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挟明 > 第551章 当局者迷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51章 当局者迷

    第547章 当局者迷
    八月二十二日夜,镇江府粮库仓前,危机化解,扬州兵退离。
    萧靖川眼瞧敌阵败退,常舒一口大气。
    这功夫口儿上,亦不容怠慢,忙紧唤长庭近前,吩咐差令。
    “长庭,带一队人跟上去。”
    “別叫这些扬州兵半路搞诡,回马杀將,那咱可就丟人丟大发了!”萧言谨命。
    “是!”
    长庭拱手应完,招呼了旁在一个班,便疾步效率而去。
    一事业毕,萧有早谋,赶著再叫那镇江都指挥事郑怀恩。
    “郑老哥,来,来!”萧探手作引。
    闻去,仍守在外延那郑金事应声亦忙赶抵近前来。
    “啊,国公爷,看是扬州兵都撤了,真悬吶!”
    “您后面如何计较,有什么我能干的,直接吩咐便是!”
    郑怀恩憨笑爽利词话跟答。
    “呵呵,好!”
    “那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
    “郑老哥,今儿晚上,咱第一步算是趟过来了。”
    “可这粮...
    “我的意思,是未免夜长梦多,这粮务必今夜就全部调走!”
    “直接拉到常州去。”
    “......·,只是我此趟出来,所携人手实在有限。”
    “镇江这边儿旦有事毕,后面还有別处要走。”
    “所以,还是得麻烦你一回呀。”
    “这粮,你看,可否由你们兵部,紧急押运,去往常州..::
    毕竟他郑怀恩非是自己部眾,临拉凑近,不好硬命强令了去。
    遂萧言口风儿缓和下来,尽道商量之意思。
    听及,那郑怀恩也甚有眼色,不多蜘,马上跟应。
    “嗨!”
    “没问题!”
    “国公爷之命,在下自当遵从。”
    “您放心便是,不图別的,就为了那常州、丹阳两地的灾民,这趟活儿,我兵部衙门,也自是义不容辞啊!”
    “呢.......,只是此去常州,刚那些个扬州兵会不会....
    郑金事话说漂亮,並不矫情。
    不过,论及途中安保事,其亦计较分明,必须將这事派风险讲在前头,以免到时横生枝节,好事办坏,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闻此,观去萧郎竟也自有研究,不多耽搁。
    “哦,无妨,郑老哥,此一项,你亦尽可宽心吶。”
    “此前,镇江往復常州之路线,我同副將长庭业已早有研討。”
    “没事儿,你著人现在就搬。”
    “待会儿,等是长庭回来,我让他同你一道儿走。”
    “路上都有照应,不必烦扰。”萧谋细致。
    见此,郑怀恩也再不多赘言,心悦诚服,一拱手,反身便也分派手下亲为调粮而去。
    半夜紧张,一遭得解。
    萧靖川负手前两步,终肯挪身来,仰首直望冷月。
    边旁,马为民这会子,知此事不完全说透,恐为萧郎会恼他,遂逮见空子,
    拘笑復也提前走去,寻欲解释一二,聊作自保。
    怎料,他锦萧郎警是老马近来,一甩手,竟大步流星,先步驱前而去。
    就此返去不远粮栈廊后,上马,一声招呼,合眾朝府库粮仓大门驰离。
    徒留老马一个,吃了憋,顿首后面,不得已,然,亦只能隨从跟上是也当夜!
    待是粮仓处,周事铺排停当,萧靖川携队身回镇江城东驛馆之中,不过,亦无半刻閒停好歇。
    其急命秦旌找来外出越修归队,並紧就委派,令他著些锦衣卫外任暗探,就此跟上曹、田一营兵马,暗里严密监视其营行踪,尤是时刻监察,是否仍滯镇江作诡。
    后夜来,府库粮仓地,万石粮食分剩多批次,直往常州开运。
    披星赶月,甚有匆急。
    而依著簫郎意思,因就一回倒腾不完,粮食滯留仓中的,亦由秦族著加人手,连夜再將粮转调了城中早便预备下的暗仓之中。
    此一举措,当初之所以有所预判计较,实来也是未雨绸繆,习惯使然。
    不成想,今时今日,竟还真就派了用处。
    再后,转脸熬去一夜,鸡鸣三声,翌日晨早。
    簫郎驛馆处,因是秦旌、长庭分为外派去著调粮事,所以早饭时分,那马为民总算有来可能重凑至萧靖川近前。
    其人拘笑陪去小心,好容易萧有回言理会,忙亦准要將昨夜之事,前须后尾,合言脱出来,以换真心。
    萧这般刻下,也左不过后夜小盹了一个来时辰,两个眼泡肿大无算,浑身亦是甚较疲乏。
    但没得办法,其也深知,倘是再就这么捕著他老马不顾,后续会否惹来更大乱子,恐还不好说。
    於是,萧也仅能缓了精神,重归接纳老马词言。
    二人胡乱扒拉了两口稀粥,復再回房细谈慢议去。
    当然,此番萧、马对事,也並非全然没得收穫。
    萧靖川也是在听於马为民后话来后,才叫明白。
    其实呀,这调粮的差事,他同镇江知府梅公衡竟还另有算计妥协之隱秘计较在。
    其一,梅公衡本就是內阁首辅仇维禎一党亲信,此间事,这万石之粮,倘是没有仇阁老点头,纵是再给他姓梅的一百二十个胆子去,他也不敢自作主张,划拨萧靖川来使动。
    而话至仇维禎处,其之所以会慷此之慨,实际,亦是有著示好萧靖川之意在其间。
    拿万石民粮,兼默许他马为民跳槽帮办,斡旋其中行事,就是仇阁首暗为送予簫郎的一份儿见面礼。
    当然,也是在给皇帝一个台阶。
    给了粮,同时,其自身亦能於圣驾前,落个好名声。
    要知,常州、丹阳两地之事,近半月来,闹得民怨沸腾。
    庙堂之上,小皇帝对此事亦始终耿耿於怀,如在喉是也。
    他仇维禎泰在內阁首辅这般位子之上,夹於中间,自也是不怎好过的。
    正就此来,簫郎领办差事,插脚入局进。
    仇维禎嘛,顺水推舟,巴不得如此矣。
    其二,也是此般事之所以如此拧巴的另一癥结。
    乃便是他仇阁首虽有心借献佛,可毕竟其也难能是个大度之人亦就是了。
    这万余石的粮食,他不得不给,可也並不想白给.....
    所以,才有后续借刀杀人,穀仓前,两雄相爭之戏码出现。
    其意,便是想著来凭藉一借簫郎之勇,来杀刘泽清余部之囂张气焰。
    往昔,江北四镇尾大不掉,日子久了,做事难免就愈发跋扈过火。
    但朝廷,身在南京,且要虑以大局为重,所以呀,很多时候,手便不能隨意伸那么长了去。
    一来二往,各部总镇兵马愈发恃宠而骄,有恃无恐。
    这次,簫郎肯接皇命,亲来处理这些內部糟烂事,虽非就是他仇维禎所乐见之景,不过,事已至此,也就只能相行利用一二得矣。
    至於说什么一家粮,两头儿卖,这等漏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头遭碰了,
    糊涂帐一本,仇自也是清楚的。
    此一节,萧能抗住,那便两头卖好,顺便杀去刘泽清威风势力。
    可如萧不顶用,实来,他仇维禎也並不损失什么。
    不管怎样,他没沾包,凭赚不赔好买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