今年1月的时候就和证监会对金融机构发函了,要评估加密货幣的洗钱风险,还要搞客户尽职调查,『可比特』后面如果不做kyc验证客户信息的流程,说不定就面临被取缔的风险。”
俞兴理解的点点头,隨口说道:“欧洲那边其实也有不错的选择,像马尔他、赛普勒斯、卢森堡,那边的金融监管就挺松的,税收也很低,你们这个平台还可以搞搞离岸代持。”
他聊了几句卢森堡对离岸架构的友好性。
刘建凯的眼神有些异样:“俞总,没想到你对离岸设计还挺懂的。”
俞兴哈哈一笑,也不解释,直接说道:“我懂这个不是很正常嘛。”
正常吗?不正常吗?大概是正常的吧。
刘建凯转念一想,这些搞企业的有钱人费心研究离岸架构太正常了。
他微微点头,心里存了个念想,开口聊起这一趟回来的目標还在於招揽更多的技术人才一起去干事业,加密货幣平台这两年遭受很多攻击,可比特在这方面要有足够的技术实力。
两人在办公室里聊到很晚。
刘建凯充分表示了自己对申城的思念,只在最后留了个打算明天再谈的引子:“可比特现在也面临著一定的资金压力。”
俞兴估摸著就得有这话,闻言也很乾脆:“红隼资本在海外有不少关係,回头让它介绍资金,至少你前面的发展是不会有问题的。”
刘建凯心中惊喜,没想到俞总这么愿意帮忙,立即连声感谢又提出对刘琬英的拜访。
“她恰好又飞去香江了。”俞兴摇摇头,“你明天去金融中心那边就行,那边有人。”
刘琬英彻底缓解之前精神上的疲惫之后就再次蠢蠢欲动的要去调集资金找日本报仇,有了之前做空三菱的经验,这次袭击神户制钢便能汲取上次的教训。
俞兴对於她的动作就一个感受,做空永不眠啊……
这种做空大抵也是会上癮的吧。
刘建凯约著明晚做东请俞总吃饭,然后便兴冲冲的辞別归家。
次日上午,俞兴抽空的时候搜了搜『可比特』的新闻,但只能不无遗憾的看到这个平台確实还没什么起色。
午餐刚过,人在厂区外面散步消食,一通电话冷不丁的打了进来。
俞兴接通徐欣的號码,正要开口却听见对方劈进来的一句。
“你们已经在搞短视频了?”
他转了转念头,这熊总是怎么和她聊的,语气听起来那么不悦。
俞兴笑著说道:“熊总和你说了?”
徐欣声音一愕:“熊总?熊总已经知道了?”
俞兴也跟著愕然:“嗯?这……他没和你说?那你怎么这么问我?”
徐欣听著俞总的不打自招,证实了今日刚刚出现的消息,没好气的说道:“你在海外做的事被人点了,是不是那个mus?有离职的员工在微博上说碳硅数据在海外的动作了!”
俞兴:“……”
“没话说了?没想到?熊总什么时候知道的?你国內什么时候做?”徐欣发起一连串的问题,“暗渡陈仓是吧,真能渡啊,连我也瞒著,现在翻船了吧!”
俞兴转著念头,有点无奈道:“我们的保密协议还挺严的,这个……”
“我刚在微博上刷到,你百晓生上面这会恐怕已经討论开了。”徐欣皮笑肉不笑,“就知道你俞总不会那么好心去关心別人家的项目,东窗事发,被人爆料,也体验了一把百晓生爆料別人的感受了吧。”
俞兴呼了一口气,简单考虑可能带来的变化之后就笑道:“罢了,也正常,这就是碳硅数据在海外的小尝试,如此……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