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 第596章 串联(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96章 串联(下)

    第596章 串联(下)
    钱燕秋神情激动的一锤手,“这法子可行。”
    姜伟与江奇涛互视一眼,微微颔首,亦觉得这事有实现的可能。
    钱燕秋振奋片刻,想了想,又问道,“年后的话,是准备在研讨会上把这事挑出来?”
    以《南宋昭烈传》现在的热度和影响力,官方大概率是要开相关研讨会的。
    陈麟风点点头,“没错。”
    此前江文还与他开玩笑说,到时候在研讨会上帮他说话,当时他给拒绝了,但后来想想,在研讨会上主导舆论风向,未尝不是个好的办法。
    正好那时也有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在。
    他在背后使使劲,拉几位主管领导的话,还能把规格搞的更大一些。
    听完陈麟风的想法,房间里的气氛愈加炽热起来。
    “以陈导如今的声望,肯定有大把的人愿意去帮忙。”
    “是啊,可惜咱还没到那个水平,否则我肯定去帮帮场子。”
    钱燕秋轻咳一声,“小风你想好到时候都找谁去帮忙吗?”
    “钱叔你肯定要在,”陈麟风笑笑,“我这次来拜年,本就存着这个心思。”
    钱燕秋大笑,“好说,好说。”
    “姜伟编剧和江奇涛编剧如果愿意的话,也请届时助我一臂之力。”
    陈麟风看向两人,之前没想到他们会在,如今碰上了,正好一起邀请。
    “这样的好事,我肯定要插一手。”
    “陈导你都发话了,没有不去之理。”
    其余几人眼含羡慕的看着他们,这么刺激的事,可惜他们不够格参与。
    陈麟风安抚众人道,“大家也可以出出力,帮忙想想到时会上该怎么说,才能最大限度的说服相关的部门领导。”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众多编剧纷纷大开脑洞,模拟对方可能攻击的点,并设想回击之法。
    倒也有声有色的。
    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吃过午饭后,陈麟风离开钱燕秋家。
    临走的时候,钱燕秋单独送他出门。
    老钱不像刚才在屋里那般活跃,沉默了好一会,正当陈麟风疑惑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时,他开口了。
    “小风啊,你也知道,之前我手头上一直有活,忙是挺忙,倒还充实。
    但如今《神探狄仁杰》眼看收尾了,公司安排的其他事也忙差不多,我就想着是不是另开个新本。”
    陈麟风还以为他要说什么,闻听此言,笑了笑,“好事啊,我支持。”
    钱燕秋编剧水平摆在那,前世狄仁杰系列因为制作人和制作公司的版权矛盾,导致后续聚集没能继续出下去。
    今世换成龙麟接手,截至目前已经出了5季。
    即将播出的第六季,也是最终季。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这里边的一些细节变化。
    龙麟对编剧的支持那是有目共睹,从不干扰相关人员创作。
    因此,钱燕秋很顺畅的多写了2季剧本,而且整个系列前后没有太大的剧情bug,故事的精彩程度都维持了极高的水准,主要人物的人设也没有大的偏转。
    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想想前世大秦帝国系列,前面各个都保持高水平发挥,偏最后一部拉了胯。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狄仁杰这个持续了10年的系列,历史地位相比前世有着不小的提升。
    连带着作为编剧和导演的钱燕秋,在业内的地位也跟着飙升。
    之前房间里一群编剧捧着他,就连江奇涛和姜伟都有点这意思,可不光是陈麟风编剧老师这个名头的缘故。
    陈麟风收回思绪,他倒不意外钱燕秋会开新故事。
    前世狄仁杰系列之后,老钱开的是逼王燕双鹰系列。
    【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这也是经典剧集了,只是质量上比狄仁杰要差一些。
    他试探着问,“钱叔你对新故事有什么思路吗?”
    钱燕秋道,“本来是有的,是个抗日英雄剧类型,但怎么说呢,我想了想,感觉不是很合适。
    最近这几年,抗日类型的电视剧太多,质量又参差不齐,网上现在都有抗日神剧的说法了。
    咱公司里编剧们平时聊天,说到这个话题,也都觉得抗日题材有泛滥的趋势,开会定项目的时候,更是有点排斥这个题材。”
    他搓搓手,不好意思道,“我现在也没有别的什么好的主意,这不是都知道你点子多嘛,所以就想问问你。”
    “这样啊,”
    得,看来这位估计和余生明一样,也是地位上来回不去了,想整点高雅的。
    也是,有偶像包袱了嘛。
    倒也能理解,其实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别盲目整那些大众不喜欢看且看不懂的,对质量有追求是好事。
    陈麟风想了想,道,“这一时间让我立马想一个故事来,我很难办,还是等回头咱再聊吧。”
    “嗯嗯,我也就是这么提一嘴,等你有空的时候再想不迟。”
    从钱燕秋这里离开,接下来是铁总家。
    本来按理来说,该是先去铁总这的,不过人家毕竟位高权重,等着上门拜访的大有人在,因而就给推到下午。
    陈麟风到了之后,看屋里就夫妻两人,没有其他外客,桌上还留着喝了一半的茶水,想来是刚走没多久,都没来得及收拾。
    “小陈来啦。”
    “唉,铁姨、华教授过年好。”
    “过年好。”
    华教授很热情的接过他手里的东西,铁总问道,“茜茜没过来啊。”
    “嗯,她身子不方便。”
    “哦,几个月了?”
