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月光本无形,摇落成树影
第798章 月光本无形,摇落成树影“话说我们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出现,真的好吗?老大不是不让我们跟公司的人接触吗?”
“管他呢,公司那么乱,踏踏实实画漫画,画分镜就好了,当领导心容易变。”
“你说小叶和火哥啊?”
“别废话了,赶紧画吧,你们谁带手机了,打电话让人送热水袋,真尼玛冷!”
李明洋听到后面的分镜师在吐槽,但听不清在说什么,就没怎么在意。
他的心神都集中在面前风雪交加的山林、小道、冰湖、天空、远处的建筑、极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
情书的沟通,巧夺天工,属于导演自己都超越不了自己……
因为那是无意识的灵感撞击。
他只是觉得这样拍比较好,然后就拍了,然后就成了经典。
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岩井俊二后来的作品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甚至情书的灵感,也是来自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这本书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他创作的灵感就是来自挪威的森林,替身与死亡。
然后在借鉴的过程中,灵光轰炸,鬼使神差的升华了主题,将情书推到了一个高山仰止的高度!
即便以商业片的角度去看情书,情书都是一部脉络清楚,有铺垫、有转折,有反转,有共鸣,有笑点,有泪点,易于理解,节奏明快的成功商业片!
情书的年代久远,以现在的眼光去看。
可能有点粗糙,有点过时。
但经典就在于,那强大的共鸣会穿越时空,令观众感同身受,被人物的喜怒哀乐所牵动。
那些粗糙,变成了青春的稚嫩。
那些过时,正是历史的开创!
情书有很多神级镜头,比如渡边博子面对雪山大声呼喊,“你好吗?我很好!”
风吹动窗帘,窗帘后的男藤井树却消失了。
女藤井树和渡边博子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迎面相遇。
渡边博子看到了她,喊了藤井树,藤井树停车回头,眼里满是茫然,原本空无一人的街道,人来人往,女藤井树怀疑自己听错了,骑着自行车消失在道路尽头。
还有最后的借书卡背后的女藤井树,悲喜交加,是一种不幸,是一种释怀。
不幸的是男藤井树已经死了,释怀的是原来他也喜欢我。
“这雪越下越大,好烦啊……”李明洋轻声说道。
鹅毛大雪连天,严重阻碍视线。
他是拍爱情片,又不是拍灾难片。
话说,晴天技能能不能让天空放晴啊!
李明洋心念一动,开启晴天一档,刚刚还是鹅毛大雪,没过多久就变成小雪了,就连风都变小了。
小雪飘飘,有种静谧的安全感和童话感。
晴天二档!
下了一整天的雪,很快就停了!
真的可以啊!
李明洋笑了,有了晴天技能,再也不用担心暴风雪天了,可以踏踏实实的拍摄了。
拍实地雪景,小雪还好,大雪就是纯受罪。
雪太大,还要面临停拍,看不清楚,拍什么……
所以后来为了省时间,避免意外,雪景很多都是靠人工,或者特效解决。
特效比人工还便宜,效果还更好。
一整天,直到天黑,全剧组都在山上忙碌,安了营,扎了寨。
主机位定好了,但运镜路线还没定。
李明洋让其他人收工,他自己则留了下来,把自己当摄影机,进行运镜规划。
导演都那么努力,其他人心里即便想跑路,也不好意思这时候下山。
于是一大帮人用手电筒照明,继续做着拍摄前的准备。
幸好雪停了,一切都有迹可循。
做标记的时候很轻松。
等到晚上十点多,终于插好了标记。
上百根两米多长的长棍,长棍顶端缠着红色的胶带。
足够长,防止晚上下雪,第二天找不到。
第二天是一个好天气,天空晴朗,风很小,山林里静悄悄的。
李明洋觉得差了点什么。
雨天一档!
李明洋昨晚特意试过,大冬天使用雨天技能,竟然会下雪。
不多时,起风了,小雪花飘飘洒洒的落下!
“对了,就是这个感觉!全体准备!第一次开机试拍!”
李明洋一声令下,剧组转动起来,他躺在雪地里,进行开机试拍!
拍了一上午,李明洋都不太满意。
轨道不好铺,镜头有点抖,光线偏差,有逆光镜头。
最重要的是跟镜的一镜到底拍出来的效果很糟糕,还不如固定机位。
一直以来,李明洋拍电影都是得过且过,从来不跟自己较劲,很少磨镜头。
但这次他突然上头了。
让其他人代替他走位,他再次扛起摄像机,在雪地里,进行稳定的拍摄。
剧组的摄影师技术是过关的,又有稳定器,奈何天冷,他无法长时间持续稳定,手会酸,会冷,会麻木,会抖。
李明洋不怕冷的好处就出来了,即便零下十几度,他依旧可以保持长效的稳定。
拍了两遍,逆光和偏光越来越明显了,这就是拍外景的痛苦了。
光影效果最好的拍摄时间只有那么多,可以强行拍,但是不补后期。
观众看片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会天亮一会天黑的情况。
以前的电视剧是不会补光影后期的,因为资金有限,而且技术难度大。
电影的话,强调光影,外景都是魔术光拍摄。
没有魔术光,就拍内景。
以前电影导演最大的天敌就是外景光,为了摆脱对魔术光的依赖,就发展出厂房布景拍摄,摆脱对魔术光的依赖。
内景布光稳定高效。
外景光极不稳定,要是遇到雨天阴天,魔术光肯定完犊子了。
面对这个光线难题,李明洋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来解决,系统!
