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第276章 ,十万部众聚京畿重地,李成儒和刘鸿的分道扬镳
第276章 ,十万部众聚京畿重地,李成儒和刘鸿的分道扬镳刘鸿亲卫队,都督护卫队一万人,配合着三万京都守备师,还有无数闻听消息赶来的悬空庙工匠。
人流队伍不断向着周围县城进发。
如此浩大的行动,很快就被庆帝得知而来。
自从刘鸿率领都督护卫队赶往京都,庆帝便将刘鸿行踪监视得清清楚楚。
现在刘鸿在京都周围汇聚几乎了十万人,他想干什么!
想造反了?
未免有些太着急了吧!
庆帝眼神阴沉,手指骨紧紧握着奏折,隐约有些发白。
他并不担心刘鸿能带这十万人能翻出什么大浪来。
他在皇宫有着两万禁军,守城军和新组建的城防军也有两万人,再加上零零散散的京都各地驻军,也有六七万人。
更何况京都武库,如今掌握在庆帝手中。
光靠刘鸿的万人都督护卫队有什么用,守备师的军械已经很久没有轮换了,还有一众连兵器都没有的贱民。
但是刘鸿能在京都附近,轻而易举煽动十万人。
这无疑是打了庆帝的脸。
庆帝这辈子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还有手下人的小心思。
正好刘鸿两方面都犯了!真的是在找死。
有一瞬间,庆帝真心都想把闲置家中的范闲弄死,栽赃嫁祸在刘鸿身上,等五竹动手。
只是庆帝脑袋一转,已经忍了这么久,就不差这一年时间了。
更何况现在刘鸿这家伙,直接将内库打包带走了。
万一杀了刘鸿,内库建在北齐,或者东夷城。
哪怕他是大宗师,还能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打过去吗?
“责令胶东王李弘成,儋泊公范闲,监察院陈萍萍,携百官迎接安东大都督归来。”
庆帝闭上了眼睛,面色重新恢复到了以往的淡漠之色。
刘鸿无非就是在示威罢了,让自己看看,他哪怕离开一年,也能在京都掀起惊涛骇浪。
但是庆帝依然不在意。
刘鸿的家眷都在京都,哪怕不在意范若若,还能不在意这个嫡长子,还有最受宠爱的桑文吗?
京都周围县城的县令,几乎人都吓呆了。
安东大都督刚回京都就准备发疯吗!真的不在意朝堂滚滚诸公。
“打开城门,凡有压迫百姓的官吏通通抓捕,由悬空庙工匠指认。”
刘鸿坐在大椅上,随时站在下方,但丝毫不在意上方的官吏。
上次只清洗了京都的中小世家,忘记了京都周围县城的世家。
京都的权力空白期,顶级世家需要黑手套,这些人怕是迫不及待拖家带口,前往京都了吧。
“大都督,你可是要造反吗?围攻京都京畿重地,难道你就真不要在意京都的一家老小吗?”
七品县令是个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此时浑身颤抖不已,还想用在长安的家眷威胁刘鸿。
刘鸿轻轻抬起头来,瞥了一眼。
“你一个七品芝麻官说我这个一品大员造反?”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大了这么多级,如果这不是在京都,刘鸿的势力已经受到了多方面打击。
但凡在东山路,江北路,又或者江南路。
刘鸿都不用动,随意让亲信传句话,就能让这县令人头落地。
儒雅县令身影一颤,眼神求助地望着下方各大家族的族长。
没想到平日里耀武扬威的族长,在此时犹如鸵鸟一般,将脑袋深深低下去,连头都不敢抬。
这些人不是首恶,毕竟压迫悬空庙工匠第一线的大家族,基本上都积攒到资本,搬到京都去了。
但他们肯定从中分到了不少好处,其中官吏最甚。
刘鸿扫视了一眼时间,半个刻钟,挥挥手准备直接攻城。
不过是县城罢了,三米城墙,几千守军,军械稀少。
轻松即刻拿下。“大都督还望三思啊!”
京都总督李成儒带着三千城防军士卒,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往到县城之外。
看到刘鸿脸上已经没有耐心,正准备下令攻城之时。
李成儒用尽全力大吼出声。
刘鸿目光缓缓向着后方撇去,不仅有京都总督李成儒,还有安东副都督范闲,监察院长陈萍萍。
眼神凝视了几分,缓缓开口。
“你们是来阻止我的?不过好像有点不够啊!”
也不知道是在说带的人不够,还是他们不够资格。
李成儒望着浩浩汤汤的人群,只觉得头皮发麻。
他当初在率领西凉大营统帅超过十万人,攻伐北齐,自然是觉得意气风发。
但是现在刘鸿可是在京畿附近汇聚了十万人啊!
这些人如同炸弹一般,稍有不注意就会如同蝗虫,席卷着京都附近县城,随后攻打京都。
身为京都总督的李成儒不能不管,当即深深一拜,语气诚恳。
“大都督,先让悬空庙的百姓都散了吧,这件事我会给你一个交代。”
刘鸿目光垂落,望着曾经坦诚淡然的大皇子
如今面容有些沧桑,双鬓泛白。
李成儒是第二任京都总督,也是权力最小的京都总督。
仅仅能够掌管城防军和守城军,一万五千人,至于守备师有着西厂监军管着。
而政事方面上,又有京都府尹李掖这个皇室宗亲。
李成儒又怎么好对长辈下令。
许久之后,刘鸿幽幽叹息起来。
“李成儒,你真不应该回京都,京都水太深了,你是坦荡君子,不适合待在这个染缸之中。”
“若是我重返西凉路,大都督愿意随我一起回去吗?”
李成儒听到刘鸿的叹息声,忍不住抬起头来,双目之中,尽是真诚之色。
对于这个问题。
刘鸿保持缄默,不说话已经是代表了他的态度。
“哈哈哈……既然如此,我又怎么敢回到西凉路!”
李成儒苍凉笑了起来。
他知道父皇,朝堂诸公,乃至整个庆国,都有万般不是。
哪怕他用尽全力,也无法改变朝堂风气,甚至被多次斥责,想要插手皇储之争,连弟弟们也不复以往的亲近。
但是他乃是皇子,如果遇见危机就退缩,那还配皇子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李成儒眼神坚定了起来,这是生养他的国都,他绝对不能眼睁睁看着刘鸿改朝换代。
从七品都统到一品边疆大吏,从微不足道的男爵,到沛伯,沛公,有着足够功绩封王的刘鸿。
随着逐渐位高权重,曾经生死相交的大皇子李成儒。
在此刻分道扬镳了。
李成儒没有错,庆国有万般不是,但终究没怎么亏待他这个皇子。
刘鸿也没有错,庆国早就应该灭亡了,骨子里几乎都腐烂了,只不过是叶轻眉强硬续命几十年。
他不过是纠正这个错误罢了。
更何况刘鸿可不想成为大庆忠臣后,推行改革再续命几十年。
到最后棺材板被掀飞,一家老小被牵连,发配边疆,一生最得意的改革,也在皇帝手中,通通被废除。
这就是刘鸿选择单干的原因!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