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1078章 皮埃尔来到了克里米亚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78章 皮埃尔来到了克里米亚

    冰雪消融的时节,索洛维约夫也就开始了进一步的工作。
    他在西欧也见识过那里的陶瓷工厂,生产的高档瓷器,也销往欧美的宫庭当中,其价值也在那里摆着。
    而俄国本土的瓷器工厂,显然其情况要差很多,并不是缺乏原料,而是工艺问题。
    为此索洛维约夫也给正在巴黎快活的“小妖精”写信,因为她对于奢侈品这块也算是专家。
    顺道把波将金亲王给她的遗产败掉了不少
    她那个慵懒的性子,能想起来给索洛维约夫回信,都是念及少女时代和他的友谊。
    只是这回信,索洛维约夫看了那粉色的信封,还有里面的信纸,以及漂亮的字体,也知道这个小寡妇在巴黎也不想着国内的事情。
    女儿们有母亲和小叔子照顾,和梅特涅的私生女被亚历山大强行认定为巴格拉季昂的,但是父称又是梅特涅的,这个小女儿也被她扔给了梅特涅。
    因此,她只管自己在巴黎快活,还引领了巴黎的时尚,风流的美人也是有资本的。
    和她比起来,整天喜欢鬼混的波琳娜,都为了照顾孙辈安分了不少,虽然她起不了什么作用。
    “亲王夫人是怎么回复的?”
    卡佳也很好奇,她知道索洛维约夫一般不和这位女士通信,除了通知巴格拉季昂亲王的死讯,以及通报女孩们在彼得堡受教育的情况——毕竟罗曼·巴格拉季昂亲王他也不擅长教育,只是把侄女们送去了斯莫尔尼宫女校,这个职责就成了这个师弟的。
    索洛维约夫出征的时候,这个工作就是岳母大人的事情,她寡居以后也闲来无事,还热心于给身边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安排相亲。
    因此通信的时候,也不会多。
    “还是过去那样,不过我不是她的菜,卡佳,这你尽管放心。”
    “她是改变不了自己性格的,不过我羡慕她的身材。”
    卡佳因为和索洛维约夫生了几个孩子,身材多少受到些影响,索洛维约夫和她亲热的时候也能够发现。
    而这位女士,在暴饮暴食和荒唐之余,身材管理确实做的很到位,也是令人吃惊的了。
    要不然,她怎么钓男人?
    最近她的新欢就是一位英国的勋爵,甚至在信里还提到,她甚至还想要和对方结婚。
    至于这一堆事情以后,才是利摩日当地瓷器工厂的事情。
    索洛维约夫也是对这没谱的小寡妇无语了,先是通报了她最近都在干啥,然后才是正事。
    而且她还提出来,索洛维约夫要是建设个瓷器厂,要给她试用,她这次倒是不要股份,只是表示要给她订做一套漂亮的瓷器,那种粉嫩的颜色最好,要么就是天蓝色的,或者拉多加湖水的颜色。
    要求倒还不少,卡佳看了也快笑出眼泪来了。
    “这位姐姐和你认识也很久了,这性子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我就是怕了她,还好她从来不拿我当目标。”
    索洛维约夫和她认识都22年了,从白丝小萝莉到现在的诱人小寡妇,尤其是最初几年在彼得堡的时候,在巴格拉季昂亲王和她订婚以前,别人也在奇怪为啥他们两个是这样冤家,但却不成一对。
    “小妖精”和卡佳比起来最大的优势,就是她饱满的胸脯,但却一直不干正事,不像是卡佳总在哺育孩子们。
    提到了正事以后,索洛维约夫也在考虑瓷器厂的选址问题。
    如果在辛菲罗波尔的话,这里的环境还算不错,全俄国环境最好的一块土地,大概就是这里。
    在俄国也很难找到中国那种环境,有高岭土就不错了,质量比较优越的矿产在萨克森和波西米亚,其次是法国和西班牙,英国的康沃尔也是。
    只不过欧洲的瓷器,甚至不是传教士“偷师”弄回来的,因为这边实在是缺乏矿料,要分析了很长时间最后才仿造出了瓷器,但是也是欧洲人审美的那种陶瓷。
    难怪“小妖精”这边给他来信的时候,特意提到了这件事情。
    说起来,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荒唐和奢侈这方面.