用你的名字的抽奖奖励,光影渲染!
李明洋一直觉得这个技能没啥用,因为光影问题可以用特效解决,拍摄首尔之春,盘古搞出来了追光引擎,处理光影效果非常好。
光影渲染按照技能介绍是操纵光线的。
然而实际使用的时候,不仅仅是操纵光线,还会根据他的想法,灌输拍摄技巧和手法,怎么去调配镜头,从而达到光影的极致效果!
李明洋很快就沉迷其中了。
光影的魅力,就是重复拍一个场景,每次获得的效果不一样,就好像换滤镜似的。
本来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山林,在光影渲染下凸显了一种孤寂的意境。
月光本无形,摇落成树影,倒映在地,是你的孤寂。
夜。
李明洋坐在监视器后面,看着自己拍摄的第31场试戏。
这场试戏,是天将黑未黑时拍出来的,孤寂感简直就要溢出了屏幕,每一片雪,每一个影子,每一棵树,都在无声的诉说着男人的孤寂。
孤寂中透着一丝坚韧。
这个坚韧是替身体现的,可能是被自己折磨了五六个小时,想死得心都有了吧,但又不敢不继续拍。
挺不容易的。
“非常好!明天就照这个拍,还是刚刚的时间点,明天大家好好休息,多泡泡澡把自己泡暖了,明天四点在山顶集合,收工!”
李明洋大手一挥,帐篷外面,全体挂鼻涕的剧组工作人员,感激涕零。
不是因为明天休息,而是终于过了,终于可以收工了。
他们快坚持不足了。
与一众有点病恹恹的剧组工作人员相比,李明洋的精神头非常好,回到公司,还亲自下厨,给剧组的工作人员做香辣水煮鱼。
六张桌子,六大盆水煮鱼!
“老大,你还会做饭啊!”
“你这叫什么话,老大一直都会做好吧,只不过很少做而已,哎呀妈呀,这鱼肉又嫩又辣还香,太好吃了。”
“咸菜更香啊!这咸菜从来没在公司吃过啊!哪来的?”
“老大,你不吃吗?”
李明洋坐下后,摆摆手,笑道:“你们吃你们的,不用管我。”
“老大能吃,这一桌都不够他吃的。”
“我去,你不会说话,就少说点。”
“没事,没事,你们吃好了,去名扬找我,我有点事情交代你们。”李明洋说完,端起酒杯,划拉了一圈,敬了一桌人一杯,然后就脚步匆匆的离开了餐厅。
“有点事情……我怎么感觉不太妙啊!”
“吃你的吧,估计又要熬夜了……”
“你们有没有觉得老大,这次过于认真了,要搁以前,他第一天就把雪山的戏份拍完了,现在都不知道拍多少场戏了。”
“认真好啊!我们才能有更多的奖金啊!”
“快吃,快吃,光盘行动搞起来!”
“哈哈。”
这边火山工作室的员工撸起袖子大快朵颐起来。
那边以韩佳女为首的学院派,一个个面色凝重,感觉跟受刑似的。
他们平时哪吃过这个苦啊!
大雪天,零下十几度,遮风挡雪的棚子一直处于将塌没塌的状态,人根本不敢站进去,里面堆得都是道具、设备、器材。
他们本来想着进情书剧组是赚到了,既能涨经验涨履历,现在看好像是遭罪的。
大部分时间都在对抗寒冷……
情书剧组和他们以前听说的,看到的李明洋剧组完全不一样!
李明洋对剧组一直处于放养状态,得过且过,经常见不到人。
“我的麻鸭,李导这次拍电影太拼命了……我感觉自己不行了,明天不能去了,你们谁帮我请个假。”
“请假?那你就别来了,分分钟有人顶上。”
“魔女2那跟玩一样,这简直拼命啊!老九,你爹大雪天拍过戏吗?”
“拍过啊,但没李导那么狠啊,我爹都是下雪就撤,李导下雪还继续啊!”
“小韩,这雪山明天感觉能拍完,拍完了,就转内景了吧?”
韩佳女摇摇头,一边用纸巾擤鼻涕,一边说:“我哪知道,我是制片人,但是你觉得我能做什么主?”
“你可以去问啊!”
“对啊!韩姐,你去问问拍摄计划,我们也好提前做准备,要是还拍外景戏,我们也好提前准备,把房车准备好。”
还想着房车呢……
心真大……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短短两天,李明洋的行为,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
对自己那么狠,对别人那不得更狠啊!
在他的剧组搞人上人那套,纯纯找死……
……
第二天晚上,韩佳女赶到剧组的时候,李明洋亲自给全员发暖宝宝。
不等众人进入状态,情书的拍摄就进行了。
这次李明洋亲自上阵走戏。
令所有人很意外的是,筹备了两天,这场戏只拍了一遍就结束了,前后不到半个小时。
李明洋喊收工的时候。
大家都以为雪山的戏份结束,谁知道李明洋下一句,就是明天还是今天的开工时间,继续拍!