    “差不多四个月左右。”
    华教授把东西放好,便立马一副饶有兴趣的问道,“最近你搞出来的那部《南宋昭烈传》可太有意思了,后面还有类似的计划吗?”
    铁总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额,这得看领导们的意思。”
    “哟,还看什么领导意思啊,不都说干就干了。”
    铁总少有的用嘲讽的语气说话。
    看来这是心里有气啊。
    陈麟风尴尬一笑。
    “保证下次肯定提前和铁姨你打招呼。”
    “还敢有下次?”铁总气不打一处来,“你知道你这回干的事,放在政治层面,那叫什么吗?无组织无纪律!”
    “你说说你,好好的正路你不走,非要搞歪门邪道,要不是这次运气好,你以为能这么轻松过关?”
    “也没必要这么说小陈,”华教授打圆场,“毕竟最后也没出什么事嘛。”
    “出事就晚了。”
    铁总瞪了他一眼。
    在她眼里,小陈不是旁人,不说当初巴老临终前的托付,光是从文学界这块考虑,这是新世代少有的好苗子。
    如果从全球影响力来说,更是几十年来之最,这样的苗子想要以后走的更远,绝对是少不了官面的支持的。
    而官方对于打偷袭,破坏规则的行为,往往是最讨厌的。
    未来对景时候,说不定哪天就会产生影响。
    她多少有点怒其不争。
    这么好的条件,万不能浪费了。
    陈麟风挠挠头,倒是没想到铁姨这么大反应。
    之前在电话里也没这样。
    其实这就是视角不同的原因了,陈麟风在上层领导眼里,分量已经很重,他做点什么出格的事,影响也会很大。
    “保证没有下次了,以后真要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我一准先问问铁姨你。”
    “哎,其实也不是非要限制着你,主要你这剧影响力越大,在上面看来,性质就可能越严重,还好你运气不错……”
    说到这里,铁总语气也和缓了些,“有自己的创作理念是好事,但历史这块,包括现实题材,你应该多慎重一些。
    你跟其他一些人不同,他们的立场有问题,上面都看在眼里,以后不会有多大支持,你不一样!”
    铁总这里着重强调。
    陈麟风若有所思。
    这让他想到两个人,一个人是莫岩,一个是刘慈鑫。
    按说莫岩拿了诺奖,后续应该会有官方层面的极大推广。
    教科书选文、荣誉、历史地位这么来上一套,能直接把一个作家给推上文学神座。
    典型例子就如史铁生,那可是跟莫岩、于华他们同代的人,就是因为上了教科书,逼格听起来就不太一样。
    还有金庸,因为部分小说节选内容被放进教科书,其武侠小说就慢慢的有名著的势头。
    更早的如鲁郭茅巴老曹这样的文学巨匠,就更不用提了。
    一个文学作家如果有了诺奖,加上教科书选文加持,再加以持续不断的舆论攻势,假以时日,追上前辈,百年以后挂上个文学家、思想家之类的名头,也不是没可能。
    但从后世的发展来看,莫岩也就新闻刚出的时候支棱了几年,后面就不太有动静了。
    而大刘则不同,一部《三体》直接推上神坛,从后世的发展来看,地位一直是稳步提升的。
    按理来说,诺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是远大于雨果奖的。
    但结果呈现出来,却是对比明显。
    一个畅销书小说作家,在地位上,竟有赶超著名严肃文学作家的趋势。
    放在以往,根本不可能。
    这应该就是背后支持力度的差异。
    看来上面对于立场这块,多少也是有考虑的。
    铁总语重心长的说道,“虽然这话说出来还有点早,但在我看来,你是有望能够在文学地位上,接巴老班的人。
    他们那一代,固然是自身天赋和文学素养惊人,但其实也少不了时代的加持。
    历史的进程给人带来的光环非常大。
    后人想要追上他们,那真是太难了,难到近乎不可能。
    可你不一样,只要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不中断,未来说不定就……”
    她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
    身为体制内的人,话还是习惯不要说太透,但意思还是很明显的。
    华教授忍不住插话,“这点我挺支持你铁姨的,你现在的条件真的太好了,让人忍不住畅想,真要因为一点小失误,导致本该出现的未来有了偏差,那也太亏了不是。”
    “……”
    陈麟风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对于未来,他也是有所考虑的。