    后面她在信中也提到,在利摩日的陶瓷工厂,有几家看起来也是干不下去的样子,因为法国这边实在是缺少客户。
    要是找有钱的贵族,还要土鳖一些的,自然还是要到俄国来。
    俄国的乡下贵族们,也有那种不出国的,他们要是领教了巴黎的时尚,倒也是一大受众。
    俄国这么大的市场呢,于是他写信给皮埃尔,总算是要和这位老朋友再见上一面。
    皮埃尔在基辅的生意,主要是一些玻璃器皿,他从威尼斯请来了工匠,传授给他工厂里的那些工人——不少是他解放的农奴。
    老爷教给他们挣大钱的手艺,这些人也愿意学。
    而且比起来在庄园里,还是在工厂的生活更有趣。
    皮埃尔每到一个城市建设他的工厂,就会按照安德烈教给他的办法,去结交当地的社交圈,然后给释放的农奴安排工作。
    但这些农奴,主要还是手艺人。
    那些缺乏技能的,皮埃尔会把他们送到铁路公司去,在那边铺设路基,砍伐树木,清理道路,也总是需要人去做的。
    他过去就以慈善家著称,同时还是共济会员。
    但皮埃尔也很奇怪,索洛维约夫他不是共济会员,而且现在也没有加入任何共济会组织。
    如果可以的话,皮埃尔自己所在的这个共济会组织,都可以让索洛维约夫来当会长的,毕竟他的头脑很是厉害。
    但索洛维约夫是打定了主意,尼古拉时期对于共济会可能就不会像是亚历山大这样友好了。
    不如自己独立于组织之外,还能够为朋友们提供便利。
    至于皮埃尔从基辅出发,他在第聂伯河上和娜塔莎,还有他们的孩子一起乘坐蒸汽船“赫尔松”号前往赫尔松,从那里又乘坐快船来到费奥多西亚。
    这里也有皮埃尔的产业,别祖霍夫家的老伯爵给儿子留下了规模庞大的财产,甚至比起来莫斯科的豪宅,各地的庄园和产业才是更重要的。
    甚至皮埃尔和索洛维约夫认识以后,还让谢尔盖老伯爵帮忙规划了一阵,索洛维约夫个人也会给他产业建议。
    正是因此,虽然投资增加了,每年钱如流水,但是带来的收入也更多。
    皮埃尔这一家,仍然是无可置疑的莫斯科首富,大概也就是尤苏波夫亲王家能比他们家富有。
    “皮埃尔,真高兴见到你。”
    “米沙,让我来看看你。不得不说,你看起来真年轻,而我现在呢,看看吧,白头发已经冒出来了。”
    “这倒也不是坏事,你一直在改善身边人们的待遇,都说莫斯科的别祖霍夫伯爵老爷,那是真正的慈善家。”
    “是啊,皮埃尔虽然不愿意说,但是人们都知道这件事情。”
    娜塔莎么说起来罗斯托夫一家,和索洛维约夫这边的关系并不远。
    尼古拉最后没有迎娶索尼娅,也是因为伯爵家糟糕的财政状况,但因为他救下了玛利亚公爵小姐,两人在战争结束以后喜结连理。
    索尼娅倒是还和他住在一起,只不过姻缘也就此没有了结果。
    安德烈的孩子们,还有莉莎,尼古拉对他们照顾的很好。
    而彼佳那小子,从索洛维约夫的副官任上离职,迎娶了卡佳的妹妹索尼娅亲王小姐,之后两人就搬到梁赞的乡下去住。
    彼佳在梁赞的总督府任职,因为军功和多尔戈鲁科夫家的安排,也很快被提升为八等文官,主要是负责邮政工作。
    就是娜塔莎的姐夫,也是巴格拉季昂司令部里的参谋,1812年战争结束以后,他因为职务关系调动到奔萨去了。
    而娜塔莎在家庭生活中,不像是过去那样活泼,现在倒更像是贤妻良母。
    当然了,也没少和闺蜜们通信,还保持着过去那样旺盛的好奇心。
    “娜塔莎,现在我们都很好,都有着自己的事业。至于孩子们,也希望他们快点长大。”
    “可是那样,我们就会变老了。”
    卡佳和娜塔莎岁数差不多,正在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二十多岁的小贵妇,正是光彩照人,又有成熟韵味的阶段。
    “娜塔莎,我想我们变老之前,我们的丈夫。”