接下来几天都是如此,就是傻瓜都知道,李明洋在磨镜头。
大导演一旦磨镜头,那对于剧组的工作人员而言,就是灾难。
更何况还是在大风大雪的山上。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李明洋让人开了三辆大巴上山在剧组附近,终于有了遮风挡雪的地方。
1月14日,天色刚黑,情书剧组再次收工了,就在大家以为明天还要来时。
李明洋却说:“这场戏就杀青了,明天我们老时间开拍内景,就在名扬的七楼,场景我已经搭好了。”
这句话不长,但信息量巨大。
大家交头接耳,乱哄哄一片时,李明洋已经飘然离开。
“李导说这场戏杀青了?什么意思?女主不是杨蜜嘛?”
“不知道啊!我一直以为李导在试拍,没想到他是真拍啊!”
“难道,李导是要拍一个男版情书?”
“有可能!那些演员都没空,到现在都没进组,李导自编自导自演,完全可行啊!”
“这场雪,这个雪景可遇不可求啊!”
“不对啊!这杨蜜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李导亲自出演,这是她的福气。”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下山去,讨论出一个事实。
那就是他们拍的这个情书,并不是他们想的女主情书,而是……男主情书。
他们都被骗了……
不过,这个跟他们没关系。
原来的女主杨蜜,就有点那啥了……
花束这个墙漏风的很,再加上杨蜜曾经当过花束视频的总经理,耳目众多。
李明洋前脚宣布,还没到名扬,就接到了蜜蜜的电话。
“李明洋,你是不是把我的情书改了?”杨蜜没有发火,没有骂人,好声好气,娇滴滴的问道。
“对啊!”
对你个大头鬼!
“改成以男主为主线展开的情书,女主开局就死翘翘了?”
“蜜蜜,你很有当编剧的天赋啊!这个我用了好长时间才想通的魔改剧本,被你一猜就猜到了。”李明洋夸奖道。
“你怎么不去死啊!王八蛋!”
杨蜜骂完了,就挂了电话。
李明洋点点头,认真的说:“嗯,骂痛快了,情绪就得到释放了,对身体好。”
回到名扬,李明洋去了七楼。
情书的内景不是李明洋一个人布置的,还有五位分镜师。
这五人都是李明洋起家的那批人,被李明洋早早的隔离,这些人是‘一个中心,多点开花’的核心。
正是他们用手中的笔,画出了李明洋想要的分镜稿,令他可以通过分镜来把控拍摄进度和品质。
即便他离开了剧组,剧组依旧可以高效运转。
他们有画面感,都懂布景,动手能力非常强。
内景的设计,是李明洋和他们一起设计的,用大家的生活点点滴滴,堆出来的,很有年代感的布景。
再见我的灵魂伴侣,在年代感和地域性就非常差了,因为李明洋对棒子的人文不太了解,就知道泡菜……
并没有像小姐和首尔之春,认真对待,查阅大量历史资料。
明天就要拍内景戏了,李明洋和五人吃过热腾腾的火锅以后。
大家一边喝着红酒,一边拿着分镜稿,查缺补漏。
五人也是最早知道他要拍的是男版情书,而不是大家想的大女主。
翻拍最大的好处就是有现成的故事线。
高瞻远瞩,以上帝视角去审视作品,魔改成有地域特色的新电影。
国内的翻拍,在悬疑和犯罪方面,有自己的特色,翻拍出来都还不错。
一旦涉及爱情片和喜剧片,就完犊子了……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内的编剧没有以小见大的能力。
没有把一件简单的小事,描述到刻骨铭心的本事。
这点棒子是一绝!
本子也还可以,本子电影心理变态和内心戏是一绝!
深夜一点多,五人离开后,李明洋一个人坐在单人沙发上,跷着腿,拳头抵着下巴,盯着一处卧室的场景,代入其中,勾勒画面。
纸上的分镜,变成电影的画面,演员是最重要的!导演都是其次的!
如何表现出来,电影镜头是连续的,分镜是留白的,给人遐想,大脑会潜意识里补完,深层次的代入其中。
电影是直观的视听冲击,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一旦被吸引,思考起来,就代入进去了。
电影吸引观众,最直观的就是演员。
流量演员,默认烂片,这句话是真没错。
因为流量演员撑不起角色,给观众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粉丝戴着滤镜还能忍一忍,心思根本不在电影上。
路人观众花了钱,去看烂片,多造孽啊!
回头就喷,qq群喷,微博喷,上班喷给同事听,上学喷给同学听……
随着不断的代入,情书的脉络在李明洋脑海越来越清晰。
然后他陷入了所有导演都会遭遇的问题。
这么拍,到底好不好?
话说……我能不能真实模拟,靠想总是差了点什么……
李明洋一念及此,就打开了系统。
统子哥给的技能其实都和电影息息相关。
有没有能模拟拍摄的技能?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