    或者说,从小起,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如何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这一生的功业和地位。
    在他看来,作品本身固然是绝对首要的最关键因素。
    其他方面,诸如官方层面的推动,影响范围,以及行业影响力这块,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助推因素。
    官方层面,正如他先前所想,有和没有,差距甚大。
    那是自上而下,还有自下而上。
    他在钱燕秋家里,提到的集众人之力,推动网剧剧本审核力度放宽,就是想要增加行业影响力,是自下而上的。
    参考建国的第一代前辈们,他们能有极高的历史地位,脱不开时代因素。
    而这个时代因素,很多时候就体现在,他们参与构建了最初的行业通行法则。
    白话文小说、诗歌,现代话剧,现代史学研究方法,现代考古……
    哪一个不是有着这些前辈们的身影。
    这是他们影响力的体现。
    就如胡适,以正常的眼光来看,他无疑是该批判的类型。
    但就因为门人弟子帮忙鼓吹的多,再加上白话文推广上有一定功劳,历史地位竟也一直不低。
    在行业发展上的贡献,某种程度上,是官方评价很难影响的。
    在他看来,这是额外选项。
    而官方层面的加持,只要屁股能一直坐正,未来总不至于太差。
    这使得他不太担心一些细微的风险。
    想了想,陈麟风还是稍微解释了几句。
    长辈关心自己,总不能让他们太担心。
    “你有自己的考虑这很好,不过你现在毕竟在上级领导那里挂了号的,凡事要多想想。”
    “嗯,我知道的。”
    陈麟风老老实实的应着。
    感觉这事算过去了,他便将此前在钱燕秋家里商议的事提了提。
    “铁姨,正常反应意见,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铁总无语,“你还真是会来事,真当相关部门无限宠着你是吧。”
    转念一想,光电、文化口、出版总署的态度,说不定还真是。
    毕竟是招牌,心头肉啊。
    她头疼似的捏了捏眉心,“我也说不好,正常来说,只是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陈麟风喜道,“那……”
    “但是要注意方法,”铁总立马打断,“万不能给人留下挟众相逼的印象,实在不行,要学会放弃。”
    “嗯,我明白。”
    “真明白?”铁总狐疑。
    “真明白。”
    这点他太懂了,这么多年也不是白过的。
    “铁姨,到时候要不您也去凑凑热闹,帮忙镇镇场子?”
    铁总摆手,“我去不合适,影视圈和文学界毕竟隔着一层,除非你能把老蔡找去。”
    这个老蔡,应该指的是文化口的老大吧。
    “额,我可没这个本事。”
    “你还知道啊,”铁总白了他一眼,“行了,这几天如果有能说的上话的人上门,我给你提一嘴。”
    陈麟风一喜,“那可太谢谢铁姨你了。”
    等正事聊完,华教授迫不及待的问起了《南宋昭烈传》的相关事项。
    怎么想起写这个剧本的?
    拍摄的时候,战争场面如何搞的那么大?
    还于旧都之后,还有没有后续?续集?金国能灭了吗?
    以及拍摄时的相关细节等等。
    毕竟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华教授也免不了好奇。
    自从看了开头之后,不知不觉的就看完了全剧,现下正是最感兴趣的时候。
    陈麟风一一解答。
    会不会续集,得看情况。
    他倒是想,但还是得上面的意思。
    拍摄前后的一些细节,包括剧本编写时的推演情况,陈麟风说的更多,这些他知道的最清楚。
    男人一说起历史就没个完,说到他们几个编剧所设想过的种种画面,譬如将秦桧逼到金国,最后一块砍了之类的。
    华教授听得直扼腕叹息。
    “哎,这段可惜了,要是能拍上就好了,秦桧值得这样的结局。”
    “我们也想,不过这样有点不太合理,毕竟刘备一个三国的人,不知道秦桧造了多大的孽。”
    “也是。”
    “……”
    铁总也饶有兴致的在一旁听着,虽然不满小陈搞偷袭冒险,但剧本身她也是喜欢看的。
    毕竟早年也是文学女青年,知识储备是够的,对历史本身也感兴趣。
    这一点倒是和现在的茜茜有点像。
    聊了几个小时,眼看天色渐暗,陈麟风告辞离开。
    坐在车上,他拿出手机,拨通电话。
    “梅姐,之前咱们聊过的那事,这几天就开始联系吧。
    咱们来搞一出六大派围攻光明顶。”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