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书讲老黄(二)
第673章 书讲老黄(二)续接上文.
11
“且说那老黄,听是自家丈人没了,心里急慌。”
“走前院儿同东家知会一声,寻是带著婆子连夜就走。”
“毕竟邻这儿也不叫个远,前后二十里脚程,赶一个时辰夜路也满能到了。”
“怎待,两口子正即回屋收拾包袱,三个丫头凑来,哭天摸泪儿的,亦是非要跟上。”
“本来呢,老黄是不愿带,觉累赘麻烦。”
“可婆子瞧著孩子诚意,也就从旁劝,说什么添口人,出份儿力。”
“老黄窝囊性子,不过,便也就答应了。”
“至於那老儿子传武,则毕竟还太小。”
“乡下讲究多,小孩儿不进白事儿门,怕是衝撞个什么,带惹灾病。”
“遂就这么著。”
“一家五口,当夜便走。”
“临行前,婆子把传武提溜到近前儿来,是千叮哼万嘱咐的。”
“这回带他不得,叫其好生后院儿看家。”
“休外头胡闯八闯的,给东家惹閒。”
“而那会儿的小传武呢,业属懵不懂事的年纪。”
“待老爹老娘离走,竟还自觉得快活。”
“终是没个管束了,什么生死,他怎晓那究竟是个啥?!”
“一夜独个儿躺在大炕上,这通翻跟头打把式的瞎玩儿。”
“转天来,老黄、婆子俱不在家了。”
“传武惯常出门儿给牲口割草作活计。”
“直耍弄大半天才回。”
“等是可要餵牲口了,就把筐里的草往那棚前水缸里一扔.....
“矣?长庭啊,这大水缸,你知作甚用的不?!”
萧郎眼望江水粼粼泛著白光,兀自一阵讲,临到节口,忽住嘴顿下,咽口吐沫,偏头问来这么一句四六不靠的话。
闻是,长庭也一个错神儿,回过味儿。
“啊,这.....
“嗨,淘那个草料用的。”
“餵牲口前,草料麩料,最好都过遍水,咱军中侍弄马,非是战时,也都此般弄。”
长庭应口。
听罢,萧却也不就此赘言,苦笑掛脸上,再讲下去。
“是呀,乡下牲口棚前,大抵也都有这么个大缸。”
“且是这缸,大多灌满著水,方便人泅草。”
“那天,后院儿的传武,也是玩儿心大,没人管了。”
“於是就泪草的功夫,自己爬了上去,专踩缸沿儿,走著圈儿学驴转磨。”
“不成想,脚下一踩空,整个人就倒栽进了缸里头。”
“扑腾几下,就这么淹死了.:::
话到这处,长庭听得仔细,满脸,原是刚下自己一个字儿都没猜对。
萧不管他,续是兀自接著讲。
“喉....
“人这辈子,苦哇。”
“生老病死皆是命,临到死期,不由人..
“且说这边传武倒栽进缸里,直是到了晚上,东家见他小子不似往常来凑饭,这才找到后院儿来,惊了一跳。”
“赶这会儿,孩子栽跟缸里,早就死透,人都浮囊了。”
“喉.....
,
“后面儿的事儿,待等是老黄携一家四口赶回来,婆子兼仁丫头好哭一通,人也就埋了地头儿上。”
“实是怨不得人。”
“老范作东家,多觉这事儿惭愧,也曾是跟老黄好通念叨。”
“老黄呢,毕竟也非是那不讲理不懂事的人,嘴里一直说,这孩子太过顽劣,早晚都要出事儿。”
“死了好,死了还能省口饭哩。”
“庄里村上,旦闻著此等事,有那个惹厌的,专来七嘴八讲,说那有的没的。”
“老黄自始至终,却都跟没事儿人一样。”
“外人见是他老黄死了儿子,还充心大,日子久了,也就都不再提了。”
“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总还是得挨下去。”
“时间一晃,又是两个月过。”
“秋也早收完了,临到年底下,地头儿上就没什么活儿了,人也清閒了。”
“这天,老黄响午吃罢饭,后院儿屋子炕上躺著歇盹。”
“一觉行来,揉著眼出门。”
“好巧不巧,警是自家外边窗沿子上一块儿黄疙瘩。”
“走进了瞧哇,看正是中秋,东家发下的。”
“拿在手上,细瞄上面一排牙印子,还缺了一角儿。”
“这呀,琢磨,定是两月前,传武偷吃剩下的。”
“这个崽子,当时东家发善,好容易予了两块。”
“当天晚上,老黄切了一个,一家六口分著吃。”
“寻是另块儿就叫婆子串娘家带了去。”
“毕竟那个年月,细粮都是稀罕物,月饼更是穷苦人家没怎瞧过的金贵东西。”
“可不想,当天晚上,传武那贼小子实在是馋虫大闹五臟庙。”
“偷偷摸摸,就把剩下那块给藏了。”
“为得这个,老黄可是给他一通好打。”
“再三逼著问,他臭小子就是不鬆口招供。”
“没办法,这事儿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不成想,今儿个窗沿子上,让个老黄瞧见。”
“月饼缺一口,原在那地方,又一直压了破毡子盖著。”
“要不是昨儿夜里风大,给覆在上面儿的物什刮开,老黄到现在,怕也是拿不得脏。
“喉..
“老黄手里著月饼,心头就不住念叨哇。”
“传武呦传武,瞧还剩著大半块儿,一准儿不捨得一齐儿给嚼了,寻思省著吃哩。”
“可到头来.....
“月饼剩下,人却是早没了.....
“越想越丧气,越气心口越疼。”
“忽来呀,老黄著月饼就朝牲口棚那大缸扑了去,终是豪大哭。”
“他这一哭,便直豪了两个时辰。”
“动静忒大了点儿,也似没个来由。”
“把个前院儿的范老东家,也是给惊动了过来。”
“再转头呢,冬去春来,一错身儿,便是又挨到了来年二月末。”
“说是春,可那时节还飘著雪,下一夜就一尺多厚。”
“那天吶,也是快入夜,东家老范正在自个儿屋里洗脚。”
“他老黄俩袖子揣著手,愣头愣脑,一脸窝囊相的就推门进了去,往门边儿一蹲。”
“也没旁个话,上来就一个意思,想走!”
“一听这个,那东家也是直发懵。”
“按理说,他老黄跟自己家帮活,一干就是二十年。”
“俩人儿处的本较不错。”
“什么工钱、吃食、住宿,怎想也都没甚地方亏了他。”
“突来这么一句,东家实是发了愁。”
“说眼下兵荒马乱的,好人家肯出力,还本分的长工,本就不好找。”
“更况像老黄这样拖家带口,又知根知底,还一个庄子的自家人,就更少了。”
“碍著二十年的主僕情分,那东家老范,自是一百一千个不愿放他。”
“但瞧老黄窝囊出那样儿,东家也是不得不回。”
“於是就尊他一声二哥,和气著问,到底是哪儿觉著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