    “卡佳,你说的很对,但是米沙他看起来还很年轻,比我哥哥看起来都年轻。”
    “大概那是因为我从来不会留小胡子。”
    “是的,小胡子。尼古拉的胡子就是那样的”
    “卡佳,我和皮埃尔还有些事情要谈。你应该招待客人,这么多孩子,在一起玩的应该会很开心。只是很可惜,你们两个结婚要比我们晚五年,小孩子们有自己的伙伴,但是大孩子们”
    卡佳和娜塔莎把孩子们都带到一边去,索洛维约夫牵来了两匹好马,和皮埃尔一起在费奥多西亚附近的田间漫步。
    “这里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缺水,因此我聘请了一批地质学家和测量员,正在丈量土地,又要打井取水。很快克里米亚就会繁荣起来,像是在古典作品当中,希腊人曾经统治这里时,成为东地中海的粮仓。”
    “这是伟大的计划,但是以你的性子,米沙,你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农业。”
    “是啊,我邀请你到这里来,就是考虑到顿涅茨克那边的盆地,除了煤矿,也开采出了高岭土,这是生产瓷器的原料。只是我现在还没有考虑好,到底在那里开办工场。”
    “如果可以的话,在费奥多西亚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有港口,我们可以用船经过顿河,从察里津把成品运到伏尔加河流域去。也可以经过第聂伯河运输。”
    “是啊,这样确实不错。只是巴格拉季昂亲王夫人,她寡居以后我和她通信,就提到了利摩日的工匠,可以从法国聘用一些人过来。这里距离敖德萨也不远,大概也会成为一个法国文化的中心。”
    “法国文化的中心,自从那次战争以后.”
    “算了吧,皮埃尔。我们都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好好生活,要让社会的秩序稳定下来,舔舐伤口,等待新的考验。”
    索洛维约夫这样说,也是担心皮埃尔会不会自己一不小心就走到十二月党人当中去。
    不过皮埃尔因为家庭生活的关系,目前并不打算做什么。
    而且幸福同盟,他们发展成员也是需要时间的,皮埃尔虽然最近人在基辅,在同盟成员比较活跃的地区,但是他们当中还没有产生联系。
    莫斯科的那些成员,相对来说性格比较稳重,也不大招惹是非,以至于秘密警察找他们麻烦都很困难。
    皮埃尔听了索洛维约夫说的,也点头同意。
    “我能够理解你的想法,经过了战争以后,我们每个人虽然都有,我想说,有不同的感受。老实来讲,我也有过.”
    “好了,皮埃尔,你还是老样子。我们来谈谈陶瓷工厂的事情,要是在太寒冷的地方,也会影响到成品的品质,而且用来烧制陶瓷的砖窑也要露天工作,应该怎么来安排,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于是索洛维约夫和皮埃尔骑马沿途看到了一些村庄,也准备做初步的规划。
    只不过和长期在军队中的索洛维约夫不一样,皮埃尔很少这样长距离骑行。
    虽说他是个大力士,但这样也总是会疲惫的。
    索洛维约夫却像是在军队里勘察地形的时候那样,他从18岁随军远征意大利,一直到现在,征战的时间显然也更多一些。
    因此他习以为常,却有些忽略了皮埃尔除了作为军队中一部分民兵的赞助人以外,很少和军队有联系。
    看到皮埃尔有些疲惫,他这才停下来。
    “米沙,你也不用总是考虑我的状态。”
    “你看起来有些累了,不过这里倒还不错,道路开阔,又靠近前面的村庄,是个很合适建设陶瓷工厂的地方。”
    不过,也不能一拍大腿,就把工厂的位置放在这里,他们还要继续考察。(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