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圭臬
第476章 圭臬国內股市可以做空,但有一定的资金门槛,最早是在2010年拿了90只股票当试点,去年已经扩容至將近900只股票。
俞兴是半真半假的对李松表示不解,而李松拿著半真就奉为圭臬。
是啊,为什么就非要学过山峰在国外市场廝混呢?
过山峰有过山峰的路,真实研究有真实研究的桥。
如俞总所说,自己接触的是在国內,妻子接触的各行各业是在国內,这些都是恰当的过桥信息,甚至,俞总的思考和言论也是极具价值的。
李松心里捏著圭臬,酒意已经完全消散,转而立即意识到自己今天的失態……
自己拿钱去国外做空,又想著在国內做空,这適合让俞总知道吗?
他知道俞总向来是连过山峰都看不上的。
既然学过山峰,当然是连它的作风一起学,真实研究只要以“真实”作为武器来批判“骗局”,暗地里的资金动向完全可以和它剥离。
李松的眼神闪动,慢慢的喝了两口茶,轻轻的嘆了口气,往回找补:“哎,我也就是说两句气话。”
俞兴眨眨眼:“我懂。”
李松佯装难堪:“哎,今天实在是心情不好,多喝了几杯酒。”
俞兴立即点头:“我明白。”
李松不知道俞总到底怎么个懂和明白,犹豫两秒后又说道:“我这个人就是喝了酒喜欢说大话,什么做……”
俞兴摆摆手,推心置腹地说道:“李总,我刚才也就是隨便聊聊,就算你在国內市场有兴趣做空,也是基於你自己对市场和公司的认知嘛,又不是专门搞成过山峰那样的空头。”
“俞总,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李松见俞总说话真诚,也这么斟酌著说了句。
“哈哈,李总,咱们都是自己人,且不说徐总对我的支持,咱俩也认识这些年了。”俞兴真诚的说道,“现在又有什么不当讲的话。”
李松点点头,说道:“好,俞总,大眾造假,过山峰做空,很多舆论都指责过山峰掀起危机,难道你也这样想?难道不是大眾那样的车企先犯错?你为什么对过山峰有那么大的意见?”
“这个嘛……”俞兴沉吟道,“李总,我可能確实带著点情绪,但全球市场里那么多空头,就算他们刚开始是奔著抓住造假公司的漏洞来做空,后来往往都还是为了利益而混淆视听。”
他举了个例子:“就像这次悄悄去做空的查诺斯,他是全球闻名的大空头,按他自己的陈述,至少有3成的信息是错的,李总,你说他是不小心错的还是故意错的?又或者会不会因为投了钱进去而將错就错?”
李松没想到俞总竟然对空头的事跡还挺了解,一时难以回答。
他沉默一会后说道:“至少过山峰到目前为止都是有理有据,即便是之前的凡利亚製药公司,虽然是谈它的商业模式,最后也证明了它內部確实存在很大问题。”
俞兴反问:“世界上有几个过山峰?”
李松没有说这个很明显的答案。
俞兴並不追著討论,只是感慨道:“混淆视听,见利忘义,这才是空头的常態吧,不过,国內要是搞这一套,恐怕也未必能长久,终究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李松觉得这话有些偏激,又怀疑俞总是在点自己。
他今天酒后失態,钟情的事业又被贬斥,虽然心里感谢俞总,还是想找回点场子,故意说道:“俞总,雷诺、大眾集团这样的全球车企都在造假,你做碳硅集团,一定要守住道德底线啊。”
俞兴頷首,认真的说道:“是啊,所以,我一早和徐总他们就聊碳硅集团进入汽车行业的宗旨就是老实造车,但这次的行业巨震还是让人警醒,值得吸取教训。”
李松睁大眼睛看俞总,瞧著他坦坦荡荡的丝毫不因自己的挤兑而生气,不由得心里生愧。
他今晚情绪震盪,忍不住说了句:“国內市场要是能出个像过山峰那样的空头,也是不错的。”
俞兴微微一笑,不再討论这个话题,真实研究要是真转到国內,你惹出祸来,不要提我便是。
李松带著重重思考离开碳硅集团,临走前表示了衷心的歉意和感谢。
俞兴几经犹豫还是没把电话打给徐欣,他不清楚“真实研究”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但看李总这样不痛快的模样,还是別添堵了。
他本来还想在办公室里聊聊电话,被李松这么一搞也没了心情,乾脆就一个人开车到了海边,吹著海风,瞧著月亮,隨即才把电话打给刘琬英。
刘琬英最近是最忙的,既要调动资金,也要关注动態,又得顶著时差。
晚上十点钟,她的声音反而格外清醒。
刘琬英听著俞兴聊起李松,倒不全当是解闷,若有所思的说道:“从雷诺被做空,欧洲车企的股价就在震盪下跌,等到大眾被做空,资金再进来做空的成本就高很多,李松大概在跟风资金里也属於比较晚的,又碰见欧盟的连番政策……这样一个大手压下来,確实很难。”
“最赚钱的是在我们之前就在做空大眾的资金,虽然停牌,虽然有禁令,但除了无实体cds,都还是能赚的。”
欧洲这次在金融市场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切断更大风险的传导,至於之前的做空资金虽然也在追查异常,但並非主要目標,当然,这仍旧带来很大压力。
刘琬英喝了半杯苦咖啡,提到她手里这几天在忙的事情:“虽然德国和美国空头很针锋相对,但似乎还是起了作用的,德国那边有给宽限时间,我们的部分cds合约正在转为合成cdo,这可以规避德国针对无实体cds的监管。”
cdo是担保债务凭证。
这样一个转化过程就是规避德国最新政策审查,以cds为基础,改造成可以交易的证券,让信用风险可以在市场里转移,对於过山峰来说,这样既不用购买实体证券,也可以转移自身持有的cds风险。
这种操作並不罕见,恰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里就是出现了太多的合成cdo,最终遭遇系统性风险时而出现全面的问题。
俞兴简单的听了一会,问道:“查诺斯他们也在这样转吗?”
“查诺斯他们的成本比我们高。”刘琬英听到这一个问题就明显变得愉快,“本来少赚了钱,但看到查诺斯他们大概在亏钱,我就忽然觉得也还挺不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